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得。
段国章当然高兴。
而此时需要赵寒梅做的就是该如何将购物狂在海城的这个办事处高调建立起来。
赵寒梅从事媒体采写、策划多年,这并不是件难事。可是闫峰授意她做个样子随便干干即可,先把那1000万的宣传费用给拿过来才是真的。
毕竟,现在对于海城日报社来说,现金流是最需要的。
可是赵寒梅还是按照自己的主意,阴逢阳违的将购物狂设在海城的办事处经营的井井有条。她先是自己原有的关系与当地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该打点的人和部门一个都没有落下。
接着就是新人,她按照自己对新闻从业者的标准要求,从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挑选了三个人,帮助自己策划方案,撰写新闻稿。
最后,她才以购物狂海城办事处的身份,正式与海城日报社接触,开始了与当地媒体合作的道路。
闫峰很高兴赵寒梅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将周杰从幕后揪了出来,还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合作项目以及1000万元的广告费用。
或许是久经职场,依仗海城日报社这个大平台,闫峰忘记了失败的滋味,他开始骄傲自满,失去了该有的警惕性。
闫峰认为,周杰不仅没有再次出手对付海城日报社,还让赵寒梅给自己送来了1000万的广告费用,这就是明显的向自己示意求和呢。
可赵寒梅却总觉得周杰肯定有更大的计划,只是现在还在防备着她,海城日报社肯定会因为购物狂的存在迎来更大的灾难。只是这个灾难能有多大,她还猜不出来。
赵寒梅的猜测真的没错,周杰的野心是想要兼并海城日报社,取代闫峰,重返那个单位的时候,将当初对自己落井下石的人统统开除解职,泄心头之恨。
而之前针对海城日报社设置的那些事件,则都是在探试海城日报社的能量。事实证明:如今的海城日报社就是一张纸老虎,不足为惧。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购物狂想要成功兼并,必须从长计议,谨慎谋划。
而前奏,就是要海城日报社先吃点甜头,放松警惕。
这1000万,就是给海城日报社送来的糖衣炮弹,却真的将闫峰给“降服”了。
办事处很快建立起来,并正式投入运作,购物狂总部很满意赵寒梅的工作进展。又拨来200万的资金,作为活动费用,让赵寒梅自由支配。
而接触赵寒梅的时间长了,她也知道了不少有关购物狂的内幕消息。
目前,购物狂几乎能动用天朝上下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中型活动请媒体通常上百家,大型活动通常达到500家规模。购物狂也跟全国主要媒体保持密切的公关合作,一些合作项目动辄上千万。
这也就难怪周杰能够策划出那场“菊花事件”了。能够一夜之间让其他媒体肆意炒作,又能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
这就是毫无置疑的实力。是海城日报社难以超越的。
赵寒梅越来越倾向于将自己的未来压在购物狂上了。
可是一想到闫峰,她就很头疼。闫峰现在几乎每天都会以探讨合作项目的名义,约谈赵寒梅。其实,是为了随时知道购物狂的内部信息。
赵寒梅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将购物狂太多的信息泄露给闫峰对她一点好处也没有,她也在想着为自己留出一条后路。
她很明白海城日报社与购物狂之间那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且不说周杰虎视眈眈的盯着日报社,单屎物狂本身也是在无时无刻的寻求发展。海城日报社真的是岌岌可危。
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赵寒梅用心颇多。
可是就在她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扮演好此时自己的角色时,黄磊的母亲因为俩家的联姻而蠢蠢欲动了。
莫莉得知赵寒梅从海城日报社辞职之后,也去了购物狂,这让她很着急。
她本以为将段菲派去海城,就能够将黄磊从赵寒梅的身边拉回来。可谁知道赵寒梅竟然将段菲给“招降”了。不仅仅是这样,赵寒梅还成了购物狂的员工,并颇得赏识。
这让她对自己一心想要成就的联姻,嗅到了一丝不安。
真的不能因为赵寒梅的存在而破坏了自己一门心思安排的联姻。
受全国范围的影响,莫氏的地产发展也受到了波及。集团旗下的楼盘处于滞销的境地,现金流明显不足。
