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走了,夏若明显感觉到周围打量自己的视线多了起来,有几个忍不住的已经笑着搭上了话:“小姑娘,你这衣服是市里买的吗,真好看。”
“我上个月才去市里,那里的大商场还没有这样的衣服呢,肯定是南面的货。”一个刚送自己孩子进了考场往外出的女人插上了话,要不是这衣服实在漂亮,她想着给自己女儿也买一件,不然谁会在人群中耽搁受这罪。
“那咱们这儿也该进货了吧,这颜色还没见过呢。”周围不乏被漂亮衣服吸引视线的女人,夏若这个主角还没说话,她们已经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
“那个……”夏若没想到,代言的事儿还没头绪呢,她这边已经开始起作用了,不过被这么多人盯着推销东西还真是有点……让她想起了自己大学做促销的时候。“这是咱们县城的衣服啊。”
夏若一语惊人,不过围观的人明显不信,即使再忙,大家也会在周末逛街买东西,哪里不知道县城的流行,这么显眼特别的衣服看在眼里就不会忘记,市里都没有,这个小县城哪里来的进货渠道。
“真的,还是咱们县里的厂子做的呢,就是佳佳服装厂。”夏若也为自己直白的推销汗了一把,反正该说的都说了,信不信就是他们的事了,反正婶子后续还有安排,早晚他们都会知道的。
“张桑娥的厂子?”内里倒是有个知情的,想来家里肯定是跟服装这一块有些关系了,看疑惑的大家都在看她,连忙普及知识:“就是道南的那个服装厂啊,原先不是说有一批货进水了吗,就是她那一批,好多服装店都收到了消息,怎么都不敢进她的货呢?”
夏若若有所思的看了说话的人一眼,听她的话好像婶子布料进水的事儿有人散发出去呢,那么布料进水的事儿是不是也别有隐情呢?看来,等等要给婶子说一下,别这批货也出了问题。
大家可不管服装厂的布料怎么进的水,她们知道服装厂是本地的,现在只想知道,服装厂是不是真的有这批货?
“布料进水了?看不出来啊,”有好奇的人摸了摸夏若裙子的下摆,从上而下,由浅到深,这渐变的紫色仿佛紫藤萝花的瀑布一气儿流泻下来,小姑娘一个简单的马尾,站在蓝天白云绿树下,端的是吸引人。“跟是特意染出来似的,如果布料进水可以做出这么好看的衣服,那服装厂还不得天天往布料里洒水啊。”
听到她的话,周围的人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方才那个透露出内情的人摸过布料后叹道:“还真是那批布料……”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说张桑娥这厂子会倒闭,哪想到人家还有这主意呢。
看大家眼光催促着她讲下去,她却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片刻后笑道:“是不是我也说不清,正好我有事儿要去道南一趟,去佳佳服装厂看看就行了。”说完后便急匆匆的骑着电动车往南边去了。
趁着衣服还没投向市场,她早点与佳佳服装厂合作,再晚可连肉汤都喝不到了。
“布料确实是被水浸了,但这衣服设计剪裁都很新颖,这让原本的瑕疵变成吸引人的优点,”有个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也凑过来看了一眼,慈眉善目的样子很是亲切,“小姑娘,据我所知,佳佳服装厂可没将这批货投入市场,这么好的东西却不往外卖,这可说不过去。”
“大家说的不错,这批布料确实进了水,也被制成了成衣,但因为有瑕疵,县城里并没有服装店愿意进货,所以佳佳服装厂才对成衣进行二次加工,就成了大家眼前的样子,”夏若口齿伶俐,几句话将事情说了个清楚,为消除大家的疑惑,她大可实话实话:“不过大家也看到了,样品就在这里摆着,这批货市场反响肯定很好,如果不提前准备,到时候只怕抢都抢不到了呢,再用水浸泡布料,也不一定能染出这次的颜色了。”
后面这一句是怕现场有其他服装厂的人,免得他们有样学样,故意用水浸泡布料。
老太太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夏若一眼,难为小姑娘也不怯场,虽然知道这小姑娘是在怂恿大家购买也不点破,反而煞有介事的点头道:“那我可谢谢你了,我正想去南方进点流行货,没想到在咱们这个小县城就解决了。”
其他人一听,有做生意的朋友的立刻联系,赚钱的事儿谁不想干。
等到人群慢慢散去,夏若才松了口气,甩着手站到了树荫下,因为身上穿着漂亮的裙子,也不敢大大咧咧的往哪里随便做。
