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情,从叶一超嘴里说出来都很简单,但是,生活到底不是数学题,可以一眼就看出最优解。
————————
注: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即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赛事由中国数学学会主办,是全国中学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数学竞赛。
————————
唐宓没有回答,把话题引开:我再想想。你呢?明年能直接参加IMO吗?”
“不会那么容易。可以直接参加今年的冬令营,但明年还是要再选拔一次。”
那就是十拿九稳了。依照以往的惯例,但凡高二阶段参加CMO可以拿金牌的学生,高三时基本上都能入选IMO团队,至今为止,几乎没有例外的。
“你怎么在学校晨跑?”
在唐宓的记忆中,叶一起一直是走读生。
“这学期才住校的。我爸妈今年工作都很忙,常常出差,回家了也没人做饭。我想干脆住校,还方便一些。”
学校的生活虽然单调,的确至少免除了吃饭的后顾之忧。当然,对叶一超这种已经确定保送资格的人来说,在不在学校念书都没什么要紧的,但他还是和其他学生一样,每天照样上课上自习,学习态度极为端正。
大凡成功的人总是有着道理的,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晨跑的时间也就一刻钟,两人慢跑了四圈之后,早操的巨大音乐声陡然响起,那声音大得简直可以敲碎同学们的鼓膜,回荡在偌大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坐落在学校西北角的男女生宿舍院中涌出了大量睡意蒙陇的同学。
片刻之后,宣州实验中学的两千人陆陆续续汇集到了操场,暗淡的天光慢悠悠地亮起来。
唐宓高三开学之后的第二个星期,终于到来。
高三和高一高二是一道残酷的分界线,如果说高一高一的压力还没有么大的话,一到高三,压力和焦灼席卷而来。学校里流传着一句老话道,一入高三,如同进入鬼门关,完全不是虚言。
宣州实验中学的高三年级有十一个班,文科三个班,理科八个班,八个理科班中,又有两个实验班。实验班的同学们都是成绩很好的那种,目标都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名校,在外人看来,都可以称一声“学霸”。
唐宓和丁霄霄是同桌,和丁霄霄讨论了一道数学题目之后,第一堂课也要开始了。
周一早上的第一节是班主任语文老师何老师的课,她拿着课本教辅资料,提前了十分钟进入教室。
何老师双手撑着讲台,笑着扬声道:“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
何老师把“新”字咬得很重,这句话宛如磁石一样,让所有埋首课本的同学抬起头来。
呀,都高三了,还有新同学转来?
收获了全班所有人的注视后,何老师笑意盈盈,对门口的一名高个儿男生比了比手势,说了句“请进”。
男生单肩背着书包大跨步走进教室。他穿着白衬衣和直筒牛仔裤,显得双腿又长又直,脚上穿着白色运动鞋,一点儿灰尘都没有。
——————————
注: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
——————————
在看到那个人的时候,满教室犹如水滴飞溅出油锅,陡然沸腾了。高三的生活一潭死水,有一点儿意外惊喜总是好的,何况今天何老师带来的这个人,绝不仅仅是“一点儿”意外惊喜。
“是李知行!”
“李知行回来了!”
“他去美国高中做了一年交换生,应该也要回来了吧。”
“是啊,不过他怎么今天才回来?开学都一个星期了。”
诸多议论声不绝于耳,唐宓本来正伏案做题,听到哗然之声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气氛如此沸腾,她默默地抬起头来,看向了讲台上的男生。
最激动的是班上的十多位女生,她们盯着讲台上的人,欣喜之色呼之欲出。
丁霄霄死死抓着唐宓的手臂,两眼中几乎都要冒出闪烁的星星来;李知行!是我的三次元男神啊,他从美国回来了!”
“哦。”唐宓说。
唐宓所就读的实验中学是宣州市乃至本省都相当有名的重点中学,有不少对外交流的机会。整个高二一年,李知行作为宣州实验中学的交换学生,去了美国华盛顿的一所名中学求学。
一年之后的今天,他回来了。
实验一班的班主任何老师很年轻,今年亦不过三十三岁,自然知道自己班上这群学生激动的来由。她微笑着拍了拍手,等待满教室同学的沸腾声小了之后笑道:同学们,请安静一点儿。这位新同学我也不用再介绍了,让我们鼓掌欢迎李知行同学的回归!”
