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老夫人前脚离开国公府出了城,小南宫里夏侯旸后脚便得了信儿。
“她真走了?”夏侯旸有点不信,“你有没有向燕家的下人打听是为了什么事?”
替夏侯旸在燕国公府外面盯梢儿的太监叫小顺子,他听了夏侯旸的问话,得意洋洋地回禀说:“殿下别急,我在后门跟他们家里进进出出的婆子们打听了半天。那些婆子上了年纪,嘴碎话多,好讲是非。她们都说是因为出游的时候老夫人吃了燕世子未婚妻的亏,所以反对起燕世子的婚事,可是燕世子十分忤逆,不但不听话,还和老夫人吵了起来。老夫人一气之下,就让燕家大公子陪着她一道儿回老家去了。”
夏侯旸听着,心里越来越高兴,脸上表情绷不住笑起来,那嘴巴几乎裂到耳根子后面去。
他回来的有点晚,那时已经是正月,孟珠和燕驰飞已经定了亲。他断然不可能看着他们两人顺顺利利地成亲,于是设计了上元节时的那一出,令孟珠落水他自己去救,到时候孟珠不想嫁给他也不行。只是可惜没能成功。
上巳节那天他到山上去,当然也不是为了报复孟珠。
他本是想故伎重施,没想到躲在树丛里时听到燕老夫人没完没了地数落孟珠。那是他心爱的姑娘,将来要做他的皇后,那个死老太婆凭什么教训她。夏侯一生气,手上的弹弓射出时便改了目标,至于后来,肯现身帮孟珠解围,也纯粹是见不得她被别人冤枉受委屈。
事后回到小南宫,他还有些懊悔一时冲动,错过了自己的大事,没想到反而歪打正着。
真是老天爷都在帮他,看来也是时候再做点什么了。
“快去给我备马车。”夏侯旸吩咐小顺子,我要去丹阳姑姑府上。
东宫。
夏侯芊身着一袭淡青色的齐胸襦裙,手臂间抱着几枝桃花,欢快地走进小蒋氏住的宫院里,春日明媚的阳光倾洒下来,映衬得她比桃花还要娇艳。
“殿下,娘娘正在里面和长公主殿下说话呢。”守门的嬷嬷告诉她,话语中似乎有些阻拦的意思。
夏侯芊十分不满,真是没有眼力见儿,母亲有什么是不能让自己知道的。
“你瞧见这些花儿没有,这是我专门摘来送给娘的,桃花最娇,若是不立刻送到里面插瓶,很快就要枯萎了。你现在不让我进去,等一会儿花谢了,惹娘不开心,你负得起责任吗?”
她喝退了那个嬷嬷,自顾自的走进去,刚走到次间的门外就听见屋里面说话的声音传了出来。
“不是吧?你还真要管这件事啊!”这是她娘,太子妃小蒋氏。
“哪里算是管呢,不过是请孟夫人过来传个话而已。”这回说话的是丹阳长公主。
小蒋氏感叹说:“说起来小南宫那位还真是够痴心的。”
丹阳长公主全不赞同:“这算什么痴心?巴巴的等着人家婚事出变数,然后急不可待地往上扑。真正痴心的人,可是宁肯自己痛苦一世也要让心上人幸福快乐的。
小南宫?他们在说她那个没排进序齿的叔叔夏侯旸吗?
可是那又关孟公国夫人什么事?
夏侯芊把这两桩事情联系在一起,在脑子里转了一转,很快便下明白过来——夏侯旸看上了孟珠,而且还打算请小姑奶奶出面,牵线搭桥当媒人。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夏侯芊再顾不得送母亲花,脚不沾地跑出来,急匆匆回到了自己房里,一口气,写了四封帖子两封信。
燕老夫人等人离开后,燕国公府一切如常,似乎在家中少几个人,也丝毫不影响大家的日常。
唯有乔歆一个人例外。
燕秋一直没有回泉州的打算,总是想办法让乔歆去参加那些勋贵人家的聚会,并试图让她出头露脸。因此,平时便格外严格的督促她习练各项才艺。
没了向来护短的外婆罩着,乔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难得的休沐日,一旬才一天,可是他依旧不能出门游玩,甚至根本不能休息,被他娘关在屋子里弹琴。
谁能来救救她?
