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婆媳一锅煮 (太阳的火焰)


  黑暗中,刘梅笑着小声骂了一句:“什么正经事儿啊,我看你就是不正经……”话没说完,就变成了模糊的**……
  第二天,刘梅起的有点晚,于是早上的时间就显得特别紧张,她急急忙忙喂孩子吃了饭,就赶着要送玲玲去幼儿园。和顺单位离得远,向来是早走一步的,所以每天送孩子都是刘梅的事。刘梅给玲玲穿戴好了,娘俩正要出门,玲玲突然说:“妈妈,中午能给我送个饭吗?昨天小菊的妈妈就给她送饭了,大家都可羡慕她了。”
  刘梅说:“幼儿园不是有饭吗?”
  玲玲说:“老师说,伙食费是不能退的,但如果家长愿意送也可以。幼儿园的饭总是那几样,我都吃腻了。”
  刘梅扭头对李叔李婶说:“爸妈,那你们中午先给她送一顿吧,我赶回来时间上来不及。”
  李叔刚要答应说行,李婶已经接口说:“哪儿那么多的事儿,吃食堂挺好的,我们那会儿吃都吃不饱呢,现在随便吃还挑!小孩子不能什么都由着她,看不惯坏了的。”
  刘梅生气的瞪她一眼,知道让他们送饭是没门了,一赌气扯着玲玲就出门去了。
  李婶听刘梅“砰”的一声狠狠的关了门,也不太高兴,一边拿筷子搅和碗里的粥,一边说道:“耍什么脾气,生个丫头片子,还好意思提这要求提那要求的,哼!”
  文君看不过,说:“生姑娘怎么了,我就觉得生个姑娘挺好的。以后要是生二胎,我还非得要个姑娘不可呢。”
  李婶冷笑说:“那是你有儿子才这么说的,要是生个姑娘,你巴不得要个儿子呢!”
  文君说:“妈你这就老土了,人家现在谁还在乎生男生女啊,真要较起真来,倒是儿子是负担,姑娘才是贴身小棉袄呢!”
  李婶说:“要你这么说,几千年的传统就这么不要了?”
  文君说:“那也要看是什么传统,裹小脚也是传统,女人吃饭不能上桌也是传统,男人是一家之长还是传统,这些传统要都坚持,您受得了吗?”
  李婶一时词穷,索性闷头吃饭,不再搭理文君了,心里却又给文君加了一笔。和平见了,赶忙偷偷用胳膊肘捅了捅文君,却被文君一下子顶了回去,差点连饭都洒了。和平垂头丧气的扒拉着碗里的饭,心想:看来要达到自己预想的平静生活,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哦!

