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琦带着方谦益出门去迎,杜广明和宋惠兰刚停好车就看到小女儿边上站着一个陌生的小男孩。
杜广明见过方谦益一面,觉得有几分眼熟:“唉,这位同学好像见过啊。”
“是我和琬琬的一年级同学,也是我的朋友,叫方谦益,上次他在邮政局取了钱,还是爸爸和我送他回去的呢。”杜君琦介绍道。
“哦,是方谦益同学啊,我记得了。”杜广明笑着打了个招呼,视线飘向小女儿。
杜君琦从善如流地解释道:“方谦益的成绩不错,他看到我跳级了也想跳级,他爸已经找了林老师做他的辅导老师,我和他说过了,如果他有问题不明白,又不好问林老师,可以直接来找我,今天就是带他过来认门的。”
“好,是个有上进心的好学生啊。”杜广明点头称赞,“你是琦琦的朋友,就不要客气了,有问题尽管来问琦琦。”
“嗯,谢谢叔叔。”
认了门,也见过家长了,方谦益就开口说要走了,杜广明干脆骑车送他回去,免得他回去晚了被说。
晚饭后杜君琦和杜君琬做作业,一年级的作业很简单,杜君琬很快就写完了,三年级的作业也不难,杜君琦也做的很快,做完作业就开始翻初一的辅导书,现在她已经开始复习初一的课程了。
杜君琬做完作业就去大厅压腿拉筋了,宋惠兰看到大女儿在练舞,小女儿在学习,又想到方谦益积极向上的劲头,不由地叹了口气。
“广明,你说,别人家的孩子看到琦琦跳级都知道用功读书,积极向上,怎么琬琬就没有反应呢?”
“琬琬喜欢跳舞,那就让她跳嘛,只要她的成绩保持班级前十名就可以了,何必要求她和琦琦一样呢。更何况琦琦这样我也担心啊,她只懂得学习,都没有什么朋友,要不是今天她带了个同学回来,我都担心她不合群呢。”杜广明也叹了口气,“小孩子还是得有个小孩子的样,爱玩爱闹是正常的,反而像琦琦这样埋头读书的很不正常,我担心她以后变成书呆子。”
“没事,琦琦不是还爱练武嘛,天天早晚都练功的,周末还要去武术班,动静相宜、劳逸结合,不会变成书呆子的。”本来想让丈夫安慰的宋惠兰反过来安慰丈夫。
“什么劳逸结合,读书劳心,练武劳力,都是辛苦事,琦琦一整天就没有个放松的时候。”
宋惠兰皱着眉头在脑中火速回放了一下小女儿的日常,的确一整天都不闲着啊,不行不行,再想想小女儿有没有别的爱好,终于让她想到了一个:“有啊有啊,买邮票不就是,琦琦喜欢集邮,这也算是放松休闲了。”
“也就这点还像个孩子了,孩子就喜欢花花绿绿的图案,我都不觉得有什么好看的。”
“琦琦喜欢就行。”
“嗯。”
父母的烦恼杜君琦没有感觉到,她还是按着自己的安排来过日子,复习、练武、集邮,过得很充实。
前世习武二十多年,杜君琦早已习惯了日日练功的辛苦,这世虽然要从头开始锻炼身体激发潜能,但有了心理准备,杜君琦练起功来还是很顺利的,前世她还小的时候曾经哭过悔过退缩过,可是这世她不会再犯这些小脾气小任性了,她要的是比前世更辉煌的成绩。
杜君琦不仅自己习武,还想鼓动方谦益一起习武,在她看来,方谦益实在是太弱鸡了,身无四两肉,半点肌肉无,再加上害羞内向的性格,太不像个男人了,拿他当妹妹看还差不多。
可是不管杜君琦怎么舌灿莲花,方谦益死活都不肯习武,问他为什么,是不是怕苦怕痛,结果方谦益却说不是,只是因为他觉得那种全身都是鼓鼓的肌肉的健身男很丑,这个理由把杜君琦给完败了。
看到杜君琦不愉的脸色方谦益又给了杜君琦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让她信服的理由,因为他要笨鸟先飞、以勤补拙,他要赶上杜君琦,他要跳级到三年级,而他知道自己的天份不足,所以他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学习上。
杜君琦在小小的气恼之后也丢开了自己的执念,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她不能把自己的喜好按到方谦益头上,既然方谦益要学习,那她就在这方面帮助他吧。
这天杜广明下班时神采飞扬的,一看就知道有好事。
“爸,妈,惠兰,今天我接了一个活,这周末要去黄苔待两天,周五下班后有车来接,到时我直接走,顺利的话,周日下午就会回来了。”杜广明在饭桌上向家人交待了一下。
“什么活?”爷爷问道。
