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城二代VS村二代 番外完结 (宅女逆时针)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宅女逆时针
- 入库:04.11
吃完饭,方大志叮嘱完方母把从村里各家各户借的桌椅板凳还回去,就哼着小曲出面溜达了心情挺不错的样子。
的确大儿子方远的婚事办得热热闹闹的,方大志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
尤家是什么条件他是上门定亲的时候是亲自见识过的,小三层的楼房。本来还担心这个娇滴滴的城里儿媳妇会嫌弃自家准备的婚房简陋。婚前儿子想方设法地让他同意这门婚事,他心里也是在打鼓的,新娘子条件这么好进了门会不会想着压公婆一头,故意给家里人脸色看。
仅如今从一大早这姑娘乖乖巧巧地争着抢着要煮饭看,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下的面条味道不错,手艺不比自家老婆差,关键的是她这种懂事的态度。再加上昨天酒席上往日低眼看他的一帮老邻居交口称赞,羡慕他家娶回来一个水灵灵的城里媳妇,因此,就连饭桌上大儿子对老儿子赖床的不满都没影响他此时的好心情!
洗完碗筷了之后,尤晓莺就提出想跟着父母一起去还东西,也是想趁机认识认识村里人,虽然她和方远以后还是要在县城里过日子的,但她也想早点融入方家的生活圈子。
方家的婚宴是请附近十里八村有名的大厨子来掌勺,像这样的厨师都有自己班子,桌椅碗筷都不用主家操心,和后世的包席差不离。但方家一开始没料到会有那么多人来吃喜酒,儿子的高中同学也特意从城里赶过来了,碗筷食材还凑合,桌椅却还不够,昨天办正酒的时候又临时从相熟的邻居家借了一些。
方母见她还这么懂事,也高兴,忙拉着尤晓莺的手只让她拿轻省一点的东西。
倒是旁边方远见着尤晓莺搬东西,二话不说的走过去将她手里的长凳给接了过来,将地上放着的桌子翻过了长凳往上一叠,看似瘦瘦弱弱的胳膊就轻而易举的搬了起来。
尤晓莺见状,脸上笑了起来。“你举着重不重呀?要不还是我拿吧。”
方远摇头,避开了她的手。
方母看着这样,心里暗自乐呵,这小两口,这才多大一会儿呢,就开始相互心疼起来了
有方远做苦力,方母倒是乐得自在,拉着儿媳妇两人打着空手,就开始每家每户的还东西了。
还东西的时候,方母就要向人介绍上一句,“这是我儿媳妇。”
尤晓莺站在方母身后热络地叫人,不时还给抓些喜糖给人家,对方脸上也十分高兴。“你家阿远好福气呀,新媳妇真不错,昨天没仔细看,长得跟个仙女似的。”
一遛弯儿的下来,尤晓莺也将村子里和方家交好的人家记了个大半了。
回来的时候,方母又和她说了一些村子里的情况,尤晓莺都认认真真的记住了,不住地点头。
方远跟着身后,慢吞吞的走着,看着尤晓莺和自己母亲在前面手挽着手,一副亲{亲{热热的模样,慢慢地勾起了嘴角。
一颗心踏在了实处,这才是真正地过日子啊!
☆、第7章 .29
中午吃饭的时候,方大志就问起方远什么时候带尤晓莺回门的事情。
三朝回门,但方远婚后是要住在尤家的,听他的口气还是想儿子媳妇在家里多留几天。
方远下意识地看了眼尤晓莺,见她也看向自己,又立刻把视线收了回去,“后天吧,工地和学校都离不得人。”
方母一听心里也不好过,儿子结了婚怎么感觉成别人家的呢,自己见上一面都难得很,但还是强笑道:“你们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正事,耽误了也不好!”
尤晓莺笑道:“爸妈,反正家离县城也不远,我和方远一有空就回来看你们。”
“你们有这份心就好。”方大志颔首,又转头对方母道,“老婆子,你也准备着后天晓莺回门的东西,免得到时慌了手脚。”
“这还用你说嘛,我一早就置办好了。”
吃完饭后,尤晓莺要洗碗,被方芸拦着了,“嫂子,你回屋了歇会吧,这里交给我就好。”
尤晓莺抢不过这个手脚灵活的小丫头,但也不好真的听她的话回房歇着,就在一旁帮着打下手,也想着和小姑子好好相处一下。
尤晓莺接过方芸洗好的碗筷,“小芸,你还在读初中吧,几年级了?”
方芸洗完的手一滞,声音细细的,“初三了。”
方芸的性格在四兄妹里应该算话最少的一个,打了这句就没有下文了。尤晓莺也不觉得冷场,“那下半年就该读高中了,想过读哪个学校吗?”
