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十年代蜕变 (YTT桃桃)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YTT桃桃
- 入库:04.11
老太太都气糊涂了,那张巧记的老公公是她大儿子,她都快给忘了。
“滚回家去看孩子去。”大伯母听完这四六不知的玩意说出的话,也生气了。瞅了瞅老太太脸色都变了,这自己的儿媳妇要是把老太太心绞痛气犯病了,丈夫不能打儿媳,但准能揍死自己啊。而且县城里的小姑子都能特意回趟娘家,然后把儿媳妇挠的满脸开花。
张巧吓了一跳。她就开个玩笑这咋的还上纲上线呢?还撵出去了呢。
她也不寻思寻思,你一个晚辈讲究叔叔家穷,还当人亲娘面说人家孩子娇气,这能是当玩笑听的吗?这人纯属有病没吃药。
张巧大脸盘子圆脸形,个子一米六左右,浓眉大眼地。那时候这长相,在农村算福相。看着结实胖乎啊!
大伯娘和大堂哥夏文都看中她这长相了。再加上她当大姑娘时见人就打招呼,还挺热情的态度。从邻村一直传到梨树村的说法就是,这张巧性格爽利,能说会道,特别能干活。
当时中间人介绍时说她:家里穷也是因为她娘家男孩子都半大呢,再长两年都小二十了,能干活赚的公分多,条件自然就好了。就这么地,老夏家大孙媳儿就定她了。
婚后她确实挺贤惠,伺候的大堂哥面面俱到的。就是小心眼一大堆,还爱占点儿小便宜。原来嘛,话是不太多,近两年来生完孩子啦,也就不再继续小心翼翼,话也多了,人也懒了。接触时间长了发现,张巧这人与传言就不太相符了。
老夏家人都有点低调。没用的话、没用的事从来不瞎掺和。可张巧呢,虽说也不太爱乱说,但就是四处爱去占便宜。
老太太觉得大孙媳照聪明人少了个心眼儿子。人家都十个心眼,她也就九个吧。偷懒耍诈往娘家拿东西的小手段太过粗糙,她一农村老太太有时都看不过眼。
大伯母赶紧对苏美丽赔笑脸,苏美丽也没太当回事,还劝老太太:“娘啊,人家一个小辈儿,你别跟她一般见识。跟那样的人生气犯不上。”
大伯母一听这个劝法,满嘴里苦味儿。
前几天自家老爷们还埋怨自己眼光不咋地呢。说是她给大闺女坑死了嫁了个那样的人家。这今天儿媳妇又来这么一出,老太太要是透给自家老爷们,估计夏爱华就更看不上她了,觉得她找的这些人都不上道儿,拖累了老夏家。
哎!多亏是新社会不休妻了。换做旧社会的话,夏爱华非得跟她散喽。再细分析弟媳妇这劝老太太的话,人家那意思就是:张巧那样的,她都懒的搭理。
大伯娘郑三彩也没心思看杀猪了,乱糟糟的心情配上杀猪声,真是烦透了。跟老太太打招呼说先回家做饭,还招呼小叔子家一声。苏美丽拒绝了,拒绝完又邀请说改天她做饭,让大家去她那聚聚,今天就不地了,郑三彩心情不太美好的往家回了。
十一章 打打闹闹
夏天在家东摸摸、西转转地磨蹭了一会儿,才拿个油瓶子跟散步似的晃晃荡荡去大队门口。
到的时候,猪都杀完了,大家跟那接猪血呢。
翘脚望望自家爷爷跟夏爱国也去帮忙了,琢磨着没准能往家带回点猪血,猪大肠啥的,那可怪老好的啦。
而自家娘跟奶奶不知道在那说啥呢。苏美丽还帮奶奶拉拉快被小北风吹掉的围巾。
夏天不着急过去汇合了,就开始找夏秋和夏冬。四处寻摸一圈,就看见一群半大小子在大队房子的后面正疯闹呢。
有哥哥的几家孩子都骑在哥哥们的脖子上,互相往一起撞。撞的过程中,比试比试到底哪家弟弟能把对方的帽子扯下来,看谁最后扯的多。
夏冬鼻涕都疯出来了,流的老长往回直吸溜。帽子还是歪戴着,自家哥哥的棉帽子也在雪里扔着呢,夏秋耳朵冻的通红,夏冬的小手还死死的拽着哥哥的头发,看那样恨不得把脑瓜皮拽掉,看的夏天直吸气。
这小土匪,欺负老实哥哥到一定份儿上了。夏秋也是,惯着他没边儿,还随着他闹,自己正努力跟那几家哥哥往一起撞占有利地形呢。
嗷嗷的喊叫声,鬼哭狼嚎地。有那皮实的小娃,扯帽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帽子扯掉了,就开始揪对方脸蛋儿了。被扯到地也不哭,喊着:“驾!驾!哥你加把劲儿啊!”