“黄苔乡有个海产品养殖厂,之前因为收益不好停了厂,镇上就拿出去让人承包,前段时间有人承包下来了,想重新布下电线,正好那个老板是我中学同学,就找到我这边来了,他直接把到电厂报备拉线以及养殖厂安线的事情都交给我了,让我全权做主。我是这样想的,既然收了钱就要全心全意给人做事,所以趁着周末先下去看看,画个场地草图,这样也好做预算。”
爷爷点头:“嗯,这活可以接,明子,给人做事就得做好,别出错。”
“我会的。”杜广明乐呵呵地应道。
杜君琦看似在扒饭,耳朵却竖起来专心地听着,海产品养殖,这可是个大利润的项目啊,现在养殖的海产品,因为技术问题养殖海产品的口感达不到天然海产品的优质,价格低了许多,但是几年后技术进步了,价格一下子就提高了,虽然有台风这个风险因素在,但是总体利润还是很高的,而且养殖做的好的话,可以发展加工业啊,比如手撕鱿鱼丝之类的零食,在后世很受欢迎啊。
海产品养殖是个不错的项目,杜君琦动了心,她的芯子才只有三十岁,还很年轻,年轻就是有冲劲有干劲,哪个年轻人没有创业梦呢,前世她也曾有做过,可是也只是想想,最后还是继承了父母的设计公司,没有自己出去闯荡一番,对她来说总是有两分遗憾的,重生一世,这次她想自己闯一番事业出来。
把这事记到了心里,杜君琦周末时到新华书店查找海产品养殖的技术书籍,结果发现各种海产品的养殖书籍很多,看来买书的人还是挺多的。
杜君琦有些发愁,她不知道本地海域适合养殖哪些海产品,别看相关的书籍很多,但她不可能都养啊,能实实在在地养好两三种就不错了。
自己不懂,但是可以问懂的人啊,杜君琦想到了方谦益,方谦益不就是渔村的吗,他对他自己老家的海域以及海产情况应该挺了解的吧,而且他爸还是专业捕捞的,经验丰富,找他问问。
杜君琦满怀希望地询问方谦益,结果没想到方谦益什么都不懂。
方谦益很懊恼,难得杜君琦有事相问,他竟然一点忙都帮不上,明明这些都是他该知道的,家乡有什么特产,这不是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吗,可是他偏偏不知道,从记事起,他就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从不上船也不下海,跟邻居的男孩子们也玩不来,明明渴望交朋友的,可是他就是放不开。
没能回答上杜君琦的问题,方谦益觉得很惭愧,放学后他立刻就到街边店面的公共电话给家里打了电话,方母倒是能回答上一些来,但是方谦益觉得还是得问问父亲,父亲天天在海上,对这些了解地更全面,只是父亲又出海了,得后天才回来,方谦益只能等后天再打电话回家问了。
第10章 图书馆
从方谦益那里得不到解答,杜君琦只能选择从菜市场入手了,又到周末,杜君琦特意跟着妈妈去了菜市场,以往她总嫌菜市场脏乱臭,如今她却不得不实地去了解一下本地的海产品情况了。
L县是本省的水产大县,产量之大、品种之丰富,在全国也是排名前几名的,而且各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海产品,极有地域特征,比如跳鱼,同是一道海湾,这边海岸与那边海岸产出的跳鱼,不仅肉质不同,连骨头的柔软度都不同,再比如红鲟,相邻的两个乡镇产出的红鲟,个头和口感都不一样。
杜君琦带着笔和本子紧紧跟在妈妈身边,一边看着妈妈挑选鱼、虾、蟹、蛏、蛤等海产品,一边快速地把各个乡镇的特色产品记录下来。
宋惠兰看着小女儿一边避着行人的菜篮子一边快速记录的样子,心中又是骄傲又是怜爱。菜摊老板们都是极有眼力的,看到这对母女的样子就知道是女儿做笔记母亲陪同来的,女儿是重点,老板们就拼命地夸奖女儿,说“这个小姑娘真漂亮,这么认真做笔记,学习一定很好”,“这么小就陪着妈妈来买菜,一定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云云,说得宋惠兰心花怒放,豪气地买了好几样,她要好好地给女儿补补身子,这么用功读书真是太辛苦了啊。
方谦益再次打电话回家,这次是方旺达来接电话,方旺达说本乡盛产大黄鱼、带鱼、鳗鱼、毛虾以及多种贝壳类,海岸情况也大致的介绍了一下,方谦益赶紧把这些资料都记到笔记本上,第二天就把笔记本带给杜君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