“我没打算再继续读高中。”方芸的声音微弱,要不是尤晓莺离得近还真听不清楚。但就这样也把尤晓莺唬了一跳,这好好的怎么会不想读了?这事她在方远那怎么半点口风都没听见?
大概是看出了尤晓莺眼底的疑惑,方芸语气平静,“嫂子,你别多想。这是我自己的主意,我成绩也不向大哥大姐那么好,反正也不可能考上大学,还不如趁中考的机会拼一拼,要是能考上省属的中专,也能早几年出来挣钱……”
尤晓莺看着眼前方芸,她眼神通透,语气镇定,显然这个主意在心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真的她眼底流露出那股子成熟,绝没有人会相信这是个还没满十六岁的大姑娘。
九十年代有个怪相,成绩第一流的上了中专,第二流的进了大学。初中会考成绩出来了之后所有的初中毕业生都要面临着选择,上高中还是上中专?
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那时候当年上中专是要进行考试预选的,成绩最好的学生才可以上中专。方芸能有考中专的想法,说明她在学校里的成绩还不错,至少是全校的前二十名,如果考中专没有预选上,考中专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当是的主流观点是上中专也包分配,毕业了能拿城市户口了,照样是有自己铁饭碗的国家干部,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早拿工资,早上班;还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梦想。上高中也不见得能考不上大学,万一没考上就什么都没有,还得回老家种地。总觉得只要考上了就是好事情,再加上九年代初专生工作分配还不错,还有一种说法,大专生毕业没人要,反而中专生比较抢手。
方家的孩子成绩据说也不错,方芸自己要是再努力点也不是没机会上大学,怎么想着读中专呢?方芸的早熟,这样考虑可能是为了早点奔出来为父母减少负担,但尤晓莺觉得她这样完全没必要。如今方家环境一天天好起来,方远绝不会放着下面的弟妹不管,在方家父母的是什么想法尤晓莺不知道,但方远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这事你和爸妈商量过了吗?”
方芸摇头,眼神里有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天真期待,“还没有,我准备等中考成绩出来了再说,要是我有那个命能考上省属中专就好了。不然,我就去沿海打工,我听去年回村的春花姐说她在广州那边的厂子里做工,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块呢!”
“小芸,你别怪嫂子多嘴啊,我觉得事关你一辈子的前途,你还是应该先和家里面商量一下。”
闻言,方芸只是善意地笑笑,也没答话,看来还是拿定主意先斩后奏了。
尤晓莺是打心眼里不赞同方芸的决定,但她这个才进门第一天的新嫂子,即使费口舌去劝,方芸又能听进去多少呢?尤晓莺暗暗决定有空还是把这件事提前透露给方远知晓,不然等事成定局了,方芸再告诉全家人,不知道会在方家引起怎么的风暴了……
两人一时间沉默无话。
恰逢这时,方母从里屋了出来,见灶台前只有尤晓莺和二女儿的声影,“晓莺,阿远和他爸上哪去了?”
这两父子刚刚还在屋外地基边唠嗑了,一转眼人就不见了,尤晓莺还真不知道他们上哪去了。
还是方芸帮忙解围,她双手在腰间的围布上擦擦,“妈,刚在饭桌上爸不是提过他做竹器的竹子没有了吗,他和大哥一准是去后山上砍竹子了。你找他们有事,要不我去把人喊回来?”
方母道:“没事,我就顺口问问。”又朝尤晓莺招招手,“晓莺呀,阿远他不在,你在也一样。你进来一下,我有事和你说。”
和方母进了里屋,小弟方航吃完饭后又趴在床上睡午觉,方母一巴掌拍在小儿子的屁股上,“你是有多少觉,没睡够呀。去去,起床出去玩,我和你大嫂在这有事要商量。”
方航嗯哼两声,没好气地翻了个身面朝着墙壁,拉起被子蒙住脑袋,继续呼呼大睡。
方母又不轻不重地拍了几下被子,叫了几声,方航都像没听见一样。看来是真拿这个小儿子没办法了,方母僵在床踏边,尴尬地冲尤晓莺笑了笑,“你瞧瞧这个懒小子。”
尤晓莺主动向方母递了个台阶下,“妈,要不上我和方远屋里说去。”
方母一听,那还有什么不同意的,也顺坡下驴。“那你在这等我会啊。”
她也没避着尤晓莺的面,转身抬了抬小儿子枕着的枕头,在枕头下面摸出了一把钥匙,开了床边立着的樟木箱子,从里面拿出个红色的本子与一个灰扑扑的布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