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年代致富记 (老雪)


  冯笑笑最后一次见到他时,是在她二十多岁在江州读大学的最后一年,看见广场角落里一个瘦的只剩下骨头的男人,正在往自己身上扎针,眉眼间是她最熟悉的样子——她相信那就是她的小舅舅,跑了过去,可那个男人看见她就跑了。
  那就是她见他的最后一面。
  冯笑笑第一次感到庆幸,回到32年前,意味着这也许不是结局。
  母亲裴月珍虽然文化不高,可她让冯笑笑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都是重点学校,大学也是重点师范,虽然她上一世活的并不如意,可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还是个老师。
  她当机立断,要用自己教书育人的本事,让小舅舅上大学,改变悲惨的命运。
  “小西,你听二姐说,你现在还小,应该好好读书,别光想钱钱钱的,难道你不想读大学吗?”
  “读大学?”裴西临睁大了眼睛茫然的看着他。1984年,恢复高考已经有五六年时间,可普通老百姓中的大学生还不多,大家都觉得混个高中毕业已经很好了,很少有家庭把重心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业上面,更不用说是工人出身的裴家。
  “二姐,你别开玩笑了,我们家还没有一个大学生呢!”
  “那你为什么不做第一个呢?”冯笑笑想到十八年后,自己才成为裴家第一个大学生,不免感到有些唏嘘。
  “我……我哪行啊,我成绩那么差,我们班四十六个人,我四十五名呢!”
  冯笑笑噗嗤一笑,她还是头一次见到小舅舅这么没出息的样子,真想损他几句。可又想到自己此时是以他二姐的身份出现的,严肃的说:
  “可小西你聪明啊,你二姐从来没见过你这么聪明的孩子。”
  她没说谎,当了快十年的老师,她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是可造之材。
  “可……还有四个月就要中考了,我现在连高中考不考得上都不一定呢,更不用说考大学了!”
  “来得及,来得及,二姐可以教你。”
  “就你!你成绩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吧。”
  “那也比你强!过完这个寒假咱们开始好好补课好不好?二姐一定要让你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上重点大学!”
  裴西临将信将疑的点点头,他活了十五岁,家里头一次有人对自己投来这样信任的目光,还是他最喜爱和信任的二姐。他觉得自己稚嫩的肩上仿佛挑了一个担子。
  看着二姐殷切的目光,他暗暗发誓不能让二姐失望。
  冯笑笑对裴西临的学业做了一番研究。这个年代初中生的中考科目只有语文、数学、理化、英语四门,每科都是100分,其他的历史、政治等不参与考试。
  她自己是初中英语老师出身,可英语在400分总分里只值100分。好在八十年代的课本内容不算太难,都只有后世初中一二年级的水平,这种难度对她一个学霸而言简直是轻而易举。
  可一翻完裴西临的考试卷她就懵了——
  语文三四十分,数学勉强可以及格,理化也是三四十分,英语鸭蛋。
  总分也就150分上下。她隐约记得,这个年代的中考虽然不难,但是率取率很低,城市地区大概也就是有40%-50%。
  还有四个月就中考了,任重而道远啊!
  于是正月初七刚过,冯笑笑就骑车带着裴西临去了解放路。解放路上有一家全市最大的新华书店,作为一名初中老师,她觉得此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着她的小舅/弟弟/学生来——买教辅。
  什么《一课一练》啊,《三年中考五年模拟》啊,都是她童年沉甸甸的痛苦回忆,现在用来折磨小舅舅,她心中不仅产生了一种变态的爽感。
  刚进入新华书店,冯笑笑就被惊呆了。这里竟然在大排长龙,那排队的场面堪比三十年后韩国欧巴的演唱会。
  她问了一问排队的人,原来他们正在排队买巴金新版的《家》。
  早就听说八十年代是文学最受欢迎的时代,这时还没有网络和手机,人们却开始对新知识如饥似渴,冯笑笑如今算是见识到了。
  冯笑笑牵着裴西临的小手挤过人群,往书店深处走,见书架上的畅销书都是文学类书籍——人民出版社的《革命诗抄》、叶辛三部曲《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蹉跎岁月》,以及外国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简爱》什么的。她想到三十年后,畅销书都是励志、炒股书籍,不免感慨时代的倒退。
  终于找到教辅书籍,她发现选择并不多,数理化的自学书籍有一些,但大多是针对高考的,初中生的练习册、考卷什么的几乎没有。这和她任职的初中学校书店里面各色各类的教辅书籍琳琅满目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奈之下,她只挑出了一本《新华字典》,一本《中英字典》,又随意挑选了几本散文集,就匆匆离开了。
  刚一出新华书店大门,她就被裴西临用蛮力拉到小卖部门口买橘子汽水喝,这种橘子汽水是玻璃瓶装的,橙色、带着小小的起泡,1分钱一瓶。
  冯笑笑见裴西临一脸馋样,大方的掏钱买了两瓶,姐弟俩乐呵呵的骑着车回家了。
  *
  回到家,冯笑笑就一脸严肃的对裴西临说:
  “小西,你现在的成绩真的是太差了,如果这么下去真的会考不上高中的,但是二姐相信你,不过光相信你没有用,你自己要努力。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这是她平时对付学生的一套说辞,早就烂熟于心了。
  “好,姐,我答应你,以后我放学不踢沙包了,一放学就回来,作业都写完。”
  “这还不行,周末也不能出去玩了。”
  “啊……周末有足球踢呢!”
  “成绩如果上来了可以踢,没上来之前,不能踢。”
  “哦”裴新林无奈的点点头。
  “你这个数学还可以,但是公式明显不太熟,又容易犯粗心,课本里的所有例题和公式都要背熟了,作业和卷子全部重做一遍。”
  “……哦”
  “理化也是,主要还是公式不熟,和数学一样,先背例题、做练习,这一周前三章的内容重新背一遍,下周末我考你。”
  “……”
  “语文你要多背背文学常识,我看你作文还可以,多看点我给你买的书找找感觉。”
  “……好”
  “英语嘛,你英语实在太差了,要从ABC开始重新学期,我重点给你补习英语,每天一节课的时间,晚上8点开始。”
  “你会英语吗?”
  “开玩笑,你二姐专八都过了,教你还不容易。”
  裴西临当然搞不懂二姐说的专八是什么,不过还是信任的点点头。
  他还是头一次遇到有人这么关心他的学习,有些不适应。在学校上学的时候,他上课光想着玩,一放学就跟同学溜出去踢沙包去了。虽然常被老师骂,父母却几乎不管他,久而久之他就更加不在乎了。如今也不知道二姐是怎么了,突然这么关心起他的学业来,也许是真的快要中考了,又或许是姐夫去世之后二姐没有寄托了吧。
  如果二姐给自己补课,心里会好受点,那我一定要好好学。
  冯笑笑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小舅舅是她遇到过的最聪明的人,小时候,她的各种棋类、扑克都是跟他学的,而且他玩的极好,从没见过他输给过什么人。后来流行玩航模,复杂的航模一到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成了航模。
  这么聪明的小舅舅,若是肯用心在学习上,一定会大有作为。如果能上大学,找一个好工作,那一定能避免未来走上歪路的悲剧。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章会平淡一点啊,过渡+介绍背景