或许佛祖听到了她诚心诚意的请求,及时送来了夏侯芊的一封信,解救了她。
来信附在一张邀请乔歆下个休沐日,也就是三月二十日未时到绿柳居聚会的帖子后面。
信上的内容主要是夏侯芊向她提及举办这次聚会的目的:一来是因为之前同她说过的,希望能通过乔歆的帮助,得意同蒋沁缓和关系。二来则是她的堂妹夏侯惠已经进了书院读书,夏侯芊特地将她也邀请来,希望让她和乔歆、蒋沁、还有孟珠三个人熟识些,请她们以后在书院里能够多照顾她一些。
同一个时间里,人在孟国公府的孟珠也收到了来自东宫的帖子。
她靠在引枕上打开看,上面工整地写着:
三月二十,申时,绿柳居相聚。
☆、第40章 城36
第四十章:约定
身为一名主母,万氏每天需要处理的不止是琐碎的家务事,还包括孟国公府与其他勋贵官宦府上的人情往来。十几年平均算下来,她每个月需要经手的请贴和礼单没有几百也有几十,技能娴熟自然不在话下,也对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见怪不见,可说任何时候都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从来没有一次像今日收到丹阳长公主邀她过府的帖子那忐忑。
长公主好热闹,府上总是频繁地以各种名目举办宴会。邀约的对象,则大多都是年轻未嫁的小姑娘。其中的缘由不难明白,年轻的女孩子们活泼俏皮,充满朝气,寡居又怕冷清的长公主当然喜欢多和她们相处。至于像万氏这样早已嫁人生子、有了些年纪的妇人,又与长公主并无特别的交情,自然从来不在她邀约赴宴的人选范围内。
可今日,长公主不光邀她过府一叙,还清楚写明了是单独邀约,并无其他客人,请她务必前来,莫要失约。
万氏得了婆婆的首肯,依约前往。
两人见面后,长公主开门见山说:“今日请孟夫人过来,是想为我们家中的一位后辈向你的女儿孟珠求亲。”
万氏心里一阵狂跳,果然是被她猜中了么,正月里那次赏花宴,人人都传说是太子妃给明王选妃,虽然传言不能尽信,但今次收到长公主帖子后,她就不可避免地想起这件事来——难道孟珠被太子妃看中了?
一般人家若到此时定然欣喜若狂,万氏却不,她一点也不想让孟珠嫁到复杂又多争端的皇家去。从女儿落地那天开始,她和孟云升就给孩子规划好了未来,最好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若是不行,哪怕低嫁都无所谓。女婿有出息有本事当然好,就算没有,反正有孟国公府这个靠山在,小两口怎么也不可能吃苦受罪,总之最重要的是孟家能够护得住孟珠,保她一世平安喜乐。
于是,万氏只是礼貌的笑笑,照实直说:“长公主殿下,孟珠她已许了人家,只怕定是要辜负对方的美意了。”
“这一层我听说过。”丹阳长公主一身绯红宫装,端坐在紫檀镶螺钿的罗汉榻上,“我还听说最近她的婚事有点阻滞。说句为你们着想的话,若是对方家中长辈不喜,她嫁过去难免要受磋磨。我家中这位后辈就不同了,他母亲出身低,素来为人谦恭,断不会在孟珠面前拿婆母的架子,成婚后自然不用会受气,我觉得你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万氏听到后面,觉得这话不大对劲儿。
明王生母确实出身低,只是东宫的洒扫宫人而已。但她早早亡故了,又何来会不会摆婆母架子一说。
何况就算她如今还活着,也不过是个名号好听些的妾室,虽则太子的妾室总是比一般人家的高贵些,但东宫的女主人是太子妃,这点和平常人家并没有什么不同,太子所有的子嗣名义上都是太子妃的孩子,嫁过去的女儿家首先要侍奉的婆母便是国公府出身的小蒋氏,那么长公主适才说的话便全不能成立。
万氏迷惑不解,索性开口问起:“殿下,敢问一声,您是受哪位殿下所托?”
“这事儿说来可就话长了。”丹阳长公主从夏侯旸的身世讲起,把来龙去脉全向万氏解释过后,又殷殷劝说,“我知道孟家是重承诺的人家,所以他第一次托我时,我直接便拒绝了。但这会儿看,两个孩子未免完全没有缘分。当然,我没有要求你们做任何事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你们,这儿还有个好人选,若先前那桩婚事真的不行了,就考虑我们看看。而且,话说回来,你们也千万莫因为他如今的处境就小瞧了他去,到底是龙子凤孙,谁知道他将来的前程究竟如何,对不对?”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断然拒绝势必要得罪人,但万氏也绝对不敢轻易吐口应承下来,只一再谢过那位皇子殿下厚爱,又表示事关重大,自己得回去和婆婆、相公商量。
幸而丹阳本来也不过是卖夏侯旸人情才愿意替他传话,没有非要把事情办成的决心,并不十分勉强万氏,遂转开话题,说起衣裳首饰一类女人间最平常的话题。
万氏回家后把此事分别告诉丈夫和婆婆,三人倒是意见一致,并没有打算改弦易撤,让孟珠另择佳婿。
燕老夫人的事情他们都听闻过,虽不能说一点不为孟珠担心,但归根究底,燕国公府的爵位是燕靖自己挣来的,并非从父辈承继,两种情况表面看起来无甚差别,但内里微妙。说明白些,燕老夫人能有今日尊贵的身份,被人称一句“夫人”,全靠沾儿子的光,燕家最硬气的当然是燕靖,燕老夫人在家中的影响力远不如儿子儿媳,是以只要燕靖和大蒋氏看好孟珠,燕驰飞又对她中意,未来便不需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