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大了,果然有了自己的心事。柔兰公主看在眼里,却没再说什么,虽然担心着……毕竟,八字还没一撇呢,何苦拿来刺探,平白让孩子揪心。
“之后的事儿有我,你快好好歇歇。”婶婶亲和地安慰侄女儿,逗笑,“要不要赶紧躲回去睡一觉?月儿说不准哪天还要逮你,赶紧养足了精神,好陪她疯。”
真是忙狠了,把那煞星都忘了!
黛玉下意识地捂着心口,觉得心儿肝儿都揪得疼,上次她想要接宝姐姐进宫,结果撞上了泔水车,不得不失约了那位刁蛮无礼的公主殿下,还特地赔笑了句“饶了我罢,下次任你掐可好”……只怕弄月那厢正等着她呢!
柔兰公主掩着唇,再次提醒:“你身为在京的县主,过几天,要跟我一同进宫叩礼。”
天,这些天,她忙得跟母蝗虫似的,到时候可别把这一把“老骨头”折在沁芳苑里头!
黛玉脸儿发白,赶紧辞别叔叔婶婶,一溜烟回了后院,翠竹掩映下的小厢房,寒冬之下,别致而更显风骨,这是黛玉在公主府里的居所。
“黛玉心思太通透,我本还怕她慧极必伤,可仔细瞧着,这姑娘心善且大度,事事处处会为别人照想,倒不像是个会钻牛角尖的。”柔兰公主不由看向小几上的绣扇,沁着满眼的温和。
这柄绣扇是黛玉闲来无事绣着玩儿的,上头有两只雪白的小兔儿,圆滚滚的,正扒在藤条织的棋盘上,棋盘上的残局闻名天下,千百年来难道无数才子,可对活泼好动的小白兔而言,破解起来何其简单——磕嘣,啃碎了,哪里要用多少玲珑心思!
若黛玉真要嫁入宫中,这份心性,虽难对付暗箭伤人,却可轻易渡过那道最难的坎儿:心结乃是心劫,皇宫之中,最怕的便是执拗,最做不得的便是指着一条道走到“不死不休”。
林睿知晓妻子话中隐含之意,略微皱眉,很笃定:“若真是有意让黛玉进宫,皇上会先追封林如海。”不管怎么样,宫里会先溜出些明白的意思来。
“虽然太子的品性和才学都……”说了一半,还是掩住了。但在宫中渡过十几年的春秋,柔兰公主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侄女儿再被卷入那个磋磨人心的漩涡。
再说黛玉那边,小姑娘不知道叔叔婶婶正为她忧心着,好不容易得了空,赶紧要养精神留着对付冤家。康嬷嬷和春莺等也跟了过来,哪能不心疼姑娘累成这样,赶紧烧暖壶点熏香,又把被子弄得松松软软的,黛玉匆匆洗漱一番,便钻进了舒服的被窝,疲倦着进入了梦乡。
冬日寂静,房檐上滴答的水声也凝成了细细的冰柱,屋里伺候的嬷嬷丫鬟们怕打扰姑娘,都惦着脚尖轻轻走,是以,黛玉悄无声息地坐起身子,刚揉了揉眼儿,便看到一屋子的人都在学着猫儿走路,包括一脸褶子的老嬷嬷们,好不“娇巧可爱”。
“噗嗤!”这回得揉肚子了,笑得抽痛,黛玉在床上蜷成一团,雪白的额头上沁着一层层薄薄的细汗,衬着嫣红的脸颊,到底是大姑娘了,别致得让人动心。
“姑娘,小心些,别笑岔了气。”康嬷嬷哪里不知道自家姑娘在笑什么,赶紧提醒着。姑娘是她自小疼到大的,这娇气的性子不但不别扭,反而惹人爱的很。
黛玉揉着小肚子,忍着学弄月在榻上打滚的冲动,好容易才忍住了笑,再看外头,已然过了正午。
饿得肚皮扁扁,又一顿狠笑,肚子抽着,还犯疼,真叫自作自受。
好在终于不用再忙碌,柔兰公主派人来告知,定下三天后进宫行礼,这几天,黛玉只需养好精神即可。
难得的闲暇,写写诗,看看书,绣绣花,都是不错的消遣。黛玉却是仔细想了想,从自己的诗集里头抽出了一份早就写好的请帖,交给春莺:“帮我送去保龄侯府,说是,明日或是后日,请云姑娘到……到我家吧。”公主府是婶婶的地方,让湘云来这里,终归不好。
莺儿接了请帖,亲自去送,康嬷嬷却有些发愁:“姑娘,年节时分,您该跟京城里的其他闺秀多走动走动,但是,到现在,您还不认识几个。”
不对,应该说,认识的不少,可惜,甄华莲死于非命,蓝宜茜回到北疆,宝姐姐避出京城,曾经的荣伯府姑娘都寄人篱下、成了平民,现在就剩一个湘云,江河日下的保龄侯府的嫡长女,却又是“隔房姑娘”——至于其他,大多是在三月的桃花筵、五月的韵华斗艳或是八月的篝火营里头,黛玉与她们见过一两面,也就是混了个脸熟。风雨飘摇的今年,仅有这三次闺阁盛会,可惜,都出了事,黛玉根本没时间顾着什么“交际”。
“年初时,我才刚刚离了孝期,与其他姑娘不熟识也是正常的。再说,今年这么多事,谁还顾得上这些。”黛玉凝了双眸,清楚,或者说是清醒,“大家都希望,尽快把今年熬完,平平淡淡、一切如常就好。我现在巴巴地去递帖子拉关系,反而会惹人厌。”
……而且,若是落到知情之人眼里,只怕会认为她林黛玉巴着赶着要去做太子妃,为了给自己拉人脉加筹码,才这么不知事地树大招风。
康嬷嬷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笑道:“也没关系,谁不知道姑娘是名满京城的才女,闺阁之中排第一呢!”
