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作者:白鹤凌)


  大排院后面,居民们依着壁沟搭起一个个鸡鸭舍。白天,鸡鸭都放出栏,因此,台阶上便有鸡鸭出没,也不怕人,往来的人见多了,它们懒洋洋地在台阶上溜达,倒是要让过往的行人避让它们。
  到外婆家的后格头村,沿着丁字街往东的县道走个20分钟左右就到了。刘桂珍这算是嫁得离娘家近的了,所以孩子们经常会去外婆家,和外婆的关系也很亲。
  县道两边,都是农场的茶园,茶树半人多高,园子边上,还栽满了一人多高的合欢树,细碎的叶子在风中摇晃着,树隙间洒下细碎的阳光。
  正是茶花开的季节,香喷喷的茶花味飘满了一路。这些茶树,都是水仙品种,属于乌龙系列,赵菲记得,水仙茶后来并不为市场所熟悉,但是这个时候,做成烘焙的袋泡茶,却能出口到日本创汇。
  茶园里有工人在锄草,施肥,他们也都是领农场工资的职工,但还好现在大家干活都还挺讲良心的,也不偷懒,虽然领的是固定的工资,活也没少做。走在路上,还能听到工人锄草的“嚓嚓”声,还有施肥时化肥袋抖索的“唰唰”声。
  农场靠着出口茶叶,还有种的大片芦柑,日子过得很滋润。谁也不会想到,这么好的日子,后来也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被瓦解,败退。农场的员工安置,也成了烫手的热山芋,反复辗转了许久,好容易才被安置妥当。
  赵兰想着要去外婆家,只顾着雀跃不已,哪里有赵菲这么多感概呢?
  转过一个路口,“后格”桥就出现在眼前。后格村是黄坑镇治下,但与镇里隔着一条溪,叫美升溪。
  这条溪,比赵菲印象中的要宽,大约有30来米,是了,这时溪床还未被过度的山地开发和建设流失的水土拥堵住。
  溪上架着木板桥,往来的群众,便是通过这座桥通行的。
  “姐,过桥时你要扶我啊!”
  赵兰看到后格桥,心里的高兴劲没了,就剩下脚发软了。
  这也难怪,后格桥叫得好听,其实是差不多半米宽的光木板搭起来的,下面用木桩绑着麻绳架着木板,如果桥上同时有对向的两个人通行,就必须有一方侧身相让,不然是过不了桥的。
  这样的桥,就成了胆小孩子心中的痛。比如赵兰,看到这种桥,她就吓得腿软了。
  针对这种胆小的过桥者,大家也总结出过桥的经验,比如:过桥时脚小不能停,眼睛不要看着桥下的河水,因为越看头会越晕,更加腿软不敢过桥了;
  还有,如果桥上同时有两拨人对向而行,最好是到木桩桥柱处处再错身,因为其中让行的一方,可以把脚踩在木桩上,增加让行的空间。
  这是好天气时水流不急时的通行办法,但一到雨季溪水暴涨的时候,整个后格桥,都要赶紧拆解收起来。不然整座桥就会被暴涨的河水冲走。
  到那时,美升溪上,要来往渡溪的,就必须依靠竹排或者木船了。
  前几天虽然下了场暴雨,但随着天气放晴,暴涨的溪水也渲泻得差不多了,因此现在后格桥又派上用场了。
  重生前,这条溪上,早就架了水泥石拱桥,大家通行十分方便。所以赵菲根本就忘了“过桥可怕”这档子事,此时少不得哄赵兰:
  “没事,你别看脚下,我牵着你的手!”
  姐妹二人,战战兢兢地走上了后格桥,还好对面没有人过桥,不然对赵兰来说,在桥上狭路相逢时又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和折磨。
  也怪不得赵兰,曾经有镇上的孩子来走这座桥的,走到桥中间,便吓得哇哇地哭,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最后只好让好心的过路人牵回去。
  顺利过桥后,赵兰有点不好意思:
  “姐,还好有你,不然我一个人可不敢来。”
  “以后修了桥就好了,你什么时候想来就可以一个人来了。”
  姐妹俩过了桥,却见一个后格村的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推着一辆巨大无比的男式自行车,“咣当咣当”地从桥上纯熟地过桥而去,过桥时,脸上犹带着对姐妹俩不屑一顾的表情,十分显摆。
  “这不是外婆邻居刘大伯的孙子吗?这么得意?看到咱们也不打招呼!”
  赵兰心中不平,尤其是看到那小破孩脸上嘲笑的表情,明明是看到她们刚才过桥害怕的样子,这才昂首挺胸地故意显摆。分明是认识的,却又装着不认识。
  赵菲却是心中一骇,顾不上生那小破孩的气。因为她记得,这个刘大伯的孙子,叫刘小乐的,18岁那年去云杭市里打工,在火车站出车祸死了。后来保险理赔的事,还是找的赵民生一个在保险公司的远房亲戚处理的。刘大伯为了这事,可没少伤心。
  死去的人复活在眼前,赵菲一时间也难以消化,固然她自已是个重生之人,但看到刘小乐,她还是骇了一骇。
  赵兰看到姐姐神色不对,便宽慰她:
  “姐,别气了,看到刘大伯就告他的状,说他不和咱们打招呼,没有五讲四美,不礼貌。”
  赵菲只觉得头突然一阵剧痛,好似有一把刀子突然****脑子里似的。还好,这种痛只是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听到妹妹稚气的话,赵菲抚抚太阳穴,微微一笑,拉着妹妹的手,快步往外婆家走去。
  外婆家门前种着一棵龙眼树,边上还种着一棵黄皮果树,在两棵果树的树荫下,便是和村里人一样的土坯瓦顶的二进小院。
  “外婆,外婆!”
  一到这里,赵兰就活泼开了,一扫在农场的拘谨和小心,仿佛她是这里的主人似的。
  “我妈去水井边洗菜了,别叫这么大声,刚睡着,就被你吵醒了!”
  屋子里打着呵欠,一脸不耐烦出来的,却是赵菲的小舅舅刘桂富。

