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群急红了眼睛,自觉李家人不厚道,特别是前小姑子李淑琴。
明明有那么多钱,当初爽快借了,她和明雨他爸咋会吵架,闹得最后离婚呢?
王爱群蹲下身来,一点一滴教导儿子,“你爸有钱了,指不定就给你找个后妈整天虐待你,打你,不给你饭吃,也不让你上学!只有妈妈才是最爱你的,所以你要帮妈看好你爸爸,要是有不要脸的女人出现在家里,你撒泼打滚儿也要赶走她们……还有你姑,良心都坏掉了,你大爹家也是,这两家最有钱却不给你用,你才是李家的男孙子,家产都该你来继承才对。”
王爱群边说,李明雨不停点头。
他三观早就被王爱群养歪了,哪里会想到小姑家刚答应借200万给他爸?李明雨还记得过年时两个表姐不肯给自己红包的事,可不就是有钱也不给他用么。
王爱群教唆着儿子,李明雨小小年纪,眼神里已经有仇视的光芒。
……
爸爸和二舅坐飞机来京城,陈文安开车,宝镜坐在后座,两人一同去接机。
京城国际机场。
李立德是第一次坐飞机,不巧他就是有些晕机的体质,飞机一离开地面他就头重脚轻,耳朵嗡嗡嗡响。好不容易飞机落地,双脚再次踩在实地,李立德才又找回了安全感。
“飞机就是快,这才几个小时呢,就从蓉城到帝都了。”
帝王之都,自然处处都比旁的地方繁华大气,特别是在80年代,京城和内流其他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差别是很大的。徐海东已经是第二次坐飞机了,没有二舅哥的不适应。
他不适应的是李立德的态度,比起从前,那真是再热情不过。
徐海东本人是很为女儿自豪骄傲的,却也经不起飞机上李立德将宝镜夸了几百遍,几乎所有的赞誉之词都被李立德从旮旯里翻出来用完。
二舅哥明晃晃的打听宝镜到底靠什么赚钱,是不是真的有200万,把徐海东耳朵都挺起茧子,不得不靠装睡来躲避骚扰。
好不容易下了飞机,徐海东真是大步流星往外走。
宝镜带着陈文安就等在通道外呢。
“爸!二舅。”
“徐先生好,李先生好。”
徐海东的年纪,叫陈文安叫叔叔那是太年轻了,他就给两人安了个“先生”的称呼。“先生”听着比“同志”时髦有档次,李立德喜笑颜开。
徐海东左右张望,“怎么不见徐朗?”
宝镜有些心虚,说是带弟弟来京城玩,事实上她忙起来像个陀螺,徐朗全靠大舅妈在带。
“大舅妈和表姐带着他去故宫玩了,我们先回宾馆吧。”
宝镜自己坐了副驾驶位置,把后座留给徐海东二人坐。徐海东倒还没觉得有什么,李立德坐着真皮座位,直觉有了老板派头,轻易不肯讲话,好歹没在路上就等不及询问宝镜是不是真有200万借给他。
到了友谊宾馆,陈文安去安排饭菜,李立德就憋不住了。
“小镜,你妈说的事,你该不会是糊弄二舅的吧?”
宝镜摇摇头,“二舅,这事儿我们一会儿再聊,把你教叫到京城,总不会让你白跑一趟。”
出钱的人是大爷,李立德再混,也不至于“软饭硬吃”,对待财神爷外甥女的态度他拿捏得不错,勉强按捺住心急。
“是是是,该让你们父女俩说说话的,别和二舅计较,我就是个大老粗。”
陈文安安排了菜,在包厢门口转悠,都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进来——徐总二舅的谄媚功夫,他是极想学一学呢。
宝镜眼尖瞧见了他,“陈经理,你进来,正好一块儿商量下。”
陈文安方走进来,坐到了徐海东身边。
“说吧,把我急吼吼从蓉城叫来,到底有什么为难事?”
女儿有多懂事呢,徐海东再清楚不过。她万事都放在心里,从来报喜不报忧,给家里买车花钱很爽快,赚钱难不难,是不肯向父母讲得。徐海东就琢磨着,宝镜要他帮忙,肯定是遇到了难事儿。
这才是他,明知道生父就在京城,仍然要前来的原因。
宝镜失笑,“爸爸你想岔啦,这事情对我来说是挺为难,可也不是坏事。”
宝镜就把自家要成立一个地产部门,让徐海东给中纺新宿舍画建筑图的事说了。
徐海东不解,“现在全国的房子都是国家在修,有单位福利分房,你成立一个地产部门,总不可能只为中纺修栋宿舍楼吧,以后这是要修房子卖?”
