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郡主低声道:“我哥哥才没了,净儿兄妹两个得守五个月的小功。”
俞老太太顿时大惊失色,道:“北静王没了?几时的事儿?我竟然没有一点儿消息。”她现今邸报不大看,故不知,无大事,俞恒亦不同她说,免得偌大年纪还操心。
文德郡主道:“我才得了消息,此时想来溶儿已经扶灵回乡了。我只这么个哥哥,常常三年五载地见不到,没想到今日竟是阴阳相隔。哥哥的丧事我没能赶回京城送他一程,明儿葬入水家祖坟,必然亲自过去,因此一时顾不得净儿的亲事。若是林家觉得不妥,又急着替睿哥儿说亲,便是就此作罢,我也没有怨言。”
俞老太太嗔道:“听你说的,你们循规蹈矩的,林家怎能怨你们?便是急着给睿哥儿说亲也不在一时。我回去问问他们,再打发人告诉你。等到净儿出了小功,咱们再好好定下来。”
文德郡主听了,感激不尽。
俞老太太回去同贾敏一说,贾敏叹息不已,忙来曾家道恼。彼时两家皆有意,本就是极好的交情,相见时虽有些不自在,但很快就过去了。贾敏见曾净出来见客时,衣着素雅,举止娴静,进退之间灵慧天成,心里又添了三分满意。
曾净尚不知两家议亲之事,一如平常地拜见贾敏,又问黛玉,自是不消多记。
除了俞老太太,外人皆不知两家事。
不久,水溶扶着父亲的灵柩抵达扬州,文德郡主痛哭流涕,各家皆过来祭奠,好容易方将北静王安葬,待事情忙完,已是春末夏初时分了。炎夏未过,曾净脱了小功,贾敏迫不及待地请官媒婆上门提亲,又因俞老太太主亲,她又请了刘太太。
贾敏不喜杨茹,倒和刘太太一如既往地交好,也知刘太太亦不满杨家的主意,此时请她,未尝不是告诉她自己已给林睿挑选好了人家。
刘太太顿时了然,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用心替他们打理。
杨茹住在他们家这么久,她愈加抑郁不已。杨茹年纪轻轻,除了高傲些,本性并不坏,只是被娘家教得行事出格,刘太太实在是看不下去,然而刘太太非她父母,无法管教。刘太太早盼着林睿定亲,然后好送杨茹回京,虽然杨茹的举动不是没有人揣测,但是知道的极少,贾敏不爱与人说,毕竟牵扯到林睿身上,外人知道对林睿不好,所以清楚的只俞老太太和文德郡主,外人猜测到了,也不会多嘴,没有到明面上的事情,背地里嘀咕两句便罢了。
刘太太想着杨茹回到京城,那边没人知道这边的事情,依靠哥哥的权势,杨茹又的确是貌美多才的人物,未必不能替她挑一门好亲,总比倒贴了林家强。
林、曾两家定亲,江南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悉数纳罕非常。
林家前去曾家提亲时,可巧曾明在外周游一年,思念妻儿,便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了,听说此事,又从妻子嘴里知道林家的许诺,皆合心意,顿时拍手叫好,极口道:“果然是一门好亲,除了他家,别家我哪里放心?”
文德郡主笑道:“前儿俞老夫人还说,幸亏外面不知林家这么许多好处,不然,怕比之前更有许多人家愿意。也是天缘,这份福气落在了咱们女儿身上。”
曾明道:“这是自然,正经疼爱女儿的,谁不愿女儿清清静静地过日子?即便是有万两黄金,也不如一个知心知意的女婿。不过,净儿的嫁妆如何了?虽然咱们家不如林家,也不能失了颜面,免得净儿过去没有底气。”
文德郡主笑道:“净儿的嫁妆从小儿开始攒的,攒了十几年,这些年来在外面走动,各处的好东西都采买置办了不少,再加上我嫁妆里的一些东西,老太爷和老太太也留了些好东西,好生打理,到时候添置绫罗绸缎脂粉钗环药材器具,十里红妆也是有的,只是比不得林太太当日出阁时的盛况,但在咱们家已经是极好的了。”
曾明自知家中景况,也是几辈子留下来的家业,很够儿女嫁娶所需。
两家婚事一定,更觉亲密。
曾净常听人说林睿如何,也从黛玉嘴里说过哥哥诗词文章,深为佩服,今时定亲,面对黛玉时,不免有些羞涩。黛玉本就喜欢曾净,现今成了自己的嫂子,心里自然欢喜。曾净素知林如海夫妇和黛玉姐弟的性子,心中暗暗庆幸自己有福,她本是大家小姐,行事温柔和平,再见黛玉时,不几日便如平常一样了,因未曾成亲,和黛玉仍旧以姐妹相称。
