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琦看着巨大的投影幕布浅笑盈盈,花团锦簇的表象后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明天,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即将汹涌来袭,香港很快就要成为主战场之一了。
香港回归后,a大也正式放假了,放假前一晚,杜君琦拉着夏丽芸嘀咕了好一会儿,她很喜欢406宿舍的舍友们,所以有机会她都想着帮一把,夏丽芸家里就是做港货走、私的,香港经济很快会受到巨大打击,港币大跌,她把她对香港近期发展的预想告诉给夏丽芸,就是希望夏丽芸能抓住机会转型家中生意,夏家一直想转型,这个机会就是个绝好机会。
夏丽芸是杜君琦的脑残粉,杜君琦的话从来都是记在心间的,现在听杜君琦这么郑重其事地告知她对香港的未来预想,夏丽芸立刻就把杜君琦的话全部记在心中,一再保证一回到家就会和爸妈好好商量商量,绝对不会辜负了她的好意,态度郑重地令杜君琦都感到不好意思了。
回到l区,还没下国道就看到了正光建筑的楼盘广告,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路旁,十分夺目。
杜君琦干脆让司机叔叔拐道送她去售楼处,她想看看楼盘卖得怎么样了。
售楼处里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一大堆人挤在精美的楼盘模型前询问房价和社区设施,手中还人手一份的拿着印刷精美的装修范例,购买热情十分高昂。
杜君琦看着这一派热闹心中有些得意,为了提高买房人的购买欲,开盘销售前她特别交代爸爸要找一些托来烘托气氛,房子是大额交易物,人们买房都是慎之又慎的,尤其是现在,人们的消费观极为保守,若是售楼处里没有几个人在问价,他们连门口都不会踏入,因为在他们心里,只有“抢”才说明“好”,没人“抢”的必定是“差”的,这种烘托的营销手段,直到2015年都仍然有效。
看到售楼处里人人忙碌的景象,杜君琦转了脚跟,往门口走去,看样子楼盘销售的很好,她就不用再操心了,还是回家休息吧。
暑假了,杜君琦仍然有自己的事要忙,她把电脑给搬回来了,要继续做自己的输入法,词汇库还没弄好,大四生们都去工作单位报道了,她只能靠自己努力了,好在有整个暑假的时间,她可以慢慢来。
终于盼来了暑假,方谦益满怀喜悦的凑了过来,现在他可以天天和君琦琦在一起了。
惊喜于方谦益自学成材学会了五笔,杜君琦大大的赞赏了一番后允许了方谦益的加入,得到了杜君琦的首肯,方谦谦天天都往杜家跑,两人一起埋头翻报纸整理新词汇,在忙碌中两人的默契度更好了。
经过一个暑假的整理和录入,词汇库总算建立了起来,第一版的输入法终于可以面世了。
“君琦,这个输入法你准备起什么名字?”方谦益问道。
杜君琦支着下巴:“我想起个简单有趣的,最好带点小动物的名,像是猫猫狗狗之类的。”
方谦益也支起了下巴:“猫猫狗狗啊,我喜欢狗狗,因为比较听话。”方谦益常在猫狗身上做试验,发现狗是很容易驯服的,猫则更有野性一些,作为掌控者,他当然更喜欢好驯服的狗了。
“嗯,那就以狗狗起名吧。”杜君琦无所谓,她没有偏好。
“乖狗?”方谦益眨巴着眼睛。
杜君琦好笑:“乖狗?好吧,也行。”
于是,第一版的五笔拼音输入法面世了,命名为97版乖狗输入法。
第129章 玉瓷论坛
新学期开学,方谦益入校后先去军营参加军训了,杜君琦回校后则是接到了讲师任课安排表,她要继续担任大四年级的计算机老师。
杜君琦想想心情真是复杂,她既是大四生又是课任老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她要是特意与别的课任老师交好然后从老师们手中套到考试的内容不是太容易了,学校对她还真放心。
借着教授计算机课程的便利,杜君琦开始测试自己的乖狗输入法,她先是说动机房的主任同意她在每台电脑上安装乖狗输入法,然后她再在每一课堂前做说明,请同学们使用乖狗输入法,帮助她测试输入法的实用性,以及留意程序存在的错漏。
简短的课前说明后,整个机房在短暂的安静后轰得一下沸腾了。
什么!杜君琦竟然自己做了一个输入法软件?
靠,这么厉害,还让不让普通人活啦!
