八十年代记事 番外完结 (水晶翡翠肉)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水晶翡翠肉
- 入库:04.11
“你们还顶嘴!”嫂子扬起巴掌就要打人。
杨婧本能地护着弱小。
嫂子瞪着杨婧,原杨婧不知道是什么性格,但是杨婧不是善茬,立刻回瞪过去,嫂子一愣,突然觉得杨婧气场变强大了,她莫名的心里一虚,转而说:“瞪什么瞪,我打两个小崽子了吗?还不去喂鸡喂鸭,去打扫!”接着气冲冲扭头就走:“真是家门不幸!”
狭小的茅屋内只剩下杨婧、叮叮、当当,叮叮、当当的小手紧抓着杨婧的裤子,丝丝暖意自腿部传过来,令杨婧心头一颤,她低头看向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先是一脸恐惧,看到她后,同时冲她一笑,好像有她在,就什么困难都没有了,杨婧从未遇到妈妈以外的人,给予她这么纯粹的情感和信任,不由得对两个小家伙就卸下了一些心房。
“妈妈,你快去喂鸡和鸭子吧。”叮叮提醒。
“好。”
杨婧前脚走,叮叮当当后面就歪歪地跟着,说是喂鸡和鸭子,其实更多的是扫院子。本来自家养的鸡、鸭都是散在外面,让它们自行觅食,喂也只是喂一点糠之类的,于是叮叮当当小手抓着糠,撒在地上。
“*,鸭鸭,过来吃饭饭。”叮叮当当边撒糠边说。
杨婧则是拿着一把破扫帚在扫院子,院子里又是草又是土又是羊屎球的,她别扭地扫着,耳边传来嫂子的碎碎念。
“做饭不会,下地干活儿不会,赚钱也不会,就会生孩子,一生生两个,说出去都丢人,丢人!还说结过婚,跟谁结婚?野男人在哪儿?结了婚不去野男人那儿,回来娘家算怎么回事,不要脸!”
杨婧简直泪目,她活了近三十年,上学的时候是三好学生,上班的时候是优秀员工,打小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一觉睡醒就是一个未婚妈妈带两球,感觉天都要塌了。
“妈妈!鸡蛋。”正在喂鸡的叮叮从地捡起一只鸡蛋,高兴地拿给杨婧看。
杨婧才看一眼,嫂子风风火火冲过来,凶道:“鸡蛋,鸡蛋,鸡蛋是能拿的吗?打碎了就饿死你!”一把从叮叮手中抢过鸡蛋,从杨婧身边走过时,还不往哼一声。
叮叮受了委屈,抱着一碗麦糠,默默走过来,依在杨婧腿边,脸贴着杨婧的腿,小声喊:“妈妈。”
杨婧:“……”说不上来心里是什么滋味。
“妈妈,我想吃鸡蛋。”这时,当当也走过来说。
杨婧:“……”
“吃什么鸡蛋,你吃的还不够多吗?”这时嫂子又走过来了,手里提着一篮子鸡蛋,大约有十几二十个,往杨婧面前一送,说:“去,去县城把这些鸡蛋卖了!不卖完别回来吃饭。”
“卖鸡蛋?”杨婧吃惊地问。
“我告诉你,少卖你一分钱,你们三个就一天不要吃饭!”嫂子指着杨婧,叮叮和当当说。
杨婧一脸茫然。
嫂子转而看向叮叮当当说:“你们两个过来跟我捡豆子!”
叮叮当当耷拉着小脑袋跟着嫂子向厨房走,边走叮叮当当边回头看杨婧,嫂子则直接回头呵斥:“杨婧,你死站在这儿干什么?站着能站出钱来吗?还不趁早去卖产鸡蛋,晚了你卖给阎王爷啊!”
杨婧好想问,怎么卖鸡蛋?县城在哪儿?
☆、第3章
杨婧拎着一篮子鸡蛋,无言以对。
“还不去!”嫂子吼:“是不是要我把钱送到你手里啊?”
杨婧转头向院门口,才走两步,听到身后叮叮的奶腔:“妈妈,你快点把鸡蛋卖完,快点回来喔。”
我不是你妈,不是你妈,不是你妈啊……杨婧拎着篮子出了院子,真想一头撞在豆腐上撞死,然后回到二十一世纪,可是谁说死了就一定能回二十一世纪呢。
杨婧郁闷地站在院门,茫然四顾,县城在哪儿啊?她都不知道县城在哪儿?她怎么去县城卖鸡蛋?
“他三叔,你去县城啊。”
“是啊。去县城进点货。”
“那敢情生意好啊,发大财啊发大财啊。”
“小本生意,哪里能发财了啊。”
杨婧正值郁闷,听见不远处有人在打招呼,提到了“县城”二字,她转头看去,就见一个男人推着半旧不新的老式自行车,从三品代销店出来,顺着一条小路向一条大土路上走。
他也是去县城?
杨婧立刻看向他的方向,她赶不上自行车,但是她却看清了他的方向,提着一篮子鸡蛋跟上。
“杨婧,去上县城啊。”有人跟她打招呼。
“杨婧,去县城卖鸡蛋啊?”
