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泉回家一趟,带着妈妈刘春燕,还有范祁何外公何外婆张老爷子,一起溜达着又过来大梁村了。
这次啊,她是带着老人们来听戏,顺便看看热闹,毕竟,这次的黄梅戏文化节很多主意都是她出的,她也算是过来检验一下劳动成果,看看效果究竟如何。
到了大戏台那一看,嚯,好家伙,这不小的地方足足挤了几百人,可见,游客来的不少。
林思泉去相熟的人家借了凳子,又找了位置安顿好家里的几个老人,让他们坐下安安心心的看戏。因为来的晚,他们的位置毕竟靠后,刘春燕还有些不满意,直唠叨下下午要早点来占位置。她是忠实的戏迷,从小就唱黄梅戏,什么女驸马啊,以前林思泉还经常听她唱呢。只是最近几年,生活的重担压的人苦不堪言,每天除了干活就是干活,哪里还能想到听戏呢。现在好了,大梁村又开始唱戏了,她们也有耳福了。
时间一到9点,梁明亮就登台了,简单的几句欢迎词后,又是介绍王镇长讲话,还有县里来的领导,旁边还有电视台的在一边拍摄记录……搞的这个开幕式是有模有样。
村民们看见摄像机镜头都无比的高兴,自己都能上电视了!个个都振奋精神,好好表现,不用梁明亮发话,已经是斗志昂扬了。
简单的开幕式后,演员们就开始登场了。
大梁村的黄梅戏有多年的传统,早些年,这里全村人都唱戏学戏,大戏台那是热闹无比,一到晚上,十里八村的人都过来看戏听戏,可以说,那是大梁村戏台最辉煌的时候。
可是后来,随着电视的出现,听戏的人少了,村里人为了赚钱也纷纷出去打工了,唱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可是,传统还在!老唱将还在!村里的老戏骨带着城里学艺的小年轻,也能撑起一个戏台子。
这看着现场,台上咿咿呀呀的打的热闹,台下的观众们,年老的懂戏的听的津津有味,年纪轻的也图个热闹,拿着手机拍拍照,再到微博朋友圈发发照片,弄的大梁村也跟着火了一次。
城里有几个人看过这种热闹?农村的大戏台子,热热闹闹的坐在台下听戏,看着就有趣。网友们纷纷留言评论,回忆小时候记忆里的这种场景,最后,倒成了一个回忆大赛……
林思泉对听戏兴趣一般,黄梅戏她也能唱几句,什么为救李郎离家园……从小听着妈妈哼唱,她也能张口就来。但是,毕竟兴趣不在这,她听了一会就拉着范祁跑了,目标:小吃摊!
可以说,整个大梁村,最热闹的就是场边的这些小吃摊了,每个摊位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伙手里捧着,吃的不亦乐乎。
林思泉拉着范祁赚了一圈,发现梁明亮还真有生意头脑,她只不过是出了个主意,梁明亮张罗的有模有样。
20个小吃摊子,每个摊位的品种都不一样,有热干面、牛肉米分、锅盔、豆皮、米粑粑这些,都是家乡的特产。而摊子后面站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白大褂,戴着手套,看起来就干净卫生,大家伙吃的也放心。
林思泉是个狂热的美食爱好者,面对这么多好吃的,哪里忍的住?拉着范祁就一路开吃。
首先选择的当然是米粑粑,这个是她最喜欢的小吃。米粑粑是把米浆、白糖混合后发酵,再放到蒸笼里的模具里面蒸,一个圆圆的,白白胖胖的,中间再点个小红点,看着特别的喜庆。吃起来就是米的淡淡清香,一点点甜,完全不腻,林思泉一口气能吃好几个!
她买了一大袋子,先拿了一个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然后享受的眯上了眼睛,就是这个味道,好吃!
她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在京城吃过无数的美食,但是就没有米粑粑这样家乡的味道。久违了的东西,吃起来更是香甜,林思泉一口气干掉了两个,又塞了范祁两个,这才忍住不吃了。后面还有更多美食,得空着点肚子,剩下的就留给外公外婆他们吃吧,米粑粑绵软,正适合老人家。
接下来,两人直奔豆皮去了。
糯米里夹杂着肉丁、笋干之类的,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林思泉克制又克制,还是飞快的干掉了一块。
下面这个摊子,有点新鲜,是烤鱼。
不同于京城里有名的烤鱼,这里卖的烤鱼比较新鲜。
家乡多水,湖多河多鱼多,随便出去下个网,就能捞到大网的鱼,因此,用鱼做的美食,家乡人没少吃。这道烤鱼,摊主选用巴掌那么长的小鲫鱼,杀好洗好,用调料腌制好了,肚子里塞上调料和蔬菜,放到木炭火上小火烤着,快熟的时候撒上一层厚厚的红色辣椒末,喷香!
