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祝词后,林如海就把小安安抱上了摆满各种物品的大案桌,周围都安静起来,静等抓物什。也许是平时对读书多了,安安想要那书本怎么都不给拿到,一上了桌子,看到摆在桌上的书籍,安安就乐乐的直奔书本去,过程很快就结束了,安安拿到书本,乐呵呵的向周围的人摇着。林琳也很快就听到了大家的赞词,林琳虽然没有经历过抓周礼,但看到大家都这么热情,心里也很开心,乐呵呵的不管谁过来都赞上几句。
作者有话要说:清明事多,下午才回到,失信于大家,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安,只好在这两天多多补偿大家了。这期间想不到会有那么多的评语,有写的不好的,也请大家多多提出来,大大会努力改进的。下章会在这里补上些内容的。
某小孩急急的爬过门槛往房里跑去,“奶奶,奶奶,又有小鸟来偷吃葡萄了。”
某人,“不用着急的,小鸟总会过来的,咱们只要看着些总有葡萄是完好的。”
某小孩,“奶奶,就那几串葡萄为什么不用东西藏起来呢。”
某人,“小安安,有小鸟过来玩,不也是一种乐趣吗?”
某小孩,“可是小鸟让我少吃了很多葡萄。”
某人,“所以,小安安以后要记住,你种出来的葡萄,不一定是你收获的哦,记得要与人分享哦。”
某小孩,“知道了,安安会分给大家吃,可是葡萄好少哦。”某小孩看着葡萄架说。
某人问,“是少了点,那该怎么办呢?”
某小孩,“知道了,让阿姨姐姐多多种就好了,这样安安就能够吃了,小鸟也可以天天来。”
某人,呃?是这样的吗?
呵呵,你也觉的吗?
第三十九章
小安安一天天的长大,不知是否是林琳逗玩的多了显得特别的机灵调皮,对事物的好奇也明晃晃的显在脸上,不再是一脸的安静。不知是不是林琳的错觉,总觉的小安安对文字比较敏感,有哪个小孩子能安静的听上两刻钟读书的。
林如海每天雷打不动的每天回来都要抱上安安读上一会书。虽然两岁的小孩不会有太长的记忆,但这时候确是开发大脑的最好时间,也就常常陪安安玩各种游戏。
京城里的气氛已经微妙了,府里的要求也紧了很多,林琳虽然每天都在照看安安,但也感觉到了这种压抑谨慎。还好前几天林如海外放去扬州任同知的复批已经下来了,过上两个月就可以回江南了。
贾国公这几天病倒了,林如海告诉林琳,想在回去前让贾敏多去几趟贾府。林琳想到这两年贾敏也变了很多,而且好像在儿子南下前贾国公就去世的,就让林如海有空的话可以多陪着回去。对于贾国公这人,林琳不好说什么,也许贾国公能活的久些的话,贾府就不会那么荒唐了。
在贾国公房里,贾政正坐在贾父跟前陪贾父聊天,贾国公看到大儿子担忧无措的样子,觉得之前也许太过忽略大儿子了,这些日子贾代善越发觉得身体不行了,以前的旧伤一并发作,太医都委婉的提示了没法好转,为了不想府上乱起来,才让太医不要告诉大家的,越是感觉差了越是想把以后的事都安排好。
看到大儿子眼里满满的担忧与无措,贾国公突然觉得之前对大儿子的指导太少了。贾国公从来没有想过把爵位交给小儿子,只是贾母天天提到小儿子很上进,想着以后小儿子的前程才开始多多关注小儿子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大儿子就疏远了。
这个家以后还是要靠大儿子撑起来的,还好大儿子进取不行守成还是行的,大媳妇是个好的,大孙子被教的很好,是个有出息的小小年纪就考上了秀才,以后肯定是个有作为的,贾府到了他手中会保住祖上的荣耀的。只是可惜不是在身边长大的,不然可以好好指导交待一番,罢了,还是趁这段时间多多教一下大儿子吧,孙子那也让他回来好做些安排。
贾国公没注意到贾政说什么,就让贾赦出去忙把府外面的事安排好,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又安排了两个老随从给贾赦。贾赦突然间觉得内心很激动,鼻子一酸,眼眶就圈满了激动的眼水,父亲还是很关心自己的,这点关怀瞬间就让贾赦的心充满了阳光,把以前的种种甩的一干二净。
贾政看到父亲稍微提了一句就让大哥激动成这样,觉得大哥真是越来越成不了事,不就是一句话嘛,至于这样吗?想想平时都不知得了多少奖赏,刚开始的时候好像是很兴奋的。贾政看到贾赦那个样子,心里就得意,父亲果真是如娘亲所说最疼的还是自己。