杨婧完全不认识谁是谁,笑,笑总是没错的,于是冲着大妈大姐们嘿嘿一笑,算是礼貌招呼了,只是她刚一笑过走过,就有人在背后嘀嘀咕咕。
“就是她,就是她,打小就长得好看,现在长得更勾人,但是长得好看就是不消停,三年高中刚上完就带两孩子回来。你说丢人不丢人。”
“还不知道孩子是谁呢?”
“现在天天就在家吃她老娘哥嫂子的。”
“上学有什么用?浪费钱,还不如当时初中毕业就嫁给东边老王,省得闹出这些事了,她哥倒是疼她,给那个两个孩子又是上户口又是收留的,要是她爹知道了,估计得从棺材里气出来不可。”
“诶诶诶,她那野男人是谁啊?”
“谁知道呢。”
“……”
杨婧一边听着,一边向前走,走着走着也就听不到舆论声了,只是这个原杨婧……还真是糟糕透了,她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时代的杨婧呢?
杨婧有“天要亡我”的感觉。
她默默地走上大土路,抬头看到路的尽头,刚才那个中男人已经快消失不见了,所以这条路到底有多长,她到底要多久才能到县城?就为了卖手中一篮子鸡蛋?
她拎着一篮子鸡蛋,一迳地向前走,果然是一九八六年,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除了自行车这种“高档”的交通工具,什么小汽车,摩托车统统没有,她走的腿都发硬,终于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到达了县城。
她以为的县城是多么豪华,结果并没有。
县城只是比山湾村少了几间茅屋,多了几间瓦房,偶尔还有几间平房水泥砌成的小院子,路面比较宽,似乎打了一层水泥,所以看上去比山湾村干净整洁很多,水泥路的两边是不少人用篮子,竹筐,绳子或盛或绑着一些鸡蛋、小菜等之类,到县城来卖,不时传来吆喝声。
杨婧虽然上大学的时候去山村援助过,在姥姥家住过几年,但是她没卖过东西啊,这个时候她才想起来,她没问嫂子鸡蛋多少钱一个?
杨婧站在路边,瞅了一会儿,水泥路两边有卖花生,红薯,青菜,马铃薯,还有卖葫芦和瓢的,十分热闹的样子,最终杨婧的目光定在了几个卖鸡蛋的老奶奶身上。
“这鸡蛋怎么卖的?”这时,有个大妈上前问老奶奶。
老奶奶回答:“八分钱一个。”
“昨天我才买过,是七分,今天怎么你的就八分了?”
“我这鸡蛋个头大。”
“那也不能一个贵一分钱啊。”大妈说完就走。
八分?八分钱一个鸡蛋?原来这个时代的鸡蛋是七八分钱一个,杨婧拎着篮子站到一边,看着大妈把鸡蛋价格问了一圈,大伙都说八分钱一个,大妈终于走到杨婧身边,看着杨婧提着篮子站到一边,问:“你的鸡蛋多少钱一个?”
“八、八分。”杨婧回答。
大妈不高兴的一扭头,走了,不买了。
杨婧的鸡蛋没卖出去,她找了个空地,把篮子放到地上,学着老奶奶的样子,就蹲在路边等着人来买鸡蛋。
蹲了大约一刻钟,不但没有人来买鸡蛋,她蹲的腿酸眼睛花的,肚子开始咕咕叫,杨婧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她下班回家,实在太累了,她连饿都没吃,一觉睡到现在睡到这个时代来,算起来她一口水都没喝,此时她的肚子咕噜又叫了两声,她抬头看向四周,有两家卖早点的,她一摸口袋,口袋里空空如也。
还要多久才能把鸡蛋卖出去啊,她又蹲了几分钟,看到旁边卖菜的见到路人,都会说句:“买菜啊,刚从地里拔的,可新鲜了。”然后就有人过来买。
杨婧想快点把鸡蛋卖出去,回去吃点饭,然后也学着喊:“买鸡蛋啊,小鸡刚下的蛋。”
杨婧话刚落音,就听到有人喊自己。
“杨婧!”
杨婧抬头去看,就见面前站着一个浓眉大眼大胡子男人。
“你是?”杨婧问。
“我是你张叔啊,以前住你家隔壁啊。”
杨婧扯扯嘴角,别说你住我家隔壁,就算你是我现在的亲哥,我也不认识你。
“怎么不认识我了?也难怪你不认识我,你很小的时候,我们一家都搬到县城了。对了,我听说你高中毕业了是不是?”张叔问:“咋不继续上大学呢?”
杨婧没作声。
张叔似乎也听说过关于杨婧的事儿,连忙转移话题,看向杨婧面前的篮子说:“你来卖鸡蛋啊?”
“嗯。”
“你平时都过来卖鸡蛋吗?”张叔问。
杨婧琢磨着答案,模棱两可地说:“也不是,偶尔我嫂子来卖。”
“那你平时在家也没啥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