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记事 番外完结 (水晶翡翠肉)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水晶翡翠肉
- 入库:04.11
杨婧、陈正、杨东又进入新一轮的挑货选厂家的阶段。
而这时,叮叮当当开始背着小书包正式进入学前班,汪丽敏有心让叮叮当当六岁再上学前班,正好七岁上一年级,大多数孩子都是七岁上一年级,可是叮叮当当想上学,汪丽敏也就同意了,叮叮当当上的不是利民食品厂的学前班,而是望城县第一小学开设的学前班,比利民食品厂正规专业。
报名当天是叮叮当当自己去的,因为姑姑不在家,奶奶要抱弟弟,所以叮叮当当要自己去报名,汪丽敏说:“不急,等下午姑姑回来,让姑姑带你们去报名拿书。”
“我们自己可以报名。”叮叮拉着当当的小手说。
“能行吗?”
“能的,我们都去过学前班好几次了。”叮叮说:“我们和乐乐、丽丽玩的时候,我们都跑好远好远,然后又跑回来。”
“那去吧,别乱跑。你妈妈教你们的,你们都记住了哈。”
“好。”
汪丽敏虽然答应让两孩子自己去报名,但还是跟着他们身后,看着他们安全进了学校,她再赶紧跑回来看嘟嘟。
叮叮当当手拉着手,一走进学前班教室,就看见一群爸爸妈妈带着一群孩子在排队,叽叽喳喳的,叮叮当当也不怯场,排着队走到讲台前,讲台上坐着班主任,班主任旁边是几摞书,程序就是报名交钱拿书,然后开班会。
“哥哥,他们都在干啥?”当当看不懂。
叮叮盯着看了一会儿说:“先报名,然后交学费,老师发给咱们书,咱们把书装书包里,就能找位子坐下,然后就行了。”
“哥哥。”
“没事儿别怕,哥哥在呢。”
长长的队伍之后,终于轮到叮叮当当。
“名字。”班主任低头写着。
叮叮说:“老师,我叫杨叮叮。”
当当跟着叮叮说:“我叫杨当当。”
班主任没听见大人声,听到两个小奶腔,他不由得抬眸看向叮叮当当,问:“家长呢?”
叮叮问:“老师,啥叫家长?”
“就是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
“我爸爸妈妈在南州市赚钱,我奶奶说、说、说我爷爷地里躺着呢。我弟弟睡着了,我奶奶在家看着。”
“那你们自己报名?”班主任问。
“嗯。”叮叮当当一起点头。
班主任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小的小孩子自己来报名的,左右看了看,心想这孩子不得了啊,班主任有一颗爱护孩子的心,所以并没有拒绝叮叮当当,只想着先把钱收下来,书发了,如果孩子家长找来,是个误会才把钱给退回去,书拿回来,也没有什么损失,主要要保护孩子独立的行为。
于是问:“来报名带钱了吗?”
“带了。”当当软软地说:“老师,我有压岁钱的,我有好多,我爸爸我妈妈我舅舅我姑姑我奶奶都给我压岁钱了,我上学我寄几交学费。”
当当说完,不少家长都笑了。
叮叮则开口问:“老师,上学前班多少钱?”
班主任笑说:“一个人九块钱一学期。”
“九块钱。”叮叮想了想,一脸认真地说:“咋这么贵啊,老师,我和我妹妹一起上学,你能给我们便宜一块钱吗?”
叮叮一说完,所有家人都笑了,这谁家的孩子这么逗。
班主任也绷不住,笑了一会儿说:“不能便宜了。”
“为啥不能便宜呢?”叮叮认真地问。
“因为这是规定,大家都是这样的。”
“规定是啥?”
“规定就是人人都要交九块钱。”
“那好吧,那那老师,我给你两个十块钱,你要找我两个一块钱。”叮叮把小书包拿下来,拉开拉链,小手从小书包里掏出两张十块钱纸币递给班主任,班主任找了他两块钱,拿了四本彩色的书,一本语言,一本美术,一本常识,一本计算,都是薄薄的一本递给叮叮当当。
叮叮当当拿到书,特别开心,被班主任带到座位上坐下,两个小家伙就翻起来看,班主任开会开的什么,两个小家伙估计也没听到,总之看到其他小孩子都跟着爸爸妈妈出教室,两个小家伙也赶紧把书都装进书包里。
“哥哥,我橡皮掉了。”
“哪掉了,被你夹在书里了。”叮叮把当当的书包拉过来。
“哥哥,我自己,我自己装书。”当当拉过书包,自己把书装在书包里,拉上拉链,然后拉着叮叮手,说:“好了哥哥,走,咱们回家吧。”
☆、第104章 103.1
叮叮当当才刚出校门,远远地看到杨婧向这边走来。
“妈妈!”叮叮当当一起喊。
杨婧笑着向叮叮当当招手。
叮叮当当背着小书包,立刻朝杨婧奔,抱着杨婧的腿叽叽喳喳地向杨婧说,自己见了老师,报了名,拿了书,老师还给开了学费单子,杨婧接过学费单子去找到班主任,和班主任说一下情况又说声谢谢,然后再左手拉着叮叮,右手拉着当当往陈家大院子走。
“妈妈,我们以后我们以后,自己来上学。”叮叮说。
“我们不要送。”当当接话。
“好。”杨婧笑着答应:“我们家杨叮叮杨当当可真是太棒了。”
叮叮当当被杨婧夸的很开心。
“爸爸呢?”当当问:“爸爸咋没来?”
