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若竹自己也深知道皇帝心里的小算盘。
到底这么多年过去了。
皇帝能接受孟嘉辰当女皇,在孟嘉辰即位之前就绝对不可能动她,即位之后,那就是孟嘉辰自己说的算了。
毕竟女儿和母亲的关系要比父亲亲上许多,别看孟嘉辰有时候会跟皇帝又哭又闹,但是说白了,也不过是面子情,因为皇帝答应自己可以登基的时候投桃报李,哄皇帝一个开心罢了,关键时刻,是万万不可能站在父亲这一边的。
皇家都是一个面子情。
孩子心里是有一杆称的。
当日东宫里两个郡主,除了吃穿用度在,在父亲面前待遇之悬殊,多少孟嘉辰还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当娘的,对于女儿一说话要做什么,都是心里有数,卫若竹知道孟嘉辰的种种行为,不过是为了保持一个平衡,让皇帝觉得她这个女儿和母亲有裂纹,所以两个人连气都没有通过,连手便演出来了这么一场好戏。
作者有话要说:
☆、第70章 是好是坏
卫若竹领着孟嘉辰走了,黛玉等人便被女官引到一偏殿。
但这偏殿却不是她们往常等着皇后召见的宫殿,更不是内外命妇觐见的地方。
女官福了福身,给端上了茶水和点心,便一行礼引着宫人们下去了。
“这里是……”宁云打量了打量周围,博古架,贵妃塌,隔断,扶手椅,凤椅,窗户没有用一般宫室所用的那明亮的高丽纸,而是用碧纱糊的,屋子不算是太大,但是里面放了七八架屏风,四开六开八开不等,都是直通雕梁的高度。
有点眼熟。
有点像……国朝鸿胪寺里接待交战国使臣的格局。
宁云曾经有幸跟着冯霁雯等人去过一次,当时会见的是浅井茶茶,理论上当时她们这些夫人是不应该去列席的,尤其是在国朝尚未议论出来一个确切措施的情况下,不过因为她们都会几句简单的东瀛语,便被令仪太后给叫了过去。
宁云瞥了林玉贞一眼。
黛玉更直接,问道:“公主,你说过你有一次见过苏格兰的女皇?”
林玉贞一摊手,“就是这里,你们也不用瞎猜什么。”她招呼两个人凑到面前,低声道:“你们猜猜今日是什么人到了?”
“扶桑那边的?或者是教廷那边的,泰西,也就是这三处了。”宁云道。
黛玉却摇头道,“不会是教廷的,现下泰西和我们已经算是开战了,皇后娘娘是不可能跳过礼部和鸿胪寺来私下会见这两处的使臣。”
宁云却摇头道:“未必。”
两国开战战况不好的情况下,高层会见达成一个默认,各自后退一步,或者是出让什么条件,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就像令仪太后就做出来过这么一出事来。
林玉贞拍拍手,“你们也别瞎猜了,确实是扶桑那里的人,不过宁云你猜的也没错,教廷和皇后一直也是单独会面,跳过去了礼部。”
确切说,泰西和教廷现在都是单独和卫若竹谈判,在一些大事上头,双方都默契的没有用翻译。
——关涉到三国国体和颜面的大事,不过是怕消息外泄而已。
“扶桑的什么人来了?”黛玉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然后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是丰臣秀那边的?”
织田全线溃败,德川势头正好,自然也没有利用的价值不是?
看来扶桑那边,泰西一自顾不暇,整个局势就是瞬息万变。
但是一旦这三方局势失衡,晋朝就相当于失去了对扶桑的掌控,到时候万一晋朝和泰西作战,扶桑会站在那一边就说不准了,再者,扶桑地势特殊,频临东海,直接就可以打通晋朝北方门户。
烟眉微皱,“皇后娘娘怎么想的?”
