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面的后边还有一间小小的储藏室,想来以前是用来做仓库的,这儿可以放黄豆,还有一些做豆腐的家什。
更让木兰惊喜的是,最里边儿居然还有一个小小的院子,虽然真的很小,横竖走几步就到头了,可是搭上一个雨棚,可以在这儿砌上一个大灶头,用来煮豆浆、点卤做豆腐,不会烟熏火燎地影响到前边。
再上去还有两层,二楼是客厅、厨房还有一间房间,三楼有三间房,每层楼还有一个小小的卫生间,给木兰一家六口住,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木兰看得很满意,不过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这房子是旧了点啊,而且面积也小了点。”
老板用力拍拍墙壁:“这房子可结实着呢,不像现在的房子,都偷工减料的,我们当年自己盖的房子自己知道,都是挑的最好的材料,请的最好的工匠,当初这一条街上的房子,就数我们这两栋是最好的。”
“可是也太旧了吧,你看这墙脏的。”
“这有什么,租给人家住的房子哪有不脏的,好好搞个卫生,墙上重新批一层白灰,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了。”
“那重新修整也得花不少钱吧,我们本来钱也不多……”
“你放心,我肯定不收贵你的,要不是我那弟弟在城里做生意等着钱周转,这么好的房子我们还舍不得卖呢!你去打听一下,这条街上这样的房子,没有十几万哪里拿得下来?我看你也是诚心想要的,就这么着,一口价,十万块,怎么样?”
“哇,这也太贵了吧!”木兰脸上现出犹豫的神色,她知道当年小姨家是用六万块钱的超低价格买下来的,不过漫天开价、落地还钱嘛,虽然自己只是个小姑娘,但对方开的这个价也还算是合理。
“贵了?那你说多少才合适?”这就是还有讲价的空间的意思了,前些日子这房子里死过人的事情都传开了,这老板也是等了好多日子才有人来问,还是个一看就没怎么经过事的小姑娘,当然不能随意放跑了。
“其实……”木兰有点为难地说,“我早上在街头的面馆里吃面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两个人说这栋房子千万不能买,闹鬼的。”
“谁,谁说的?”老板炸毛了,“谁他|妈的在背后乱说话。”
“我也不认识,也许是我听错了也不一定。不过我还是回去再想想吧,听他们说得也挺吓人的。”
“小姑娘不是我说你,我看你也是个读书人吧,没上过政治课吗?现在都讲唯物主义了,哪还能信封建主义的那一套啊,对不对?”没想到这老板还是有点文化的。
“说得也对。”木兰点点头,“不过想起来还是觉得心里毛毛的,我还是回去先想想看吧!再说这街上我就只看了你这一家,说不定还有别的房子更合适的呢!”
“我敢打包票,这一条街上你都找不到这么合适又这么便宜的房子了。”
“那我还是得看看才知道。”
“好了好了,我怕了你了,那就再少两万,八万成交,怎么样!”
“六万,可以的话我马上就定下来了,不行的话我还是要回去想想清楚,也不是说就不要了,就是想先打听清楚,这房子到底有没有出过什么事,不然怎么这么便宜就能卖了呢?”
“不是早说了嘛,我弟在城里做生意,等着现金周转呢!人家在城里可是做大生意的,这房子卖得便宜是不假,可人家一转手,可不就赚回来了嘛!”
“既然这样,那您就再便宜点,六万卖给我们吧!早点出手也好早点拿钱做大生意啊!”
“这个我也做不了主,这样吧,你先等着,我回去打个电话问问。”
“好的,您去吧,我等着。”
等老板一出门,木兰就拉着李国柱在屋里转圈:“大柱哥,你看这房子不错吧!”
李国柱呵呵傻笑着点头:“是不错。”住惯了乡下低矮的旧屋,一看这小楼房,虽然旧了点,但是明亮、结实,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最后老板回来,痛快地宣布六万块钱成交了!
当天正是星期六,要到下个星期一才能到房管所办理过户的手续,不过老板表示,只要木兰先交一万块定金,就可以把钥匙给她,她就可以找人来修整房子了。
木兰赶紧去银行取了钱,把房子定了下来,又向老板打听了去哪里可以找到泥水工、木工什么的,把房子好好地修葺一下。老板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地头蛇了,没有他不清楚的事,当下也尽心地给木兰介绍了价格公道活儿干得又好的工人,木兰干脆利落地就把人请回来干活儿了,连老板也禁不住竖着手指头夸她:“够爽快!”
木兰把该做的事情都交代好,又请李国柱留下来帮她看着,这才自己一个人回了村,一进家门就宣布,县城里的房子已经买了,大家收拾收拾,准备过几天搬进县城里去住吧!
木爸木妈还有木小妹都呆呆地看着木兰,半天木小妹才开口:“姐,你说的啥?”
