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前世的席虹是不敢故意考差什么的,只是心里难免不爽罢了,渐渐的也就没什么争强好胜的心了,只要比大多数人强就行,而不是去争取做最强的那个。不过,这世的席虹不会了,她知道,他们这么说,心底其实是有更深的盼望的,自己做不到比别人厉害,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
做个富一代什么的,虽然很励志,不过,以席虹现在的年龄,只能努力努力,争取让自己做个富二代了,为了这个目标,每一个机会,她都不会放过的,所以,录像厅,她是开定了。
“我们本来就要买电视的嘛,其实等于就是只买了录像机和录像带啊,而且怎么可能没的人看嘛,每次看电影都那么多人,还好久才放一次,有些人没时间了就根本看不到。要是有个地方随时可以看,虽然要收钱了,但是也肯定有人愿意看的啊。
再说我们又不收多贵,每个人只收两角钱的话,那个会看不起嘛。”
妈妈又觉得,两毛钱,相对于投入的几千块钱来说,那要收到猴年马月去了啊,何况,还要一直不停的投入呢?要有新带子,就得随时去人到外面去买,还有场地、座椅、电费这些问题,另外现在家里没人有时间能够一直守在那里啊。
席虹胸有成竹,刚刚思想开小差的时候,她就已经把这个问题全都想过一遍了。
关于场地问题,最开始她本来是想食堂那么大,凳子也多,容纳几百人完全是小意思。而且以前开会放录像也在那里放的,后面突然想到收钱的问题才发现这个根本行不通。食堂到处都是通的,而且有些人错过饭点来的话,她想的错开时间这个法子实施起来就很有问题了。
后面突然想到招待所废弃的会议室了。招待所进大门正对的是值班室,而从大门到值班室这一条通道左边是住宿楼,右边则是排平房,平房开了两个门,但是里面却是一个通间,本来是以前的会议室,但是后来因为条件太过简陋就弃之不用了,这个平房是舂出来的那种土房,外面刷的石灰墙皮有些地方都脱落了,露出里面和着稻草的泥砖来,窗户开的少又不大,里面光线不好,看着黑洞洞的。
席虹记得这个地方几年后很便宜地租给了一个弹棉花的,那时候她们最爱在一经过这里就唱那首:“有一天我经过一家古老的棉被店,里面传出来一种声音,听起来多亲切。悄悄地啊走过去(啊)张大了双眼,李老先生背着竹竿弹着弦。看他辛劳弹着棉花一点呀不叫怨,民间手艺流传下去才对得起祖先......”所以她印象特别的深刻。
可是光线不好对放录像来说正合适啊!
而且因为它在大门旁边,还可以把前面那个门封了,直接在靠广场的那面墙上开一个门,到时候进出也方便,也不会有人来说影响安全什么的,简直是为做录像厅量身打造的一般嘛!
里面还有很多长靠背椅,把这些放在后排的话,前面就放不遮挡视线的小板凳就行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找根厚木料,订上几排矮脚,再打磨一番也行,这样坐的人还多点。
虽说条件是真简陋,可是谁叫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呢,什么都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就这样的条件也没有人会介意的。
至于人手,现在家里的确没有多的人了,可是,老家有啊。爸爸家是三兄妹,可是妈妈家可有姐妹兄弟七个。除了远嫁的二姨,妈妈和二舅出来了,其他的全在老家务农。而老家的条件放在那里的,离镇上就够远的了,何况是离县城呢。现在多了一个事情,也可以多接一家人出来,他家的地也可以其他的兄弟姐妹种着。
就算是他们都有一大家子人,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可是那不还有小舅么。小舅只比席虹大几岁,这还是因为席虹生的晚的缘故,按照一般人家的话,妈妈要是二十岁结婚就生子的话,说不定席虹比小舅还大呢。也因为这样,小舅几乎是妈妈带着长大的,就是妈妈支边也把小舅带进来带了几年才送回去的。也因此这么多弟妹里面,妈妈最疼的,就是这个小舅!
这话一出,妈妈的态度一下子就软了,其实婚姻中的两个人,要一碗水端平真是很难的,二姑现在住家里,虽然说是特殊情况,但是能够尽量做到双方亲属公平起见,不是也能把未来的隐患早早的先掐灭么?
