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六零年代 完结+番外 (邹粥粥)


叶青在屋里陪吴家老太太说话,不大一会儿,就听见外面忽然传来小囡囡尖着嗓子的哭喊声。
“怎么了这是?大宝,你干嘛抢我家囡囡的东西!”吴婶举着锅勺站在灶前质问。
原来是陈嫂子家的儿子抢了小囡囡的饼干。
“要不是她们在大宝跟前显摆馋他,能抢么?”陈嫂不阴不阳的说。
吴婶一听就不乐意了:“有你这么管教孩子的吗?眼馋了就去抢,长大了还不做强盗挨枪子啊!”
陈嫂把锅盖甩得山响:“是!我家大宝他爹死得早没家教,活该现在让赔钱货欺负,活该长大了吃枪子!干脆趁早我掐死他,我们娘几个一块儿上吊得啦!”
陈嫂嘴里骂着儿子,却扯过来自家两个闺女朝她们身上又掐又拧,陈家的两个小姑娘“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
陈嫂坐在地上哭豪,一时间娘三个的哭声震天,大杂院里的人都跑了出来。
吴婶也不是吃素的,掐着腰破口大骂:“你说谁赔钱货?你们家的闺女贱养,我们家可不是!别动不动就扯大宝他爹头上,你男人不在了我们可不欠你的,大伙儿评评理……”
吴婶当着大家伙的面说了前因后果,让大家给评理:“你们说说,小孩子家争嘴吃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说了大宝两句,她倒作死做活的耍泼,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人呢!”
邻居一听是孩子争嘴的小事,也不值当的弄清谁对谁错,连忙劝和着和稀泥。
“一人少说两句吧,老吴家的别生气啦。”
“是啊,多大的事儿,一个院子里住着。”
“陈嫂子快起来吧,锅开了。”
……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把两人劝开。
叶青在屋里听着是没事了,倒也没出去。一个是借宿的房主,一个是搭伙的人家,两人吵起来她也不好出面。
到了中午,上班的老吴跟上学的两个儿子都回来了。
吴家的两个小子听说陈大宝抢了妹妹的饼干,撸袖子就要冲过去找他算账,被老吴拦住呵斥回去。老娘们儿吵架也就算了,两个半大小子找人家有欺负寡妇之嫌。
吃饭时候一家人坐下来,叶青打探陈嫂子家情况,这几天只看到她们母子几个,并没有见着孩子爸爸,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吴婶还没消气,听叶青这么一问,打开话匣子八卦起来。
叶青这才知道原来陈嫂子是寡妇,她男人和老吴是同事,也是印刷厂的职工,前两年生病过世了。厂子里一看这家负担实在是太重了,男人死了,孤儿寡妇的也不能就这么让人回农村去,没个种地的壮劳力在农村也受欺负。于是决定格外照顾,让陈嫂子接替她男人来厂子上班。
有了这份工资,至少一家人生存下去就没什么问题,几个孩子的户口也能留在城镇吃商品粮,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这时候的孩子都是粗生粗养,大人上班,小孩就在大杂院玩,稍大点儿的还要帮着家里捡柴火做饭。那时候最小的大宝都四岁了,大丫头七八岁在家呆着没上学,三个孩子都能撒开手不需要照顾。
挺好的事儿,没想到陈嫂子竟然没答应,而是把农村老家的娘家兄弟叫了来,让他顶替自己的名额。大家伙儿都不理解,厂子也不同意,接班的都是职工子女或直系亲属,小舅子接姐夫的班就从没听说过。
婆婆那边得了信儿,带着小叔子小姑子来闹事,她儿子的铁饭碗必须留在陈家,给媳妇她没意见,将来迟早是孙子的。现在居然要给外姓人,她是说啥也不能依着。一群人在大杂院里吵闹了好几回,陈嫂子每回打架受了气就去找厂领导,进了屋也不说话,坐地上就哭。
厂领导的老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自己一个人住宿舍,这么一个寡妇大晚上的来屋里哭,实在是受不了。最后厂领导也没办法,反正就一个名额,给谁都是给,厂子也算是尽到照顾家属的责任了。于是给陈嫂娘家兄弟办了户口,成了厂里的学徒工。
事已成定局,婆家想闹也闹不起来了,气呼呼的回去,再也不和陈嫂子来往,孙子也不认了。
没几天陈家兄弟住进来,老实厚道的一年轻人,就住在叶青现在住的那间窝棚。
后来没过几个月,就听到陈嫂子在屋里跟兄弟吵,还动了手,被她兄弟打的头破血流。闹过几次后大家也就都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陈嫂子当初把工作顶给娘家兄弟是带条件的。
陈嫂子的观念里,女人就是屋里灶台围着孩子转,上班养家那是男人的事。她也知道城镇户口的好处,不想回农村去,可是她家大宝还小,要十来年后才能挑大梁。当初陈嫂子和自家爹娘约定,工作先给兄弟让他占着位置,将来顶替接班工作再还给大宝。兄弟每月开了支,十五块工资给她十块,三十斤粮票都交给她,她管兄弟吃饭,不够的娘家再贴补。
她娘家爹妈一合计,这事儿划算,城里做工有粮票不说还月月给工资,关键是城镇户口,这跟镶了金边儿似得。儿子老大不小该说媳妇了,有了城里的户口,全村儿的漂亮大姑娘还不尽可着他们家挑?
同意归同意,但是跟陈嫂子讨价还价,说等她兄弟结婚后钱就不能贴补外甥这么多了,小两口得过日子,每月给个五块就成。
陈嫂子合计半天,寻思着男的晚几岁成亲也没关系,兄弟今年刚二十三岁,至少还好几年呢。到时候转成正式工,工资跟着也涨,怎么都好商量,倒也咬着牙答应了。
没想到她兄弟进城没几个月就搞上对象,还是县城里的姑娘,居然要结婚。姑娘家听说女婿还要养着姐姐一家,自然是不乐意,让把工资都收回来。陈嫂子哪能答应,跑到姑娘厂里大吵大闹想给搅黄了,她兄弟回来就跟她吵架,回头跟姑娘解释清楚又和好。陈嫂子如法炮制继续找人麻烦,于是姐弟两个三天两头的动手打。
邻居知道了内情,谁也不愿意去管她家的烂事,她们家也就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的这么过。
陈嫂子后来去厂子里闹,想把工作要回来,可是户口也办了,工作也安排了,这事哪还带后悔的?现在她兄弟早就转成正式工,该结婚的结婚,房子也分了,孩子也生了,陈嫂子除了找他爹娘评理就是缠着她兄弟要钱。时间长了也没人当她是一回事,每回甩几毛钱跟打发要饭的似得。
听完吴婶讲述,叶青心里纳罕,这时期妇女的自我觉醒意识可是空前高涨,墙上的大字标语都是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农村生产队有铁姑娘,报纸上棉纺厂女劳模穿着旗袍出国访问的大照片没少刊登。有些甚至过于极端的强调男女平等,体力活也要和男人挣个高低,没想到陈嫂子这里还处在另一个极端。
住在大杂院的妇女就不少留在家里洗衣做饭的,有的是因为户口问题确实没办法工作。有的是觉得女人在家天经地义,整天家长里短的拉闲话。
叶青更加坚定要弄到户口去大城市生活,县城太闭塞了!这种环境下时刻谨慎着言行小心过日子,时间长了迟早会疯掉!
打定主意,叶青如今就等着按照计划一步步办下户口。

