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太后都懂的道理,他却后知后觉,女子之中亦有天生惊才绝艳之人。
谈话到此结束,风玉停离开时,步伐有些沉重。闵泽到底愿不愿意站在小皇帝这边,又是否会冒着前途尽毁的危险,与他和太后合作,一起都是未知数。
走出大殿,瞧见正在接受仪鸾司盘问的宫人,风玉停这才发现,他手心中捏着一把冷汗。
风玉停拿出了仪鸾司司长的气魄,在殿外将坤宁宫众宫人好生训斥,直言,若谁将审问之事泄露出去,便按贼人同党处置。
众宫人被吓得战战兢兢,又有前车之鉴,一个个噤若寒蝉,头一次没人拿顾晓晓和风玉停私下见面的事儿,到慈宁宫邀功。
这次见面,比顾晓晓想象中顺利,她不仅得到了风玉停的信任,还说服他试图和闵泽联络。凭着这么多任务世界看人的直觉,顾晓晓相信,闵泽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尤其陈斯年这次,竟然没嗅着味儿赶过来,不用和他打交道,简直好极了。
仪鸾司若是笼统算来,将那些将军、校尉、力士和杂役加在一起,也有近两万人手。
只是真正能在宫中当值的不过近两千人,能跟在风玉停身边有面圣机会的,不到两百人。
人数虽多,但对风玉停来说却不全是好事。人多不止嘴杂,也难免滋生各种问题。比如各卫所之间的明争暗斗,比如有人为求广阔前程,私下投靠陈斯年。
风玉停唯一能庆幸的便是,仪鸾司大部分将士和兵卒,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他的差遣极为听从。
六月如约而至,风玉停果真如先前所言,揽下了教导小皇帝武艺的差事。
陈斯年只将小皇帝当做傀儡,只是碍于祖宗规矩,这才让小皇帝读书识字,他能做的手脚就是尽量请迂腐不知变通的夫子。
在风玉停突然请命要教小皇帝习武时,他不由暗恼自己没能下手为强。
几位顾命大臣对于小皇帝习武之事,自无反对意见,一国之君文武双全方能显示出大周气魄。
再者前两任皇帝太过短命,他们私心里也希望小皇帝能够强身健体,将大周江山给传承下去。
小皇帝对习武之事期盼已久,又钦佩风玉停气概,故而十分乐意随他习武。
(因为卡文,不想太水,所以憋出这么少字……)
☆、第五五九章 厂花与太皇太后之间的炮灰14
一切都朝着顾晓晓预想的方向发展,目地初步达到之后,她有了新的途径与风玉停沟通朝内朝外最新情报,不再像先前那样困顿无着了。
九龙玉佩一案也该破了,再不破的话,陈斯年恐怕要坐不住,横插一杠进来,反而会弄巧成拙。
陈斯年不是傻子,他比绝大多数人都要聪明,拖延下去局势只会对他们不利。。
九龙玉佩的碎片,在坤宁宫花园中的月牙湖中捞了出来,这是仪鸾司审问得出的结果。那几个当初不可一世的刁奴,在诏狱中受不了严刑拷打,几乎将坤宁宫能藏匿九龙玉佩的地方供了个遍。
案子结的清楚明白,仪鸾司知会了陈斯年和白容波,两人都没有特别的表示,这一章就这样掀过去了。
也许这种行为不太光彩,但以她目前的力量,无法对为恶者进行光明正大的审判。就比如明知道陈斯年是无恶不作的奸臣,但朝中却没人能将他拉下马。
九龙玉佩一案告破,破碎的玉佩被仪鸾司封存作为证据,陈斯年后来也没再过问此事,他的注意力全放到了破坏小皇帝跟风玉停习武一事上。
只是陈斯年在宫中虽然强横到一手遮天,但却敌不过几位顾命大臣的坚持。朝中又有几人愿意被一个阉人压在头上,仪鸾司又与东厂齐肩,虽说如今陈斯年略占上风,但风玉停也不是任人宰割的人。
小皇帝学武生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着年纪渐长,需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到坤宁宫请安的次数慢慢变少。
次数虽然少了,顾晓晓和小皇帝的关系却愈发亲近,也不知是不是文武兼修促进了小皇帝的智力发育,还是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开窍,小皇帝如今在课业上举一反三聪慧异常。
最难得是不是这份聪慧,而是小皇帝在顾晓晓的教导和提点下,学会了藏拙。他明明学会了夫子传授的内容,却要装作迷惑不解的样子,问一些粗浅的问题。
为了迷惑陈斯年,小皇帝故意显露出对功课的厌恶来,沉迷于练功夫上。每次和陈斯年谈话,三句不离大侠如何了得,他要好好练功早日练出飞檐走壁的本事。
一开始因为担心小皇帝和风玉停走的太近,忌讳他习武的陈斯年,快要乐开了花。他为什么不想让小皇帝习武?难道是怕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成为武林高手?
