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徐总,别说,以前我真的觉得只要谈得拢,从我这里拿茶叶,给不给钱无所谓。听你这么一分析,我还觉得你说得挺在理的。好吧,我就像收其他人的那样,每斤收你六十元。”
“不行,我觉得你的茶叶远远不止这个价格,我要给你每斤两百元!”
“两百元一斤?”
“对,你没有听错,就是两百元一斤,你给我拿五斤茶叶过来,我给你一千元!”
徐紫蕙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数了十张红色的纸币“毛爷爷”给长生,长生接过钱,还是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真的吗?自己炒的那点茶叶,值两百元一斤?五斤茶叶,就是一千元啊!自己以前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也就一千多块钱一个月。这五斤茶叶,都快抵上自己以前一个月的工资了。
长生用有些颤抖的手,接过徐紫蕙递给他的钱,然后转身出去回家拿茶叶了。
一旁的赖明,也为徐紫蕙出的这个价格而感到惊讶。他也万万没有想到,仙姐岩的茶叶居然这么值钱。
见赖明那有些惊诧的表情,徐紫蕙笑笑,道:“赖镇长,今天去过仙姐岩,我对这里的茶叶更有信心,也许,你也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会出这么高的价格买下长生炒的茶叶,听我分析完,也许你还会觉得,两百元一斤买这个茶叶,可能给的价格还低了呢!我呀,可是占了长生大哥的便宜。”
这时,别说赖明,就连屋子里的其他人,也都屏住呼吸,想听听徐紫蕙怎么就占了“便宜”。
“大家想想,山上这么大的茶园,是不是都是施有机肥甚至连有机肥都没有施加?”
“是啊!我们山上的茶树,以前是村里用自己沤的肥料去填肥,这几年,大家都不施肥了。”
“没有施加任何化肥,也没有打任何农药的茶叶,在华夏,现在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这是茶叶的出身好。大家同意我这个说法吧?”
还真的像是那么一回事!
☆、742.第742章 形象生动的一课
大家都为徐紫蕙刚才的话,频频点头!现在的农产品,哪样能缺少化肥、农药,像仙姐岩这么一大片茶园没有施加任何农药化肥,还真的如凤毛麟角般难找。
“还有,长生大哥炒茶叶,不但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手工,最重要的是,他在炒茶叶的时候,没有添加任何香精、色素之类,原原本本地保持了茶的本味!这也是他炒的茶叶值钱的原因。”
“难道现在还有人在炒茶的时候放香精吗?”
“害群之马,在哪个行业都有。只是,很多内幕我们不知道而已。”
……
大家听过徐紫蕙说的理由后,也都觉得,长生炒的茶叶,确实值得两百元一斤。只是,长生刚才已经说过,他家里只有五六斤茶叶,而徐紫蕙几乎把他家里的茶叶全部买光了。其他人想买,也都没有啦!
走路像一阵风的长生很快回到牛牯家,当他发现大家都像看着外星人一样打量着自己,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搔了搔头疑惑地问:
“大家这是怎么了,怎么我看你们的眼光怪怪的?”
“长生啊,我们刚才在这里议论,说你的茶叶卖便宜了,徐总占了你的便宜,你的茶叶根本不止值两百元一斤。要不,我出价伍佰元一斤,你卖给我吧!”赖明和长生开着玩笑道。
“别,别,别,赖镇长,你别跟我开玩笑了,徐总出这么高的价钱买我的茶叶,我都觉得我已经占了便宜。赖镇长,就算你出一千块一斤,我也不能卖给你,我答应了徐总。做人要讲信用,牙齿当金使呢!”
长生性子有些急,他担心赖镇长真的会“抢”他的茶叶,因此,他紧紧地捂着胸前的茶叶,额头上都冒出青筋了。
“哈哈,长生,你放心吧,你答应了卖给徐总,我肯定不敢夺人之爱。我们白龙人,可是很讲规矩的,凡是有个先来后到嘛!”
赖明这么一说,长生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刚才发生的那个情况,吓了他一跳,弄得他还真的意味赖镇长刚才要强买强卖呢!
“长生大哥,刚才我和大家说,你的茶叶很好,因此大家也都想买呢!你的炒茶技术,那是顶呱呱的,一定要想办法多教一些人,不要让这个技术失传啊!”
“我会的,徐总,今天你一买我的茶叶,我就很有信心了。”长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咧嘴一笑。
“希望你一直都这么相信自己,只有我们仙姐岩的人都相信我们的茶叶是最好的,我们才能开拓更大的市场。赖镇长,你说是这个理吧?”
