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升职记 (彩虹色的海)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彩虹色的海
- 入库:04.11
第一百贰拾一章 猫抓老鼠的故事
“反正我也不打算在这里干下去了,干脆把杨主管也一起投诉了:杨主管把我们线上有点姿色的女工人都睡过了,你们知道吗?”小张刚问完,就发现整个惯成为焦点。
她的声音一下子低了下去,扭扭捏捏地说,“那个,那个杨主管几乎轻薄了所有胆小的女孩,只有我不肯依从他,所以,总是给我穿小鞋。这个我可不是胡说的,你们可以自己上网查——你百度下‘德智嘉兴工厂,杨元’就会跳出来很多链接的。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
爆炸性的新闻,大家都是头一回儿听到。教科书上那种解放前欺压工厂女工的故事,一下子都浮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几个百度搜索的页面……
在法治的嘉兴,拥有先进管理制度的德智工厂,竟然还有这样的权色交易?
整个部门一下子都被百度上跳出的一条条相关新闻nb不患寡,而患不均。
虽然公司的《员工手册》上薪资保密的规定,但是互相打探工资,在公司里根本就不是秘密。以前,没人来当面挑战道。
但是,今天小张对于自己工资的质问,触动了公司的管理漏洞。而且,她提到的杨元的事情,更是让余琪觉得是因为公司在工资管理上,存在这样的不公平;员工制度上存在疏漏,所以,才让杨元这样的奸佞小人钻了空子。
杨元的行为不仅是对女性的侮辱,更是对公司管理的侮辱。
现在,小张为了追求心中的公平,竟然以自己的工作为代价。即便是她今天自己不辞职,明天也会被杨元在车间里折磨。
余琪突然想到刚到工厂,在车间的女厕所门上、墙上到处会看到无聊的诅咒、谩骂,原来,那些女工就是以这种方式发泄心中的不痛快的。
余琪觉得,她接下去,应该为了这些弱势群体,争取“相对的公平”。可是要如何做才好呢?
她突然想到了以前参加绩效培训时,听到的一个经典故事——
一只猫追老鼠,可是追了半天,都没追上。主人很不满意,便怒斥此猫:“大的不如小的!”
猫无比委屈地说:“主人,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不是同一级别的么?我是追捕一顿饭而已,他却是为了逃命啊。”
主人闻言后,觉得猫说的有道理。所以,他决定为了多抓老鼠,让猫也为了生存而奋斗。于是,引入了竞争机制:买了好几只猫,实行“奖惩法”——每抓到一只老鼠,都能额外再获得一条鱼的奖励。
同时,还采用了“末尾淘汰制”——每天的最后一名,将被开除。
一开始,家里的老猫很不高兴,不愿意参与这样的竞争。但是,看到其他猫有吃有喝,自己却差点被主人赶出家门。
于是,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也加入了捕鼠大队。
不过,主人很快发现,猫儿们每天抓来的老鼠越来越小了。因为精明的猫们发现大老鼠跑得快,追起来费时,反正奖励是一样的,所以,都去抓小老鼠了。
所以,针对这个情况,主人又制定了新的政策……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余琪想到了很多“猎狗捉兔子”、“狮子追羚羊”之类换汤不换药的寓言故事。
总而言之,那些作者都是为了告诉我们:如果要让员工按照你的目标发展,必须及时制定、调整合理、适当的管理制度。而制度之所以能够吸引员工去执行,肯定是因为制度是相对最公平、合理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员工在你设计的轨道上行走。
千万不要一条生路都不放给人家,否则,狗急还跳墙呢。何况人乎?
现在小张以牺牲自己的工作为代价,揭露老板的不公、猥琐、违法的行为。即便公司处理了杨元,在小张心目中,德智的优秀雇主形象还是被毁了。
而网络上的负面信息,更是打击了对嘉兴工厂的招聘持观望态度的候选人的信任。
一个不能给员工安全感、信任感的公司,又何以在商业社会中生存、发展呢?
虽然已经完全相信了女工小张的话,余琪还是悄悄在自己的电脑上,进入公司的勤记录、工资、加班费、加班小时数的信息……
并且将那些数据和她同一产线上的几个女工的情况进行了对比。
数据似乎看起来可以为她说的情况作证:小张每个月的加班时间越来越少,班头也总是辛苦的夜班居多……
余琪拨通了生产部经理的电话,单刀直入:“你知道杨元的事情吗?”
