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双面人)


  只听贺俞氏说道:“我们家此行嫌累赘,只带了四五户下人,行李也都拉到了,府上管家料理着呢。我们此来,也是无奈,家里已经没人了,只剩我们几个老的老,小的小,这回打算长住京城,替几个孩子谋划一番,到时还请嫂子多帮衬些。”
  贺俞氏住在粤海,她夫家祖籍便是粤海的,夫死子丧后,便住在祖籍之地,她在闺阁中时常常和俞老太太不和,因家里还有万贯家财,便不想进京看别人的眼色,遂也安居乐业。十几年前听说俞老太太夫死子丧孙亡,贺俞氏念着老太爷流了泪,同时也听说了俞恒天煞孤星的名声,虽知俞家出了一位太子妃,但是亦不曾进京探望。旧年得了消息说太子顺利登基,太子妃册封为皇后,俞皇后生的长子为太子,立即喜不自胜地收拾行李进京。
  俞家出了皇后,那便是皇亲国戚,当时,贺俞氏只听说俞恒尚未定亲娶妻,蓦地想起尚未婚嫁的两个孙女,本是自己教导出来的,形容举止有一无二,若是许给俞恒,亲上加亲,倒是一件美事。对于皇后嫡亲的兄弟封公封侯贺俞氏都清楚得很,自然盼着家中出一位公侯夫人。果然,行到途中,便得到俞恒封一等公的消息了。
  贺家自从贺俞氏的夫、子亡故后,便没有人做官了,长孙读书至今,举人亦不曾考中,若不是他们家几辈子积蓄的财物,贺俞氏的娘家又是俞家,早就不知道被当地如何欺负了。贺俞氏心想儿孙不争气,不如让两个孙女嫁得高门,好拉扯兄弟一回。其实贺俞氏的本意是,两个孙女都进宫待选,有俞皇后做主,若是都被选上,固然好,若是选上一个,那么另一个就嫁给俞恒,不枉自己千里迢迢地带他们进京。
  此时此刻,贺俞氏仍不知俞恒已赐婚之事,他们弃船登岸后,立即就往俞家来了。
  俞家此时是一等公府,早已修缮扩建完毕了,浓墨重彩,轩昂壮丽,贺俞氏只觉得比自己父兄在世时更显得威风赫赫,尤其是上面挂着御赐的匾额,其落款便是圣上的手笔,在这一条街上竟是所有宅居不及的,贺俞氏顿时为之心动神摇。
  俞老太太不知他们的打算,但是心里却决定不留他们在府中居住,自己苟延残喘,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府中只有俞恒一人,偏他们来的人中有两个娇嫩如花的女儿家,若是有嘴碎之人嚼舌根,岂不是坏了俞恒的前程和亲事?
  俞老太太当年不喜贺俞氏,并非贺俞氏的性子骄纵,若仅是骄纵,没有心机本事也还罢了,自己权当没有看在眼里,偏生贺俞氏自恃出身高贵,竟想着攀龙附凤,当初就想进进宫待选,老太爷因此不喜,公婆不愿因她耽误了儿孙的前程,匆匆将她嫁给了祖籍远在粤海的贺家,也是世交,那女婿瞧着十分稀罕贺俞氏,公婆才答应的,没几年就外放了。
  听贺俞氏说夫君、丈夫已死,俞老太太目光一闪,又不见贺俞氏的儿媳,只见兄弟姊妹几个进来后目不斜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丝儿羡慕,她略一思忖,微笑道:“老姑太太为子孙计,自然是极好的,不过老姑太太可曾派人打扫了旧宅?若不曾,就暂且住在东北角上的房舍中,等我派人帮衬老姑太太修缮打扫好了旧宅,再行迁入如何?”
  俞老太太不肯留他们一家住下,但是却也不能不挽留一二,不过她也有应付的方法,他们若是住下了,自己立即就打发人十日内修缮打扫其宅,然后再帮着择吉日迁居。俞老太太暗想,自己就俞恒这么一个孙子,文定在即,万万不能有任何差错。
  贺俞氏笑道:“那就叨扰嫂子了,嫂子和恒哥儿祖孙两个住这么大的府邸,咱们来了,也热闹些,给嫂子添些人气。至于旧宅,四五十年没住,只怕早已破败不堪了,且慢慢儿地收拾罢。”横竖自己的孙女不能在俞家待嫁,若是定了亲,总要回自己家的,俞老太太既然愿意替自己收拾,那自己便省心了,贺俞氏微笑,心里有自己的盘算。
  俞老太太眯了眯眼,淡淡地道:“等恒儿娶了亲,我们家总要添丁的。”
  贺俞氏一怔,忙问道:“恒儿定了人家?我们却没有听说呢。我想着,等我们进了京,一家人亲香亲香,也替恒儿合计合计,说不定能挑个极好的呢?”