贾政脸上虽还是板着脸,但眼里的变化哪里躲的过贾公的注意。贾国公不由的回想起以前的事情,难道自己真的太过于关注小儿子啦?让小儿子起了别样的心思?贾国公让贾赦出去,继续和贾政闲聊着。只不过这时候却有意无意的问了些问题,贾政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变化,还是象以前那样讨好父亲,要是知道了现在父亲在想什么,估计会马上找贾母商量怎么办的。
贾国公让一个老嬷嬷到府上各处转了一圈,仔细听完老嬷嬷的话后,才发觉原来贾母是如此偏心于小儿子的,想到平日自己对小儿子的态度,怕是让人都误导了。想到平日里贾母经常挂在嘴边的都是小儿子,怕是都是有意这样的。贾国公想到自己的身子不行了,长长的叹了口气。
手背手心都是肉,但这府上还是要交给大儿子的,怕是自己百年后,贾母的偏心会让大儿子难做,有些事情还是先做好吧,免的到时起兄弟纷争。贾国公把府里的老账房老管家请来,这两个都是贾国公的亲信,两人自战后就一直跟随着,对贾国公是十分忠心的。贾国公对他们细细的交待了一番,让他们马上开始布置,两人对贾国公都是说一不二的,几天过去很快就按照贾国公的要求办好了。
为了贾府的将来,贾国公提前将府上的各项财产进行了清整,将自己手中的产业进行了分隔,明面上府里就只留了六成,另外的四成就让老管家他们继续管着,贾国公已经让老管家老账房走了,其实就是把他们安排出去,让他们继续看着那些产业。
要是今后自己百年后,府上能正常分家的话,就让他们把产业交给贾赦;要是贾母偏心让大儿子难做的话,等大孙子成年后就让他们把产业交给大孙子;要是将来出了什么事府上败了的话,就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要哪天府上真败了的话,那些东西到了他们手上也只是会被糟蹋了。
忙完那些,贾国公的身体很快就衰弱下来了。贾赦被吓坏了,父亲才开始关心自己,怎么能就这样病倒了呢,心里不由的害怕,就使着劲去各种折腾太医,连京城里有名望的大夫一个也不放过,一天比一天的期盼父亲好起来,看到父亲躺的时间越来越长,就天天派人去催让儿子赶紧赶回来。
贾政看到贾赦天天这样折腾,外面一时传遍了贾赦的好话,不由的也紧张起来,担心父亲会突然间看重大哥。贾母找贾政细细的说了一番,才按下心里的不安,娘亲说的也对,临时抱佛脚那能这么容易讨得父亲的欢心,也不看看平时下了多少功夫才得父亲的倚重。贾政很快就心安回来。
林如海看到岳父病愈发重了,看到贾敏整天忧心的,就不好把要回江南的事说了,要是到时岳父真去世还得服丧三月,就向上峰打了报告推迟两月再去扬州。
这天林如海沐休,就带着贾敏和安安到了贾府。贾国公看着小外孙有模有样的背着唐诗,书香家就是不一样,小小年纪就开始教导读书了,看到可爱的外孙,越发的想念大孙子,虽然二孙子是自己亲自教的,二孙子也很勤奋,但不得不说与书香家教出来的就不一样,张家就把大孙子教的很好,还好过两天大孙子就回到了。
贾国公走神的想着大孙子,小安安背完了两首诗词,看到外公还在看着自己,就娇声的唤了好几声外公,才把贾国公拉回神来。贾国公连连赞道,又送了些挂玉给小安安。
贾敏看到父亲的精神好了些,就担心儿子会影响父亲休息,就和父亲说了一会,就抱着小儿子出去到贾母那了。
林如海等贾敏走了,才对贾国公说,这期任满后就回江南,职位也下来了是五品同知。
贾国公心里叹息了一声,看来把女婿留在京城帮趁府里是不行了,想到女婿只是外放就妥妥的升了四级,圣上这是要重用文人啊,还好过几年大孙子也可以出来了。
想到林如海不能留京,但还是希望能帮助指点大孙子的,贾国公还是照常的取出准备好的盒子递给林如海。
“我已经清楚时日不多了的,就想对以后的事做些安排,你以后远在江南,府上怕是帮不了你什么的。这是一些身之物希望你收好。”经过这几年的相处,贾国公知道林如海是很有原则,也很会大太极的,并不像看起来的年轻不经事。
林如海打开来看,竟是一些田庄铺子的地契还有一些人的契约。粗粗看了下,不下十来万的价值。林如海觉得手上的盒子很烫手。林家的家财虽然远远要比这个多,但明面上林家真正能动的财物也就差不多是这个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