“对,对,对,徐总说得很对。接下里,我们要在全镇的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我们白龙镇的茶叶怎么怎么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白龙镇特别是仙姐岩的茶叶。”
今天,徐紫蕙给大家上了形象生动的一课,大家都明白,原来,机会就是身边,只是大家缺少发现的眼睛,更没有徐紫蕙那种精辟的活广告。
☆、743.第743章 高手在民间
很快,牛牯大叔在厨房里忙了一两个小时后,把他做的菜都端了上来:老母鸡煲蛇、黄焖兔肉、野蘑菇炒鸡肉、爆炒山鸡……每一个菜看上去都色香味俱全,那直钻入鼻孔的香味,把大家的口水都馋出来了。
大家纷纷入座,举起筷子,一尝那菜,味道比闻到的更佳,一时之间,大家都一吃为快。
“大家别只记得吃菜,我这里还有酒呢!”牛牯大叔举着一把水壶,对大家憨厚笑道。
牛牯大叔不说,大家还以为那壶里盛的是茶呢!只见牛牯大叔也没多说话,而是让大家面前的碗都斟上满满的一碗。
那是酒?除了赖明,大家的眼里流露出来的都是狐疑的眼神。
只见那酒呈现暗红色,不过却是剔透,可以清晰地看到碗底白色的瓷面。看上去,似乎更像是泡了许久的茶,带点黑色。
“大叔,你没有骗我们吧,我看这黑黑的东西,似乎是茶呢!特别是像我们经常和的普洱茶。”
“大家尝尝就知道,这到底是不是酒。”牛牯大叔微微一笑,没有争辩,他知道,要让客人知道碗里盛的是不是酒,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尝一尝。
唐甜甜率先低头去尝,她用舌头舔了舔那暗红色的“黑茶”,果然,是酒。而且,这酒的味道异常醇美。
“哇,这酒味道好特别,应该是老酒吧,牛牯大叔。”
“你这娃娃还有两下功夫,没错,这是我存放了两年的老酒,今天家里来了贵客,我就拿出来给大家喝了。”
原来,这还是货真价实的米酒呢!
接着,牛牯大叔便告诉大家这酒是怎么个来历:
这“黑酒”还是糯米酒呢!酒酿好后,封存在酒埕里。到了冬天,用稻草和干瘪的稻谷围着酒埕,热上一整天,然后重新放回到阴凉的地方保存。
如果一直存放,那每年的冬天都需要暖一暖这酒。
“牛牯大叔,为什么要暖这酒呢?”唐甜甜好奇地问。
“这个嘛,我也不清楚,反正从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方法,就是这样,我们后辈人只有跟着前辈的人这么做。”
“我看这酒,有点像那个著名的‘女儿红’啊,只是,‘女儿红’是埋在地下,而这个老酒,则是在阴凉处保存。味道真的很好,看来,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徐紫蕙笑着说,她心里想,每年冬天暖一次酒,也许是要去掉酒中一年来吸收到的那些水分,让酒的味道更纯,味道更厚重。
只可惜,这种老酒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若不然的话,也可以作为村里的一个产品推向市场,像这种纯天然的酒,味道也这么好,肯定很受欢迎。
只是,在商言商,这种酒的生产周期太长,而且做这种酒需要很好的技术。咳,还是把精力集中在茶叶身上吧!
一个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道理,徐紫蕙还是懂的。
“来,来,来,我们一起来敬大叔一杯,大叔辛苦了。”
☆、744.第744章 临行的叮嘱
随着徐紫惠的提议,大家纷纷举杯,向牛牯大叔敬酒,一场开心的晚餐就在欢乐的氛围中开始。
美味佳肴,陈年老酒。
这天晚上,大家都吃得很开心。特别是唐甜甜和张孟莉,她们没有想到,第一次来村里,就能吃到这么多野味,还喝到珍藏两年的老酒,真是意想不到。
除了张孟莉,大家在褐红色的老酒熏陶下,个个都喝得脸上映着好看的酡红,那种欲醉没醉的感觉,让大家觉得很尽兴。
临走前,牛牯大叔硬着要给徐紫惠一桶老酒,任凭徐紫惠怎么回绝都不行,牛牯大叔就像一头牛一样那么蛮,根本不听徐紫惠的话,直接把酒放到徐紫惠车子的尾箱里。
“徐姑娘,你们上山看过茶园了,我是真心希望你们能回来,投资我们的茶园。你放心,只要你们来投资,不管有什么困难,只要大叔能帮上忙的,我二话不说,一定帮。”
“大叔,你放心好了,我们回去再合计合计,如果再次来仙姐岩的话,我们会先打电话给你。”
“姑娘啊,虽然茶园各自为主,但只要你们有投资的意思,我一定去和大家说清楚,做通大家的工作,让大家出让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