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有学问的,在海外的华人中间,有很多人政治态度不是很明确……甚至有对现政府持有敌意的,但这些人对于故国、故乡和故人,又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外交部门在进行统战工作的时候,刻意玩了一个文字游戏。
据苏菲所知,金镛的父亲就是在解放后,被当地人民政府以‘地主’执行枪决的,并且抄没了家产。对于抄没的家产,金镛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他认为,家里的田地多是祖上所传,而且父亲在乡间并没有什么恃强凌若的恶行。当地政府仅仅因为他的土地多就枪毙他,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都心有怨恚。然而,他心中又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乡和祖国,他关心大陆的局势,每当大陆有什么灾情传来提时候,他就长吁短叹。他的报纸绝对不会不大陆虽赞歌,对大陆某些激进的政策也进行抨击,但又绝对不会刻意的攻击丑化。拒绝与某岛当局及一些外国*势力合作……总的来说,《明报》还是相当干净的。不极左,也不极右,大多数时候是就是论事,据说有大陆方面派人与他联系过,但没有什么结果。
说远了,在柯桦下去之后,便开始了文艺表演,因为这是联谊会的组织形式。不是很严格,组织才在邀请了一些表演团体之后,然后就是一些毛遂自荐的表演者……出场费就甭说了,组织者商量了一下,就按照姓名顺序开始出场。
最先出场的节目是由伦敦的一个中国武馆出的……很有意思,也很民俗的节目:舞狮。
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身手矫健的舞狮者出场……月是故乡明,雄浑的乐鼓声很容易将那些中、老年人带到某种意境当中,而年轻人则被眼花缭乱的舞狮动作吸引,几个女孩甚至对那几个舞狮的青年发起了花痴。低声讨论哪一个更加的帅气。
在满堂喝彩声中,第二个节目却是一个合唱曲目,是由留英学生们组织的合唱队……其中自然是少不也杨奕。
上台之前。杨奕看了一眼站在台边上的苏菲,眼里满是一付跃跃欲试的神色。苏菲微笑着向她挥了挥拳头,杨奕像是得到了什么鼓励一样,蹬蹬蹬地与其他十几名女生一起上了舞台。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苏菲没有听过这首歌,但她很喜欢,这首歌向人们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像是有一个声音不停的在你耳边呢喃……“那就是你的家。那就是你的根,那就是你美丽的田园……”
七十年代的海外华人依然保持着对祖国的热爱。虽然说排华法案已经废除,华人的地位日益提高。但种族歧视还是可以遇到,就连那些黑人,对于黄皮肤的亚洲人,也自觉高出一等……这的确是一种很奇怪、也很滑稽的现象。
歌声袅袅而止,会场中掌声如潮,留学生们一个个面孔通红的走下舞台,显然都很激动。
“杨奕,唱得不错!”苏菲取出一条手绢为她拭去额头上的汗水。
“那么多人,哪能听出来谁是谁?”杨奕有些不好意思。
“泾渭须分明,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也就太失败了。”苏菲笑道。
晚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当苏菲登台的时候,已经快七点钟了。在今天这种场合,当然不能带乐队,她自己抱着一把吉他便上了舞台……这种感觉已经很久不曾品味了,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与乐队合作,现在倒是有一种怪新鲜的感觉。
晚会现场灯火通明,但不刺眼,或许是受到刚才那些曲目的影响,站在舞台上的苏菲隐隐能够感受到周围有一种很温馨的氛围,这让她感到很亲切,也很舒适。
“嗨,大家好!新年好!我是苏菲。”
她向台下挥挥手,立即引起那些年轻人一片欢呼声……这个时候,华人还是很固结的,即便是那些中老年人,对于苏菲的节目也非常喜欢,只是他们要比年轻人矜持得多。
今天的苏菲穿了一套蓝色的牛仔服,头发束成马尾辫,脚上是一双黑色的登山鞋……再简单不过的装扮,除了腰间的玉佩,身上再没有其它装饰品或者花里胡哨的东西,就连凌空和头发也没有做过什么修饰。
清新!
靓丽!
这就是苏菲!
即便是最简单的服饰,穿在她身上也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所以说,服饰能够衬托出气质,但绝对不能够创造出气质。
“她是天生的演员,当她站在台上的时候,我竟然再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位置更适合她……”一名评论家曾经在他的专栏中如此写道。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歌,‘把根留住’!”