这日黛玉正欲去曾家寻曾净谈论诗词书画,不妨杨茹要回京,刘家姐妹们与之饯别,请了她去,竟也请了曾净过去,两人在刘家相见。
杨茹听闻林睿定了曾净,又羞又臊,眼睛直盯着曾净不放。
时值初冬,曾净披着贾敏才送她的一件大红哆罗呢狐腋斗篷,亭亭玉立于薄雪之中,身姿婀娜,气韵风流,看得杨茹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自己来江南一趟,黯然离去,反倒是眼前家世不显的曾净得了好姻缘。
刘芳看出了几分眉目,皱了皱眉,轻叹一声,上前道:“杨姐姐,咱们且去屋里罢。”
杨茹冷笑一声,道:“不必,横竖我也不得你们的意,在一处没多大的趣儿。”
众人闻言,都觉得没有意思,连忙岔开。
如今北静太妃和北静王水溶居住于扬州旧宅之中,便是文德郡主的娘家,曾家不如从前又如何?曾净已是林家长媳,只等过门,眼见黛玉和曾净亲敬异常,她们谁敢得罪?反倒是眼前的杨茹,一回京城,未必再能相见,天高皇帝远的,不怕她能如何。
黛玉低头理了理腰间的宫绦,轻笑道:“和我们一处无趣,杨姐姐回了京城必然有趣,既然如此,那就恭祝杨姐姐一路顺风,等到了京城,好歹报一声平安回来。”
曾净才定亲事,又是杨家最满意的林睿,此时此刻,她不好反驳,感激地看了黛玉一眼。
因为杨茹背负父母之命而来,极力讨好贾敏,自然也包括黛玉,她对黛玉也是极好的,可是她却和曾净最好,现今在自己眼前也护着曾净,忍不住有些委屈,红着眼圈儿道:“我就是个讨人嫌的,想来你们都盼着我走呢!”
黛玉歪头道:“这话从何说起?姐姐行事爽利,我们都明白。”
杨茹神色颓然,道:“罢了,横竖我今天就是想见见曾姑娘罢了。”她之前不是没见过曾净,只是曾净生性雅淡,鲜少留意,这回见了,才算明白林家何以定了曾净,而非自己,论及气度,曾净确是自己所不及。
刘芳等人却都纳罕起来,难道杨茹转了性子不成?若在平常,早闹得不可开交了。
杨茹横了她们一眼,心中冷笑,当真以为她是傻子,看不出众人对自己的喜恶不成?便是开始不知,这几年下来也都明白了,只是她不喜这些人,懒得理会罢了。其实早在来扬州不久,她就知道这桩婚事不成,心里却是不甘心,才至今日。
她就是这么个脾性,不会为了别人处处掩饰本性,林家既不喜她,她回家就是。
自小长于杨家那样的深宅大院,行走于达官显贵之家,哪个傻子能平平安安游刃有余地在其中与人应酬,端的看性子如何罢了。
没了盼头,杨茹不顾冬日冰天雪地,当即启程回京。
黛玉和曾净同车离开刘家之门,望了曾净一眼,黛玉叹了一口气,道:“我虽不喜杨家姐姐的性子,但是却盼着她平平安安地回到京城。”
曾净笑道:“你们家都是好性儿,若是旁人,早记恨了,说不定还咒她呢。”
黛玉听了,顿时失笑不已,道:“咒她做什么?杨家姐姐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只是所作所为让人厌恶,可是追根究底,她也不是恶人,不过是不知礼,经此一事,但愿她能多看些书,多知些礼,自尊自重些,旁人也能高看她。”
曾净一想不错,大家不喜杨茹,无非就是不喜她为人行事,自己也是新来的,家中权势比杨家不如,未见她们如此相待。
黛玉先送曾净回家,曾净请她进去,文德郡主极爱黛玉伶俐剔透的性子,打发人去跟贾敏说一声,留了黛玉晚饭,次日方送她回去。
两家离得极近,来往方便。
黛玉给贾敏请过安后,去上学,因不见林睿和俞恒,只有林智一人,便问其故。
林智昨晚没有等到黛玉回来,很是生了一场闷气,闻言不肯作答。黛玉也不催他,才坐下来练了几个字,就听得一阵脚步声,微微抬头,林智已经站在案边了,忍不住道:“哥哥和俞哥哥都被爹爹叫到书房去了,方先生已经讲完课了,过一时再讲别的。”
黛玉笑道:“我知道了,丑儿好乖巧,早早就来上学了。”
林智愤愤不平地道:“既然知道我很乖巧,姐姐昨儿个就不该撇下我一个人在家。”
黛玉笑着称是。
林智和黛玉极亲,虽说生气,可是不消片刻,自然就不记得了,几句话过,方先生仍旧未至,姐弟二人复又说说笑笑地讨论起功课来。
彼时林如海看完邸报,坐在书房里不语。
林睿问道:“可是朝中出了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