林思泉手里拿着一条鱼,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香!
这简直太好吃了,鱼肉新鲜又入围,香香辣辣的,简直太美味了!跟家里平时吃的完全不一样。
“好吃,你尝尝。”林思泉举着烤鱼,送到了范祁嘴边。
范祁为难了,作为一个有着良好家教的成功人士,怎么可以随便在外面吃东西呢?太不雅观了。
只是,看着林思泉满含期待的脸,他拒绝的话又说不出口了。隔壁大梁村、何家村、刘家岭。
大梁村村长梁明亮,发展黄梅戏
☆、108、客人来了
林思泉才不管那么多呢,想吃就吃,好吃就多吃点,什么不在外面吃东西,不吃路边摊,她完全没这些讲究。
相反范祁这样的讲究,在她看来,才是不可思议。
所以,她对喂食范祁,相当的有兴趣,锲而不舍的拿好吃的诱惑他。
范祁为难了,面对送到嘴边来的食物,吃还是不吃?
看着林思泉兴致盎然的眼神,无奈,他还是开吃了。
这一吃,就刹不住脚了,不得不说,大梁村的这些小吃真的味道非常不错,范祁举着烤鱼,跟林思泉吃的不亦乐乎。
两人横扫了这一排摊位,碰到感兴趣的都买点尝尝,到最后,林思泉挺着个肚子,直呼太撑了。
肚子圆滚滚的,饱的什么都塞不下了。
唉,面对美食,意志力总是这么的薄弱,林思泉叹气,看了看自己胖乎乎的手,还怎么减肥保持身材啊……再看看身边那个依旧气质出众的男人,拎着几袋子吃的,却还是满身的贵气,一点都不像她,村妞……而且,明明刚刚两人都吃了很多东西,她撑的走路都慢吞吞了,他怎么还能看起来若无其事?
简直是天赋异禀,太让人嫉妒了。
两人边吃边逛了一整圈,小吃摊这边的情况非常的好,排着长队,而戏台上,也唱的热闹,下面的观众越来越多,梁明亮带着几个村民在一边维持秩序。
两人没有多逛,带着吃的回去找家里人,把买的小吃给大家分了,都是些老人也能吃的东西,大家吃的赞不绝口。
尤其是刘春燕,她从小时候就到大梁村听戏,现在看着这里重新又热闹起来,不由的感慨万分。
“以前这都是晚上唱戏,消息一传出去,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了,打着火把,我跟着村里人一起走十几里路赶过来,大家扛着板凳,热热闹闹的。”
“大梁村会唱戏,以前可是这附近最红火的村子,姑娘也愿意往这里嫁。”
“思泉你还记得吗?小时候这里唱戏也带你来过,你看着她们画的脸害怕,哭的不得了,哄了好久才哄好。”
“我以前喜欢听戏,这边只要一场戏,我场场不拉,跟着村里人赶场一样,就为了听听女驸马。”
“这村里有个姑娘唱戏唱的特别好,人长的又好看,那会她可是我偶像,我还一直想跟她学唱戏呢,可惜人家不收我。后来那姑娘好像也嫁人了,再也没见她上台。”
这些,都是刘春燕美好的回忆,她现在跟孩子们念叨起来,声音中还带着几分回味。
林思泉听的津津有味,不时的插上几句话,刘春燕聊的更高兴了。
没一会,林思泉的电话响了,是大张打来的。
“喂,大张。”
“你们在哪呢?怎么家里还锁着门?”大张的大嗓门从电话里传出来。
“今天隔壁村唱戏啊,我们全家都过来这边看热闹了。”
“咳,忘了这茬了,我爸呢?我妈也跟我过来了。”
大张的话好像一个炸弹,炸的林思泉一惊。
“阿姨来了?你怎么不早说!哎呀,我这也没准备准备。”
“你需要准备啥啊?”
“好歹是长辈,我得迎接欢迎下,现在家里没人,还让你们吃个闭门羹,这也太不像话了。”林思泉抱怨道,她跟大张关系好,除了是牢固的合作伙伴,还是朋友,大张带家长过来,她必须要好好的接待,给兄弟长长脸。
“没事,我妈不在乎这个,我去找你们啊?”
“我在乎!你在家等着,我们马上回来。”
“不用了啊,我们也过去看热闹,一起呗。”
“总得进家门喝杯水再说,也不差这点时间,你们等着,我们马上回来。”
大张无奈,只能答应了。
林思泉挂了电话跟家长交代了一声:“爸妈,大张带着他妈过来了,我回去接一下。”
“呀,他妈也来了,你快回去看看,要不要我们跟着你一起回去?这都来客人了,家里还没人,太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