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玻璃和镜子,前世小姐发明的珍贵的玻璃和一尺一金的镜子只有世家大族才能享用的起,可是在这一世,比小姐制作的玻璃品质更好的随处可见,而且廉价的多,更不要说镜子了,他见过的所有镜子都比小姐制作的更加清晰,而且商店里的镜子造型非常多样,还有能放大放小扭曲身形的哈哈镜,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对小姐的印象,因为差距太大了,他根本没有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过,在他心中,小姐就是天姿聪颖开创技术的发明家,就像这一世的玻璃镜子的发明者一样伟大。
还有肥皂和火锅,虽然这一世这两样东西很常见,他还每日都用到肥皂,可是他就是觉得这两样东西与小姐发明的肥皂火锅是不同的,明明这两者的名称外观功能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也下意识地忽略了。
但是电视上的朗诵比赛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那些熟悉到让他流泪的诗词,却是由完全不同的人作出来的,什么李白苏轼,这些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怎么会作出与小姐几乎一样的诗词?
方谦益想不明白,可是心中却埋下了怀疑的种子,直到今天见到冰淇淋,又是一模一样的名字,又是一样的冰凉甜滑,方谦益心中的种子终于破土发芽了。
难道小姐与这里的世界有关系?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相同?
如果小姐真的与这里有关系,那她所作的那些让她名扬天下的诗词,岂不是抄来的?
抄袭!这是文人所不耻的行为啊!小姐身为秀才,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
这是羞耻啊,羞耻!
见到儿子越来越萎靡,方旺达也急得茶饭不思,想了一大圈认识的人,方旺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唯一的朋友杜君琦身上,希望朋友可以开解他,最起码能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吧,他也好有个方向。
第23章 解脱
杜君琦见到方谦益时真是吓了一大跳:“你是要减肥吗?瘦成这个样子!”
方谦益苦笑:“减肥?我身上有肥肉吗?我只是不想吃东西,没胃口,也不觉得饿。”
“厌食症?”杜君琦走近一些打量方谦益,“一点都不想吃吗?”
“嗯。”
杜君琦坐到方谦益边上,想了一会儿:“你是有什么心事吗?”
方谦益无言以对,唯有苦笑连连。
“看来真的有心事,不能告诉我吗?我保证绝对不告诉别人。”
方谦益沉默了很久,杜君琦也不催他,只是安静地坐在一边等待他的倾诉。
“杜君琦,你有崇拜的人吗?”
“有,开国总理周爷爷。”
“为什么?”
“因为在我眼中,他是现实中最趋于完美的人,能让敌人都对他心生尊敬,这是多么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方谦益揉了揉脸,他和她说的分明是两件事,她不明白他问的问题,但是他又不能直白的问出来。
杜君琦看着方谦益纠结的表情,突然心有灵犀的反应过来:“你想要问的不是这个问题吧?但你想问的又和这个问题有点关系?”
“嗯。”方谦益想了想,换了种问法,“你有没有觉得某个人很完美,但是后来发生的某件事让你颠覆了对那个人的印象?”
“有。”当然有,前世那个追了她一年,最后却对姐姐动了心的男人,不就是这样嘛,曾经的一往深情全成了狗屁。
方谦益顿时觉得找到了倾诉的话语点。
“我崇拜过一个人,我觉得她很完美,聪明,美丽,优雅,温柔。。。。。。”
“停。”杜君琦挥了下手,“简练点,听起来是个女的,那这个女的是做了什么事让你颠覆了对她的印象?”
方谦益被打断了柔情的回忆,思路还有些转不过来:“呃,我发现,发现有一些文章不是她写的。”
“哦,抄袭了是吧。”杜君琦点头表示明白。
方谦益这才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立刻闭紧了嘴巴。
糟糕,就算是在这个世界也是反对抄袭的,他怎么就这么直接的说了出来!