原本她是准备了另外一首歌,但之前和林亚萍之间的谈话,让她想起了另外一首歌,她觉得在今天这种场合,唱这首《把根留住》,似乎同样有意义。
手指灵巧的在琴弦上拨动,将一个个音符织成了优美的乐曲,苏菲清澈的声音向四周传播:“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
苏菲恬美的面容上,似乎也流露出一丝迷惘,歌声就象是一缕缕丝线,将台下数百名听众的思绪缚在她的歌声里,一起感受命运中的迷茫、无奈、种种委屈……“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期待着旧梦重圆。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
随着苏菲的歌声,节奏开始变得激昂起来,刹那之间,全场的氛围陡然一变,开始攀升……“一年过了一年啊~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苏菲的身体随着节奏微微摇晃,虽然声音激昂,但呼吸并不急促,而且声音还带着一种穿透、震撼的力量,让每个听众都开始热血沸腾起来。
不仅是那些年轻人,连那些中老年听众也开始默默地随着音乐的节奏,重复那震撼心灵、激扬热血的歌词:
“多少岁月,凝聚成这一刻,期待着旧梦重圆。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一年啊~一生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
歌声进入了第二段,苏菲扬起手,“大家跟我一起唱好吗……”
舞台下,一些听众已经禁不住泪流双颊……是啊,‘把根留住’,今天坐在这里的人,他们正是基于对‘根’的思念和渴望,才坐在这里;正是同样的血脉,将他们凝聚在这里!
“杨奕,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大哭一场!”何诗雯原本还在抄歌词,这个时候笔早停下了,流着眼泪,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柯桦也被歌曲感染,但他还能够保持矜持,多年的*磨砺了他的神经,控制力要比普通人强大许多,他的视线从舞台上那个俏立的身影,转移到旁边一名老人的脸上……这张花岗石雕塑般的脸上竟然也留下了两道泪痕。柯桦认识这位老华侨,他在英国华人界颇有声誉,但对现政府似乎颇有微词,如果不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团结华人力量,这一次他是绝对不会到现场的。
他的目光又看向身旁几名大使馆工作人员,几个年轻人拿着本子飞快的记录着歌词,林亚萍仰脸望着舞台,随着台上的女孩一起歌唱,浑然不觉眼泪顺着面颊流下……
“有时候音乐的力量要远大于政治的力量。音乐,是没有国界,不具政治立志的心匙……”柯桦心中默念国内一位老首长所发来的指示中的一句,这也是大使馆方面这次组织新年文艺晚会的一个初衷,现在看来,效果比预期的要好,尤其是苏菲这首歌,将不同年龄,不同政治立志的来宾们的心,都结到了一起,产生共鸣。
台上的歌声还在继续,很快,柯桦也放弃了观察,视线投向舞台,加入了其他宾客的行列,一起歌唱,一起感动……‘根’,是如此的让人迷醉;血脉,是如此的让人感到亲切。
☆、第三百八十五章 绯闻
就在苏菲忙于《猫》剧的演出时,娱乐新闻上对于她的报道也是不断……英国媒体对于苏菲还是相当友好的,尤其是在传出女王陛下对该剧及主创人员的评价后,媒体的反响更为热烈,而与此同时,美国方面的相关媒体表示,这本来应该是百老汇的荣耀,其中很是旗帜鲜明的分出了支持派和反对派。
艾莉妮.琼斯亲自来到美国,在观看完《猫》的首演之后,不仅拍了一些剧照,而且还写了一篇专访,使得报纸热销。
和艾莉妮.琼斯一样,《基督教真理报》的詹姆斯.华特也是一个行动派,只不过艾莉妮.琼斯向来与苏菲保持着良好关系,报道也是正面,而詹姆斯.华特却是一样以‘黑’苏菲为主,绝对不会因为她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而嘴下留情……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家伙尽管人品有些问题,但写报道的水平实在是高,他从来不会无中生有的编,而是将同一件事情往歪里写,自然而然的容易将读者带歪,所以苏菲对他是一贯不合作的,双方倒似乐此不疲。
在观看完了《猫》的演出之外,詹姆斯.华特也不得不承认这出戏的出色,只是在戏的后面有些酸溜溜的指出,由于主演人员的年龄太小,缺乏生活的阅历,否则这出戏将更为出色。
相似小说推荐
-
继少的专属新娘:豪门惊婚 (月如萱) 起点VIP2015-01-23完结他们先婚后爱,她是他抢来的新娘,却从来都没有情愿过。他霸道的说,“本少看上的就没...
-
陈 (盛世爱) 2015.1.22完结那个我写了千遍姓氏却不敢写出名字的人 ——《陈》盛世爱 著 如在你侧,让我做一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