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贾母不慈 (七彩鱼)



贾元春点头,含泪送走了贾母。不多时,果然惠妃派人召见她。贾元春盘算着这时间皇上有可能去她那儿,换了套衣裳,精简发饰,打扮的不温不火的去她那里请安。

“好妹妹,快来我身边坐。”惠妃不等元春行礼,就笑呵呵的让她过来。她发现元春换了衣裳,有点不满意的说,“怎么换了,原来那装束多光彩照人啊,正趁你娇艳如花的年纪。皇上若瞧见了,也会喜欢的。”

“妹妹手笨,才刚喝茶弄脏了衣裳。”元春转移话题,问惠妃叫她来何事。

“才刚瞧你林表妹是个不错的,跟我说说她。”惠妃颇有兴致道。

元春来了劲头,开嘴就夸黛玉,但凡她平生学过的好词儿全都变着法的用在了黛玉身上。惠妃起先听得劲头很盛,后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了,甚至有些不耐烦。元春还在说,顺嘴扯到了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一嘴带过他,话峰便转向他父亲和赦大伯。惠妃忙插话叫停了她,元春要走,她却还要留她,请元春品鉴御膳房的糕点。

不多时,皇帝来了。惠妃上赶着告知皇帝今日元春见家人很顺利。

皇帝笑眯眯的看向元春,见她今日装扮轻盈许多,眼前一亮。

惠妃笑着接着说:“瞧妹妹见家人那副泪眼汪汪的样儿,臣妾便觉得心疼她。算一算,妹妹自入宫来,已有十多年不曾见过家里人了。真叫人又心酸又心疼,我的好妹妹哟!”

皇帝有多动容,转眼看元春:“即是如此,便准你回家省亲一趟,如何?”

惠妃忙叫元春快谢恩。

元春正经跪地给皇帝谢恩,随即婉转回绝了。

惠妃不解地问:“好妹妹,难得又一次机会省亲,这可是皇上赐予你莫大的荣幸啊,你为什么不愿意?”

皇帝听此话脸色略微阴沉了,看向元春。

元春忙请罪道:“蒙圣上隆恩,臣妾今日已得见了家人,心中感恩知足,别无奢求。倒是惠妃姐姐,她离家已有三十年,许久不曾见过娘家人了。”

皇帝欣喜的看一眼元春,转即笑道:“那就承你的意思,让惠妃回去,就这么定了。”

惠妃快速组织好拒绝的话,她刚要说就被皇帝这句话给噎回去了。

皇命已下,一言九鼎,容不得反驳了。

……

惠妃正为省亲出风头的事儿烦躁不已,便见儿子直郡王乐呵呵的来恭喜她。惠妃气得训他不懂事。直郡王明白后,忙劝慰惠妃几句。

惠妃气得直扯手上的锦帕:“也不知贤德妃那厮是故意的,还是蠢的!”

“我看是蠢的,她太感恩效忠于母妃了。”直郡王笑道,丝毫不怀疑母妃控制人心的能耐。

惠妃被儿子哄笑了。

直郡王跟着乐呵,紧接着挑眉问他:“林如海的事儿,母妃您看怎么样?”

一听“林”字,惠妃就想起元春说林黛玉的那些‘赞美话’,两只耳朵就嗡嗡的难受的不行。惠妃想起当时元春摆出那副替娘家人求虚荣的急功近利的样儿,便觉得恶心得不行。惠妃转念再想她问黛玉话时,那丫头就像个提线木偶似得,还得看贾母眼色行事。惠妃从猜测这一切肯定是贾家老太太指使的,这老家伙以为这样努力卖好就有机会攀高枝儿。真够蠢得!有这么蠢的一家子拖后腿,丫头也不机灵,就算是林如海的女儿,弄来了也没用。

惠妃十分肯定回绝直郡王:“不行!不过是个翰林院掌院学士罢了,有什么了不起。一家子的蠢货,没什么本事。你别动心思拉拢了,换别人。”

……

回绝皇家亲事是个技术活儿。不能明着违抗得罪不该惹的人,更不能自毁名声;比如装性子不好或者称病之类,宫里的消息传的最快,很容易落得京城皆知,误了姑娘家以后的路。

贾母经一夜的慎重思考,忖度惠妃该是个善于掌控利用人心的人,她既爱算计,性格必然多疑。故此,贾母只要收拢调教住元春,令其在惠妃跟前强势推销赞美黛玉。惠妃必然本能的有所怀疑和抵触,下意识的拒绝林家这门选择。如此既不会得罪哪个大人物,更加不会毁了黛玉的闺名,可谓两全。

贾母携王熙凤、黛玉从宫里出来,松了口气。三人乘车回府,过了二门下车,贾母见垂花门前立着一少年,身着一身粗布衣,背影十分眼熟。

王熙凤没多想,当即开口问前头那人是谁,因何挡路。

贾母看着那人身影一动,眯起眼问:“是宝玉?”