“别这么说,饶了我罢!”黛玉是真怕了,弄月恬不知耻嚷嚷的这一嗓子,到底给她招了多少麻烦……根本,多到数不清。
撂下堵心的话题不谈,黛玉与丫鬟们又随口聊了些事儿,春莺终于回来了,手里居然还拿着那信封,跑得汗涔涔,脸却是雪白雪白:“姑娘,我去送帖子,刚巧撞上卫家的人,他们、他们竟然是去向保龄侯退亲的!”
“怎么可能!”
勋贵结亲,走得都是官媒的路子,哪里是那么容易退亲的?除非如薛宝琴一般,堂兄犯了杀人案,实在难看,梅翰林家趁机落井下石,薛家只能打碎牙齿活血吞——史家再怎么败落,也有两个侯府,卫家到底为什么挑这时候退亲!
作者有话要说:湘云副本开刷~~
这绝对不是黛玉管不管闲事的问题,诸位妹纸,以喵的脑洞,这怎么可能仅仅是一桩平常的退亲呢?:-D
小提示:卫若兰跟崔应明是因为相同的理由受的伤,也是中的同样的毒~~
第95章 蠢妇人急火攻心出昏招情将军奋不顾身忙求救
结亲是你情我愿,退亲却不是那么容易,官媒备了案的,再想退亲,彩礼聘礼都是小事,若双方闹不和,可是要打官司的。
世间言论对于女子总是苛刻些,无论是谁起得头,只要退了亲,女子的闺誉总会或多或少地受损;甚至有些姑娘性子犟,退亲之后,当下投井,或是找根绳子把自己挂死在房梁之上。
湘云这桩婚,早过了官媒,定了三书六礼,贵妇圈里也都传遍了风声。卫家这时候退亲,不仅是将湘云架在火上烤,而且,若他们拿不出非退亲不可的理由,自家也得担个混账的名声,说不定还得吃官司。
想起宝钗所说的宝琴投井一事,黛玉真是急得不行,可又不敢轻举妄动,正想派人再去仔细打听,就见柔兰公主急急进来,也不让一屋子人叩拜,只盯着春莺手里那封还没送出去的请帖:“拿来与我。”
“是!”春莺赶紧递上请帖,柔兰公主从袖中取出一枚私章,在请帖之上盖了个小巧的戳儿。
戳儿是五瓣桃花形,嫣红的,还带着连绵的云纹——象征着皇室“云氏”。
“找最快的马,立即将请帖送往保龄侯府,就说是我请史姑娘,快!”柔兰公主难得的严肃,下人不敢怠慢,立即接了信,赶紧送去。
“婶婶,您是……怎么知道的?”黛玉看着心急如焚,手里的锦帕早已揉成了一团,却毫不自知。
柔兰公主拉着黛玉坐下,轻柔地为侄女儿擦拭着额上的汗珠,又慢慢解释:“因为卫若兰刚刚来府里,求你叔叔,千万救救湘云姑娘。”
差点忘了,卫若兰曾是叔叔手底下的小将,求到这里来,倒也说得通——可是,什么叫“千万救救湘云姑娘”?
“卫若兰幼年丧父,只跟母亲相依为命。那位卫夫人有些偏执,她受人蒙蔽,认定了史姑娘是灾星在世,说什么也要退掉这桩婚。”
原来,为了医治准驸马,太医院张贴出了皇榜——谁能清毒,赏千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皇榜招来了个邋遢和尚,配了个奇怪的药方,硬是给灌了下去,而后,崔应明就开始咳血,还是黑色的血,可把一帮太医吓坏了。
就在太医们战战兢兢的时候,崔应明吐了个七七八八,一直反复的脉相居然渐渐稳住了,和尚冷笑,说刚刚是在吐瘀结的毒血,多用几服药,再清一清,就没事了。
卫若兰与崔应明中的是同一种毒,一个有了起色,另一个也能沾光。可谁曾想,和尚来卫家看了情况,居然说,光清毒还不够,卫若兰之所以重病,根本是因为冲撞了白虎星。
相似小说推荐
-
梅花烙之翩翩飞舞 (米米醋) 2014-09-22完结那一世,她懦弱不争,让儿子走上歧路,悲剧收场这一生,她为子变强,给皓祥扫平一切,幸福一生福晋,今生,我...
-
[红楼]元春重生/宠妃 (青色兔子) 2014-09-23完结上一世,她压抑秉性博一个“贤德”名声,却空见榴花红、不结丁香子,饮恨死于后宫好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