“我说,我已经在县城里买好房子了,现在正在让人修整呢,过几天就能搬进去了,咱们先把能带的东西都收拾好,特别是做豆腐的家什。对了,妈,这两天咱们在村里先收一收黄豆,就按照市场价收吧,让大伙儿把家里的好黄豆都送咱家来。”木兰耐心地说。
木妈走过来摸了摸木兰的额头:“这孩子,没发烧吧,怎么就说起胡话了呢?”
“妈——”木兰都被他们气得笑了,“算了,明天你们都一起跟我去县城看看吧,亲眼看到你们就相信了。”
第二天木兰真的把全家人都带到县城她买的房子里,李国柱昨晚和做工的工人一起都是在这里过夜的,向隔壁的老板借了两床旧席子打的地铺,这会儿已经热火朝天地干上活了。
木棉一看这房子就欢喜得跳了起来,跑上跑下看个不停:“这儿以后真的就是咱们家了吗?”
“当然了!”木兰笑着说,“你看,一楼这里就用来做豆腐卖豆腐,二楼爸妈住,三楼三个房间,大姐住一间,二姐住一间,咱们俩住一间,好不?”
“太好了!我想要这间!”木棉选的是靠街边的房子,一开窗户就能看见人来人往的热闹大街,小女孩在乡下冷清久了,难得热闹,就喜欢看人。
“行,就听你的。”木兰其实并不喜欢临街的房间,觉得太吵了,可难得小妹喜欢,她反正在家里住的时间也不长,就按她的意思好了。
第11章 搬家
厨房里炉灶都是现成的,只是厨具碗筷什么的被原先的屋主嫌晦气,全都扔掉了,木兰到集市重新买了锅碗盆瓢回来,又买了两只大肘子和两斤黄豆,回去炖了一大锅,全家人连同做工的人一起饱饱地吃了一顿,这才带着爸妈和小妹回村。
一路上木妈都有点儿心神不宁,终于忍着回到家里,才悄悄地问木兰:“兰啊,你哪来的那么多钱买县城里的房子?”
“妈,其实我当初没说实话,我上次去县城卖挖到的东西,不是卖了十万,而是二十万。”
木妈吓了一跳:“那是什么宝贝,那么值钱?”
“我也说不清楚,反正不管什么啦,卖都卖了。那二十万我分了大柱哥五万,留下一万买东西,还剩下十四万,现在再花了六万买房子,再修整一下买点家具什么的大概得花两万,剩下还有六万。”
木妈消化了一下,接受了这个自己家里突然有钱了的现实,木兰第一次往家里拿钱的时候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有了一个开头,以后再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这孩子连房子都敢买,还有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既然房子定了下来,接下来就要张罗做豆腐卖的事了,木妈把自己做豆腐的家什都找出来,一样一样仔细地擦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着,就一刻也停不下来地要去村里收黄豆了,家里去年种的黄豆本来就不多,要不多收点,做几天的豆腐都不够的。
木兰也跟着出门,果然不出所料,木妈一进门就跟人家闲聊起来,首先说的当然是木兰考上G市的名牌大学的事,满面春风地显摆了半天,才说起收黄豆的事。
“英婶子,收那么多黄豆干啥呢?”
“嘿嘿,做豆腐。”
“做豆腐?我记得你们家地里也种了不少黄豆吧,怎么,还不够做的?”
“不是,我闺女说,让我做豆腐到县城卖。”
“是阿兰说的吧,这闺女倒挺有想头的,这乡里的豆腐到县城确实好卖,就是天天这么远的路挑出去也够辛苦的。”
“不不,我们不再村里做,到县上做好了直接卖。”
“哦,你们在县上赁了屋子做豆腐卖啊,那租金不便宜吧,能赚钱吗?”
“嘿嘿!”木妈有点不好意思,可是又掩饰不住心里的得意,“不是租的,是买下来的。”
那乡邻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差点忘记合拢起来,要说穷,在藏龙坳整个村子里,木兰家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的,李国柱家负担够重了,好歹也有个壮劳力,家里吃饭的人也少,相比之下条件也算好了一点点。
“你、你、你们在县、县上买房子了?”乡邻吃惊得说话都结巴起来。
“都是借亲戚的钱,没办法,以后做豆腐攒了钱再慢慢还呗!家里的房子快塌了,要盖新房子也没这个钱,好歹去了县上还能做点豆腐卖,总比在家土里刨食地强。”木兰赶紧抢着回答。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六零年代 完结+番外 (邹粥粥) 2016.04.13完结叶青储备物资等待末日降临,却意外重生到一九六一年。没有家人,没有亲戚,独身一人来到陌生时代。...
-
欢乐颂续 (阿耐) 本来想接在前文后面的,发现已经做了完结处理,算了,还是新开一栏吧。接着写《欢乐颂》,没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