  ☆、第5章 生意

  (1984年3月)
  元宵节一过,裴西临又开学了,月珍裁缝铺也重新开了张。
  月珍裁缝店在纺织厂的后门正对面,这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是母亲裴月珍一辈子工作的地方,也是冯笑笑从小长大的地方。
  相隔三十二年,一针一线都和她记忆中一模一样——进门左手边是一个三米长、一米五宽的案板,用来裁剪衣服,斜对面放着一台蝴蝶牌缝纫机,虽然有些旧了,却擦拭的光洁如新,再往里是一张小书桌和板凳——这里相当于收银台——那是冯笑笑以前放学写作业的地方。
  从小,她就把一踩就转的缝纫机当玩具玩儿,拿来缝沙包、做娃娃衣服什么的,早就操作的驾轻就熟。但是裴月珍很少让她动剪刀,因此裁衣服的手艺从来没学过。
  她看了看裁缝店这几年的账本——一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着铅笔字,字迹清秀,她认得这是母亲的笔记,一时间竟看的有些恍惚。
  裁缝铺开张共两年的时间里,每个月大概能有二十来块的盈利,和宁城一个普通工人的收入差不多。
  订单大多分为三种——缝补、单件和套装。
  缝补就是帮人修补修补破旧的衣服、被子什么的,一单活儿只能赚三五毛钱;
  单件衣服来料加工,一般是裙子、衬衫、裤子这样的服装,每件可以赚三四块;
  男女套装来料加工,一般是男士西服、女士连衣裙,能赚八到十块钱,可那样的活儿少,难度也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