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雪重 (蓝白条背心)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蓝白条背心
- 入库:04.11
“你的意思是,明天那些日本商行一打烊,咱们就把马车停过去?”何穆问道。
“对,至于怎么把他从中国大街这条主路引到东商事街这条小路上去,就得看芳姐的了”,杨云笑道。
“嘁,甭说中国大街拐进去就是东商事街,用不了五步路。就算要拐到傅家店来,只要东家你说一声,我照办!”陈芳娇艳地笑着说道,“一会儿我就把今天刚置办的这身行头给你们瞧瞧。”
何穆让她逗乐了,伸手指了指里屋示意她去换衣服。陈芳抿嘴一乐,拿着一身行头,踩着洋人的高跟鞋,一扭一扭地进去换。
待她出来,一屋子的男人全都移不开眼睛了。绛色的衣裙贴身收腰凸显曲线,红唇娇艳欲滴让人想一亲芳泽,首饰件件精美却并不耀眼,只是衬托得人更加夺目。
“东家,如何啊?”陈芳笑吟吟地问道。
何穆愣了愣又马上点头,“很好。”
陈芳笑着做到炭火旁,披上何穆放在一边的披风,“你满意就好,冻死我了冻死我了。”
“……”何穆无奈地看着她,“衣服单薄,明天怎么办,不得冻病了啊?”
陈芳老谋深算地笑道,“东家不用担心,我今天在贺记买了件浅灰色的貂皮大衣,到时候披外面,就不会太冷了。你放心,你给我的那些钱,我一点都没糟蹋。”
“无妨,本来就是给你的”,何穆笑道,“那你明天打算怎么办?”
“如果巴特金明天还去西餐厅吃饭,那我就在西餐厅里引他上钩。如果他不去西餐厅吃饭,我会在他到达东商事街街口之前,引他上钩。”陈芳说着,把手伸到何穆面前,“东家,西餐厅吃顿饭也挺贵的。”
何穆掏了几张卢布给她,陈芳笑得嘴都合不拢,“我就喜欢给出手大方的东家做事。”
“芳姐你差不多得了”,杨云说道,“你这好几年工钱都出来了。”
“现在钱不用在乎,只要在乎明天能不能成事就行了”,何穆说郑重地说,“你们千万要记住,如果明天出了差错,咱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陈芳和杨云等人收敛起笑容,认真地点了点头。
113.
林鸿文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睡了这么长时间,一醒来就觉得饿得厉害。胡乱热了点馒头、稀粥和剩菜,狼吞虎咽地吃了进去。吃完饭后,林鸿文照了照镜子,发现睡足吃饱了,脸色也好了很多。他坐在摇椅上把事情从头到尾地想了一遍,又挑了件既体面又不张扬的藏青色棉袍,搭一条徐卿之送他的羊毛围巾,再备一双厚底棉靴。林鸿文想,这身打扮去吃贺贵那顿饭,既不失礼,还能让他看出自己并不富裕,放下些防备。
忙忙活活的,转眼就到了该赴约的时候。林鸿文穿戴好出门,直奔祥云馆。没想到他到得早,贺贵到得更早。祥云馆的伙计直接把他领上了二楼包间,门一开,贺贵立刻起身相迎。林鸿文受宠若惊地跟他行礼,同时发现姚顺昌居然也在。
“哎呀,之前总听贺瑶提起,今天一见,果然是一表人才”,贺贵满脸堆笑地说,“来来,快入座。”
林鸿文一边往里走一边跟他客套,“贺老板抬举了,我哪里算什么人才。”
“叫老板太过生分,我看要论年龄,恐怕我得是你叔叔那辈儿的,不如你就叫我贺叔?”贺贵说道。
“老哥说得没错,还是叫叔,听着亲切”,姚顺昌帮腔道。
“既然贺老板不介意,那我就高攀了,贺叔”,林鸿文顺从地叫道。
“这就对了”,贺贵说道,“早听贺瑶学过,说你一个人管好几个铺子,还井井有条。年纪轻轻就能做到如此地步,非常了得啊。”
“是老板抬举我”,林鸿文笑着说,“一开始也是硬着头皮上的。”
“老板赏识你,也得你真有本事才行啊”,贺贵跟伙计招了招手,“人齐了,可以上菜了。”
林鸿文佯装纳闷地问,“不用等贺姑娘吗?”
“咱们今天要谈的都是正事,她女儿家不懂这些,来了难免觉得闷,所以就没让她来。”贺贵解释道。
“是了,我这大侄女最怕闷了,今天要是一起过来,只怕要闷坏她”,姚顺昌附和说。
正事,林鸿文在心里忍不住冷笑,面上还要一本正经地说,“贺姑娘和我说过,她对做生意的事也很感兴趣,还想学洋文跟洋人做生意,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这丫头,这些话从没和我说过”,贺贵给林鸿文倒了杯茶,“没想到她和你倒是聊得来。”
“不过就是闲聊而已”,林鸿文有些羞赧地说。
“我这大侄女打小就聪明”,姚顺昌说,“要是真有人肯教她这些东西,保不齐也能学得不错。”
“胡闹”,贺贵打算姚顺昌道,“女孩子家家的学这些做什么,喜欢生意,嫁个生意人就完了,像林贤侄这样我看就很好。”
林鸿文赶忙摆手,“我哪配得上贺姑娘。”
“这有什么配不上的”,贺贵道,“都说莫欺少年穷,林贤侄你一直替人做事,也无非就是本钱不够。若是本钱够,恐怕你的生意做得比我们还大呢?”
