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个带着阴谋的帖子也不一定,有必要好好查查。”看着现在委屈万分的赵寒梅,武尚君突然想起了自己刚做记者时曾经遭受的一场不白之冤,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却依然是他心中不能愈合的伤口。“如果赵寒梅真的是被冤枉了,就冲这孩子喊了我这将近两年的师傅,我也不能让她经历我当年的遭遇。”武尚君暗暗的想着。
于是,他带着赵寒梅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对照着报纸上刊发的新闻稿件、王志乾的提案原稿,以及《抄袭》这个帖子中指出赵寒梅抄袭的地方,想从中找出寒梅被愿望的蛛丝马迹。
静下心来仔细比对着看了好一会,经验老道的武尚君还是从中看出了端倪:原来,帖子中所标注的赵寒梅抄袭的话语,都是赵寒梅对王志乾提案内容的引用。要知道,采访政协委员的提案时,记者是不能随便篡改具体提案的内容的。最多是在采访人物的时候,请对方对于提案内容中的某句话再予以详细的解释,为使读者能通俗易懂的理解,这时,才有可能会初现记者自己的语言。而帖子中指出的寒梅抄袭,几乎全都是赵寒梅在引用王志乾的提案内容时出现的语句。换言之,即便是“抄袭”也不是赵寒梅,而是王志乾。发帖人真的不该一味指责赵寒梅。
可是,这种时候,那些看到帖子的人谁又能看着这么仔细?想得这么明白?或者是,根本就是有人在有心陷害寒梅,又怎么会替寒梅解释呢?
而那些跟帖子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抄袭”对于记者来说是最大的耻辱。出了这样的事可没有人会可怜你,多是看热闹的,不继续浇冷水的人就算是心慈手软了,哪有人会主动替你辩解?
看到这里,武尚君回头看了一眼神情憔悴的赵寒梅,不知道该如何向这个涉世未深且又单纯善良的小姑娘解释这一切的真相。
武尚君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大风大浪经历的多了,也看透了属于这个行业中的阴暗面。他本是一心想“我手写我想,匡扶正义”,但一名被冠以“无冕之王”的小记者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慢慢的,武尚君也认同了这些不能说的“潜规则”。他只能保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到不助纣为虐,却无法改变行业的现状。
告诉寒梅你是被冤枉的吗?那然后呢?去替寒梅竭力的辩解?或许换来的是更坏的结果,弄不好自己也得搭进去。但武尚君一想到当年自己的遭遇,再看看无辜的寒梅,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题外话------
求推荐,求收藏,文文会越来越精彩,谢谢
☆、第八章:澄清或逃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包养”已经让寒梅的名声受损,村民围攻报社虽然被李大伟暗中压下却也给寒梅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而“抄袭”的暴风骤雨才是刚刚开始。
指责寒梅抄袭的帖子一直被高高置顶,终于被海城集团的党委班子成员看到了。在每周一召开的报社主任级别以上的例会上,海城报业一把手余国庆将早报总编辑王凯一顿猛批,并给出了对于寒梅抄袭行为的处罚:扣除当月的所有补贴,回家反省停职一个月,并要写出一份深刻的检讨。最后,将“赵寒梅两会报道期间抄袭稿件”一事进行集团通报,给其他人予以警醒。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纸通报让赵寒梅成了报社里的“名人”不说,就连那些通讯员都知道了赵寒梅这件不光彩的事。这样的处罚结果令寒梅一时间无法接受,竟病倒了。
武尚君也觉得做得领导们给的处罚有点过分了,毕竟是刚做做新闻行业不久的新人,就即便是真的犯错了,也不应该给予这么严重的处罚。这可让她以后如何在行业立足?武尚君又回想起自己二十年前的遭遇,当天夜里就在家中图文并茂的弄出了一个帖子,里面将发贴寒梅抄袭的内容一一予以反驳,并主张集团领导为她“伸冤”。但武尚君毕竟还没有高尚到可以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他的这份帖子是用赵寒梅第一人称的口吻写的。第二天一大早武尚君便致电赵寒梅希望她能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辩解,用自己替她撰写出来的这份帖子实名制发布在内部网上为自己澄清抄袭的来龙去脉。武尚君说,由赵寒梅自己来解释力度更大,更有真实性。
寒梅很感激老师愿意相信自己,并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可是当她从邮箱里看到帖子的时候依旧犹豫了:就这样发出去,真的会还自己一个清白吗?
就在赵寒梅斟酌再三要不要按照武尚君的安排去实行时,李大伟的意外造访却给寒梅带来了不一样的生存法则。
“小赵,听说你生病了。需不需要去医院看看?”