“你指哪方面?”
“网络上说的利用职务之便,在公司里乱搞男女关系之类的……”
“哦,网络上的话,你也信?小杨工作上比较激进,得罪人也是有可能的……”生产经理似乎在为杨元开拖。
究竟谁说的才是真的呢?余琪变得迷惑了:“可是为什么他负责的产线里,所有的夜班几乎都是小张在做呢?而且小张的加班最少?”
“哈哈,这是小张跟你们投诉的吧?”生产经理大而化之地一笑,小张工作认真、细心,晚上上夜班不容易出事。其他的姑娘,我还真不放心呢。有的偷偷去睡觉,有的区隔壁产线聊天……”
“照你这么说,小张的绩效应该是最好的咯?可是为什么我从你们每个月交上来的报表里,根本看不出来这点呢?”余琪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我说你这是存心来找茬的吧?小张每个月对这个安排都没意见,你瞎起什么劲呀?我每个月要应付总公司的各种报表,要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难道连我的人,我怎么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还需要跟你们怒地挂断了电话。
第一百贰拾二章 我也来了
“琪琪,你在嘉兴的工作还适应吗?”戴安娜在im上关心地问道。一周不见了,不知道她这个推荐的姑娘究竟能否如愿胜任工厂的工作呢?
虽然没在工厂呆过,但戴安娜知道工厂的那帮人和总公司的人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推荐人,戴安娜既担心对不起公司,选错了人;也担心对不起余琪,将她推入了火坑。
“嗯,还行吧。一切都在慢慢适应中。我觉得我能干好。”虽然,这一周的工作时间,把余琪搞得身心俱疲,但是也激发起了她骨子里那股天生不服输的性格。
哼,生产部的这几个鸟人,我就不信治不了你们!余琪在心中暗暗发狠。
“上次开会,凯西问我是不是要在嘉兴工厂也建个健身房?你觉得呢?”戴安娜上次建议的总部开设内部健身房的项目完成得不错,受到了杨总的嘉奖。所以,她寻思着按着这个思路,在全国各e都来一遍。
余琪心想:我刚来这里一周,能有什么想法。你这样问我,一定是自己已经有主意了吧?
于是,她探了探戴安娜的口风:“老板,你怎么看啊?”
“我觉得可以啊。就像小平同志当年以深圳为试点,开放自由贸易,然后带动全国的经济一样。我们总部既然这样搞的效果不错,员工们的反响也都很好,没有理由不进行全国推广啊。”戴安娜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
原来如此,余琪明白该怎么回答了:“我也觉得不错,可以丰富这里员工的生活。”她开始为建健身房这个论点,搜索论据了。
其实建与不建都行,就看老板是怎么想,公司是否有这个预算了……
会聊天的人,就是聊对方喜欢听的话题。讨老板喜欢的员工,就是自始至终和老板一条心,配合老板实现目标,却又不争功讳过的人。
无疑,今生的余琪就是个人精,就是那种会聊天,懂得讨老板喜欢的聪明员工。
过了一个月,戴安娜告诉余琪,总部通过集团采购,和美非健身中心签订了在德智全国,所有员工数超过500人以上的点,都会参与合作建设企业内部健身房的协议。
什么?美非?那不就是孟添祥入股的那家么?
余琪想到因此可能会再次见到孟添祥,不由得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点期待,又有点恐惧、害怕,还有点担心……
最终还是害怕的情绪占了上风,余琪为了避免再次见面,她让小雨做这个项目的联系人。只要每次签字或做重大决定前,先跟她沟通一下就行了。
在上海的孟添祥并不知道余琪已经和她妈妈回到嘉兴了,只是听说德智在嘉兴还有家工厂,觉得可以开车过去,当天来回,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好过乘飞机去沈阳、四川这么远的地方,所以,他将那些地方,厚颜无耻地扔给了另外两个合伙人。
嘉兴,是个会勾起人回忆的城市。虽然,他已经下定决心,远离余琪,远离单恋了。但是,想到可以顺道去看看余琪童年生活的城市,还是忍不住内心的向往,忍不住去获悉和余琪有关的一切……
孟添祥也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他甚至觉得自己这些默默的行为,有点那个,就像一个心理上有“恋物癖”的人钟情于某种物品一样,他对和余琪有关的一切都变得十分地好奇,都想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