到底是开阔了视野,徐海东的触觉也比一般人敏锐起来。
包厢的人,要么是可信任的,要么是听了也没能力使绊子的,宝镜也不遮遮掩掩,爽快承认了爸爸的猜测。
“没错,累积几年经验,我会把地产部门拆分出去,成立一个新的公司。”
徐海东摇摇头,“组织一只建筑队和各大国有建筑单位抢饭碗就算了,自己买地皮,修房子,能卖给谁呢?现在国家都是分房,福利好的单位,宿舍是免费住的,待遇差点的单位厂子,提供的宿舍也只要几块钱租金,哪里会有人买房子。”
徐海东的想法,正是现在大家的观念。
就连物价偏高的京城,房管局提供的好房子,月租也不过十几块,有本事有能量的人,还能从房管局手里划拉到各种民国有名的“公馆”住,房子不属于私人,也就无从讨论买卖。
徐海东的想法,也不能说是错。
现在自然也有私人产权交易,否则宝镜在蓉城买下的大量破旧平房,又是哪里来得?包括徐海东两夫妻买下地皮,拆掉原有破房子重建,都是这一性质。
只是成交量极少,靠这个做生意,在徐海东看来是没什么赚头的。
宝镜也不急,慢悠悠给她爸灌输新想法,“您说得没错,现在大量修房子,似乎没什么会买,工人阶级都靠分房,工农剪刀差下,农民阶级想要进城,也买不起房。但您有没有想过,现在都经济开放了,福利分房有一天会不会被取消?国家要是不再分配房子,那对房子有需求的人家,又要住在哪里呢?”
福利分房能取消?徐海东不敢相信,这是人人争当工人的福利待遇,若是房子能不分配,是不是意味着连铁饭碗都不一定是真的铁饭碗?
若是国有单位上班的人都会失业,那肯定是一场波及全国的巨大浪潮。
徐海东努力说服自己,这些事不过是十几岁女儿的大胆猜测,可近两年来,宝镜从没给过错误的猜测。徐海东半信半疑,不由凝神细听宝镜接下来的话。
“……现在的福利房,等制度改革时,肯定要优先卖给个人的。仅仅如此,却仍是不够的,最近一年多物价涨了多少啦,物价涨了,工资是不是跟着也要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物质追求对生活水平肯定有新的要求。一家几代人挤在一居室里,旧的宿舍,能和有独立卫生间独立厨房和客厅的商品房相比吗?”
宝镜说得这个,徐海东就很能体会了。
这简直就是徐家自身的情况比照。
一开始全家挤在徐海东单位分得宿舍里,宝镜连个独立房间都没有,晚上睡觉就是在两张床间拉个帘子。
所以李淑琴赚了钱,加上宝镜要到省城上学,两口子一致同意在蓉城买地盖楼。
徐家如此,全国千千万万的家庭,对人均只有几平方米的居住面积,真的能满意?不过是因为没条件改善罢了!
李立德在一旁听外甥女讲生意经,虽然对宝镜描述的政策改变啥的听得半明不白,宝镜最后的话他肯定是听懂了的,忍不住插嘴道:“赚了钱肯定是要换房的,看看京城这些大宾馆,睡觉的房间都比咱们整个屋大。”
正说着,菜来了。
宝镜停了下来,“吃饭吧,填饱了肚子再谈正事。”
舍得请外人吃饭一顿花费上千,没理由舍不得将钱花在亲爹身上,菜名简单,味道可真够绝的,徐海东吃了慢慢两碗饭,李立德更是舍不得放筷子。
不过到底还是生意经比较重要,赚了大钱,这样的饭菜才能天天吃。
“小镜,你继续讲,二舅听着,这么多年浑浑噩噩的,好像刚开窍一般。”
屋子里,三个男人的认真劲儿,绝对比他们上学时还实在,一分钟走神,可能都跟不上宝镜的思路。
“中纺的宿舍,我是打算拿来练手的。户型也不用太大,控制在70平房以内,尽量保证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客厅,等宿舍交付,就是星美地产打响第一枪的时候。”
徐海东迟疑,“你的意思,是让我来画设计图?”
自己家的房子,徐海东是边学边实践,根据宝镜的意见瞎倒腾的,听说中纺的宿舍仍要带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客厅,这种房型徐海东倒是有经验,可京城人才荟萃,他不信闺女找不到其他专业人士来画图。
宝镜点点头,“不仅是画设计图,我还想请您留在京城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