“她抄了什么?用在了什么地方?获得了什么利益?”杜君琦问的很直接。
方谦益摇了摇头,闭嘴不说。
杜君琦看他这样也不勉强:“看你瘦成这个样子,可以看得出她做的事对你的打击很大,超过了你的承受范围。我也没什么说的,只能建议你远远地离开她,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同的人就该分开,各走各道。”
“三观?”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你可以简单的理解这三观是对人生的原则底线,就像你觉得抄袭不对,但是有人认为,没关系啊,反正这些文章没人知道,抄了就抄了呗,这就叫三观不同。”杜君琦想了想,又举了两个例子,“比如说在两千年前,还没有唐诗宋词元曲,如果有人通过时间机器回到了两千年前,他把唐诗宋词元曲写出来,说这是他自己做的,这种行为在有人看来就是抄袭,但有人就认为没关系,反正没有伤害到真正的原作者。再比如医生给人看病,同样的病可以开出不同的药方,有的医生就专门开贵的药,让病人多掏钱,这样他就可以赚一笔,但有的医生就认为能用便宜的药治好的病,就不该用贵的药,要为病人着想。这就是三观不同的人,对同一样事的不同认识,以及做出的不同选择。”
方谦益喃喃地说道:“所以有人视承诺为性命,千金不改,也有人认为时事变迁,双方的身份地位变化了,当初的承诺也可以更改,甚至可以违誓。”小姐的违誓始终是他的心结,他可以为了母亲的一句交代,在家破人亡之后,以童稚之身养活小姐,为什么小姐却能在安稳之时,轻易地把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给毁弃了?
“所以三观不同的人是无法生活在一起的,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对于很多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你和那个人是三观不同的人,那她肯定还有做过其它让你不赞同甚至反对的事,这样长此以往,不是她伤害了你,就是你伤害了她。”杜君琦做了个总结。
方谦益茫然的点头,她说的对,小姐与他是三观不同的人,小姐可以抄袭也可以违誓,而他却心结难解,她也料对了结局,最终小姐负了他,将他伤了个彻底,让他厌世自尽,白付了一世年华。
恍惚间,心中的结似乎碎了,纠缠了多年的怨念放下了、解脱了,心潮涌动,心境一下开阔舒朗,世界清新了,连呼吸都轻松了许多。
杜君琦感觉到了方谦益的变化,看来他是想通了。
“好了,心里想通了,现在肚子饿了吗?”
方谦益在轻松过后果然感觉到了强烈的饥饿感,肚子也发出了肠鸣声。
“嗯,饿了。”方谦益红着脸低声地应道。
“好,我让我妈去煮面。”杜君琦跳下椅子走向大厅。
厅里宋惠兰正和方旺达聊天,听说儿子想吃东西了,方旺达喜出望外,没想到开解速度这么快,儿子这么快就想通了,果然还是有朋友好啊。
方旺达立刻表示要请杜家人下馆子,宋惠兰赶紧表示太破费了,而且客人来家里应该是主人家请客,哪有让客人请客的道理。
方旺达不管宋惠兰怎么拒绝,直接热情地牵起杜君琦的手,一边喊上儿子,一边推着宋惠兰向外走去,宋惠兰完全没想到渔家人这么热情,推辞不过,只能牵起大女儿跟着方旺达去了小饭馆。
因为不是吃饭的饭点,一行人只在小饭馆里简单的吃了面,然后方旺达觉得过意不去,又点了几道菜打包带走,算是给杜家的一点小心意。
吃完面方旺达就带着方谦益坐车回去了,方谦益还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也只能憋着,想着回去后写信问杜君琦。
回去后方谦益立刻提笔给杜君琦写信,信里就提了他看到的朗诵比赛,问杜君琦知不知道李白苏轼是什么人。
杜君琦收到方谦益的信后很快写了回信,简单的说明了李白和苏轼的背景资料和他们在文史上的地位,还提了几首他们流传千古的诗词。
当方谦益收到回信后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最后一点执念,事情已经清楚明白的摆在他面前了,再也不用想什么借口来骗自己的心了,承认吧,是自己错了,一开始便错了,小姐与他是不一样的人,他却给自己编织了一个一碰即碎的幻梦,如今该死心了。
因为闽狮渔事件的持续影响,这个民间纠纷上升到了两岸政治的高度,大陆方面的态度又不明确,捕捞船只不敢出远海,只能在近海作业,因此市场上的各种海产品的供应少了,价格节节攀升。
宋惠兰每天买菜回来都会抱怨几句,一是怪政府调价不力,二是怪电厂不涨工资,本来宋惠兰都不在女儿们面前抱怨的,可是有天杜广明和同事们打牌输了大几十块钱后,宋惠兰爆发了,她每天精打细算的用有限的钱打理全家人的生活,连活虾都不舍得买,结果老公竟然敢去打牌,还输了这么多,这些钱都够买几斤活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