☆、69、报喜
人都有一种惰性,在觉得一切都还过得去,特别是跟周围人比较一下觉得自己还算不错的时候,就算有一点不如意也将就将就就过去了,并不是很想改变。
所以自古以来,有想法的人很多,而能够成功的却总是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不安份”的人。
说到自己家的生活,爸爸妈妈是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如果能够连自己的血脉亲人也能帮助到呢?他们就不会介意自己多辛苦一点了。
加上有小卖部和食堂的成功在前,到最后,席虹还是说动了父母,只是比较让她郁闷的是,同意的关键不是她辛辛苦苦的分析人流量,算收益,而是爸爸的一句话:“反正这个会议室平时都不用的,我们就先租一个月看,就算不行,也就只是赔一个月的房租。食堂那边挣的钱补起就行了。”
这种还没挣钱就先说赔钱的悲观语气......席虹已经无力吐槽了,不过转念一想,管他呢,只要能同意就行。她越来越着急着长大了,这小身板做什么都不方便,每次好难得有个灵光一闪,都要经过艰苦说服,又不是搞辩论赛,实在太憋屈了。
既然定下来了,其实行动就很快了,完全不用席虹操心。妈妈给舅舅联系彩电录像机事宜,席虹第二天去播音的时候突然又想到了还需要音箱,于是又急急地再写一封信去。
而爸爸那边则是给老家写信,信写给三姑父,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然后让他再去通知妈妈那边的亲戚,看他们几家商量一下,谁愿意过来,因为涉及到土地的问题,既要赶时间,又得把那边处理好才行,这些都必须要把话说透才行。
然后就是着手租房子了,这个倒是没有问题,只是在租金上,因为地方大,而且如果连里面的长椅一起都租的话,大概要两千块钱一年,不过鉴于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改门和修台阶的费用就在承包费里扣,然后石灰也可以免费提供,不过就需要自己米分刷。
这也算意外的好消息了,至少从感情上来说,感觉就象赚到的一样的。爸爸是不怕出力气的。对于习惯了奉献的人来说,自己辛苦一点,就能让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事情越多,他们反而越高兴。想让他们休息一下,他们还闲不住呢。
结果等到米分刷的那天,人多的很,院子里的小孩子全都跑来了。因为想着家里人一起弄,就选的是个星期天,看见席虹他们提着桶去,院子里的孩子也从家里翻出了自家刷墙的工具一起来了。
这个风声是早就传出去了的,放录像啊,而且还天天放,院子里的孩子比席虹他们还期盼好吗,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等到他们终于开始动手了,这不是说明离可以看录像的那天不远了吗?早点弄好早点看啊。
人多力量大,才一个上午房子就全部刷好了,而且卫生也打扫了,后面的长椅也都摆好了。现在就等着前面的矮凳子做好了。
至于老家那边,就象开始所顾虑的那样,成了家的一大家子人是走不了的,就只有小舅最高兴,就他没负担么。地拿给大舅种,自己积极的就赶过来了。
“孤灯提单刀,漂泊我自傲。碎心江湖行,问天何时尽。此恩此意常在心,但愿来世报此情。江湖啊江湖行江湖我独行,江湖啊江湖行江湖我孤行......”席虹听着录像厅里传出来的主题歌笑了,录像厅正式开起来的时候,爸爸不安了许久的心看见坐的满满的人才放下。
实在是这个事情一做起来,根本就不象开始计划的那样,投入完全刹不住脚地一路狂奔。光线太强需要打窗帘,要照顾大家全都能看见就需要做电视柜,最大的开支还是带着席虹去买录像带,她居然毫不手软地把带去的五千块钱全部花光了。老天,那可是为防意外全部带上的家里所有的钱。加上那些硬件,投入已经上万了。要是这个真的赔了,那就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要知道,这里面还包括了小卖部和食堂的钱。
不过录像厅火爆的生意完全证明了他的担心是不必要的。录像厅本来是晚上和中午各放一场的,现在已经加到四场了,早上九点半,中午十二点半各放九十分钟,下午两点半和晚上六点半场则是三个小时连放。每天光门票收入就在三到四百,这是固定的。
然后席虹终于实现了自己卖瓜子心愿,将报纸裁开,折成漏斗状,然后装瓜子或者豌豆,五毛钱一包。另外还卖烟和火柴。这些东西每月的利润又是几百。
不是钱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谁能相信两毛两毛的能挣这么多钱?连老实本分的爸爸都学会了在别人羡慕地打听这个应该挣很多的时候只提投入太大,以及钱都花在每月进新带子上了。“万元户”应该只在报纸上,要是知道身边就有一个,这个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娱乐圈]对你宠不完 (萌憇) 2016.3.25完结【娱乐圈】甜文——御姐偏爱小鲜肉 男神爱上小沙漏 某日微博头条:「新任“国民...
-
亲爱的偏执狂 (慕拉) 2016-03-30完结“我做过的最偏执的事,大概就是喜欢你。” 甜宠 HE 小虐只为撒糖 都市情缘 情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