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了,先看拍品。”唐奕承嗓音醇厚,宛若溪涧落水,低沉而不张扬。没有片刻的停留,他两条大长腿径直走进大堂。
从纽约到香港十五小时的飞行时间,航班起飞前一个小时,这男人还在跟董事会进行视频会议,此刻他脸上却丝毫不见旅途的疲惫,尤其是那双狭长的眼眸,清明又深幽,墨色的瞳仁里晕着一丝浅浅的光,如同月下清潭那般幽静慑人。
倒是他的贴身特助宋远有些体力不支,一不留神再度开起了小差。
整件事都透着古怪。
两个月前,一份苏富比秋拍会的邀请函寄至唐奕承位于纽约总部的办公室。类似的邀请函多如牛毛,上流社会是一个与“普通”二字无关的圈子,他们举办的拍卖会、品鉴会有着特定的高端参与者,而极为低调的唐奕承鲜少出席这样的场合,每次那些各种各样的邀请函最后都被拿去喂垃圾桶了。
但这次,是个例外。
直到此时,宋远仍清晰地记得当初唐奕承看到拍品图录时,那副瞬息万变的神情——怔忪,直至脸色惨白僵冷得犹如石雕一般。
那是一种他从未在老板脸上看到过的表情。
宋远的小差没开太久,转眼间三人来到VIP会客室,带着白手套的工作人员双手将拍品呈现到唐奕承眼前。
据说,世界上最珍贵的蓝宝石在光源照耀下能反射出十二射星光,这一刻,撞进唐奕承眼皮底下的这枚袖扣上的蓝宝石便如此,晶莹剔透,熠熠生辉。
按照陈经理和宋远的预想,唐奕承应该戴上白手套,如获珍宝一般将袖扣从顶级首饰盒里取出来,再用拍卖行事先为他准备好的专业放大镜逐一检查宝石的透明度、净度以及是否存在瑕疵,以确定他那一千万港币没有白花。
可事实却令人跌破眼镜。
唐奕承只是那么清浅地一瞥,锐利清幽的眼神在它上面甚至停留了不到一秒钟,他便悠悠挪开了视线,似是不愿再多看一眼。
“可以了。”他轻启薄唇。
蓝宝石散发的光芒依旧璀璨,可气氛一下子冷却了。
如果不是唐奕承说出这话时眼底转瞬即逝的一抹黯光,宋远真要被他这副无所谓的模样骗过去了。细看之下,划过他眼眸的那道光,就像是乌云翻滚而来时突然变得稀疏的星光,失去了色泽,暗淡无光。
唐奕承在会展中心停留的时间很短,宋远跟着他离开,越发一头雾水,终于忍不住问出那个憋了很久的问题。
“唐总,这枚袖扣对您很重要么?”重要到让他不惜飞越大西洋,从美国东岸远道而来,只为亲眼看上一眼。当然,后面的话宋远是不敢说的。
唐奕承的脚步隐隐顿了顿,顷刻间,有一种晦涩的情绪被这个问题拖拽了好远。
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疤,被鲜血染红的袖扣,黑暗的地下拳击场,以及某个女人轻轻抚触疤痕的指尖,柔软又带着些微的颤抖……那些早被大西洋海风吹得支离破碎的画面,明明已经过去很久了,但也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清晰可见。
只是一刹那的失神,唐奕承便再度加快脚步,轻飘飘地丢给宋远一句:“也没有很重要。它只是遗失多年,在今晚物归原主罢了。”
物归原主?
宋远疑惑地挠了挠头,刚想追问“为什么袖扣只有一枚,而不是一对”时,他忽而又想起另一件事,赶忙转移了话锋:“刚才我听陈经理说,蓝宝石袖扣的卖家目前也在香港,是否需要安排你们见个面?”
卖家……
难道要他见那个叫陆语的女人么?