“小姑娘坐下歇歇吧,考场可得到晌午才能开呢。”老太太从不远处拿来两个小马扎,夏若看她已经坐下了,便说了声谢谢,用手从后面拂着裙子坐了下来。
老太太的笑容更加温和,看这小姑娘言谈举止端正大方,是个有教养的姑娘,难为她那么小,就将这些动作做的这么自然。
夏若倒是没什么感觉,她虽然出身农村,但骨子里的骄傲让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喝水吃饭,走路说话,虽然够不上标准淑女,但也不会是言语无状,让人厌恶的疯丫头。
“小姑娘是陪家里人考试?”老太太颇有兴趣的问话。老小孩老小孩,说的可不就是她,嫌家里没人说话,一大早就乐颠颠的跑过来此时人最多的地方,没人说话,看看热闹也行啊,此时让她逮着个可以陪自己说话的小孩,自然高兴的很。
“我陪姐姐过来考试的。”夏若倒没有不能和陌生人说话的意识,因为眼前这老太太太过明显的善意。
“哦,那你家离这儿不远咯,说说在哪儿,说不定咱们住的还不远呢。”听她这么说,老太太更高兴了,以后没事的就找小丫头说说话溜溜弯,省的对着家里一个两个忙的只吃饭时候在家的人生气。
“那估计近不了,我家在张庄,离这儿三十里路呢。”夏若赶紧回答。
“那你一个小丫头还陪姐姐来考试,胆子真大,”老太太对于没有听过的地名诧异了一下,也没有太过刨根问底,只是可惜自己刚找到的小伙伴就不能一起玩耍了,“那你在佳佳服装厂里有亲戚,不然怎么还给他们打起了广告?”
夏若调皮的吐了吐舌头,“厂长是我们本庄的婶子,她借给我衣服穿,我就投桃报李给她做宣传了,没想到还真的有作用。”
“那她可得好好谢谢你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家就都知道她们那儿有特别漂亮的衣服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老太太从漂亮衣服聊到中招考试,从国家教育聊到家长里短,一晃半天过去了,除了嘴巴干点,竟然没有觉得累。
她说话的时候小姑娘就安静的听着,俏生生的小模样让人看着就心里高兴,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搭话,让说话的自己并不觉得冷场尴尬,懂事的完全不像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
考试下场的铃声已经打响了,各个考场里的考生慢慢涌向门口,老太太正想拉着夏若到一边去等,却听到身后响起了一个略带埋怨的声音:“妈,你怎么又跑到这儿来了,马上就要下场了,可别让谁挤到您。”
说话的女人不经意的往旁边一瞅,眼睛立刻瞪大了两分,昨天才见过的人她怎么可能忘记,这个小丫头怎么在这儿?
想到种种巧合,纵使眼前的人只是个小丫头,尤春香还是皱起了眉头。
☆、第二十章 好感
看到自己的儿媳,老太太有些不愿意的皱了皱眉,这个儿媳是儿子的大学同学,家里生意做的蛮大,平时蛮懂事,就是有点瞧不起人。莫欺少年穷,这句传下来的老话也只有真正看的通透的人才能明白。
对于婆媳关系,身为媳妇的尤春香极为敏感,她虽然不觉得自己缺了什么,但对于丈夫的母亲还是极为尊重的,更何况老太太一生与艺术相伴,对人谦和,对自己也极为宽容,察觉到她不高兴,尤春香放缓了语气:“妈,小风马上就要下考场,等一会儿见到你肯定很高兴,不过这里人太多了,咱们到一边去等行吗?”
老太太也不会没事找事,听完尤春香的话点了点头,夏若已经利索的将两个马扎合拢起来掂在手里:“昨天谢谢阿姨了,等我姐姐出来……”
“不用,都是举手之劳,再说你也帮了秦风,我们也算是互相帮助了。”尤春香脸上带着疏离的笑容接过夏若手中的东西,看自家老太太又开始看着人家和气的笑,心里叹了一口气,明明自家也有孩子,怎么老太太总是看着人家的孩子好呢?
如果不是她和丈夫的生意正在上升阶段,她真想回家再生一个算了。
听弦音知雅意,人家就差明打明的说咱们两清了,夏若自然不会不识趣,伸手从身边的小挎包里掏出两张钱递了过去:“这是昨天的住院费和医药费,麻烦你们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不能再让你们出这个钱。”
夏若也不会占人家的便宜,这钱是张桑娥给她的,她就当是先借的,回头再还上。
尤春香眉头微蹙,她自然看不上这点钱,况且眼前这女孩的态度也太不将她放在眼里了,只是,婆婆还在面前,她才不会因为这点事儿发脾气,但是,从一个小女孩手里接钱怎么就感觉这么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