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苗舔舐着锅底,空间中冒着袅袅的烟,和那雾气纠缠在一起,越发显得环境缭绕。
煮着山楂的功夫,这放了少许清水的山楂也快捣好了。
山楂酱好了,这锅里的要做罐头的山楂东西也好了。
腾出锅,又往里面塞了两根玉米骨,火势瞬间大了。
把这液体倒进去锅中,加入白糖,不停的搅拌,直到液体变得越来越粘稠,快要糊掉的时候,端起来,倒进去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中。
一晚上她勤奋的做了好些罐头,直到买来的五斤糖都快用完了,这才停手。
擦汗的时候,甩了甩发酸的胳膊,心情很雀跃。
等等,甩了半天胳膊,林悦突然想起来,如今这山楂正是上市的时候,她完全可以让家里那些劳动力来做,为什么自己要傻不拉几的做苦力?
悲愤……
不过虽然劳累了大半个晚上,只要想到这第二天不用去上学,心情还是很美妙。
把做好的山楂糕、山楂罐头给林元安、许家龙凤胎送去,都得到了大力赞扬,酸酸甜甜的,这么一吃,胃口倒是都开了。
只是家里的人数骤减,这日子就过的有些空虚了。
第五十二章 童养夫
熬啊熬,熬啊熬,终于熬到了几个小屁孩‘刑满出狱’
一般来说,水痘起起落落,起码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赶在周日的时候,这一波的小崽子们是得了自由了。
既然林元安好了,林悦也就接回了家。
不过,周玉琴在她回来前,把家里大大小小的被褥趁着天好,努力洗刷了一遍,又把屋子打开通风换气,往暖气火上喷点醋,直到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浓浓的醋味,这才满意收手。
小孩子得了水痘好了,可别介大的回来又被传染。
林悦一进家,腿上就扑来一个沉甸甸的生物。
林元安脑门上挂着几颗痘印,一脸怨妇模样,“姐,我都快想死你了,你怎么也不回来看我?”
林悦早有准备,将一块‘唐僧肉’塞进他嘴里,假装不悦道:“你是想我了还是想零食了?”
“嘿嘿,都想都想”林元安虎头虎脑格外可爱,这会讨巧的模样,跟让她情难自禁,在他脑门上亲了一口。
“姐,你可不能亲我”林元安挺着腰板,义正言辞道。
“哦?为什么不能亲?”林振德刚搬砖回来,现在家里孩子多了,他想着在后院给孩子们弄点器材玩乐。
刚一进来就听到儿子嚷嚷声。
林元安挠挠头,“我听沈哥说了,这以后只有我媳妇儿才能亲我,你们可不能”
“噗嗤”周玉琴喝了一半的水全喷了出来。
“看看,果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货色,我们家可不敢养你了,你快去你媳妇家当个童养夫吧”
这小子哪里知道啥是童养夫,只是看三人都笑他,拍拍脑袋表示理解不了,出门疯去了。
随后几天,这周围得了水痘的娃们也都好了,值得庆幸的是很少有人脸上留疤,这些善解人意的痘痘们在他们的屁股、后背留下了我们到此一游的痕迹。
小学生考试比较早,先是他们考试,然后再是高年级的考试。
老师们放松了,家长们可要头疼了。
林悦当之无愧又考了全班第一,赵富贵看着整齐的卷面,想扣都无从下手。
龙凤胎考的也不错,一个语文考了一百,另一个数学考了一百,另一门都是双双99,至于林元安,暂且忽略不计。
林悦这几天一直琢磨着,上一世家里穷,没钱送她去学特长,长大到了大学才发现,这可明摆着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啊,这重生一回,怎么着我也要学个特长,当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少年吧?
刚刚放假两天,林悦就在老佛爷身边磨叽起来。
“妈,你看是不是要去市里给我报一个少年辅导班啊,我看电视上人家小姑娘能歌善舞,可羡慕了”
周玉琴正在忙着蒸馒头,这洗煤厂那么多张嘴的吃食,可是都得要她和书兰张罗,这丫头每天出点幺蛾子,以前唧唧歪歪不想上课。
这会又磨着要去学东西,这孩子怎么这么糟心呢!
沈书兰一听,倒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用围裙擦擦手道:“嗳,你还别说,我真有这个打算,这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孩子爱学是好事,你咋能抑制孩子的积极性呢!”