这回唐奕承倒是不再有分毫迟疑,冷冷地吐出两个字:“不见。”
也许,这个时候的唐奕承不曾预料,这世上,所有口是心非说出的“不见”,往往都会变成“遇见”。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还是会送出二十个红包,上榜前就靠姑娘们的留言支持了,拜托拜托~
赠书要稍晚一点,因为我还没收到出版社的样书,等十月初公布赠书名单哈。
看到新老朋友冒泡好开心,明天上午九点,不见不散。
第三章
梁梓行收到陆语的微信时,是在隔天晨曦浮动的早晨。
属于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香港,初晨的第一缕阳光总来得特别早。酒店落地窗外,浅金色的晨光逐渐从天地交界线间弥散开来,一点一点地露出蔚蓝色的天空,没有B市的雾霾与干燥,也没有干涩微凛的秋风,整座港岛浸淫在一派温暖和煦的海风中。
出游的好天气,梁梓行原本打算今天带陆语在香港好好玩一天的,那个女人的日子过得太干巴无味了,她整天把自己关在黑黢黢的暗室里摆弄一堆胶片,简直是暗无天日。
可突如其来的微信消息,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泼下,凄凄然让他的行程泡汤了。
陆语:我有急事,先回B市了。
一大早就被这条倒胃口的信息吵醒,梁梓行靠坐在床头,揉了揉沾染着晨光的短发,轻叹口气。没等他的叹息声落下,一条属于女人的白皙手臂悠然缠上他的腰,那股软绵绵的力道又把他拉回了被子里。
赤鱲角,香港国际机场。
作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香港机场在早晨时分已经客流熙来攘往。陆语的行李精简,背着个双肩包在闸口排队登机,伴随机场广播传来的,是她的手机铃音。
“陆姐,一夜之间变成小富婆这种美事也不知道第一时间通知我,信不信我分分钟跟你友尽!”冯晓冬清脆悦耳的声音穿透周遭的喧嚣,轻震陆语的耳膜。
她把手机稍稍拿远耳畔一些,无奈地挑了挑眉,想必又是梁梓行给这丫头通风报信了,“我昨天累了,没顾得上跟你说。正好一会你去趟地产中介,帮我把鱼儿胡同那间四合院的购房合同取回来,其他的等我回去再处理。”
那套老房子对陆语而言有多重要,冯晓冬再清楚不过,它是陆家老宅。
B市的房价让人望尘莫及,想起陆语前阵子到处筹钱时那副愁云惨雾的样子,冯晓冬就特别心疼。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她音量不减,十分乐观地分析道:“我粗略帮你算了算,一千万港币相当于八百多万人民币。扣除各项拍卖税后,你拿到的钱够付大半房款了,剩下的再跟银行贷款就行了。”
拜拍卖结果所赐,情况比预想中好太多。
陆语踩着平底船鞋穿过登机桥,进了舱门,她把手机换到脖子上夹着,随手将双肩背扔进行李架内,说道:“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数学这么好呢。行了,飞机快起飞了,回头再说吧。”
冯晓冬“嘿嘿”笑了两声,“中午我去机场接你,咱俩开荤吃顿大餐去,记得是你请!”
收线,陆语嘴唇向上翘起一弯弧度,浅浅的,却像是大雪初霁后穿透云层的那缕朝阳一般,灿烂明快,又透着没来由的轻松。
这是几个月来,她第一次展露出这样的笑容。
可飞机起飞没多久,陆语很快笑不出来了。
邻座的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把小桌板上的饮料打翻了,黄澄澄的果汁哗啦洒了陆语一身。如果光是衣服湿了倒罢了,问题是连她的座椅都被弄湿一大片,黏黏腻腻的,根本没法再坐。赶上几个旅行团同机,飞机几乎是满舱,她想换个位置都没有。
小男孩的母亲连连道歉,陆语也不好苛责,她尴尬地站在机舱过道上,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好空姐及时过来,问明情况后,直接帮她升级到了商务舱。
商务舱的舒适度可想而知,座位宽大,餐点精致,不仅有香港凯悦酒店提供的烤牛柳、餐后甜酒和哈根达斯冰淇淋,另有拉绒棉一次性拖鞋供应。大概这就是因祸得福吧,陆语满足地在前排某个靠窗的位子上坐下,下意识看了眼身旁的空位。
那个座位约莫是有人的,只是旅客暂时离开了座位。
座椅下方放着双男士皮鞋,低调的黑色鞋面一尘不染,手工缝制的鞋身线条简洁流畅,看鞋子的大小能猜到它主人的身高绝对不会矮;座椅上搁着份英文报纸,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报纸中间的折痕整整齐齐的。
陆语随意打量了一眼便收回视线。
不知是因为认床,还是被各种情绪滋扰,她昨晚一夜未眠,这会儿困劲袭来,她索性裹上毛毯,歪头小憩。
这一觉,她睡得可真沉,就连错过了餐点都不知道。如果不是脑袋突然被人拨动了一下,恐怕一直到航机降落她才会醒来。
陆语隐约意识到脑袋上那一下来自于什么——
她睡着睡着不知怎么的就枕在邻座男人的肩膀上了,然后,她的头被男人无情地拨开。
陆语猛然警醒,嘴上急忙说着“对不起,不好意思”,仍旧带着几分困顿的目光已从男人平直的肩头移向对方的脸。
就是这电光火石间的一瞥,硬生生地将陆语的余音堵在喉咙口,瞬间失语。她眼中那丝嗜睡的光随之荡然无存,转而写满惊愕和不可思议。
这个男人,这个男人……
难道她又做梦了么?抑或是昨晚从车窗前掠过的男人剪影令她生出了幻觉?哦不,一定是卖掉的那枚袖扣作祟让她撞见了鬼。不然唐奕承怎么会坐在她身边,而且是一副她几乎认不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