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他们一块的还有虎头和秦明明,看着大人们的互动,倒是一点不受影响的在一旁玩闹的开心,一路撒下欢笑无数。
因秋收过后大家也没什么事,路上遇到上山的人也有许多,一路走来,他们同行的人又多几个。与大家的闲聊中,谢欣才知道,云蒙山上边出产丰富,不仅有她们要去摘的山楂,这时间还有大枣、核桃等等可摘。特别是山南边那种的有许多棵枣树、山楂树还有核桃树等等,听说是以前的时候地主包了那片山头,种了这许多的树,现在倒是方便了村民。还说那里有时候山楂什么的没来及摘就落了,等那时候上山打猎时,地上落叶下边红彤彤的一层都是果子。
听了这些,谢欣心里肉疼不已,觉得真是浪费,要知道后世这些可都是拿钱买的,现在这只用上趟山,就可以一毛钱也不出还想摘多少就摘多少的美事,可是不可能有的。本来谢欣意外发现山楂树就觉得很幸运了,想不到真正的惊喜在这里。山楂吃了健胃消食不说,大枣吃了可是补血益气的好东西,更不用说核桃吃了能够补脑延缓衰老。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都能够长时间保存,最起码大枣、核桃都是干果类,而糖葫芦可是一年四季都有卖的,应该也是能够长时间保存的。
开心不已的谢欣,已经笑的快要见牙不见眼了,完全忘了现在是走的山路,一注意脚就踢到了路旁的石头,疼得她眼泪都快出来了,也真是应了那句乐极生悲这句话。目睹了谢欣从刚才的欣喜到现在痛苦的几人,不由同时发出了善意的笑声,让谢欣窘迫不已,还是秦明明不亏是谢欣的学生,看到谢欣踢到了脚,马上跑过去关心的扶着谢欣问有没有踢疼,让谢欣欣慰不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什么的还是可以听听的。
看谢欣的脸红的快跟火烧云似的,沈秋文和赵晓敏还算有点身为朋友的自觉,在秦明明跑过去时,也笑着问起了谢欣脚怎么样了。谢欣这才脱下鞋子,右脚大拇指踢得流了点血,倒也不影响继续走路。谢欣提起鞋子,用左脚恨恨的踢了下刚才踢到的那块石头,才继续朝前走。和他们走在一块的同村的一个妇人,谢欣和赵晓敏跟着沈秋文的辈分也唤的是大山婶,走在谢欣的后边,看到谢欣走过去了,就把那块石头给搬起来,扔到到远处人一般不走的草堆里。嘴里还说着:“这石头都得扔到不碍事的地方,要不然下次还得有人踢到。”
听到大山婶的话,谢欣本来还在继续朝前走的脚步,顿了下来,旁边的沈秋文看谢欣停了下来,还以为是她的脚疼,就伸手扶着谢欣的一个胳膊说道:“怎么了?脚疼?”
谢欣这才摇了摇头,说道:“没事,我是觉得大山婶说的的确是这样。”说着还转过头对大山婶笑了笑,继续由衷说道:“大山婶真是个好人。”的确,平时又有多少人会为了后来人考虑,伸伸手用不多的力气,并不费劲的把路旁的石头给搬走呢。
听了谢欣的话,大山婶并不美丽的脸上,绽起了笑容,对谢欣说道:“这有啥,不费什么劲的事,有时候我看到这路边的草太高走着不方便,也会顺手给割了,大家走这道上也方便。”
谢欣接着道:“难怪我上次上山时,觉得路边的草少了不少,还有割过的痕迹,原来是真的有人割,大家走路上,背着柴啊什么的也好走了,大家还真是得好好谢谢婶子你呢。”
大山婶连到没什么,听着两人的谈话,沈秋文插嘴道:“好了好了,婶子都说了没啥,你再这么说,婶子都要不好意思了。”
谢欣这才注意到大山婶脸上笑的有些不自然,这才开始就山里的问题聊了起来。过了一会,看大山婶走了另一条路,会道过别后,沈秋文才对谢欣说:“你刚才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搬了一块石头嘛,瞧你说了几个谢谢了。”
谢欣没好气的说:“我还没原谅你呢啊,注意你说话的语气。”
沈秋文转过脸对赵晓敏说道:“瞧瞧是谁的手扶了某人一路,还让我注意说话的语气,有些人怎么不注意下自己的行为呢,晓敏,你说是吧?”