  ☆、第二十六章 有了棉花缺了布

  “沐楠,最近有什么好事啊?一天到晚喜气洋洋的。”沐楠一踏进办公室,就有同事调侃他说。
  沐楠抿嘴一乐,说:“不是喜气洋洋,是喜洋洋。”
  同事笑对:“我看你更像灰太狼才对。”
  沐楠听了,板起脸说:“谁说的,灰太狼有我白吗?”引得一屋子人都乐了。
  沐楠其实是个内向的人,确切的说是属于“**”型的,一般不说话,说起来却句句有趣。最近沐楠是挺高兴的,但其中因由却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起来,都是家事。自从孩子晚上开始用纸尿裤,一家人是皆大欢喜。欣欣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晚上的工作量成倍减轻,只要半夜起来换一次纸尿裤就ok,再也不用三次四次的来回折腾。睡眠质量大大提高了不说,连脾气都跟着好起来。现在沐楠每天都能收到欣欣发的温馨提示:“老公,降温了,记得围围巾。”、“老公,下雨了,打车回来吧,别舍不得钱,你最重要。”、“老公,天气干,记得多喝水啊。”……
  最初,婆婆对用纸尿裤还很有一点异议,但很快,她也发现了用纸尿裤的好处。首先,用了纸尿裤,欣欣夜晚的睡眠有了保障,白天的补觉时间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婆婆也不用每天必须抽出时间来替她看孩子。这一下子,婆婆觉得自由了不少,可以更随意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了,所以很是满意。其次,每天换洗的尿布晚上的最多。晚上不用普通尿布之后,负责洗尿布的公公也省事了不少。有了这些好处,公婆也渐渐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纸尿裤,让老两口都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闲下来的老两口,就合计着给孩子做点什么。婆婆早就想给孙子做几身衣服了。在村里,婆婆的手艺是数得着的,常常有各路大姑子小婶子跑来向她要衣服样子、鞋样子。沐楠哥哥家的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鞋子都是她一手包办的。如今年纪大了些,日子也过得富裕了,婆婆就很少动手了,只是公公偶尔还有荣幸穿上一双婆婆手工做的布鞋,但一两年里做上一双也就不错了。如今城里的日子过得顺意,这段日子又比较清闲,婆婆就开始张罗给孩子做衣服了,一是心疼孙子,愿意给孩子做;二来也是让儿媳妇看看自己的手艺,不是显摆,至少自己不承认是显摆,只是想给儿媳妇做个样子,让她知道做人家媳妇这做针线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有了这个心思,公公婆婆再上街的时候就开始留心了。先是公公遛弯的时候发现了有卖棉花的,上去一看,真不赖,还是一水儿的新棉花,于是就讨价还价买了一些回来。有了棉花,又正是隆冬季节,自然是要做几身小棉袄、小棉裤了。这个,也恰是婆婆长项中的长项。老家地处中原,冬天没有暖气、没有炕,晚上御寒用的是几十斤重的大棉被,白天靠的就是这厚厚的棉袄棉裤了。婆婆从做姑娘时起,就年年给家里人做棉袄棉裤,这套活计在手中虽然够不上炉火纯青,也算是熟能生巧了。婆婆早就觉得欣欣给孩子买的那几身衣服太过单薄,不如家做的厚实。这回好了,有了棉花,自己可以给心爱的小孙子做几身像样的棉衣棉裤了。
  接下来的几天,婆婆开始满世界的找合适的布料和针线,可她常去的超市里什么都有,偏偏就缺了这两样。
  “这超市这么大,怎么就没有布料和针线呢?”这天三个老太太一起逛超市的时候,婆婆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李婶耳朵尖,第一个听见,好奇的凑过来问道:“你找那些干嘛?难不成你还想做针线活啊?”
  婆婆说:“对呀,我要给小孩做几身衣裳。”
  李婶说:“看不出,你还有这本事呢!”
  婆婆说:“这有什么稀奇,你要想做,我教你。”
  李婶嘴一撇说:“现在想买什么样的没有,我才没工夫自己做呢。你还真是受累的命。”
  婆婆说:“你家孩子小时候的衣服都不是你做的?”
  李婶一听就蔫吧了,一辈子了,她擅长的都是嘴上的功夫,家务活一直都做得不行,尤其是针线活更是李婶的短处,她家孩子从小的衣服都是奶奶做的,她一个手指头都没有动过。
  张奶奶对做衣服做鞋倒是很熟,听了她们的对话,就接过婆婆的话头说:“你想要买布,我带你去个地方,保准你满意。”
  婆婆一听,高兴的问:“啥好地方?”
  张奶奶笑眯眯的说:“跟我走就是了。”
  三个老太太晃晃悠悠出了超市,由张奶**前带路,穿街过巷,七拐八拐进了一条小胡同,又转过了几道弯,忽见前面一片不小的开阔地,里外三层都是临时的露天摊点,小吃、衣服、日用、杂货真是应有尽有,尤其是蔬菜水果,那叫一个多。婆婆第一次到这种地方,一时间都有点看花了眼,不由扯着张奶奶问道:“这是啥地方啊?咋跟赶大集似的?比赶大集还热闹、全乎呢!”
  张奶奶笑道:“这是自由市场。东西多,又便宜,还能讲价呢。”
  婆婆高兴的说:“你早说有这么好的地方啊,还是没顶子的,不像超市一进去就憋闷得紧。”说着也顾不得找布了,开始在菜摊上流连起来,拿起这个放下那个不知道选什么好了。李婶却在一边嗤之以鼻的说:“我还当是什么好地方,原来带我们来自由市场呀。这儿的东西哪如超市的好啊。”
  婆婆拿起一个大白菜问价钱,见比超市还便宜点,当时就乐得不行,上称的时候又让人家在称上给让了几分,更觉得心里高兴了。她付了钱,把白菜装进篮子里说:“我看这东西不比超市的差,你看,尤其是这蔬菜瓜果,比超市还新鲜便宜哩。”
  三人离开菜摊,逛着说着继续往里走,张奶奶领着她们一会儿就走到了布摊那边。一字排开足有七八家的样子,旁边还支了几台缝纫机,可以代做被套、枕头和床单什么的。婆婆抬眼往架子上仔细一瞧,嘿,花色品种还真多,都叠成一条一条的搭在高高的钢丝架上,于是赶忙走上前去,认真挑选了起来。

  ☆、第二十七章 自由市场的过期肉

  婆婆在自由市场的布摊前转悠了半天,一心一意要找几块给孩子做棉衣的布料。在老家的时候,婆婆给孩子做棉衣用的都是大红大绿的布。可奇怪的是,那样的布在这里一块也找不到。鲜亮颜色的布料,基本都是浅色的,这要是做了衣裳裤子的,不禁脏不说,孩子一旦尿在上面,黄黄的都洗不掉呀,不要!深色的布料,不是灰的、就是黑的,再不就是个咖啡色,小孩子穿这个多不喜兴呀,不要!就这样,婆婆左看右看,不是嫌素净,就是嫌浅淡,一块中意的也没找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