  ☆、第61章

宝玉转身看见贾母,清俊的脸上显露出错愕,转即化为欢喜,跑上前来行礼请安。

贾母感觉到宝玉的变化,笑着扶他起来。八、九月不见,宝玉已长高不少,整个人比以前清瘦了很多,肤色健康,脸部轮廓显露出几分硬朗的线条。好像一瞬间长大了许多,这变化不仅仅是来自外在,整个人散发着正常人应有的沉稳气息。

宝玉似乎变正常了。虽然他得见黛玉时,眼里仍有掩饰不住的欣喜;但却不至于扑上前去,干出什么鲁莽的行为了。宝玉见过王熙凤和黛玉,笑着跟贾母一起回房。

林如海夫妇早在花厅内等待。林如海先着急的问贾母情况怎么样了,转即看见贾母身后少年的身影,愣了。缓了会儿,林如海方认出那人是宝玉,表情有些许惊讶。

宝玉笑着给林如海夫妇请安。

贾母笑着跟林如海解释道:“他师傅提早去婆罗多国求经了,没个人管他,便打发他回来了。”

林如海几番打量宝玉,笑赞道,“变化不少,苦行之举果然磨人性子。”

宝玉点头:“这半年多的经历酸涩苦辣尽有,外甥受益匪浅。”

“宝玉!”王夫人赶来,一见儿子的身影,泪眼婆娑,激动地抱住了他。宝玉一见母亲,往日那些思念一股脑的袭来,泣不成声。

母子俩久别重逢,必有许多话讲,贾母让她们母子先去。林如海这边,贾母把话交代全了,至于结果林如海随后一打听便知。

林如海行礼谢了恩,感激贾母:“不得不说您这招出得厉害,好坏皆是惠妃一人猜测,对外,她却不好多讲什么。您老保全了黛玉,也保全了林家。女婿欠您的,怕是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贾母乐呵道:“你们夫妻必要照顾好我唯一的外孙女,以后若有什么孝敬的尽管拿来。可不会跟你客气!”

贾母此言一出,瞬间缓和了拘谨的场面。林如海和孙慕青都笑了,心里舒坦不少。

孙慕青笑着跟贾母道:“将来黛玉的婚事,还得劳烦您老人家过过眼。你不应,妾身和老爷瞧都不瞧一眼。”

“放心,我老婆子爱管闲事,这件事一准儿要掺和一脚。”贾母乐道。

王熙凤掩嘴笑:“我们都喜欢你多掺和几脚呢,老祖宗你可不好偏心了去。那几个丫头和巧姐儿都等着您老人家操心去呢。我们年轻些的,就爱被猪油蒙住了眼,识人不清。姑娘家的终身大事,还得阅历丰富的您亲自把关才行呢。”

林如海和孙慕青被王熙凤的话逗笑得不行,纷纷点头应承。

贾母留林如海一家三口在荣府吃了午饭,让人送他们回去。

王熙凤办妥一切,来贾母这里讨主意:“宝兄弟的住处还在前头?二太太那边要不要——”王熙凤想问要不要限制王夫人和宝玉的见面次数,最终没好意思说出口。虽说王夫人现在在荣府没什么说话的分量了,但她二太太的名头好歹还在,她作为侄儿媳妇不好口出不敬。

“宝玉先搬到梅舍去,跟环儿他们一起读书受教。王氏那里,暂且那样吧,我倒看看她是真改好了,还是装的。”贾母淡笑一句,转头去琢磨中秋佳节的活动去了。这段时日,荣府事情接连不断,大家都没放松过,贾母觉着该预备预备点喜人的奖励活动犒劳大家,激励全府人!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贾母公布了这次中秋节的活动主题:全民赛诗会。活动在九月,评奖在十月。活动对象分两类“一类是识字不多下人们,只要是能做出跟主题相关的顺溜句子来就算。评出三等奖,一等十名五十两;二等二十名三十两;三等三十名十两。第二类则给是府中主子们的,一共评出五名。一等奖的奖励特别些,是一个‘可行的愿望’,二三等奖则是一千两和五百两现银。对于这些小主子们来说,白花花的银子可比奖赏金银物件来的有诱惑力。富贵人家的物件都不一般,只能留来自己用,不可擅自典当卖掉。钱就不同了,随意花,没人管。所以说这次中秋活动的奖励还是很诱人的,最让人眼馋的还属贾母设立的那个特别的一等奖。

于是,荣府内的主子们之间开始疯狂讨论“愿望”这词儿,确定好自己的愿望是什么,而后奋力一搏。大家都跃跃欲试,拼命的练习诗词,争取自己能拿奖。连不通诗词的王熙凤都开始学这个,贾赦为此还特意跑去讨教林如海。平日好诗词的三春姊妹、李纨,还有中秋来荣府过的黛玉都在加紧练习各类题材。宝玉、贾环、贾琮等等也在奋斗之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