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姑姑可能回来?”
“父亲放心罢,姑姑今日傍晚会回来的”
贾蓉自己也心酸,似乎到了这个时候,自己父亲心中还只是惦记着姑姑。
他和秦氏恩爱,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看着父亲早些年间那么疼爱小姑姑,贾蓉便将女儿送到了父亲身边儿。可谁知,贾珍虽然也疼爱孙女儿,可和姑姑一比,那就是天上地下了。女儿的待遇还比不上林家姑姑的闺女呢。
他虽然不忿,可也没什么法子。
现在,父亲没多少日子,可依旧地惦记着小姑姑。
接到贾珍病危的消息,东西两府的主子都聚集在了这边儿。
贾赦的身子骨儿还算可以,自己也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过来了。
至于贾政,日子过不下去了,便带着宝玉回了金陵,京里只剩下一个贾环依附伯父过日子,李纨带着儿子回了娘家。
贾琏的官儿不大不小,在从四品的职位上晃悠了许多年了,可他不是科班儿出身,也不大苛求其他了。
惜春身上的雍容一点儿也不见了,步履匆匆地进了兄长的院子。
听着外面的通报声,耳边儿似乎传来了什么熟悉的声音,贾珍受不住累地,再一次睡着了……
“哥哥,妹妹回来了”
惜春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握住了贾珍还带着余温的僵硬的手。
“皇后娘娘,还请节哀,承恩公已经去了”
一旁的御医哭丧着脸,对着惜春道。
惜春却是没有想象中的暴怒,只是挥挥手,让身边儿的人都退了出去,她自己坐在床榻边,开始絮絮叨叨地说起了自己的宫廷生活,还有那个冗长的,真实的梦境……
梦境中有一个最后出家做了姑子的自己,一个荒唐到底的兄长……
惜春在房里待了快两个时辰了,外面的人后颇为担心,可谁也不敢进去。
皇后娘娘平日里就是个规矩人,说一不二的性子,就算皇上,也不会违了娘娘之意啊。
最后,还是黛玉的女儿,惜春的儿媳妇儿,进去了一趟,看着自家婆婆一副小姑娘的样子,觉得心酸非常。
惜春看着有人进来了,自然地就收了表情,一副雍容之相。
贾珍的丧礼办的极为地盛大,可是,能上门吊丧的却是不多。
皇后娘娘下了旨意,是以大家并不敢上门。
贾蓉恍恍惚惚地送了父亲回了金陵,葬入祖坟之后,便带着妻儿开始长居金陵,为父亲守孝。
贾蓉翻着父亲留下的手札,总觉得他的死都是他自己算计的,想着自家现在已经算是盛极了,沉寂下来,好生地教导子孙,然后耕读传家。
贾蓉自此,便遵循着父亲的教诲,从不搀和皇家之事,就算他的姑姑是皇后娘娘。
就因为贾府的这一份谨慎,皇帝还颇为地放心岳家。
至于子孙后辈的事儿,只要不闹到自己面前,惜春就假装不知。
她记得哥哥曾经说过,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她虽然才三十几岁,可是越来越爱回忆以前了,是不是老了啊?
看着镜子里面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容,惜春淡淡地笑了,不管如何,都要好好儿地活下去,方不辜负自己的人生。当然了,也不能辜负了哥哥的一片心……
从国公府上回来的元春大病了一场,众人也晓得她娘家堂兄离世,借机地,北静王妃就免了元春日常的请安之类的事务。
可尽管如此,北静王还是一天两回地往元春哪里跑。
王妃想着自己年纪大了,可元春也不小了啊。到底是甚么缘故让一向薄情的王爷这般地关注贾氏呢?
