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茗铭去门口买了单,面对二位美女的感谢,笑容敷衍:“不客气……周一见。”
回酒店的地铁上,丁茗铭默默心算汇率,发现这顿饭花了自己一百五十多欧,更是郁闷得心塞。
自己又不追妹子,干嘛要打肿脸充胖子请美女吃饭。
按照亚洲人思维,同事美女们或许还觉得,自己回去可以报销呢。
哎……
跟小乔道了晚安,丁茗铭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摊煎饼果子。
摊来摊去快把自己摊糊了,还是睡不着。
她摸到床头的手机,找出相册翻看自己之前存的美食攻略,又滚了两圈儿,做了决定——起床!
夜风微凉,丁茗铭在度假风长裙外又裹了个短外套,穿得不伦不类地下楼打车。
酒店服务人员很贴心,帮她叫了车,还帮她用韩语说了地址。
丁茗铭按图索骥,先去REMICONE买了一杯乌云冰淇淋。
棉花糖和奶油冰激凌交织在一起,入口还有一种跳跳糖的绵密扎实感,舌尖一颤一颤。
冰凉的一杯甜品下肚,冲跑了她心里的大部分无名火。
于是,她又奢侈地打车去了三清洞,在路边一家还开着的咖啡店,点了水果冰激凌华夫饼。
焦黄的华夫饼被烤得热热的,表皮脆硬,内里柔软,上面摆着切得漂亮的水果塔,以及两个冰激凌圆球加两大坨奶油。
摆成艺术品的华夫饼,被放在白色瓷盘正中央,周边用棕黑色巧克力汁勾勒出漂亮的花环儿。
丁茗铭干掉这一大盘高热量却美味无比的食品,捧着一杯抹茶拿铁,又坐上了回宾馆的出租车。
她摸着鼓得圆圆的肚子,感觉有什么空着的东西,不知不觉间被填满了许多。
她整晚上无心的烦躁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理由。
嗯!一定是自己今天晚上吃得不爽。
现在通通被计划中的美味甜点补了回来。
丁茗铭摸着肚子舒服地出了口气,关灯准备睡觉。
她在床上滚来滚去,还是睡不着。
她捂着被撑起来的胃,想,明天早晨一定要去游泳!
即使早晨起不来,晚上也要去游泳锻炼。
怀着这么伟大坚决的信心,她终于疲惫地睡着了……
**
周一上午,丁茗铭模拟的新方案运行完毕,李闵勋大略看了看结果,对她比起大拇指。
他欠身道:“这个问题很重要,我立刻请金先生来讨论一下。我们五分钟后会议室见。”
啊?
幸福来得有点太突然。
丁茗铭本来做好了拉锯战的准备,打好的腹稿顿时没了用武之地。
她连忙收拾东西去会议室,恰好乔纳斯的培训也告一段落,会议室里只有他在忙着写论文。
丁茗铭说明了来意,乔纳斯顿觉这一切真是匪夷所思:“那个金先生,不是说自己有个重要的会议……”
“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是我们的机会。”
丁茗铭边说话,手下动作也没停,讲会用到的程序和数据一一打开,斟酌起自己一会儿的用词。
金先生进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位丁茗铭不认识的同事。
李闵勋介绍说是朴先生,是金先生的直属上司。
乔纳斯见到这位朴先生,瞬间明白了什么,若有所思地看了丁茗铭一眼。
金先生的上司,位置相当于丁茗铭德国大办公室里的穆勒先生。
她顿时将脊背挺直,露出专业的微笑,跟他握手打招呼。
老板们时间都不多,丁茗铭长话短说,首先给两人展示了一下她新方案生产线Value stream的模拟。
丁茗铭启动自己博士期间建的模型,在她输入了相关数据后,程序已经把她之前的草稿直观地反映到电脑上,此刻在投影仪下一目了然。
几乎不用她多说什么,两位老板马上就清楚新方案的直观效果。
李闵勋接过丁茗铭的鼠标,用韩语把统计数据讲解了一番。
十分钟不到,朴先生赞许地对丁茗铭点头,跟金先生说:“我感觉方案二更好,虽然占地面积大一点,库存比方案一稍多一点,但是客户满意度更好,容错率更高。”
金先生赞同地点头,同时称赞丁茗铭:“不愧是总部来的博士,你的两个方案,都比我们之前的方案库存要低两到三倍,而机器使用率和总体生产时间却大大缩短,而且客户满意度也没有降低多少。”
丁茗铭不好意思地笑:“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我们目标一致,都是希望客户满意,公司越来越好。”
“好!”
