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并不长,却将众人心有疑问的事情全都讲述清楚。
围观者中感性些的,甚至落下泪来。也有人叫骂起来:“这样好的姑娘,只有那黑心又不识好歹的婆婆才会嫌弃。”
“可不是,得多颠倒是非黑白,才能写出那四大罪状!”
“早就商议好的事情,又反悔抵赖,欺负人家一个女子孤立无援,求救无门!与地痞无赖有什么分别!”
还有人鼓掌喝彩:“燕姑娘,逃得好!”
更有热心的大娘主动表示要将自家出色的儿郎与燕冬相看,好让她早日再结良缘。
燕冬心中既感伤又感动,眼泪不断上涌,虽然她极力忍耐,终于还是没忍住落下泪来。
“大人,怎么还不判呢?”丹阳长公主又催促道。
京兆尹也被那封信感动了,听到丹阳长公主出声提醒,连忙说:“如今证据确凿,燕冬姑娘在此事上并无丝毫错处,反而是丁夫人,你颠倒黑白,欺骗朝廷命官,需打十大板!”
丁夫人无力地争辩:“我可是身有诰命的人,你一个京兆尹,也敢打?”
“笑话,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三品诰命又算得什么!本官念在女子,年纪又长,最多顾忌你的脸面,带入后堂行刑。”
衙差一拥而上,拖着丁夫人就要离开。
“慢着,还有件事,丁夫人不能错过。”丹阳长公主笑着起身,走到燕冬身前,拉住她的手说,“好孩子,我与你命运相似,一见之下甚觉投缘。我膝下并无子女,因此想认你做干女儿,不知你可愿意?”
“愿意,当然愿意!”说话的是燕老夫人。
长公主的干女儿,就算没有郡主名头,也是借了皇家的东风,何其风光,何其威风,看以后还有谁不长眼睛敢欺负她的女儿,还有也能因此少受二嫁的影响,嫁得一户好人家,怎么可能不愿意!
燕冬只是轻轻点了点头,虽然初次见面,她却能感受到丹阳长公主的善意,自然不介意与她结个善缘。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女儿了。”丹阳长公主一边说话一边转向丁夫人,“我的女儿可不准什么阿猫阿狗任意欺负。别说什么关进阁楼里,终身不见天日了,就是她少了一根头发,我都不会轻易绕过对方!”
她满面笑容,话也说得轻飘飘的,却不知为何就是带着一股威慑的力量,听得丁夫人不自觉地点头:“我知道了,再也不敢了。”
“那就好,带她下去吧。”丹阳长公主说完,彻底不再看她,只拉着燕冬发出邀约,“既然此间无事了,冬儿不如就随我去公主府坐一坐。”说着转头向燕老夫人与燕靖,“本来呢,应该是连同你们一起请的,不过今天我和冬儿刚做了母女,想说些悄悄话。改天一定专程设宴,请国公爷一家来做客。”
“长公主殿下太客气了。”燕靖道谢,“殿下肯照顾冬儿已经是我们一家的福分了,不敢再奢求更多。”
丹阳长公主闻言轻笑:“既然都是一家人了,燕国公又何必同我如此客气呢。”
燕冬虽然没有出声询问,却是满腹疑问。
她很了解丁远山,那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结交的朋友都是男子,不是书院里的同窗,就是官宦人家年龄相仿的子弟。丹阳长公主年纪大他们许多,又是女子,根本不可能与丁远山有交情,恐怕连认识都算不上,又怎么可能成为他托付身后事的对象。
直到到了长公主府上,在花园水阁里落了座,清茶奉上,差点摆好,燕冬才问出心中疑惑。
“你好奇?”丹阳长公主不紧不慢地品着茶,有心逗弄燕冬似的,好半天才再开口,“其实呢,二公子当初托付的人并不是我。我也是受人所托,才会去帮你。他说他欠了你情分,就算要用性命帮你都是应该。可偏偏男女有别,这件事他若是直接出面帮助你,反而会给你惹麻烦,落人口实,所以才辗转托了我去。”
她说着,往楼下花园的小路上一指:“呐,他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家里有事,周五可能要请假一天,周六会
第八十三章:弹劾
燕冬顺着丹阳长公主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名黑袍金冠的男子正沿小径走来。 行走间似乎感觉到她们正议论他,抬头上看,露出神情淡然的面孔来,正是怀王。
燕冬的疑惑反而更深了。
据她所知,丁远山与怀王最多不过因为燕驰飞的关系见过数面,论交情的话几乎可说没有。况且,如果那封信一早在怀王手上,为什么回晋京的一路上,他都不曾对自己露过半点口风,甚至最初还根本不知道自己经历过什么事情?
