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鬼精鬼精的,一看她舅姥姥的神情就猜到了什么。赶紧歪楼,岔开去。
“我想学笛子,吹笛子不用手。”她觉得学这个比较靠谱,走哪都能带上。再说她舅姥姥就会,不用交学费,省钱。唯一不好的就是吹多了,嘴巴会不会变形?嗯,这个要注意。
彭惠芬一把抱起贝贝,搂怀里,“傻孩子,吹笛子也要手拿着啊。贝贝怎么想着学这个的?”
“姥姥吹的好,好看,好听,贝贝喜欢!”就学笛子,那是国粹好不好?这会贝贝同学还不知道其实国外人家也有笛子。
马屁人人喜欢,特别是小孩子的。彭惠芬听她外孙女这么一说,一下激动的放下贝贝就开始比划。
“...................乖囡你都不知道那人都多成什么样了,好家伙!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跟人家专业的没法比吧,就这掌声雷动啊...............”
贝贝抬着小脸,听的津津有味。她舅姥姥在说第一次参加学校文艺演出的事,那会彭惠芬还不到十八岁,那是多么鲜嫩的一枝花呀!不知道舅姥爷是不是第一个想**的?嘿嘿!
“姥姥,姥爷在下面看吗?”贝贝瞪着大眼问道。
彭惠芬一愣“那会还没认识你姥爷呢?”
贝贝晃晃脑袋,“那姥爷去哪了?”原来不是青梅竹马。
“在别的学校读书,我读的是女子师范学校。”彭惠芬解释道。
“为什么你俩不在一块?姥爷为什么不读女子.....学校?”原谅贝贝吧!她实在太无聊了!
彭惠芬一阵头大,小孩子最难应付的就是为什么。这还两个为什么,赶紧的,随便说点别的。小孩子好奇心重,一下子就绕过去了!
“乖囡知道姥姥吹的笛子上面有几个孔吗?”
贝贝暗自发笑,舅姥姥转换的也太生硬了吧。哪有这么歪楼的。“不知道。”
彭惠芬从书房拿出笛子,举给她外孙女看。“呶,别拿,你一个手拿不动呢。数数几个孔。”
“六个。”这还用数,瞄一眼都知道了。
“是呀,姥姥用的是六个孔的,如果贝贝学就买个十二孔的,你人小手短,手指头换不过来哦!姥姥和你说啊,咱们中国的笛子分为曲笛和梆笛。你姥姥手里拿的这个是曲笛.............”
第十二章 六一儿童节
更新时间2014-6-13 17:49:09 字数:3597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这是前世里贝贝做作文时,描述六一儿童节惯用的一句话。
贝贝右手托着下巴颏,坐在沙发上看着她舅姥爷,今天天气好不好,她不知道,还没出门。不过她舅姥爷的心情肯定不好,看,整个脸都乌云密布了!
“来,乖囡,要不把绷带拿下来会?手臂一直吊着难受不?靠姥姥身上,来!这还早呢!还不知道啥时候来呢。”舅姥姥斜睨着她老伴,一大早的找气受,这就是他找的好媳妇!
“胡闹,王大夫说了,尽量不要取了绷带,这样长的快!”舅姥爷白了她老伴一眼。
彭惠芬这会心里不畅快,“啥胡闹,孩子晚上举个手睡不好。可知道表舅要来,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哼,连五岁的孩子都比他们懂事!”
舅姥爷李启森也不高兴,可儿子媳妇这么晚没来,肯定是有事耽误了。媳妇虽然不亲近他们,做事还是靠谱的。再说,还有儿子呢!说不定一会就到了。想到这,脸色稍霁,对着老伴说道:“你这会抱怨也没用,等他们来问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干等着也着急,咱们陪贝贝玩会。”
..............苦逼的傅贝贝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念到“礼之用,和为贵........”来来回回把诗经,论语里学过的背了个大半。她就闹不明白了,不是陪我玩会么?怎么变成我被你们.......?啊,那什么!
她家舅姥爷就是个法西斯,说什么懂不懂有什么关系,趁着这会好记性能背多少背多少。时间长了,会感悟了,自然就懂了。
贝贝决定了,回家后要把舅姥爷的这套方针贯彻到底,她姐和小明也得背,总不能差别对待不是?
