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越光宝盒》,这个堪称“大作”,大家可以数一数,全片里出现了多少只有一句话台词,甚至连台词也没有,只有一个侧面露脸镜头的港台演员,数量非常可观,而这些可有可无的港台演员却拿到大笔的出场费,真是露脸就赚钱啊。
从2000年起,合资片就全面攻占了内地银屏,可以说,凡是上线的国产电影,十部中有九部半是合资片,在这些电影中,可有可无的配角和打酱油角色都非常多,为了让这些配角都有台词有剧情,片子的主线已经被改的七零八落了,电影已经不像是电影了,而是段子串烧。
这一世杜君琦自己创办了影视公司,她对影视行业的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不舒服,但是她明白这是正常的行业竞争,人家有几十年的行业底蕴,观众也更卖港台明星的面子,他们强势他们红是正常的,她并不会为了这样的市场现状而激烈排斥港台明星。
相较于港台方面的掠夺和竞争,杜君琦更加反感的是内地投资商和影视公司的主动迎合。
在放开了影视行业的投资限制后,很多有钱人进入了电影业成为了投资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影视人,没有长远眼光,只追逐眼前的享受,谁陪他们喝酒,他们就捧谁,而且他们个人也喜欢港台明星,所以他们愿意花大价钱投资电影,只为了指定某个港台明星担任片中主角。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电影中,也发生电视剧和广告中,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北上捞金,打开电视,各种港台明星出没。
在内地有钱人的主动迎合下,越来越多的影视公司也转而迎合这种趋势了,他们开拍之前会主动去邀请港台明星担任主角,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拿到更多的投资,甚至可以做到零出资只靠投资来拍片,后来韩风大盛,投资商又转而追捧韩星,又是一大波的韩星参演剧,内地演员的生存空间再次被挤压,难以出头。
杜君琦环视全场,声音低沉的说道:“现在网络剧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我们现在占据优势,为了保持主场优势,在初期我们就得做到资源保护,让内地演员有一个出头的地方,这是我们的责任。”
“是是,杜总说的对。”戴立诚脑门上都冒汗了,连连附和。
下面的高管们也赶紧连声应和,大老板都这么说了,他们还敢说什么。
“而且,港台的演员的气场和内地的演员很不搭,拍摄时不仅要别的演员们配合他们,在后期制作时还得给他们找配音,这样做不是又得增加制作成本。”杜君琦顺势又说出了她的另一个看法,她前世时就看过很多混搭的电影和电视剧,真是受不了啊,画风不同如何同框啊?而且为什么都要原音出场啊,为什么不找配音啊,那股浓浓的口音,真的是一出口就让她瞬间出戏啊,不看字幕都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啊。
这个理由就比较正常了,高管们连连点头,出于画面效果和成本考虑而拒绝让港台演员担任主角,这样理智而无情的大老板才符合高管们心中对杜君琦的印象,刚才一腔热血的大谈行业责任的大老板更像是没出校门的热血少年,差点吓死他们了,真是汗毛都竖起来了。
看到底下高管们的表情,杜君琦心中隐约知道了一点,估计他们原本以为她也喜欢追捧港台明星,毕竟以她的年龄来说,可以说是看着港台剧长大的,天然会对港台明星更有好感,他们甚至还可能口头应承了几个人,结果没想到竟然一开口就给她给驳回了。
杜君琦放缓了语调:“除了主角不能给港台演员,并且需要他们试镜,确保他们符合角色设定外,我对港台演员参演新剧并不排斥,如果有合适的配角,尽管让他们上,就算是男二女二也没关系。”
高管们面上不显,使劲绷着严肃范,但是心里却松了好大一口气,男二女二也成了,这样他们也好和人回话,看在片酬高的份上,对方应该能够接受的,毕竟那些演员也只是港台那边的三四线演员,片酬和一线的完全不能比,他们也是在那边抢不到好资源才会主动过来示好的,应该容易满足。
会议开完了,关于演员的选用标准定调下来了,接下来的事就是按步就班了,该联系的联系,该安排的安排,随着高管们与纪经人们二次接触,陈述了杜君琦的观点,并且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就杜君琦的观点交流了一番后,杜君琦的论调很快就在影视圈里广为人知了。
