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车子就到了启智学校,当徐紫蕙带着甘洗平进到学校操场时,由红棉公益招募过来的摄影志愿者,正在校园里给孩子专心致志地拍着照片。
有的坐在草地上,有的做着打篮球的姿势,还有的坐在秋千上……拍摄志愿者是S城摄影协会的会员,拍摄技术很好。
考虑到拍艺术照的需要,大家还带来一些服装道具,有可爱的卡通造型,有复古的汉服系列,还有一些是精致的白色服装,孩子们穿上这些衣服后,都开心得不得了。
“志愿者姐姐!”眼尖的孩子看到徐紫蕙到来,顾不得穿着道具服装,迅速朝着徐紫蕙扑过来,高兴地抱着徐紫蕙。
“呼啦”一声,很多孩子都朝着徐紫蕙跑了过来,大家在徐紫蕙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话,那久别重逢的喜悦,写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徐紫蕙摸摸这个的头,摸摸那个的脸,亲了这个,又亲那个……细心地劝孩子们先去拍照片,等下她再和大家一起玩,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去拍照片。
孩子们在围着徐紫蕙的时候,叶茗泓也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她心里觉得有点奇怪,徐紫蕙不是说她要接待省长,没空过来吗,怎么现在又过来了。
等叶茗泓走到操场上一看时,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省长甘洗平居然也和徐紫蕙一起来了,而且,就静静地站在徐紫蕙旁边,微微地笑着。
没有陪同,没有记者,没有传说中的保卫人员。倒像是省长在保护徐紫蕙。在这一刹那,叶茗泓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怎么可能?!
“甘,甘省长,欢迎您来我们学校指导工作。”激动之下,叶茗泓说话也有些不利索。
“是叶校长吧!我听小徐说起过你。今天,这里没有省长,我也是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来参加公益活动的。到时,叶校长要记得帮我记下服务时间哦!”
“对,我是学校的校长叶茗泓。欢迎甘省长来我们学校参加志愿服务,我想,孩子们一定很高兴。”
甘洗平的一句玩笑话,让现场有些拘谨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不过,叶茗泓还是改不了口,还是称呼甘洗平为省长。
在大家的簇拥下,叶茗泓引着甘洗平和徐紫蕙去办公室。就在甘洗平一踏进办公室门的时候,里面有个青年马上站了起来,很有礼貌地问好:
“甘伯伯,您好!您也来了啊!”
☆、844.第844章 是祸还是福?
顺着那个呻吟看过去,徐紫蕙的心里一惊。不仅因为说话的是林霏阳,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林霏阳居然叫甘洗平为“伯伯”。
可想而知,林霏阳父亲和省长的关系,那是多么的近。
徐紫蕙早就听人说,作为省政府参事,林霏阳的父亲林蔡北和历届省ZF领导的关系都很好,这得益于林蔡北对宏观经济的观察透彻、分析精辟和建议合理。
看来,这不是空穴来风,连低一辈的林霏阳,都敢在公共场合叫省长“伯伯”,想必他们平时也是熟稔的。
“小阳,你也在这里啊!”甘洗平见林霏阳在里面,随口而问。
“我是一名志愿者,经常来这里和孩子们一起玩,听说今天有志愿活动举行,我就来了。”
叶茗泓见林霏阳不但和省长熟,而且看他们说话的份上,是那种比较熟的关系。叶茗泓连忙把林霏阳捐助学校的事迹,简单地向甘洗平进行汇报。
“不错,不错,看来年轻一辈都很有爱心,我要向他们好好学习。”甘洗平一边喝茶,一边表扬林霏阳他们。
坐了会儿,甘洗平起身,要去操场上,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去之前,甘洗平已经交代叶茗泓,不要和孩子们说他的身份,今天,他就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来参加活动。
甘洗平果然说到做到,在操场上,这位孩子们眼中的“新伯伯”,和孩子们说着、笑着,帮孩子们脱衣服、穿衣服、摆造型,忙得不亦乐乎。
尽管孩子们不认识甘洗平,但姚小凤、潘月明和现场的其他志愿者,都是认识甘洗平的。大家见一省之长这么平易近人地和孩子们在一起,可放眼望去,却又不见有任何记者来拍摄。
大家心里觉得这事好生奇怪,不过,他们揉揉眼睛,还是不得不相信眼前看到的现实。
在操场的一角,叶茗泓把徐紫蕙拉倒一边,要打听情况。
“紫蕙,这是怎么回事啊,省长今天怎么突然来到我们学校,我都还没向上级汇报呢!你和我说说,为什么省长要来这里看,我等下说起来的时候,也知道原因。”
“叶校长,这事还是不要向上面汇报吧!甘省长为什么突然来学校调研工作,我也猜不透,他来到我们企业后,了解我们的情况,提出想去看看小区的志愿服务工作站,我说工作站的人来了学校,他就跟着来了。”
“这么一个大领导来我们学校,不告诉教育局,不好吧?”