十点三刻不到,表舅一家总算来了。
各自打了招呼,贝贝也叫了人,稀罕了会穿着小兔装的孙子,表舅表舅妈又亲切慰问了伤员。
屁股还没坐热,表舅妈就把家里发生的事详细说了遍。
贝贝前世也听说过表舅妈家里一些事,再结合她现在讲的,大致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表舅妈叫袁招娣,看名字就知道这家子多希望生个带把的男孩。可偏偏天不如人愿,从袁招娣开始,带娣,来娣,改娣,袁招娣她妈徐老太生了四胎都是闺女,把袁老头愁的不行。
有心再生吧?那会虽然提倡光荣妈妈,可家里条件不好,再生怕又是个闺女。后来听说求了个高人,吃了一大堆的药,过了一年倒真是生了儿子,取名袁小宝。
袁招娣比她弟大十一岁,小宝出生后那二年徐老太工作忙,大多都是她带着的,因此两人感情特别好,徐老太曾经当着外人的面,不止一次的夸赞过她大闺女,脑袋瓜聪明,对她弟也没话说,比她这个当妈的还强些,他们家小宝可是有福气了!
袁小宝这个人贝贝前世见过一次。长的倒是比他四个姐姐好看,只是瘦了吧唧的,别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白斩鸡”。
前段时间他有个哥们从南边回来,酒桌上一个劲的吹嘘广州有多好,去那干啥都挣钱。把袁小宝鼓动的心直痒痒。
他技校毕业后顶了袁老头的班在印刷厂上班,单位效益不好,奖金都发不出。这两天听说他哥们要从广州进批电子表回来卖,就动了心思,想跟着一块去,可没钱啊。
问袁老头拿?家里就存了几千块,那是老两口的棺材本,,谁都别想!袁小宝没办法就找了他大姐几次,他哥们又催的紧。他一着急,今天早上就把她姐堵家里了。
彭惠芬听完,半天没言语,倒了杯白开水递给儿媳妇。
“谢谢妈”袁招娣站起身,接过杯子,样子极为恭敬。
彭惠芬摆摆手“一家人客气啥,坐着”
这个儿媳妇,她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点。不是她小心眼,一家人干个啥,你老谢来谢去的有意思没?要是真恭敬孝顺也就罢了,就是个面子货,大半个月能不来看一眼!
“招娣,你弟弟既然上门开了口就帮他办了吧。年轻人有点抱负是好事,党中央和领导人不是也提倡改革开放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么?我们不能拿老眼光来看待事物了!不过招娣啊,跟你弟这事得说清楚,就这一次,要不行就乖乖的回单位上班。”
舅姥爷李启森说完又看了眼竖着耳朵听的贝贝小同学“《孟子》里曾说道,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当年要不是贝贝外婆,我早不知道埋哪个土堆里了。”
舅姥爷您说话能不掉书袋么?酸死了!
“行了!”彭惠芬最不爱听老伴说过去的事,一大堆血泪史,有啥可说的。摸摸怀里孙子裹的尿布。对儿媳妇袁招娣说道:“我给元元熬了点猪肝粥,你喂一喂。咱们午饭就不在家吃了,解放路有家店醉虾做的不错,一会大家尝尝!。”
“好的,妈”袁招娣接过孩子,给围上围兜。
李启森看老伴岔开话,也不再多说,关照儿子晚上把钱给袁小宝送去。
“钱..都给..过了。”李立仁磕磕巴巴的说道。李立仁说话有点结巴,特殊时期那会被吓的。
彭惠芬一扬眉,问道“给过了?给了多少?你们钱够不够用?我这给你们拿点去。”真是穷大方,老伴说的话她就不爱听。守望相助?指望她袁家相助?做梦去吧!当初还跟他们要彩礼钱!都什么年代了?农村里好些人家都不这么干了,他们倒好!两夫妻双职工呢,真有脸,这跟卖闺女有什么区别!
白瞎那钱!扔河里还打水漂呢,借给他们家,一点声响都没。
“不多,就二千块钱!”袁招娣抢着说道,其实她弟管她拿了三千,可她不想那么说。
这会能少说点是点,反正公婆又不会去问。要不是不靠谱,她都想说一千。
袁招娣学历挺高,挣的却不多,中学老师一个月工资奖金加起来就一百多。比不上她爱人李立仁,卷烟厂那是S市出了名的好单位。工资奖金比她高了一头都不止,福利也好,到了逢年过节就发东西。
有的东西吃不完,她想着带回娘家给爸妈尝尝鲜。就那么几次,也不知道谁看见了,传小话给她婆婆,害她被说了几句,弄了好大个没脸!
其实说起来他们都分开住了,公婆也管不着。拿东西回娘家,借多少钱还不是自己的事。可毕竟他们家是立仁挣的多,再加上婆婆时不时的贴补些,她在公婆面前说话就没那么硬气。
“确实不多,也就我二年挣的钱“彭惠芬看着孙子张大嘴等着吃的小模样,欢喜的不得了。哼,也就是个生了个乖孙,要不谁搭理你和你那死要钱的娘家!
“咳”李启森看了眼老伴。彭惠芬才懒得理他,不是他哪有那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