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自从5岁进入一年级后,在整个后湖村,俨然是个小名人了,虽然四岁就上了学,但那毕竟是学前班,在老百姓眼里是不算数的,后来向温家小姨一打听,了不得!每次都考一百份,难怪小小年纪就上了一年级。再看看自己的娃儿,还在尿炕呢,不行,这差距不得越来越大呀!听温家奶奶说,温暖刚上学前班的前两个月还画地图呢,可是后来学知识了,懂得多了,不但懂礼貌,自己的事也都自己做了,还会照顾两个小的呢。看来上学还是有好处的。所以今年学前班一开学,陈和(5岁)、孔小林(6岁)、顾凯(5岁)都报名了。温暖这只小蝴蝶的翅膀还挺有劲呀!
生活仍在继续,为了让大家拥有新鲜感,总会冒出点小插曲。陈和上幼儿园了,这应该算是好事吧,可问题来了,温暖的专用车夫是陈和的亲哥哥,那台车只是两个轮的女士坤车,只能载一个,二选一?当然如果问陈兴,肯定没必要纠结,他是车夫又不是车主。问题是别人不知道呀!
当开学第一天放学(第一天开学,温爸爸送温暖来的)陈和眼巴巴瞅着陈兴的车子时,温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小脑袋,怎么把这个事忘了。温暖二世为人,人情世故还是懂的。即使不考虑别人,也要考虑陈爸陈妈的感受。不是说,他们心疼儿子不疼温暖,但温暖对于他们来说,温暖毕竟是外人,为了外人,导致哥两不和。即使再喜欢温暖,可不可能毫无芥蒂吧。拉着脸色阴沉的陈兴到了一边,还没等开口,陈兴倒是先说话了:“甭惯他!比咱们先放一个小时,早走回家了,偏在学校玩,让他自己走回去。”
暗暗翻了几个白眼,心说,你以为我不愿意让他走呀!“你生什么气呀,小孩子都贪玩,再说,这事迟早都要遇上,早遇上早解决。”看着和陈和一样大的温暖一本正经的说“小孩子都贪玩”,本来应该是很搞笑的,可不知带为什么,陈兴更多的是心疼,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疼,手上便不自觉的使了劲。温暖还以为小孩子遇上事儿不好意思了呢,也没多想。“今天我们三一起走回家吧。把车子送虎哥家,让他找个搞焊接的,把车子前边焊个横梁。你快去吧,我和陈和慢慢往家走,你腿脚快,应该追得上我们。”
“陈和,咱们先回家吧!车子坏了,你哥要去修一下。”撒谎不打草稿的温暖同学忽悠个小屁孩那还不是一来来的。
在路上用大大泡泡糖调戏小小正太的温暖还不知道,家里正有份惊喜等着她呢。温暖的小姑带着大儿子来了。
温小姑家远在黑省,坐火车要20来个小时,不提坐火车前还要导2次的汽车。所以每次过年,温小姑一般也不会到场的。温小姑家住在大山里,三面环山,风景优美,颇有点桃花源的感觉。但也因为这样,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在那住电视基本是个摆设,因为收不到任何信号。
当然知道这些,还是因为高考之后老姑打电话力邀自己去散心的缘故。温暖一到那便就爱上了,第二天便迫不及待的要上山。小姑呦不过,便找来大姐夫、二姐夫和小哥一起保护着。在进山的路上,姐夫们教温暖认识一些可以卖钱的草药,非常的便宜,一斤只有几毛钱。但村子里一些没生活来源的老人都要靠这过日子的,弄的温暖心情酸酸的。
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体育课都一年没上的某暖身体素质可想而知,不到半个小时,就要3位护驾人员轮流搀着了,“小妹!看着!”暗暗后悔上山的温暖,被小哥一叫,才发现小哥手里拿着个木棍,站在了一棵大树旁,这棵树树龄得二三十年吧,够粗的!树上还有一个大洞。
“铛…铛…”看着小哥拿着棍子敲打大树,温暖还没反应过来,就眼前一花,从树洞里跑出一只小松鼠,站在高高的树叉上,向我们耀武扬威的发狠呢。
温暖也有样学样以不很友好的方式敲了几家松鼠的家门,有了乐趣,倒也不那么累了。还采了2对猴头菇。原来猴头菇是长在树上的,而且是对脸长的,只要发现一颗,在他对面的树上还会有另一颗,所以猴头菇都是成对采的。
温暖还吃到了一种绿色的野山枣,非常甜!山枣树像蔓藤一样缠在大树上,浑身长刺,温暖用手量了量,摸了摸,底下的刺得有小拇指那么长,摸起来很硬的样子,刺尖很锋利。还好大姐夫技术高干,要不然也只能望枣兴叹了!
也看到了野山核桃,因为季节的关系,还没成熟,二姐夫告诉温暖,没有成熟的山核桃是有毒的,但现在的山核桃皮也是种药材……
ps:先传上来,明天再捉虫!困死了!