林玉贞却摇头,她也不是很清楚,“我今日才奉诏入宫。”
这时女官击掌三声,三人便知道是卫若竹过来了。
卫若竹看样子也是来去匆匆,因为还穿着议事时候的那件明黄色镶着红边,绣九凤的翟衣,陪着同色纱织镂空金丝画帛,身后跟着一大群宫人和侍女。
三人正要起身行礼,卫若竹却一摆手,“罢了。”自顾自的坐在了凤椅上,跟女官吩咐,“把屏风拉过来吧,帘子也放下,对外面的那人就说宫里的人愿意见见她们,但是是谁,就说是宫里的贵人,你们也不清楚。”
女官应了一声诺,便转身退了出去。
卫若竹这时才有功夫跟黛玉宁云等人交代两句,“一会儿的时候,你低声翻译便是,不用你去代为回答什么问题。”她跟林玉贞说道。
林玉贞起来福了福身。
“若是当真是情况严峻,”卫若竹眼底隐约能够看到几分的忧虑,完全不像是之前和苏格兰女皇会面的时候那般轻松,形容也正经了许多,“本宫会在朝上的时候跟大臣们提这件事。”她跟宁云黛玉两人说道,“你们就根据你们所知道的,想一个借口,或者是编出来一个借口,本宫都不在意,但是本宫需要一个由子,去跟内阁的朝臣们说动兵的事情。”
卫若竹已经打定了主意,她要打。
因为和来讲,当真是夜长梦多,退让了一时,也无济于事。
扶桑是一个喂不饱的白眼狼。
如果给扶桑一个错觉,让他们觉得可以恩将仇报,可以反咬一口,那么最后受害的一方反而是晋朝。
她得到消息之后,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便是这个,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别的方式。
黛玉和宁云两个人相视一眼,多少都摸准了卫若竹的脾气,知道就算是说出来天花,只要是卫若竹主意拿定了,基本上就没用了,也没说什么。
女官再次进来的时候引着几个人到了屏风后面,隔着帘子一福身,道:“他们到了。”
没有用任何的敬称。
女官再转身,用扶桑语跟那几人说道:“将此事从头道来。”
那几人似乎是低声嘀咕了片刻,终于有一个人起身说道:“叨扰了贵国,当真是过意不去,在此跟贵国赔礼。”
女官望了一眼卫若竹,卫若竹不吭声,只是摇了摇头。
女官便道:“我家主人要你们说出此事的来龙去脉,她不会回答你们的任何问题,也不会亲自来问你们,见你们一面,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你们只要将事情从头到尾说明便可。”
那人顿了顿,似乎是拿不准对方的身份,也不知道应该说多少是好,最后沉默半晌才说道:“我乃江户的大名源井恒,奉我家御台所之命,特来晋朝。”
又介绍了一通一起来的人的身份,最后才说明到底扶桑发生了什么。
德川将军擒住了出逃的肃王,但是他没有交给晋朝处置,而是将人头砍下,用来威胁京都城里的丰臣家,说了些我们连晋朝的王爷都能抓的住云云。
林玉贞翻译翻译着就要停下来,看看卫若竹的脸色。
也难怪卫若竹将这件事情给提到了场面上。
这说出去,就算是我们国家的反王,也不带这样的。
晋朝的子民,自有晋朝才有处理的资格。
黛玉回头看了卫若竹一眼,卫若竹靠着凤椅,有一下无一下的揉着额头,对着女官一挥手。
女官心领神会,“你们先下去好好安置,我国皇后与皇帝是不是会接待您,有了消息,我会让您知晓。”说罢,领着几个人下去了。
卫若竹往后靠了一靠,“你们是怎么想的?”
宁云道:“这件事情虽然是扶桑过分了,但是我们已经在晋朝和诸多邻国都下令对于肃王是斩立决,恐怕说出去也立不住脚。”
德川家敢怎么做,就代表是不怕在舆论上立不住。
“这本宫知道。”卫若竹叹了口气,“若是还找不到一个可行的办法,等消息过来,本宫还得嘉奖这群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玩意一番。”
这时候黛玉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娘娘,我倒是有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给肃王平反。”黛玉想了想后说道:“先恢复他的皇室地位,厚待他的子孙,追封生母,先进行示恩,等到过几日正常渠道的消息传出来之后,肃王的后代,就自然会上书要求给一个说法,娘娘届时只需顺势而为便是。”
“这朝令夕改,怎么也不合适吧。”宁云觉得这样未必行得通,“如果平反了肃王,那么其余的郡王,恐怕也得给一个说法,况且天子一言九鼎,我觉得若是这般,反而会引起满朝文武的猜测。”
如今皇帝没有立储,没有儿子。
这点卫若竹心里也清楚。
黛玉说的是一个好办法,也是唯一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这个办法会让百官觉得可能皇室要从宗室里头挑人出来继承皇位。
这对于她或是孟嘉辰都不利。
而且说一不二那是皇家的威严,若为了找一个借口开战便引起国家的政局动荡,这点有点划不来。
黛玉想了想,抿了抿嘴唇,她倒不是没有办法,而是这个办法有一点……太过分了,试探的说道:“如果是通过别的方式正名呢?”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联姻。
她不想说出来这个办法。
因为这是一个女孩子的婚姻大事,关系到以后半辈子的幸福。
说完便又后悔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综]废后不易 (闲敲灯花) 晋江2014-11-12完结成为废后,或是即将被废的皇后,是该顺势而退找个清静之所度余生,还是逆流而上争一个富贵荣华...
-
[综漫]我们的黑王哪有那么傲娇 (伊风乱枫) 晋江高积分VIP2014-10-14正文完结【黑王语录】 “我是……黑之王啊……&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