好在怀王并没有卖关子。
他上得楼来,听了燕冬的疑问,便主动为她释疑。
原来怀王与燕驰飞素有书信来往,这次回京后自然少不得将半途中遇袭并被燕冬所救的事情告之。正月十六时丁家状告燕冬的事情一发生,燕驰飞因为不能擅离任地,唯有派罗海快马加鞭进京找怀王求助,希望怀王以收信人的名义将丁远山那封信公开。既然燕冬有恩于怀王,此事不过是举手之劳,根本没有不应允的道理。
不过他是鳏夫,她是寡妇,丁家告的又是燕冬不守妇道,虽然两人间清清白白、问心无愧,但世人多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未免燕冬闺誉受损,怀王便拜托丹阳长公主出面。
丹阳长公主也是少年守寡,最知其中不易,当然见不得相似命运的女子被婆家欺凌,一口应承下来。也就有了今日衙门里的那一幕。
燕冬听后,对怀王谢了又谢。
怀王少不得重提当日燕冬救命之恩。
一时间两人你谢过来,我谢过去,大有没完没了之势。
丹阳长公主不由好笑:“你们彼此都帮助过对方,论交情也是过命的。现在你又是我的干女儿了,论身份就是表兄妹。合起来就是交情过命的表兄妹,既是一家人,又比一般家人还要更亲近,做什么还谢来谢去,福来揖去,客气得好像头一次见面似的?你们不嫌麻烦,我看得都累了。”
燕冬与怀王两人这才各自罢手。
之后酒菜摆上来,三人执筷用膳,丹阳长公主又打趣似的问起怀王:“可有什么适合的少年郎,多帮你表妹留意着,待到她三年后除服时,好能再觅得良配。”
怀王未答话,燕冬却道:“我不想再嫁。”
丹阳长公主纳闷地问:“为何?你千辛万苦从丁家逃出来,不就是为了不守寡一辈子吗?如今什么障碍都没有了,怎么反而又变卦?”
“我离开丁家,不是为了再嫁,只是不甘心婆婆他们出尔反尔,也是因为答应了相公……”燕冬说到后来,难免底气不足。她答应了丁远山的不只是不进守贞楼,还有要再嫁,后半生过得幸福美满。可是,她当初与丁远山十分恩爱,如今他才去世不过几个月,就让她欢天喜地的表示自己要再觅良人,她做不出,也不愿做。
丹阳长公主是过来人,稍一沉吟便想得明白,说到底燕冬还是对亡夫未曾忘情,这时候不论怎么劝都是越说越逆反,根本不顶用的。不过,这种事急不得,反正随着时间流逝,再深厚的感情也会减淡,而一个人的日子寂寞无依,她迟早会需要有人在身边陪伴,到时候自然而然便会接受新的姻缘。
于是,长公主关心地问:“那你接下来打算如何呢?”
燕冬骨子里本就有三分豪爽劲头,既然与丹阳长公主认了干亲,当然不介意把自己的打算坦诚相告:“我要先去把嫁妆运回来。之后虽然会长住娘家,但是也打算尝试一门营生,自立起来。我的嫁妆里本身就有铺子,不过从前都是陪嫁的管事替我打理,没有怎么上过心。如今要好好想想,究竟做什么生意,能赚得多些。”
虽然不管是燕靖还是燕老夫人都心疼她,可是若当真在娘家住下,就得打算长远。母亲年迈,兄长又大她二十余岁,如无意外,肯定走在前头,到时候难道要靠侄子奉养么?燕驰飞心性纯孝,孟珠也是个好姑娘,不至于会嫌弃刻薄她。可做人,不能因为对方好相与,便一步步得寸进尺,把底线越拉越低,反而应更注意,有来有往,情分才能长久。
所以,燕冬的营生未必要赚得盆满钵满,但最关键一点是足够自己生活开销,让死的嫁妆活转起来,能生更多钱,免得坐吃山空,让娘家小辈里心性不厚道的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芜城府衙。
燕冬事件风波平息的消息传来时,倪之谦和杨蔓君正在府衙里做客。
外派官员不得擅离驻地,但这不包括每月一次与上官见面汇报辖下情况,倪之谦任知县的繁兴县正是燕驰飞任知府的芜城下辖县,而孟珠又与杨蔓君交好,所以每月来芜城时,倪之谦都会带上杨蔓君同行。
杨蔓君与孟珠一左一右坐在榻上,两人膝上都放着针线筐。
孟珠在给女儿燕柠绣肚.兜,红艳艳的云锦上绣猫戏彩蝶的图案,俏皮又可爱,最适合小女娃穿着。燕柠躺在孟珠身边,肚.兜鲜艳的色彩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圆睁着两只水汪汪的黑眼睛,看得目不转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