这么高调的炫智商,真的好吗?
考虑过他们这些平凡人的感受吗?
还能不能愉快地做同学了?
就算已经习惯了杜君琦的天才光环,同学们还是承受不住的杜君琦的又一次高调爆发,差距太大了有木有,简直是要逼死普通人啊!
有了上一届毕业生的教学经验,这一次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程就丰富了许多,因为有一整个学期的教学时间,学校甚至还要求老师们教会学生使用五笔打字法,因为现在五笔打字是主流,打字速度的确是快,加上外面各大单位组织的员工培训要求的也是五笔打字法,学校的教学得符合未来工作的实际需求,所以五笔就成了必要的学习要求了。
杜君琦对这个教学要求是求之不得,同学们学会了五笔,就能更好的检测她的乖狗输入法的五笔拼音混打功能了,多好的实践群体啊。
照例让同学们课后自行背诵课本知识,杜君琦一上课就直接上机实操,第一节课就教他们绘制键盘图,方便课后自行练习盲打,紧接着就教他们五笔字根和拆字,她想尽快地让同学们学会五笔打字,这样他们就可以测试乖狗输入法了,等他们学会打字后,她还想让他们做她的聊天软件的第一批测试者呢。
乖狗输入法第一版完成后,杜君琦就把重点转移到了聊天软件上,这时候没什么聊天软件,想要与他人交流,用的都是系统上自带的邮件平台,如果没有对方的邮箱地址,想找人聊天都没地儿找,更不要说在茫茫的网络中寻找陌生网友了,互联网连接世界,这是宣传广告,实际上还是一对一的小圈子交流。
拥有最大客户群的企鹅聊天软件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网页聊天,当时最受网友喜爱的寻友模式是聊天室模式,先在聊天室里聊,在茫茫的群刷中随机找人聊天,聊的来了再私扣加好友,然后再转为一对一对话框聊天,这种模式其实与论坛跟帖模式差不多,就是刷的会更快一点,而且不能保留聊天记录,一退出就没了。
杜君琦一向信奉一句话,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她不想领先太多,凡事都需要循序渐进,不然人们会接受不良,所以她依照前世人们的接受顺序,创建的聊天平台第一版是网页聊天,也就是创建聊天室大厅,然后个人面板上有添加好友选项,可以选择私聊。
在推出聊天平台之前,杜君琦先找了a大的校报,她要创办一个论坛。
与所有的大学一样,a大也有一个在学校管理下由学生自主自治的校报,因为自主度比较低,校报的内容也就平淡无奇到了没什么学生关注的地步,因为校报上除了写写校领导的动态、学校的动态外,就是学生间的互助互乐了,虽然偶尔有一些好文章,但总体来说,还不如市晚报来的有趣。
杜君琦想创办一个校内论坛,当然了,校内论坛是第一步,她想办的是几校联合的大论坛,最好能发展成本省内有影响力的大论坛,不过这个目标是长远目标,现在她想办的就是一个校内论坛。
要办论坛,那就得有帖子,帖子虽然可以让网友们随便写,但是,考虑到现在电脑不普及,能使用上电脑的无不是国家机关和国企单位,在网上随便一个发言人都可能是科长处长局长,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办个以新闻讨论为主的论坛比较好。
以新闻为主,那就要找校报了,杜君琦没时间整理上传每日新闻,而校报里人手充足,而且他们天天都在关注新闻,长期定了十几份报纸杂志,由校报出面负责整理上传新闻这件事是最合适的。
杜君琦找了校报社长,把她的意思一说,社长和社员们都很兴奋,立刻就拼命点头同意了。
人有了,报纸杂志有了,论坛框架也建好了,就缺电脑了。
杜君琦找上了机房主任。
机房里那么多台电脑,匀两台出来可以吧?白天教学时间不占用,晚上能使用3小时吗?
机房主任觉得有点意思,他平时在机房也无聊,虽说能上网,但是网上真没什么网站好逛的,空荡荡的,虽说有少数几个网站存在,但是大多是需要身份认证,普通网友是进不去的,而公开的,有意思的,大概也就只有水木清华bbs了,不过不是出身清华的,进这个bbs总是有点隔阂感,机房主任就从来不说话,只是看看而已,现在杜君琦要搞一个a大的bbs,机房主任觉得很好,很支持,反正只是匀两台电脑,晚上用上3个小时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而且杜君琦是什么人,她能借着a大的资源做什么坏事吗?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