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范池的处女作中国票房惨淡,也从一些人口中了解文艺片似乎在中国还未形成一个规范化多边化的市场产业链,雷蒙德再次向范池提出要让回法国发展,中国确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很有潜力,但是目前来说,这个市场远没有成熟到可以让范池这样的文艺片导演如鱼得水的地步。
范池依然拒绝。
雷蒙德叹一口气,只能作罢。
》》》》》
2015年,沉寂许久的法国导演塔玛拉·霍恩带着她的新片《18号禁区》亮相今年第68届戛纳电影节,这是她继《精神病人》,十年后,第二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
对于一贯高产的塔玛拉·霍恩导演,三年没有作品问世,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地事情,霍恩拍戏非常快,她是业内公认的前期快手,前期拍摄几乎不会超过三个月。
《18号禁区》以女性同性恋为题材,讲述了两个寂寞的家庭主妇,互相慰藉,因同病相怜渐渐产生滋生了非同一般的情愫。
这部电影不仅取材大胆,内容也相当的惊世骇俗。
不同于当年风靡全球的影片《断背山》那种隐晦的爱情,《18号禁区》两位女性恋人表现爱的方式相当直白露骨。
亲吻挑逗,互相攀比谁的技巧更加高超。
霍恩的床戏一直花样百出,哪怕到了女同题材的影片,也毫不逊色,让人看了面红心跳,口干舌燥。
但故事的结局却相当的出乎意料,她们并没有像她们表现的那么勇敢,当各自的丈夫回来后,她们选择回归各自的生活,切断联系,见面假装从不认识。
这是一部看似浅显露骨,事实上却非常耐人寻味的影片。
两位女主角并非活跃在银幕上经验老道的明星,而是两位籍籍无名的舞台剧演员。
事实上,两位女主角曾经邀请过凯特·温斯莱特和伊莎贝尔·阿佳妮,前者是因为档期问题,后者则是因为无法接受太多的露骨戏份而拒绝。
既然心仪的演员拒绝出演,导演干脆启用新人,亲自上阵调-教。
出演该片主演之一的女星萨琳娜在媒体见面会毫不避讳地指着另一位演员说,“我熟悉她每一寸肌肤”。
同性题材影片历来都是各大电影节非常常见的题材,巧合的是,包括《18号禁区》在内,今年有多部女同题材影片亮相戛纳电影节。
其中不乏质量上乘之作。
塔玛拉·霍恩这部回归之作,在二十多部主竞赛入围影片中,绝对算是比较好的片子,电影十分抢眼,无论是剧情节奏还是画面都无可挑剔,或许是因为女同题材影片,今年泛滥,评审团总觉得和霍恩以往的作品相比,总少了一些新意。
看过了《大新闻》、《沉默的镜头》这样惊艳的影片让大家对霍恩的期待值更高,《18号禁区》纵然是一部上乘之作,但是和大家心理期待值还是有差距。
霍恩是戛纳电影节体系培养出的嫡系,又是法国人,评审团成员中,许多是塔玛拉·霍恩的推崇者,纵然《18号禁区》并非最好的那批,评审团还是决定将评审团大奖,也就是银棕榈奖颁发给她。
不过,这个奖还是受到了不小的争议,媒体的争议焦点其实很奇怪,《18号禁区》在霍恩过往作品的评分中不上不下,处于中游,比它分数高的有好几部电影,其中就包括多年前入围戛纳的那部《精神病人》。
在《精神病人》尚未获得如此殊荣,多年之后,塔玛拉·霍恩却凭借一部还不如《精神病人》的女同题材影片,拿到了评审团大奖,难道这是戛纳迟到了近十年的补偿不成?