扶助内地演员,这个想法一直存在,只是出于市场的现实考虑,影视公司的管理层们一直都没有办法真正认真起来,再说了,广电自己出台的政策就是互相矛盾的,对于合资片的分成规定,其实是偏向港台那边的。
内地的影视公司不想用内地的演员吗?想用!要是多起用内地演员,内地影视公司还能多分钱呢。
但是现实呢?tmd,港台那边已经够强势了,广电你还给政策倾斜,税收方面还各种优惠各种抵扣,投资商也更加追捧港台明星,指定要港台明星担纲主角,这样的情况你让内地影视公司怎么办?他们交的税半点没少,反而还少了捧自家艺人的机会呢,他们也很憋气啊。
现在好了,杜君琦当了出头鸟,他们就继续旁观吧,看看她能做出什么样。
而对于广电的老派势力来说,他们一直致力于振兴国内影视行业,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这样的论调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喜闻乐见。
嘿,真是个好孩子,根正苗红,果然没看错她,该好好培养,帮助她更快更好的成长。
第265章 买地囤地
整个影视圈都在等着杜君琦搞出一番大动作,广电老派势力也暗搓搓的准备着在需要时帮扶一把,结果,杜君琦什么后续动作都没有做,人家一转身,就投入到了拿地建房的大潮中了。
这样的嘎然而止敲碎了一堆人的玻璃心,尤其是等着出头的演员们,他们等的望眼欲穿啊。
说好的大杀四方呢?怎么就没后文了呢?
不管影视圈的人怎么想,杜君琦已经一往无前地转向了房地产业。
2003年起北上广一线城市就开始了房市涨价第一潮,一两年后,二线城市也开始涨价,再几年后,全国大涨价,房价涨势根本控制不住,一波又一波的往上涨,杜君琦完全不想错过这样的时代大潮,这是奇锋集团增强实力、扩大影响、资产翻番的大好时机啊。
f市是奇锋集团的大本营,要拿地当然要先在f市这里拿了,金城房地产虽然是家新公司,但是背靠着奇锋集团,能拿出的买地钱还是不少的,加上在国土局和建设局都有人脉关系,金城房地产很快就买下了两块好地,并迅速地办好了相关手续。
金城拿下了地,接下来就是正光建筑进场施工了,因为属于同一个集团,上头是同一个大老板,所以两个公司的建设进程进行的很快,很快,两个新楼盘的广告也迅速推出了。
现阶段,各个房地产公司运用的广告手法都是户外广告、公交广告、电台广告、街头传单等等,这些广告已经可以达到大面积的宣传目的,但是杜君琦重生自信息大爆炸的2015年,所以在她看来,还有非常多的广告平台可以起用。
首先,杜君琦在奇锋官网上放上了首页广告,并且在首页上开辟了一个楼盘版块,把两个新楼盘的项目地址图、楼盘外观图、小区图、户型图以及室内设计彩图放了上去,让网上用户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到房子的情况,当然了,最重要的楼盘价格也放了上去,让网上用户有个价位了解。
其次,杜君琦在点卡系统的后台开了一个ip地址绑定信息,不管是海购网,还是万花筒视频网,又或者是悦心小说网和尖刀游戏客户端,只要用户登陆上线,ip地址是属于f市的,点卡系统会自动弹出一个信息框,让用户看到这两个楼盘的广告。
这一招简直就是全方面大覆盖,广告范围更广了,以前的常规广告大多是在城市里投放的,而周边县城、乡镇之类的地方,就完全接收不到了,但是在网上进行ip地址的投放,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广告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两个新楼盘的具体情况,地点在哪里,价格多少钱,预计什么时候封顶,一上网就能看到了。
在城市投放广告,其实远不如在周边县城、乡镇投放广告,原因很简单,城市居民买房的少,因为除非是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大多数城市的长住居民,都是以本地居民为主的,而本地居民几乎都有自己的房子,并不需要另外购房,而且本地居民大多居住在旧城区,城市发展的第一波就是改造旧城区,旧城区改造就要拆迁,拆迁就意味着有新房置换,所以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与其花钱买新房,不如等待拆迁置换新房来的划算,所以有意向的购房者并不多。
而周边县城和乡镇就有许多真正的购房者,为了小孩读书、为了医疗资源、为了社保福利、为了做生意、为了事业发展等等原因,县城和乡镇中想要在城市中买房长住的大有人在,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购房者,他们愿意买钱在城市中买一套房,然后把户口搬进去,然后长期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