金先生拍手,说:“那我们下午就按照方案二开始改变吧……李闵勋,你来安排人手。”
“啊!……好,谢谢!”
丁茗铭欠身道谢,心里倏地涌上满满的喜悦和成就感,多得能浇出灿烂的花儿来。
等他们都走了,乔纳斯不确定地问丁茗铭:“这就决定了?这么大个事儿,居然五分钟就拍板了?”
是的,要是在德国,至少要扯皮一个星期。
不将所有的东西都研究个彻彻底底,直到小组里所有人都明白了,然后又糊涂了,最后实在不能再拖之后,德国人才会做个决定。
然后在之后的日子里将这个决定反复修改,美其名曰——完善。
丁茗铭笑得眼睛弯成新月:“对,亚洲人做决定就是快。小乔!你接下来任务艰巨,你要帮助我按照一定比例绘制实际格局图,包括机器摆放位置、占地面积、缓冲区域、物流线路……等等等等。我们得跟总部一样存档。还有后面的看板计算、试运行、结果分析……”
还要做的事情这么多……丁茗铭头都大了。
他们就俩人,加上李闵勋,就三个人……
能做完吗?
不管了,拼了!
刹那间,浑身的热血都被燃了起来,丁茗铭目光炯炯地看着乔纳斯,以罕见的正式口吻说道:“斯坦先生,你把这个项目写进论文,当作最后的实际应用例子。无论你学校里的导师怎么评分,在我这里,肯定是一点零。”
随后,她挑挑眉,高抬胳膊拍他肩膀:“加油吧!少年!”
☆、第22章
斯图加特,公司总部。
公司里任何一个部门,每月都有一个全部门都参加的例会。
丁茗铭刚回来,还没来得及跟托马斯报告此次韩国之行的结果,就抱着电脑匆匆去参加例会。
她一路想着,俩人在韩国昏天暗地忙了一周,每天披星戴月,脸上挂着两个大大的熊猫般的黑眼圈,憔悴不堪,走路时整个人都是飘的。
而自己之前立下的每日游泳的雄心壮志,早就飞了个无影无踪。
庆幸的是,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最后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
告别的晚上,所有人都喝得东倒西歪。
金先生跟丁茗铭碰杯:“以后一定要来看欧巴哦!”
李闵勋也丢开了平时的腼腆,居然跟老板呛声:“阿扎西,不要装欧巴了,你年纪太大了!
……
回程的飞机上,丁茗铭终于有时间蒙着眼睛堵着耳朵睡了个踏实觉。
醒来后,她对乔纳斯感慨道:“照这个工作强度,出差还真不是件好事儿。每天都加那么多个小时的免费班,商务舱折和下来公司还是赚的。哎,今天坐十多个小时的飞机,第二天就得立刻回公司上班……”
乔纳斯这些天跟着丁茗铭忙前忙后,头一次接过了好多实务内容,累得脸都瘦了。
他凝神想起什么:“嗯……不过,你可以把在宾馆工作的时间都报给穆特先生的秘书,安德烈告诉我的。”
丁茗铭若有所思:“哦?我也不知道……”
还是那句话,在德国,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虽然少有,但隐形的歧视无处不在。
同样的事情,安德烈可以理直气壮地做,但是丁茗铭假如做出来,肯定会有同事在后面嚼舌根。
唉……
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感觉,还是在韩国工作时比较顺心呢!
虽然很累,但是那种源自中国的亲切,做了决定后全力以赴的支持,总是让人有满满的满足感和踏实感。
到了会议室门口,丁茗铭收起思绪,微笑着找空位坐好。
例会第一项内容,托马斯简单介绍之前一个月部门内部的项目进展。
第二项内容,同事们各自提出自己工作上的问题,供大家一起讨论。
丁茗铭此次去韩国,除了做这个具体项目外,还帮他们优化了其它生产线的一些小过程,并带回来不是自己工作内容范围内的、或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待同事们讨论了几个问题后,她觉得机会不错,也顺势提出韩国同事的一个问题:
“物料号268189,可以用来生产我们最新款的控压阀。原本是一直从总部往韩国发货,所以total lead time比较高,安全库存多。但是现在韩国方面已经改成从当地供应商进货,而SAP系统里还控制着一直从总部源源不断发货,所以他们那里积累了很多库存……我建议要修改一下,并且,最好把整个process都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