当然,也不会有媒体觉得这个奖塔玛拉·霍恩不配得到,要知道《18号禁区》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媒体虽然觉得电影赶上今年的女同大军,有些审美疲劳,但还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不过,因为电影的禁忌画面比较多,估计这又是一部15禁或者13禁题材影片。
估计明年的凯撒奖也不会有《18号禁区》什么事情,毕竟权威奖项很少将大奖颁给一部限制级电影。
》》》》》》》》》
塔玛拉·霍恩三十五岁那年,被is正式聘为导演系讲师,负责电影编剧公开课和视听语言专业课,授课学生不仅包括导演系,还有剧作系。
她也是导演系最年轻的讲师,没有之一。
马修·卡索维茨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羡慕嫉妒恨起来,嗯,当年他也想考is,可惜没考上,等到他水平够了,年龄又不够了is只招收27岁以下的学生。
没想到自己这个好友不仅考上了,多年以后还成为了讲师,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的节奏。
塔玛拉·霍恩的公开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因为霍恩老师拍戏经验丰富,例子也是随手拈来,听她的课非常有趣。
当然霍恩老师也不会将他们当成小孩子,事实上,进入is学习的无一例外,都是电影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根本不像是刚入门或者根本没入门的学生那样需要老师讲述基础课,霍恩传授他们的,都是一些技巧和经验。
相比起很笼统的教学,霍恩似乎更喜欢因材施教,她比较喜欢先让学生做作业,做完作业在给学生讲问题。
当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非常吃霍恩老师这一套,桀骜不驯的学生也大有人在,毕竟他们中,很多学生入校以前,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作品,有时候霍恩讲得,对他们来说是老生常谈,又或者他们认为自己的是对的,坚持己见。
这么多学生,总有那么一两个刺头儿。
这个时候,霍恩老师的做法就非常让人意外了,她根本不和这些学生沟通,而是直接交给系主任。
霍恩的说辞也非常明白,我只负责讲课,这些学生听不下去我的课,那就说明我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们,让适合的老师去教他们吧!
如此一来,大家对霍恩老师的性格大概也有了一个准确的了解,这是一个看上去非常细腻,内心却异常简单粗暴的人。
☆、第182章 番外-后来的故事(二)
雷蒙德·培根和塔玛拉·霍恩总有有三个孩子,赫帝、戴西、维特。
赫帝年龄最大,其次是哥哥戴西,最后一个是小儿子维特。
几个孩子的年龄差都不算小,戴西比姐姐小七岁,维特比哥哥小八岁,比姐姐小十五岁。
赫帝越长越像爸爸,维特则从小就像妈妈,只有戴西,既不太像爸爸,也不太像妈妈,而像舅舅亚伦。
更准确来说,戴西更像是亚伦和雷蒙德的孩子。
在苔米的印象中,女儿小时候是一个非常羞涩乖巧的小姑娘,常常会因为爸爸给买了玩具而哭泣,因为爸爸把玩具店的玩具都买下来了,其他孩子就没有玩具玩儿了,可是要让她把爸爸买的玩具分给其他小伙伴,她自己也很伤心,只能抱着爸爸,愧疚自己为什么那么不善良。
至于为什么不抱着妈妈哭,因为妈妈要拿着摄像机录啊录啊录……
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这些都成了让他们极力想要毁尸灭迹,却又敬畏父母威严而无法删除的黑历史 ̄□ ̄||。
苔米一直觉得她和雷蒙德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虽然他们一直在汲取经验,让三个孩子可以健康成长,但事实上,三个孩子看上去都不太正常。
大女儿赫帝,成年之前都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乖巧的甚至有些过分,对比曾有辍学经历、还未成年就偷食禁果、并嚷嚷着结婚的父母,赫帝简直是太正常了!
但记住,那是成年以前,迈入大学,成年后的赫帝像是突然在感情上开了窍。
男友三天两头的换,完全不顾母亲有轻微面部识别困难,好不容易将这个小伙子的名字和脸对上号,还未巩固巩固,女儿就换男朋友了。
最让苔米发指的是,赫帝竟然背着她偷偷和自己学生谈恋爱,更要命的是,当她发现时,两人竟然已经分手了!!!
那是苔米非常看好的一个学生,是一个意大利男孩,入学考试的时候表现的就非常抢眼,是意大利新生代导演中,最被看好的一个,好几位意大利导演向苔米打过招呼,希望她好好照顾一下这个才华横溢的后辈!
言语透着这是意大利电影未来的希望。
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把意大利影坛的未来给睡了,吃干抹净后还把人甩了!
苔米想找赫帝谈谈,额,你至少要给我说一下分手理由吧,免得以后人家家长找上门我这不好交差。
结果赫帝振振有词,对方是处男,技术太差,做不了几分钟就泄-了,怀疑是撸太多早-泄!!!
苔米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只能扶额让女儿离开。
怪不得那段时间她感觉这个学生看自己的眼神充满幽怨,作品也透着一股凄凉悲怆的感觉!
那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年轻人,他的天赋自然不会因为一场恋爱失败而消失,不过这场失败的恋爱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反正后来这个腼腆保守的男孩后来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采花”导演,作品出众,私生活却非常混乱,和多位圈内影星传出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