第二十二节 表哥成同学
温暖看着陈兴的黑脸,暗暗耸肩,“也不怪我呀,计划赶不上变化快!”
昨晚,温暖一到家,就看见了家里来了客人,是温暖多年后才熟悉的小姑附带小帅哥一枚。看见温暖进屋,温奶奶就招呼温暖,“暖暖,过来!这是小姑,叫小姑!”看到温暖乖巧的叫人,温奶奶很满意,转头对温小姑说,“你还是温暖满月那会来过呢,一晃温暖都上一年级了。”
“可不是,还记得那时小小的肉肉的一团,转眼都是大姑娘了,越长越好看了!温暖,到小姑这来,小姑给你介绍,这是你大表哥姚迪文,以后你表哥要和你一起上学的。”温小姑推着身边有点腼腆的小男孩介绍给温暖认识。
“要低温”大表哥,温暖当然不陌生。可是上辈子“要低温”可不是现在过来的呀,是娶了媳妇后才搬过来的。莫非自己的小翅膀这么给力。温暖真相了!实际这是温爸爸的功劳,温小姑虽不经常来,但和温爸爸一直有联系,急的时候拍电报,平时都是书信往来的。为了显摆,温爸爸把温暖入学后的变化进一步夸张后足足写了十几页。使温小姑充分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可是她们那最近的小学离家近20里路,这还不算,教室是危房,老师就2个,负责1-6年级所有课程。可想而知,这教学质量怎么能得到“开拓了眼界”的温小姑的需要,和姑父一合计,索性把孩子送姥姥这来,和温暖也是个伴儿。
“奶奶,我爸妈呢?双胞胎呢?”温暖看见家里来了客人,除了温奶奶都不在家,感到很奇快。
“你爸妈看见你小姑和你表哥来了,给弄鱼去了,那两皮猴也非要跟着。也该回来了!”温奶奶看着窗外的天色,答道。
当晚,温暖吃了一回全鱼宴。肉鲜汤美,回味无穷!
第二天一早,温暖正常上学,温爸爸带着温小姑和“要低温”去县里买学习用品和自行车。当晚,温暖放学回家,意外收到新书包一个外加小帅车夫一枚。(陈兴:从慕,怎么搞的!我可是男主,怎么有跟我抢戏的。从慕:太简单的得到会不珍惜地,姐是亲姐来的…)
温爸爸挺高兴,自家人在身边就放心多了。自家小闺女多招人疼呀,有那不开眼的给欺负了怎么办,自家外甥今年8岁了,高高壮壮的,一般人应该不是对手,就是内向了点。
陈和也高兴了,坐前梁真是又凉又咯屁股呀,还是后座舒服,还有小垫呢。陈兴郁闷了,谁被抢饭碗都会郁闷的。而且那个“饭碗”自己又那么喜欢。可胳膊扭不过大腿,只能对着“要低温”表哥黑着脸,可是表哥接收信号实在差,所以陈兴的脸没有最黑,只有更黑了!
不过惊喜总在你没准备时出现,开学一个月小考,温暖、陈兴都是双百,“低温”表哥语文75分,数学55分。小学一年级居然不及格,有点令温暖刮目相看了。现在可没学生不能体罚的说法,老师愿意管你,那是为你好,为了不给班级整体成绩拖后腿,“低温”表哥开始了“吃小灶”的日子。本来正常上课都快让温暖抓狂了,现在放学还得陪着,真是要疯了。所以,坚决申请不连坐,坐陈兴的车回家。
温妈妈是不同意的,“低温”表哥刚来,就让他自己回家不安全。
温暖答:“有我更不安全!”温妈默…
对于失而复得的饭碗,陈兴当然加倍珍惜。不过,温暖看着每天回家吃完饭就学习可成绩仍不理想的“低温”表哥,仿佛看见了上辈子的自己,三年级以前,自己对于学习可是十窍开了九窍——一窍不通的。经常被留校、罚站什么的。为此,自己没少偷偷的抹眼泪。“低温”表哥应该比那时的自己压力更大吧,肩负着小姑和小姑夫的期望,远离父母,远离弟妹,主要的是参照物太高。(从慕:这是夸谁呀?!)
为了帮助“低温”表哥,温暖举办了个兴趣学习小组。组长:温暖组员:陈兴、姚迪文另加编外组员陈和、温赫和温曦。(后3个是打酱油的。)
每次从课后作业中挑出一道题,给大家讲解。讲得好的可得到大家的掌声鼓励兼实际的物质奖励,奖品由温暖提供。温暖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鼓励陈和和双胞胎都参加,并对他们放宽要求。比如,陈和的大字有进步,奖励金丝猴糖一枚,双胞胎合唱“一、二、三、四、五”,每人奖励果丹皮一根。“低温”表哥羞于开口,温暖便装作不懂,经常发问,因为温暖发现“低温”表哥实际很好为人师的。也许方式得当,“低温”表哥进步神速,思路越来越清晰简练。成绩也从倒数变成了中上。温暖得到小姑电报嘉奖另许诺礼物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