“哦,是李主任,不用了,我躺会就好了,没什么要紧的,谢谢您了。”
“受打击了是吧?这样吧,你那方便吗?我过去看看你。”
当时正是学校放寒假的时候,幼儿园也不例外,周薇便趁着寒假回了趟老家,只有寒梅一人在家。赵寒梅本来觉得邀请异性到自己住的地方不太方便,但一想李大伟是自己的部门主任,上级看望下属,有什么不方便的?于是便把自己的详细住址告诉了李大伟。
当赵寒梅打开门时,一副憔悴失落的神情令李大伟不禁心中一紧。一番寒暄之后,李大伟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了下来,但他开口询问的第一句话竟不是这次的抄袭事件,而是问赵寒梅:当初那个村支书被村民群殴事件的新闻线索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让赵寒梅略感吃惊。
“出了抄袭这么大的事,主任好像一直都没有过问过我,我是他部门里的人,他不是应该挺着急的吗?怎么问起之前的事来了?”寒梅心中暗暗的想着。
不过赵寒梅还是回答了李大伟这个问题。说,当时是一位热心读者通过打电话给她提供的线索。
“那你就没有感到有奇怪的地方?”李大伟继续追问道。被李大伟这么一问,赵寒梅也开始回忆当时的情景确实有奇怪的地方。因为作为时政新闻部的记者,从来不会像社会新闻部的记者一样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以便热心读者及时提供新闻爆料。但是这位打热线电话的读者却是直接拨通了她的手机号码,而且上来就喊她赵寒梅,赵记者。
赵寒梅将这点奇怪的地方告诉了李大伟。
“还有呢?再仔细想想。这些村民从来都没见过你,怎么会知道当时拿着一个大箱子的你就是赵寒梅呢?”
被李大伟这么一点,赵寒梅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是啊,自己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人,他们是怎么知道我是谁的呢?只怪当时的场面太混乱,赵寒梅又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一时慌了神,竟把这么重要的地方给忽略了。
所以,当李大伟提及这一点时,赵寒梅不禁打了个冷颤,感受阵阵后怕: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捣鬼,而她赵寒梅走进了这个看不见的大网却还不知道是有人在害她。
“寒梅,你肯定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而且我能断定就是咱们单位内部的人,与那个村支书原本就认识。”李大伟还是坚持之前的看法,他继续说道:“寒梅你要记住,进入职场之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社会与动物界一样,是弱肉强食的。并不是说你不去招惹别人,别人就会离你远远的,只要你的存在挡住了别人前进的道路,就随时会有人出来扫清你这个障碍。知道吗?”
“可是,主任,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能招来这样的麻烦事,我只想一心一意的做好新闻,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说挡住谁升迁升职的道路啊。”赵寒梅说道。
“这个我知道,也是因为看中了你的勤奋努力与天赋,我才不遗余力的帮助你。可是,一直在勤奋努力的你,为什么还会被人指责抄袭呢?”
听闻李大伟如此问道,赵寒梅竟无言以对。“和李主任辩解自己是清白的?怎么想都觉得这种辩解是那么的苍白。”
“呵呵,不用想了,让我来告诉你,因为你太单纯了,把生活和工作都想得太简单了。你每天只活在自己构造的小世界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所有人,也认为所有人理所应当的会按照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以为有些事情你不予理睬,不去争夺,别人就能放过你吗?都说初生牛犊不畏虎,其实牛犊不是不怕老虎,是小小的牛犊根本就不知道老虎的厉害。就像现在的你,寒梅,你不是不害怕那一个个的阴谋诡计,是你根本不知道世间还有如此歹毒的阴谋。即使你什么都没做,即便你谁都没伤害,但就是因为这样,你才会成为别人继续往上爬的垫脚石,成为那个最悲催的角色。”李大伟说:“告诉我,寒梅,你愿意成为那个被人踩在脚底成为垫脚石的人吗?”
“我的,难道这个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复杂吗?”听着李大伟颇为残忍但却又是事实的分析,赵寒梅在心中无力的问道。她本性善良,从来没有招惹过事端,一心一意想做好新闻,在刚上大学新闻系报到时还给自己定下了雄心壮志:不想做总编辑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自己一定要做报社女总编。但如今,被各种阴谋诡计所缠绕,别说女总编了,这女记者都快做不成了,该怎么办?面对李大伟的步步追问,寒梅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了,小女儿那种手足无措的窘态被李大伟一一看在眼里。李大伟知道时机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