☆、31.第31章 刘少爷

  刘桂富留着三七开的分头,瘦长的脸白白净净的,身上穿着白衬衫,衬衫上还插着支钢笔,斯斯文文,不象农村人。他是高五生,还在大兴一中复读,看来是周末回家了。
  “小舅舅,这次好象又瘦了呢!”
  赵兰看到刘桂富,倒是没有疏远的感觉,很亲热地和他打着招呼。在赵兰眼里,外婆家一切都是挺美好的。
  不象在农场,爸爸是临时工,妈是打零工的,自已姐弟几个都是农村户口,站出去都矮人家一等。而在后格村,大家都是农民,也没有人会嘲笑别人是农村户口,也没有人会因为自已是农民身份,而嘲笑别的人是农民。
  所以,赵兰在外婆家是最自在的。
  “知道你们要来,我刚才去菜园的番石榴树上,摘了些番石榴,你们拿去吃吧!不过,不要吃太多哦,要是拉不出来,可别怪我。”
  刘桂富懒洋洋地说完,又钻回屋里躺下了。
  如果不是他妈叫他去采番石榴,他才不会去呢,还好,菜园里的那棵番石榴树并不高,他最多只需要踮起脚尖,就能够得着成熟的果实,这才没有坚辞不去。
  不过,这样也够让赵兰感动的了。
  小舅舅是外公一家人的心尖尖,打小学习就不错,在班级里都是做副班长的,初中毕业后,又成为刘家第一个考上大兴一中的正取生,当时可是轰动了整个后格村,说刘家要出人才了,未来的大学生就是刘桂富了,刘裕至以后可要享福了云云。
  结果没想到,刘桂富上了大兴一中,书却是念得越来越差,到了高三,更是一落千丈,就连大专线都没摸上。不过,给刘裕至残存了点希望的是,刘桂富好歹差大专线就只有三分。
  如果这三分能补上,刘桂富也能考个大专,虽然没有本科那么好听和牌子硬,但是如果大专能考个好一些的专业,听说出来也不比本科生难混。头脑灵活的,说不定还比那些专业差的本科生混得好呢!
  刘裕至一咬牙,让刘桂富补习上了。结果,刘桂富补了一届,仍然没有考上,分数仍然是挂在大专线的边缘,眼看就要摸到,却只能眼巴巴看着。
  让刘桂富出来种田嘛,他读了那么些年书,早成了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别说下地种田了,连家里油瓶倒了也不会扶。养成了农不农、秀不秀的一个人。刘裕至只能继续咬着牙、硬着头皮让刘桂富继续补习,把宝押在了今年。今年再考一次的话,刘桂富就是第三次参加高考了。
  可是看刘桂富的样子,虽然再有一个多月就要高考了,但他并不紧张,依然一身的懒散。
  赵菲心想,这样的精神状态,能考上本科真是奇迹,能考上大专,也得祖上积了大德、行了大运才成。
  赵兰已经从屋里拿出两个番石榴,就蹲在门前淙淙流过的小水沟里,把番石榴洗净了,递给赵菲:
  “姐,熟透了,很甜的。”
  “嗯,别贪心啊,石榴籽留在肚子里,会不舒服的。”
  赵菲见妹妹吃得香甜,还是交待了一句。现在人肚子里油水都不多,如果吃多了番石榴,便秘是逃不了的。所以虽然番石榴十分香甜,但是大家都不敢多吃。
  “知道啦,我不会全吃的,还要带一些回去给爸妈呢!对了,还有大哥,今晚上也会回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