赵晓敏笑着摆摆手,说道:“我可不知道,你俩的事自己解决吧。”说完还对旁边的秦明明说道:“明明,你说是不是,这可不管咱们的事是吧。”
秦明明看看自己妈和老师又看看赵晓敏,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的,挠了挠头,说道:“就是!”说完就拉着虎头朝前边跑去,跑远了嘴里还嚷道:“你们大人的事,就会找我们小孩子解决,自己那么大的人了,自己看着办。”
沈秋文听了,那个气啊,这是什么儿子,一点不向着自家亲妈,说的那叫什么话。
看着沈秋文的脸色,谢欣心情舒畅,对沈秋文说道:“明明真是长大了,都明白帮里不忙亲这个道理了,真是孺子可教也。”说到最后还摇头晃脑的。
沈秋文白了谢欣一眼,说道:“那也是我这当妈的教育的好,看你这头摇的,和你有关系吗?”
谢欣也不就这个话题继续下去了,继续刚才的话题道:“大山婶,这人真不错啊,怎么看你和她并不多话的样子?”
沈秋文说道:“这你就不知道了。”这就又卖起了关子。
第三十七章 善
更新时间2015-8-30 20:04:47 字数:2058
从沈秋文处得知,这个大山婶,并不是本地人,是大山叔年轻时娶不到媳妇,去蜀地领回来的,后来大山婶想回家,还逃回去过,可惜刚坐上车就又被拉回来了。
大山叔是个很老实的人,大山婶也是那种没什么心眼,有什么说什么的人,比如大山叔在那网住过几次兔子,她就嚷嚷的谁都知道,一来二去的,她们家整的也网不住兔子了,因为她几乎都和别人说过了,这还不算,毕竟懂得下网网兔子的人不多,被她这么一宣扬,整的会下网的不会下网的都能网到,不会下网的人不见得多么感谢她,但是会下网的人是一定不会喜欢大山婶了。大山婶还长干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发生过几次大家对她也就淡淡的了,毕竟谁都不想自己有点什么,最后都整成了大家一同去拥有。
大山婶也不是那种会过日子的,整天紧巴巴的过日子,可是总会为了不大的事,花去积蓄,平日也不会算什么账,被人骗了也不知道。生了两个儿子,也都是不大爱说话的模样,大山婶家还负责村里的两头猪还有一群羊,这两个孩子平常除了下地割草或者偶尔放羊,整天也不常出门,和同龄的小孩玩不到一块,大山叔整天忙着下地干活,大山婶忙着割草喂猪或者放羊的,也不常管这两个小孩。可就是这样,整天累死累活的忙活,他们家过得也过得几乎算是最穷的了。
听沈秋文评价大山婶一家,人都的确是好人,平时谁拉个车子上坡了,大山婶远远的就跑来帮忙推一把,不像有的人,看到了扭扭脸,假装没看到的样子。像上山的路,大山婶一家走的也多,放羊啊割草的常走,下雨过后本来路就有些陡怕路滑,就用锄头整些一台台的,走着也好走些。
谢欣听了沈秋文说的大山婶一家,觉得这样好的人,她从未见过。后世大街上碰瓷的,假装乞丐的比比皆是,何曾遇到过这样不计任何回报的善良。虽然大多都是举手之劳的善意,可是谁又能保证做到这些容易忽略的小善呢。一时之间,谢欣内心触动不已。
沈秋文说完看谢欣一直埋头走路,也不说话。就说道:“怎么啦,被感动了?想不到谢欣你还有颗柔软的心啊。”
赵晓敏说道:“你现在才知道,我一直觉得,欣欣的内心是柔软的。”
谢欣懒得搭理这两人,却好奇赵晓敏怎么会这么说自己,自己可从来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颗柔软的心了,听起来还很不错的样子,就有些奇怪的对赵晓敏问道:“晓敏,你怎么会觉得我有颗柔软的心的,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这时,在一旁一直没发言的秦小晚说道:“这都不知道,看看你的长相就知道了呀,你看看你长得白白嫩嫩的,平时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不就是柔软嘛。”
谢欣听了无语至极,这听着就像是软弱,或者是软弱可欺好不好,和柔软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不过赵晓敏很快给出了谢欣答案,说是他们刚来这里不久,整天从早忙到晚,累得要死,平时晚上回去连话都不想说一句。可是谢欣晚上回去不管多累,虎头找她玩时,她都会陪着玩一会,或者坐那叫虎头数数或者背诗。当时她就觉得这个女孩子应该是个很不错的人吧。
听了赵晓敏说的事情,谢欣回忆了一下,确实有,可是当时她是觉得闲也是闲着,也是看虎头懂事乖巧,经常在家陪着奶奶,就顺口教了几句,谁知道虎头还挺聪明,也爱学这些,两人这才把这件事一直继续了下去。再说当时也是刚来不久,和谁都不熟,那会的赵晓敏对她更是淡淡的,谢欣平日连个说话的没有,和虎头的童言童语比起来,有个人说话对于当时的谢欣也是很不错的了。谢欣就说了当时的大概情况,以说明自己也不是什么完全无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