夏天走过去先把夏秋的帽子捡了起来。然后夏秋附近的几个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也不往前凑了。都把几个小的放下,整理整理衣襟开始跟夏秋唠嗑。
在夏天看来,都是没话找话没营养的话题。
其中有个人说:“夏秋啊,改天去我家抽烟,那烟是我家亲戚给从盛京市捎回来的。”说完还瞟一眼夏天,夏天抬眼瞅瞅这个不教自家哥哥学好的家伙。记忆里这家伙的家庭在村里算是富裕人家。家里有个出去当兵的哥哥,据说就是他嘴里那个市里亲戚给办的。还听说那亲戚正在给这家伙办招工呢,这样他就能进城当工人了。
这年代工人阶级非常吃香,每个月有固定收入。这在农村简直是平常人家想都不敢想的事。
他家属于梨树村的外来户。听苏美丽介绍情况时提过一嘴,人家有富贵亲戚在市里当官,她大伯父都不敢轻易得罪这家,而且平时也不咋跟村里人走动,有点瞧不上农村人那么个意思。
夏天心里嘀咕:不知道这人为啥跟夏秋交好。
把帽子递给夏秋,扯过夏冬,拿手绢给她弟弟擦汗完擦鼻涕地,顺便警告再乱淘气造的满脸小黑印,她就回去揍他屁股直到开花。
夏冬翻白眼,他姐现在比他奶和她娘还烦人,每天磨磨叽叽地嘟囔他。让他洗干净脸和手才能抓东西吃,他就闹不明白了?洗完手才能抓东西吃,他娘说过八百遍了,可是为什么还要洗干净脸啊?还有进屋前要记得跺跺脚;进他姐和他爹娘屋都要敲门;东西不准乱扔;他的木头长枪短枪玩具要放指定地点;还威胁他不保持这个习惯,他姐见到就要给他的这些“枪”当垃圾处理了。
这还不包括看见长辈要问好。他姐脑子一定有问题,他每天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呼朋唤伴地,不碰见一百个长辈,也得有五十个了,话说这村里有多少比他岁数小的?
哎!小大人夏冬叹气,这要是按照要求来,做到了每看到人就打招呼,他也不用出去玩儿了,叫称谓累都要累死了。
夏冬有点儿苦恼。前两天他试图反抗了,不打算遵守他姐定的这些条条框框,可他姐一没揍他,二不掐他,就是每次他回家,他姐围着他绕圈圈。絮絮叨叨地重复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你说她咋这么烦人呢?
原来她是不爱搭理我,夏冬小童鞋有点小伤心。现在太爱搭理他,夏冬小童鞋还被热情弄得火烧火燎受不了。小小少年忧郁了……
夏天哥三个跟纵队排列似的,开始移动着找爹娘。
夏爱国离老远就看见了自家这仨孩子。吆喝一嗓子:“取豆油!”
夏天观望了下前面排的略微混乱的人形长队伍,果断地把豆油瓶子塞夏秋怀里。然后拉着夏冬喊苏美丽。
苏美丽被夏天气的都没脾气了。这小丫头最早取的豆油瓶子,结果没人影了。弄到现在排到队伍的后面了。
夏天一看她娘那非要事事领先的样儿,知道苏美丽最烦自己磨磨唧唧的这个劲儿,她常骂她“肉肉地,一天到晚干啥都慢半拍儿。”
夏天转头就决定找爷爷唠嗑去了。
她奶奶岁数大了受不得冻,早没影儿回家了。
不过她爷爷还跟村里一般年纪大的老头们,蹲树根儿旁边抽他那个万年不离手的烟袋锅子呢。
一帮老头聊地热火朝天的。
什么听说谁谁被打成反动派了;什么谁家拐了八道弯的亲戚因为流氓罪被抓了。就跟他们亲眼看见过或者参与去抓人了似的,细节描述面面俱到。最后还总结,咱梨树村真挺消停,家家门风都挺好。你上外面看看去,乱套着呢。
夏天拽着夏冬防止他一会儿又跑的不见踪影,耳朵边儿听着八卦,心里听得傻乐呵着。因为他想起某位著名小品演员说地台词:“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
第十二章 爷爷来了
等夏爱国和苏美丽他们过来,夏天又改拽夏老头的袖子,强烈要求爷爷去她家吃饭。
旁边的几个年岁大的老头们都用羡慕夏老头的口气赞着:“木头啊,孙女孝顺啊!有文化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几人夸完都站起身来拍打几下衣服上的烟灰,背着手喊自己家人回家吃饭。
夏老头听得这个受用劲儿就别提了。满是皱纹的脸笑呵呵地堆着。
夏天听着村儿里夸人这特有的方式,也抿嘴笑。你说孝顺跟有文化能搭上边儿吗?
到底夏老头磨不过夏天,又让夏爱国去告诉一声他那至今还给人忙着分豆油的大哥。这才一家几口人地开始往回走。
夏天想给爷爷做身合适的衣服,不希望过年给爷爷奶奶穿特别肥大样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