“我哪有那么大本事”,林鸿文笑着说,“倒是贺叔,来傅家店也没几年,生意已经做得这么大了,这才叫厉害呢。”
“年少有为,又不骄不躁,好苗子”,姚顺昌夸奖他道。
三人说了会儿话,菜一道接一道的端了上来。贺贵夹了块葱烧海参给林鸿文,“这可是鲁菜的看家菜,大侄子你快尝尝。”
林鸿文听话地把海参放进嘴里,嚼了几下,海参香滑,葱香味醇,确实不错。
“果然好吃”,林鸿文由衷地赞叹道。
贺贵又介绍了几道菜式,林鸿文都一一品尝,然后赞不绝口。贺贵看着他,忽然叹了口气。林鸿文不解地问,“贺叔,好好的,怎么叹起气了?”
“我是替贤侄你不值啊”,贺贵使劲儿的拍了一下大腿,“这些菜可能在普通百姓眼中,算是不错。可在咱们生意人的眼里,那只能算是稀松平常。可我看贤侄适才的神情,只怕你那老板连这些菜都没请你吃过吧?”
“老板在钱银上从来不拖欠,至于吃什么,都是我们自己做主”,林鸿文笑着解释道,“这还真是怨不得他。”
☆、70.第七十章
“大侄子,我说句公道话”,姚顺昌插话道,“你那两个老板,都不是什么善茬儿。据我所知,给的工钱也不是很高,你说咱辛辛苦苦为的什么啊,不就为了钱么。他们光表面上对你好有什么用啊,天天夸你本事、能干,这些管什么用啊,能吃还是能穿呐,这些都是虚的,给钱才是实实在在的。”
林鸿文笑笑说,“姚叔说得确实有道理。”
“大侄子,我也就不瞒你了,我手里有些铺子,打算过完年后开张,正缺个管事儿的人”,贺贵拍了拍林鸿文的胳膊,“我今天啊,就是来挖墙角的。”
“这……”林鸿文有些为难地看着他。
“你听我说,你们那商行,这两年虽然发展得也不错,但毕竟底子薄。而且啊,啧,我最近听到一些风声”,贺贵压低了声音讲道,“听说你们商行,跟那个‘天灭洋’有瓜葛?”
“‘天灭洋’?那是干什么的?”林鸿文不解地问。
“大侄子,你就别跟我们装糊涂了”,姚顺昌说道,“我在警察署有些熟人,他们前阵子抓了好几个‘天灭洋’的人,那些人说啊,他们之所以有钱做这些事,是因为有人一直资助他们。”
林鸿文佯装有些紧张的样子问,“是谁?”
“大侄子,你还不清楚是谁吗?”姚顺昌反问道,“非要我把话说得那么明白吗?”
贺贵咳了一下,让姚顺昌收声,“咱们今天是请大侄子来吃饭的,你说这种话不成了威胁人家了吗?”说罢笑着看向林鸿文,“来,这乌鱼蛋汤凉了不好喝,趁热多喝点。”
林鸿文装作心神不宁似的喝了几口汤,又抬头问道,“姚叔刚才的意思,是不是想说‘天灭洋’与合众商行有关?”
姚顺昌心想年轻人果然沉不住气,面有难色地看了眼贺贵问道,“老哥,我说还是不说啊。”
“既然大侄子想知道,你就告诉他吧,但是把话说明白了,别藏一半掖一半的”,贺贵说。
“得,大侄子,我实话告诉你,我们今天叫你来呢,一是你救过贺瑶,我们不拿你当外人。二是觉得你年纪轻轻,就能管这么多铺子,确实是个人才。三呢,其实我们也是不忍心看你让人当枪使,想拉你一把”,姚顺昌言辞恳切地说。
“姚叔能不能把话再说得明白一点?”林鸿文继续问道。
“好,那我就从头讲给你听”,姚顺昌说,“刚才不是说有人一直资助‘天灭洋’吗,但这个从不露面。被警察抓进去的那几个人,有一个受不了刑,说这个掏钱的人,只和他们中一个叫冯平的联系。”
林鸿文脸色一僵,姚顺昌见他如此反应,心里更托底了一些。继续说道,“所以后来警察把这个冯平也抓了进去,但这个冯平真是条汉子,怎么不肯说那人是谁。倒是他家里人透露,说这个资助他们的人啊,以前全家是筑路队的。后来义和团的时候,家人就失踪了,所以才这么痛恨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