她也想有购物狂的注资合作。
可谁知道,自己打好的算盘全被赵寒梅给搅合了。
她就很疑惑,赵寒梅这个小妮子到底是何方神圣,去哪儿,哪儿欢迎她。其实莫莉哪里知道周杰与海城日报社的种种恩怨,哪里知道闫峰与赵寒梅的一串串阴谋诡计。她只想赶紧的撮合黄磊与段菲的婚事。
可是当她的“同盟”周杰知道了段菲、黄磊、赵寒梅三人的关系之后,立马改变了自己的策略,不再对段菲施以逼婚的策略。她相信只要好好的握住了赵寒梅,段菲,真的是小菜一碟。
☆、第十章:嫌隙
赵寒梅仿佛真的脱离了海城日报社、闫峰一般,成了购物狂的一员。
而在这之前,黄磊建议她彻底脱离海城日报社,到购物狂大展拳脚,还被她给当场否定了。可是如今,赵寒梅倒真的是希望自己能够真正成为购物狂的重要一员。
可闫峰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将她放卓
“小赵啊,你什么时候能将周杰请出来,我们可以开诚布公的谈谈。毕竟,那1000万的合同说小不小,但是说大,对于购物狂来说,确实也不是什么大合同。”闫峰将赵寒梅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社长,我也很少见到周杰,她现在人在苏城,我们之间连个电话都没有。虽然我现在名义上屎物狂驻海城办事处的负责人。可是他们并不完全信任我。派来的财务和内勤管理说数来协助我工作的,其实就数来监督我的。有什么事,周杰都是直接找他们,而非数问我。”赵寒梅也是实话实说。
“恩,没想到啊。这个周杰倒真的是个人才。当初在海城日报社没有把她给挖掘出来。听说购物狂的公关团队真的是数一数二的,这样的人才就这么白白的流失了,真的可惜。”闫峰心中叹息着,也确实是有点后悔当初听信了小人之言,做出那落井下石之事。
这下可好,海城日报社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今,竟然成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赵寒梅也在心中唏嘘着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但却并不完全认同闫峰的说法。
周杰之所以能够在购物狂成为强将,与购物狂培养人才的不拘一格是离不开的。假如周杰继续在海城日报社发展,做到头了也就充其量就是个部门主任。海城日报社向来重男轻女,党委成员中,仅有两名女性,其余都是男的。
说到底,是个大环境的问题。
海城日报社向来的用人之道就受人诟病。只不过,闫峰一向专权,无人敢说实话。因此,赵寒梅也一样不敢说实话,但却不能苟同闫峰的观点,也就没有接下这个话茬。
看到赵寒梅不说话了,闫峰心中开始对赵寒梅对海城日报社的忠诚度打了一个问号。难道她是不同意我的观点吗?
但是此时并不是批评指责赵寒梅的时机,换句话说,现在还得指望着赵寒梅撮合海城日报社与购物狂的长久合作呢。
“小赵啊,你拿来的前期合作方案我已经看过了,创意很好,如果合同上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我们最近就可以在报纸上开栏进行前期的宣传预热了。”为打破这会的尴尬,闫峰主动将话题转开。
购物狂想发展农产品电销平台,正好海城人杰地灵,农场品丰富。只是缺少知名度与外销渠道。
想要将这些生鲜的农产品顺利推向全国,必须要有当地的大力支持。不过这部工作已经在前期的时候,由周杰带人将相关部门的人给顺利拿下了。
剩下的就是大篇幅的宣传报道,招募农产品的生产宅也就是海城市当地农民参与其中。按照购物狂的计划,可以将一些果农大户培养成他们的首批电商,将农产品直接从产地发货,省去了中间的许多环节,价格低廉,就很占优势。
而农民也省去了每年卖果时的麻烦。
购物狂作为农产品的销售平台,无疑是获利最多的。而想要让当地农民知道这个销售渠道的存在,媒体的作用无疑是最大的。海城日报社在各个县市区都有子公司刊发的子报。如今的农民可不是以前那么鼻闭塞了,也知道看报看新闻。
更主要的是,农产品的销售需要向全国推广知名度,更少不了海城日报社的大力宣传。
海城日报社与购物狂的最初合作就这么开始了。
涉及到新闻报道,赵寒梅也是一心一意的在做。况且,这件事策划好了,对于海城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海城市农民的收入也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赵寒梅出身农村,她最知道老百姓靠着几亩黄土地挣点钱的不易。如果不是农活太累,自己的父亲也不至于人到中年就得了一身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