“我看今天省长出来,除了司机和秘书,什么人都没有带,也许他真是不想被打扰吧!来之前他也和我说过,今天,他只是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来学校参加服务的。”
“唉,这个‘普通志愿者’太不普通了,我真不知道,他的到来,对于学校来说,不知是祸还是福啊!”
叶茗泓叹了口气,有些感慨地说。曾在体制内工作的她很明白,领导的意图,很多时候都是摸不着猜不透的。
☆、845.第845章 校长的担心
有些领导,表面上看是要“深入基层”,实际确实另外一回事。
比如,有的领导,心血来潮,去搭个地铁或公交车上班,或者骑一次自行车外出,这些在百姓看起来司空见惯的事,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媒体却大肆报道,说什么领导接地气、亲民,关心民众疾苦。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领导在作秀。有本事天天搭地铁、公交车上班,有本事天天骑自行车外出!
可是,领导的耳朵里,从来听不到那些质疑的声音,或者,他们根本不想听,至喜欢高兴地看着媒体对他们进行轰炸式的赞美报道。
前些年,在S城就发生这么喜剧化的事情:
S城为了向百姓展示治理污水的“成果”,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宏大的渡江游泳比赛。市里的领导,从市委书讠已到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们,都要参加游泳比赛。
为了这次所谓的游泳比赛,事前一个月,相关职能部门就到大江沿岸的相关企业走访,严厉告知,从现在开始,不得往河里排放任何污水。否则的话,发现有私自排放污水情况的企业,重罚!
企业听说这种情况,哪里还敢排放!企业负责人的心里都明白得很,平时如果有什么事情,请一些实权在握的人吃饭、桑拿一条龙服务,再给他们塞个大红包,有什么事都会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
但ZF假的时候可以很假,认真起来的时候,却比谁都更认真。
在这种关键时刻,如果你敢以身试法,用ZF的话来说,就是不知死活,敢在运动风头上动土。本来ZF职能部门就想抓一两个反面典型来做宣传,你这么一排放污水,刚好成为反面典型了。
重罚那是免不了的,当然,ZF部门不会罚到你破产,他们会把好一个度,让你既能承担得起,又不得不去交这个罚款。如果罚款太重,直接破产,那些部门一点罚款可能也收不到,他们的工作哪里有积极性?
于是,在一段时间内,S城的江水,很清很清,有人甚至可以透过清清的江水,看到水里游来游去的鱼。
比赛的时候到了,平时缺少锻炼的市领导,这个时候都成了游泳健将。毫无悬念的,每年都是书讠已第一个到达终点,而第二个到达终点的,肯定就是市长。之后,其他领导才陆陆续续地到达终点。
前些年,S城新上任一个市长,那个市长在参加完游泳比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大赞特赞江水怎么清,他甚至还喝了一口江水,也感觉没什么异味。
有记者问那个市长,他以前就会游泳吗?
市长坦言,之前他是不会游泳的,至是在渡江之前,花半个月时间突击学习游泳,从而一口气游到了对岸。
“我觉得,我们ZF对环境的治理工作,已经初见成效,我相信,再过三两年,江里的水肯定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市长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大言不惭地说。
☆、846.第846章 八百帝
可大家发现,别说三两年后,就在一两个星期后,江水就开始重新散发着淡淡的臭味。那些工厂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有开始从各个地方流入江里。
只是,那个时候,没有一家媒体会去关心江水的水质。
想到这里,叶茗泓用有些无奈的语气和徐紫蕙说:“紫蕙,你还记得以前市里每年都举办的渡江游泳比赛吗?”
“叶校长,我当然记得啊!那时我还读书,学校还组织我们去现场做过志愿者,维持秩序,提供服务呢!”
“记得那些游泳比赛,每年都是书讠已得第一,市长得第二。”
“是啊!我还记得市长曾说,他以前不会游泳,从开始学游泳到参加比赛,至花了十五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