不,他只是怕小皇帝借着习武的机会,得到仪鸾司上下的拥护。
如今小皇帝近乎习武丧志的表现让陈斯年十分满意,大周重文轻武,一个不喜文墨好匹夫之勇的皇帝,是得不到朝臣拥护和爱戴的。
所以,一开始陈斯年对小皇帝习武持反对态度,但到最后,几位顾命大臣,对小皇帝一心沉迷到武学中,疏于学习功课不虞,提出反对意见时。
以小皇帝尚且年幼,学武强身健体,日后可专心读书的理由反驳几位大臣的,还是陈斯年。
陈斯年是聪明的,他从不怀疑自己的睿智,他想将小皇帝养废,养成一个不理朝政,一心钻在旁门左道上的皇帝。
他想要的可不是九千岁的名头,既然做不了万岁,他就做万岁的爹。
陈斯年从来不是胆小的,他嫌弃白容波先前生的是个女儿,但除了白家,他找不到更好的合作对象,所以只能再等一两年。
他已经打算好了,如果下一次白容波再怀有身孕,他就从宫外挑选身家清白的女子,让她们一起受孕,介时若白容波生的是女儿,他就命产婆换成男丁。
陈斯年不想再等了,那把龙椅只有他的血脉有资格坐,白家充其量只是他的马前卒。
顾晓晓默默在坤宁宫,继续做旁人眼中的泥菩萨。暗地里,她和风玉停以小皇帝为媒介,不断交换着信息,同时请他帮忙布局。
她心思缜密,出手果断,风玉停刚开始时还曾怀疑过太后的计划的可行性。但是她人在深宫之中,却能从他所提供的各种琐碎信息中,找到可利用的地方,同时委托他帮她寻找合作者。
从一开始的闵泽,到后来的罗章,一个又一个人,加入到了保皇的阵营中,风玉停几乎以为这是一个奇迹,以为吴家有他所不知道的地下势力。
但是,风玉停刚开始和太后合作时,就查过吴家,在得罪了陈斯年之后,吴家清清白白的落魄着,即使家族中出了一个当朝太后。
这让风玉停觉得可怕,一个正值妙龄的又待在深宫的女子,拥有胜过无数男儿的筹谋,她若生为男儿身,必当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不,风玉停推翻了自己的看法。
她就算身为女子,若无意外,也将名流芳千古,而他或许也能在史书上留下微名。
时光弹指一挥间,转眼一年多过去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旧了雕栏玉砌,风花雪月却是常新的。
夏末秋初,宫中百花烂漫,宫女也换下粉红色齐胸襦裙,换上了绿色齐腰和鹅黄色上襦。侍卫和小太监除了冬季,穿衣打扮上总不会有打的改变。
深宫禁院,锁住了无数妙龄少女的豆蔻年华,却仍然有人对这个地放充满憧憬和向往,
蝉歇斯底里的叫着,好像知道,再过一些日子,它们就要永远归于沉寂了。
炎热的夏季就要过去了,再也不用忍受酷热的侵扰,大家心情总是好的。尤其是这一年多来,发生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一直压在皇宫上空的紧张气氛也有所消散。
乾清宫中,有些热闹,许多宫人藏在假山后,踮着脚搭着肩膀,远远地瞧着当今陛下在仪鸾司司长的教导下习武。
小皇帝五岁半了,穿着一身绣了五爪金龙的短打,头上扎着金黄色缎带抹额,脚上踏着白底黑面的青云靴,神采奕奕的和风玉停过招。
远远看去,一大一小两个人儿过招十分精彩,小皇帝虽然年幼但身高四尺有于,足有民间七八岁孩童身量,踢腿出拳时气力十足。
那些宫人不敢出声惊动了陛下和风大人,一个个眼神发亮,每当小皇帝出招时都要拿手遮唇轻声惊呼。
他们看不懂两人的招式,但对于陛下小小年纪就能和风大人过招,万分的佩服。去年六月初,陛下刚跟风司长习武时,大家还有些担忧,怕陛下年幼体弱伤了根本,还隐隐觉得小皇帝身娇肉贵,练武是件苦事儿,他未必能坚持下去。
谁知这一日一日过去了,小皇帝不仅没像宫人所想那样放弃,反而学的有模有样,身体也强健了不少。
单瞧小皇帝一茬一茬雨后春笋般往上窜的个头,宫人们就不得不对风大人道声服字。
小皇帝年幼,风大人虽性情耿直,对他们这些宫女太监却不苛刻,这也是众人敢藏在不远处为小皇帝喝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