周玉琴哪里管她积极性不积极性,她只知道她闺女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今个学了一天,还不知道明个想不想去呢。
这拒绝的话刚张嘴,对上闺女的视线,罢了罢了,左右也不花啥钱,孩子愿意去就让她去呗。
“那行,等快开学了再去打听打听,要是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林悦连连点头。
如今这镇上还没出现啥特长辅导班之类的,只有在市里少年宫,那里有老师专门教特长。
这会不去报名一来是存了让林悦带孩子的心,另一方面,眼瞅着年前,实在是没时间带着孩子出去。
阶段性胜利取得成功,哪里在乎是在什么时候。
林悦这带孩子的劲头更足了。
这放假的生活是美好的,不过也带着插曲。
你说是怎么回事?
听我慢慢道来。
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村子里虽然通了电,但是这年头没个电表,查电时候怎么查?
挨家挨户去看你家灯泡是多少度的。
说来也有意思,这村子里朴实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老百姓,在长期琢磨探索中,发现一个很好的法子。
家里备上两个灯泡,一个度数大的,一个度数小的。
平时时候家里点的是度数大的泡子,等电工来收电费前,赶紧换上小灯泡,这度数小,收钱自然少了。
可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换上灯泡了,我就不知道了?
你这小灯泡上面都没一丁点的灰尘,眼瞅就不是经常用的。
这只是刚开始投机取巧时候用的法子,后来,大伙都学精了,你不是看灯泡的新旧还有上面落灰尘了没嘛。
我就专门把灯泡吊起来,我使劲收拾屋子,扬起阵阵尘土,这不就落在灯泡上了嘛,你每天不嫌累挨家挨户看灯泡,我就更不累,每天换灯泡。
这时候独门独院少的很,一个四合院性质的屋子都住着好几家人,这里里外外谁知道进来的是谁?
这被抓住的就多了起来,矛盾也渐渐加深。
花钱事小,丢人是大啊。
林悦她舅妈,就偏偏办了一件这丢人事。
舅舅说是去镇上吃喜酒,晚上回来的迟,舅妈就给他留了门,但是平日一直不来她家检查的电工,偏偏今个就‘登门拜访’了。
一看你这五十来度的大泡子,这大心眼高兴啊。
可算让我逮住你了,好了,掏钱吧。
唐云珍不干了,你这不是开玩笑?想让我掏钱?没门!
两拨人就这么吵起来。
这天又不是很黑,周围邻居听见动静,这还不出来看热闹?
平时这婆娘们经常干这种事的,都心知肚明,所以被逮住了,也就心甘情愿的交钱了,毕竟不是光彩事。
唐云珍这样死不认账的,可真真是让人长见识了。
☆、第五十三章 女人们的事业
其实这事情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是电工存着杀鸡儆猴的心思,这唐云珍又是一毛不拔的性子,所以双方摩擦出了火花。
最后还是匆匆赶来的周有旺付了这月的电费。
不过,这丢人的名声,也算彻底打出去了。
当然,周玉琴是知道这件事的,但她是存心不想掺和娘家的事了,掺和进去也不见得好,她哥那钻进钱眼里的人,就这么不冷不热的处着吧。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让她挺不愉快。
家里条件是好了,可是,也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说这些混得风生水起的男人。
先前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分工明确,这挺好,可是后来这家里大男子主义之风是盛行啊。
以往这林振德回来,总会喝点小酒说点家长里短的事儿,可是后来,人家回来越来越晚了,谈话也越来越更不上节奏了。
人家这会从镇上订的报纸,每天观察些经济新闻,钢铁走势,国家宏观调控啥的,跟自己一谈论起来这个,驴唇不对马嘴啊这是。
还有一次,林振德喝的醉醺醺的回来,周玉琴就那么随口问了一句,你这是去干啥了?
人家迷迷瞪瞪来了句,我跟你说你听不明白啊。
这可把火点起来了,呦,你这兜里还刚刚攥了一丁点的钱呢,你就和我说不明白了?你钻我被窝的时候咋不说和我整不明白?
后来和沈书兰琢磨了一下,沈书兰也苦笑道:“这不光是你,我们家那个也是,这有话也不和我说了,有时候还嫌和我说话费劲呢”
林悦给两人泡上菊花茶,若有所思道:“我们老师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不是说,谁赚钱多了,谁就底气足?”
这两个人没接触过什么上层建筑。只略一琢磨,纷纷拍大腿道:“什么经济基础,这钱都被我们攥在手里,我们底气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