  俞老太太瞧着她的神色举止,看出几分急切,目光一转,也见到两个女孩儿眼里流露出一丝愕然,心里寻思半晌,笑道:“不必老姑太太费心了,说来也巧,老姑太太来了京城,正逢我们恒儿文定呢。这是圣上赐的婚,再体面不过的了。”
  听了这话,贺俞氏立时不敢言语了。
  连太太在碧纱橱后听在耳中,心里十分诧异,俞老太太怎么没有避开自己就开口询问?竟是叫自己都听在耳中了。正在这时,外面管家媳妇来请问老姑太太一家人的房舍,俞老太太道:“暂且安置在东北上的清辉阁,那里临街,开了一门,方便老姑太太家出入。”
  管家媳妇心里明白,东北上和正院隔着大花园,离正院最远,答应一声带人去收拾。
  俞老太太又对贺俞氏道:“我见老姑太太一路风霜,该当设宴替老姑太太接风洗尘,奈何我这身子骨不争气,起不来,只好怠慢老姑太太了。”
  贺俞氏听到俞恒定亲的消息后,顿时大为失落,很快便振作起来,笑眯眯地道:“都是一家人,这里虽然扩建了许多,却仿佛还有些旧日的影子,我熟得很,不必嫂子客气。等我们收拾好了,还请嫂子替我们周旋一二,给娘娘请安才好。”
  俞老太太和连太太母女登时目瞪口呆,不过想到贺俞氏的夫君虽然不在了,她却依然是诰命之身,并非白身,若遇宫中庆典,也是能进宫的。
  俞老太太笑容一淡,道:“既然如此,老姑太太先去梳洗一番罢,东西都是齐备的。”
  贺俞氏点点头,立即就要去梳洗,旁边的丫鬟机变,不必俞老太太开口,忙请他们过去,果然有十来个丫鬟候在门外,未曾进来磕头,此时争相扶着自己的主子,独贺俞氏身边有六个丫鬟服侍,其余不过一人一个大丫鬟。
  等他们走远了,连太太忙携连尘出来,道:“老夫人府上有客,我们须得告辞了。”
  她们原本递了帖子,回帖说明俞老太太一人在家,家中无客,谁承想忽然就来了这么多人,若都是女眷还好,偏有两个外男,她们母女便不能久留了。
  俞老太太叹道:“我不留你们了,还请见谅,我原想着留你们吃饭的呢,见到他们,我连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何况你们。尘姐儿尚未定亲,别叫撞见了,倒不好。”语气之中毫不掩饰对于贺俞氏的不喜。四五十年来,先前公婆去世送信他们没有回信,也没有打发人回来奔丧,老太爷祖孙几代没了的时候,也没个音信,如今太子登基了,俞皇后封后了,他们便立即过来,也不说递个消息,为的是什么俞老太太心知肚明。
  连太太笑了笑,又安慰几句,方和连尘告辞。
  俞老太太想了想,先叫人去打探,听说他们不在,不会撞到连太太母女,方命人送她们离开,又叫人给俞恒递个信儿,叫他心里有个打算。
  去的人等在宫外,不妨遇到长庆帝身边的老太监,问了几句,回去无意中说给长庆帝听,长庆帝从未听过俞家还有一位老姑太太在世,此时忽然大张旗鼓地进京,所居何心?忙命人宣俞恒过来,细问贺俞氏一家。
  俞恒道:“回陛下,微臣也不知道。”
  长庆帝一愣,只听俞恒道:“祖母从不曾提过,娘娘也没说过,每年又没有和这一家来往的记录,所以不知贺家的事情。不过,微臣在族谱上却看到过有位老姑太太,只是多年没有来往,微臣只道已经不在了。”没想到不仅健在,时隔多年又回到了京城。
  长庆帝问道:“你说,他们为何突然进京?”
  俞恒沉吟片刻,道:“无利不起早,必然是冲着名利二字来的,不然从前怎么没半点音信?微臣恍惚记得老姑太太嫁到了粤海,不知粤海的境况如何。”
  长庆帝也想到了这里,普天之下因相隔千里之远,所以许多亲戚间并没有来往,这非奇事,奇就奇在贺俞氏突然带着一家老小进京,若是其他人的话,只要丰衣足食,宁可留在祖籍也不愿背井离乡,他们为的是什么?恐怕不止名利二字。
  长庆帝起了疑心,对俞恒道:“你今日早些回去,悄悄打听打听粤海那边的境况。”光从折子里长庆帝很难判断各地是否风调雨顺,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欺上瞒下,贺俞氏带了不少进京,人多口杂,又是长居在粤海的,悄悄打探的话,理应能打探出些什么消息来。
  长庆帝爱民如子,偏偏粤海离得太远,许多消息不知,所以想让俞恒借此机打听粤海那边的官民风俗,是否安好等等,自己心里好有个计较。
  俞恒无有不应,忙告退出宫。
  俞恒还未回到家中,贺俞氏等人已经收拾妥当,吩咐孙儿孙女们先去歇息,贺俞氏自己同俞老太太说话,俞老太太原不曾在意,但是刚听了三五句,便觉得不妙,道:“你说什么?你想让我们家出面替你打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