第11章 全国粮票

已经过去好几天,叶青在大杂院等着公安局来信儿,等的有些不耐烦,决定再去趟省城。
叶青发现相较而言省城的生活要比县城好许多,最起码还有多余的粮票跟余钱换面条,国营饭店也有顾客在消费。叶青琢磨,这大概就是那天排队时候听到的双职工好处吧?两夫妻都挣钱,日子自然要容易些。
她要是以后能在城市上班,挣份工资每月领粮票,再加上空间里的存货贴补,生存下来就没什么问题。能熬过这十几年,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叶青这几天有意无意的跟吴婶打听,知道城镇户口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难办,她也发愁自己能不能顺利办下来。
办这么大的事当然要用到钱,叶青现在兜里还是好几十块,粮票也有十来斤,一直在吴家搭伙吃饭,平时也不出门,上回卖面条的钱几乎原封没动。
叶青算算账,这点钱和粮票日常生活是暂时够了,要办事却太少了些,尤其是户口这件大事,所以她要再去趟省城。
一大早,天刚擦亮,叶青没吃早饭,跟吴婶交代一声,一个人就出了城。
路上还是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天气更冷了些,路两旁的干柴杂草也不见了踪影。这回叶青走了老远也没遇到马车,随便吃了口早饭,一路小跑,上午十点多钟时候终于到了省城。
叶青没去上次的小学校找女教师,卖过一次了,估计他们手里现在不剩多少粮票。再就是担心上次的举动被人惦记,有心挖坑的话她再去就是自投罗网。
逛了几圈,叶青终于锁定一家规模不大的工厂,在靠近城郊的位置,没有门卫,保卫科也锁着门,距离上回的学校和机关单位都很远。
叶青静候好大一会儿,确定没什么问题了才跟着个看起来面色还不错的女同志走到僻静处。
“大姐,要大米么?”叶青小声说。
女同志回头楞了下,反应过来后立马两眼放光,拽住叶青的胳膊低声问道:“大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