何老师说完,挪了挪脚步让出讲台后的中央位置,对李知行点头示意。
李知行走到讲台前,看着满教室的同学,微微一笑:“同学们,一年不见,我很想念大家。我很高兴回到高三(1)班。”
他的声音和口音跟以前一模一样。李知行生于北方长于北方,普通话发音标准且音色纯正,没有任何杂质,字正腔圆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堪比电视台的播音主持人。
丁霄霄高声回答:“李知行,欢迎你回来陪我们一起过高三!”
还有人吼:“先跟我们说说在美国的见闻呗。”
刚刚接话的男声普通话并不标准,声音还走了调,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李知行微笑着伸手在空中压了压。
就那么一瞬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
“世界很小,机会很多,下课后我一定详细告诉大家我在美国的见闻。”李知行说,“我们还是先上课吧。”
何老师莞尔,环顾着教室:“我看看,你坐在哪里呢……”
南方人相较北方人,自是普遍偏矮,李知行有着一米八五的个头,身高在班级的三十一名男生中遥遥领先。他回校时间偏晚,整个班级的座位一周前已经安排妥当,若是直接插入中间排的座位,自然是不太好。
李知行对自己坐在哪里毫不介意,随口说:“何老师,我坐最后一排就行了。”
如此善解人意的学生让何老师倍觉宽慰,她笑着点点头:“那好,你坐卢明远旁边吧。”
“好。”
全年级有两个实验班,每个班约五十人,高三(1)班是四十九人。而四十九人的班级,势必要单出一个座位。卢明远是班长,他身边的座位自开学后一直空到如今。唐宓和丁霄霄因为身高,在第五排已经坐了两年,卢明远就在唐宓的后座。
李知行右肩挎着书包,右手随意抓着书包带,穿过走道,迈开长腿大跨步往后排走去。
那场景宛如摩西破开红海,又或者是领导人巡视,不过短短几步路,李知行受到了走道两旁同学的热情欢迎,其中自然包括丁霄霄。
唐宓抬起眼皮,没有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仅仅一年时间,李知行的容貌不可能有较大改变,但气质明显成熟了几分。
他被丁霄霄称为“男神”自然有其道理,相貌必定好,身材也要完美——李知行在这两项上完全达标。他生得很俊,眉目的棱角荏是分明,而今迈着一双长腿行走在高三(1) 班的教室之中,宛如模特行走在丁台上,似带着满身的光彩。
李知行一直面带笑容,目光不偏不倚地扫过每位同学的脸,自是也落到了唐宓的脸上。
唐宓平平回视,目光交错间,李知行眸光微微一闪,各种感慨情绪纷涌心头又归于平静,然后,隔着丁霄霄,李知行从她身边错身而过。
何老师走到讲桌前,翻开了教材,拿起了半截儿粉笔。
“好了,同学们,把教材拿出来吧。咱们上课了,和李知行同学聊天的话,可以下课了再聊。”
何老师所言不差,一下课,李知行的座位旁立刻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现在的世界,资讯发达、网络便利,想知道什么事情似乎动动手指就可以解决,但网络上的信息始终片面狭窄也不够具体,真人现身说法就不一样了。更何况,李知行所去的,是美国一所很有名的高中。
国外的高中生们学什么玩什么,实在是很让人好奇的一件事情。
李知行被无数问题淹没了,宛如答记者问一样回答着。
“美国的高中是不是很轻松啊?”
“不是的,非常累。我在美国时,每天也要忙到十二点才睡觉。”
“忙些什么?”
“学习压力很大,必须苦读,作业太难要查很多资料,还有各种活动,确实很忙。”
“可我看电视里的美国青少年都很潇洒啊……”
李知行说:“我去之前也是这样以为,去了才知道不是这样。”
热切的说话声传来,唐宓的座位和他如此之近,同学们聊了什么自是听得分明。
而丁霄霄早早占据了地理优势,和卢明远交换了座位——准确地说,丁霄霄把班长赶到自己的座位上,自己取而代之,坐在李知行身边,以便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唐宓宿舍的其他人,如严晓冬、关薇也围了过来。
唐宓听到丁霄霄兴致勃勃地间:“李知行,你美国的学校有没有美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