“爸爸和舅舅去出差了。”杨婧说。
“出差啥意思?”
“出差就是去外地干活。”
“舅舅也去了啊?”叮叮问。
“嗯。”
“那他们啥时候回来?”
“过两天吧。”
“哎呀,时间好长啊。”叮叮小手捂着脸感慨,如今他和陈正十分有感情,每天晚上陈正会抱他,陪他聊会儿天。白天玩的时候,还会把他驼在脖子上,带他玩男孩子的游戏,这是杨婧不能给的另一种温暖,很有安全感,现在他一天见不着陈正,会很想念。
“不长啊,爸爸后天就回来了。”杨婧说。
“那他晚上睡哪儿?他在哪儿吃饭呀?”
杨婧笑了,一一回答,不一人儿,杨婧娘仨回到了陈家大院子,一回到大院子看到了陈金铃的对象,陈金铃的对象虽然个子没杨东高,长得没杨东好,但是人比较温和,汪丽敏也十分喜欢,陈金铃和他相处还算融洽,这是杨婧看出来的,时不时他会过来看陈金铃,对陈金铃极好。
只是,杨婧从陈金铃温温和和的表情中,看不出来任何感情上的信息。杨婧也不再探究,如陈正所言,一切交给时间来安排吧。
杨婧娘仨都很有礼貌地和陈金铃对象打招呼,而后各自忙碌。
两天陈正、杨东回来,是坐着大货车回来,货车上拉了一车货,是南州市没有的,刚分配到叮当生活超市两个店,没几天就销售一空。
杨婧原本对超市的定义就是——撑不死,也饿不着的行当,如今在她和陈正、杨东摸索的经营中,叮当生活超市渐渐与众不同,甚至成了南州市的地标性建筑。
有人问路的时候,会说“你在哪儿?我就在叮当生活超市这里,你来找我啊。”
也有人会说,就在叮当生活超市见面吧。
也有人会说,叮当生活超市的东西便宜又新鲜,去那边买好,特别方便。
每每杨婧听到这些话,心里都有种说不出来的自豪感,挽着陈正的胳膊说:“陈公安,这也是服务于人民是吧?”
陈正笑。
“所以,以后咱们要做良心超市。”杨婧说。
陈正点点头,然后说:“其实,我可以再做大一点,不仅仅是超市而已。”
“怎么做大?”
陈正指着路上零零散散的卖饭小贩,说:“你看这些人,他们是哪儿人多往哪儿卖东西,被动地跟着人流走,其实咱们超市在这点上面也很被动,如今是座落于汽车站四岔路口附近,新火车站附近,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所以生意很好,顺风顺水。”
杨婧点头。
“但是,从几年前中国开始飞速发展,不说电视、收音机及报纸报道,就说马路上,去年,再远一点说头两年,马路上最多的是自行车,寥寥无几的摩托车,几乎看不到小汽车,可是现在,你看看,自行车更多,摩托车数辆是几年前的几十倍,小汽车几分钟就能看到一辆。一切都在快速改变着。”
“所以呢?”杨婧问。
“要想富,先修路。上头肯定都意识到了这点,现在南州各个主干要道都在修,照这样下去,城市建设会有变化,也就是说,今天热闹的区域不一定明天就热闹,今天不热闹的区域可能明天会成为繁华地带。”
杨婧听完一愣,看向陈正:“你的意思是,也许咱们现在超市就没有了地理位置的优势。”
“嗯,所以我想让叮当生活超市吸纳更多的元素,让人一想到买东西,就朝叮当生活超市来,甚至叮当生活超市失了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有民众们买东西的惯性思维,促使他们愿意来,以及我们在城市建设定性之时,我们买取中心位置,凭借民众消费黏性,叮当生活超市的前期人流量都也不用担心,后期会更好。所以,我想既然我们是叮当生活超市,就以‘生活’为本,整一个‘衣食住行用’整条龙的服务,让叮当生活超市具有自己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