她想不大明白,便不管了。自己身下有孩子,那就成了,日后的承继王府,为自己养老的是元春的儿子,这般想着,她就高兴。
而且,更加让王妃满意地是,这个庶子并不和母亲元春亲近,那就成了。
对于元春不亲近孩子的缘故,有一阵子,北静王还觉得这位太过冷情了。
不过元春的解释还真是让他无言以对。
他记得那个时候元春背对着窗子,面容笼在阳光下,虽然面无表情的,可不知怎么地,竟是硬生生地让人觉得她慈悲非常。
“何苦让孩子为难呢?王妃对他很好,我是看出来了。他现在还小,不大明白。等着大了,自然就晓得了。”
不知道为何,这么淡淡地几句话,就是让北静王从此地觉得元春是个不俗的。
她也从来不争不抢的,淡淡地守在这个小院子里,除了偶尔地求了王府去一趟娘家外,竟是和庙里的姑子并没有什么差别。
好奇是沦陷的开始,许是有了这份探究之心,北静王越发地关注起了元春,越发地沉沦了下去。
虽然北静王表现的很是痴情,可是元春瞧见的却是他痴情下面的无情。
于是痴情之人越是无情,在这种地方,和在宫里有什么差别呢?
守着自己的心,自在度日就是了。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是满满地好转起来了。
不管是因为真的感动了,还是应付他,总之,两人之间的关系倒是越发地好了。
可即便如此,元春也并没有提过任何过分的要求,就是儿子,她也没有借着宠爱就想要回自己身边儿。
平日里见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元春还不如另一个侧妃呢。
一副淡淡的模样,水泰英自己还不自在过,可是看着自己的生母这般样子,也是有过伤心的。
只是,等到他长大之后,懂事之后,才从自己母亲身边的嬷嬷嘴里,晓得了很多的事情。
自小到大,自己身上的内衣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自小到大,自己每年生辰的那碗面,都是母亲亲自下厨煮的。
怪不得呢,自打母亲去世之后,衣服的不对了,就是寿面,也没了之前的那个滋味儿。
他还以为是奶娘的手艺,谁知道,谁知道……
可惜,不管活人再怎么伤悲,死去的人是永远都不知道了。
元春也不是没有想过争取,只是堂兄在得知自己产下孩子之后,曾经打发人送过来一些东西,银钱和一封信。
元春本就是通透之人,虽然也伤心,不过还是压抑了心酸,将孩子送到了王妃身边儿。
她的孩子,只是在母亲跟前待了三天而已。
不过想着孩子日后的前程,她选择了做一个狠心的母亲。
这个世界上,不想被人踩,就要比别人更狠。
元春的一辈子,都算是很平淡,她自己会许多的手段,可是一点儿也没有用过。
因为没必要,只要自己好好地活着就成了。因为那些身外物,脏了手,实在是划不来。
看着儿子健康成长,元春表示自己很是满意。
这一辈子,她都是为了家族活的,下一辈子,她再不想委屈自己,要活的恣意,就像四妹妹那般。
即便成为了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女人,可是她还是一点儿也不委屈自己,活的顺心的很。
要是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兄长,自己是不是就能过的更好些呢?
元春自己也曾经这般地奢望过,可是看着家中,老的老,小的小,她也只能苦叹摇头了……
不过,现在这样倒也好,尽管娘家败落了,可谁也怪不了,就算是大伯的算计,元春也是能看出来一二的,可是这种事儿,她自己也不好明说。就算是有过提点,可是父亲的性子,元春想着贾政端方的模样,就觉得头疼。
一直寄予厚望的宝玉又是那么个性子,实在是让人无法信任。
至于环儿,不过是个庶子罢了,如何能越过宝玉承担家族重担呢?
二房的败落,似乎是没法挽救的。当然了,这些也不过是元春的胡思乱想罢了。
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她只是因为太过寂寞了才会这般地胡思乱想,对吧?
要不要明天和王妃娘娘告假,去府里看看祖母,去郊外看看堂兄呢?
这般地想着,元春才慢慢地睡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故事完了……下面我还真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了。。。。。汗,,,求提醒……
☆、第239章
王勤勤是个老实忠厚的庄稼汉子,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罢了。虽然面上敦厚,可是心思极为细腻。
作为长子,王勤勤替自家老父老母养老送终,拉大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日后还为他们成家立业,将自家妹子送去了大学。
尽管是什么新世纪了,可是一个大学生的金贵程度在小山庄里掀起了一股热潮。
王勤勤看着妹子亭亭玉立的模样,心下也十分地满意。
再过两年,他的长子也要考大学了。这些年,家里靠着种果树和养殖鱼虾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王勤勤自己也是读书识字的,虽然家有所累,可从不是怨天尤人的性子。
借着空闲,和村里的老大爷们学了二胡,平日里有空没空地就在屋门口拉上一曲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