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双面人)


  管家媳妇笑道:“太太不知,我本不是咱们家的家生子,是老太太在时,从外面买进来的。我们家乡就是闹了灾,先是大旱,然后是大雨,而后地动山摇的,死伤无数,我父母就是死在地龙翻身的时候,我那时才七岁,抱着三岁的兄弟跌跌撞撞地跟着人群逃了出来,后来自卖自身,咱们府上原本只挑了我上来,我百般央求,才又花了一两银子买下我兄弟。”
  贾敏想了想,眼前闪过跟着林睿前去姑苏的人影,道:“我记得你兄弟就是鼓瑟?鼓瑟十分伶俐,老爷倚重他,现今服侍睿儿我也放心。原来你们都是经过天灾的。这还是太平盛世呢,若不是,岂不是更加凄惨了?”
  管家媳妇笑道:“因此咱们都感激圣人恩德呢,如今虽常有不如意之事,终究比乱世强了十倍不止,若是用心,总能熬得过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句话时常浮现在林如海的心头,不同于前世他生前只知世家锦绣,所谓抱负多是华而不实,并不懂百姓凄苦,幽魂飘荡之时反而将其看在眼里,因此如今他即使明白自己减租、济贫等举动不过是蚍蜉撼树,但是仍旧愿意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宋婆前来求救,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天底下还有千千万万个百姓和她一样,甚至比她的命运更加凄惨,因为他们大多求救无门,许多赈灾粮款压根儿不能到他们手里。
  林如海回来听说乌木并宋婆一事后,面上掠过一丝嘲讽。
  乌木能辟邪,是祥瑞之物,可是几时是百姓的祥瑞?仅能得上面欢喜罢了。望着窗外薄雪,林如海看着贾敏和黛玉两个,安慰道:“你们别太多想了,这些事,和你们有什么相干?又不是你们导致他们连年灾难不断。该操心的,应当是我才是。”
  扬州麾下遇到如此灾难,他却一无所知,岂非失职?
  贾敏长叹一声,苦笑道:“我也是读了书明了理的人,哪能不为之伤感叹惋?若是不懂,也就只顾着自己享乐了,偏生不是。前儿还说这件衣裳不精致,那一碗肉太油腻,如今才知道,我们平常作践了多少人力物力?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为一些子心思斤斤计较。和宋婆他们一比,我们仿佛身处天宫之中,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说完,贾敏看着外面的大雪,只这一会子,雪势就大了许多,忧心忡忡地道:“救了宋婆一家算什么?瞧着咱们家今年送来的租子,我只觉得心里不是滋味。咱们吃一辈子都吃不完,他们个个挨饿受冻,我心里羞愧得不得了。今年初冬就下了这样大的雪,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压塌了房子,被冻坏了庄稼,或者,冻死了人也未可知。不知是否有人上报朝廷?”
  林如海讽刺道:“上报?不到成了死城的地步,谁上报?我料想宋婆那里只怕刘知府还不知道呢。你道这大雪成灾,依我看,不知道朝中多少人做文章称颂,说什么瑞雪兆丰年了。”
  又道:“咱们家的人又挖出这么大的乌木,送上去,更加坐实祥瑞一说了。”
  贾敏闻言一怔,问道:“乌木要进上?”随即若有所思。林如海的决定完全在她意料之中,乌木虽好,却不是他们家能留得住的,所以如意说了那话时,她就觉得不妥,他们家再娇宠女儿,行事也不会很出了格儿。
  林如海道:“咱们家得了这个留下,指不定外面如何说咱们,又不知道如何被人忌惮。乌木辟邪,乃为祥瑞,谁得了这么大的乌木不送上面邀宠去?我虽不是为了邀宠,可是咱们家佃户都知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何况你我?腊月是万寿节,咱们派人将其和万寿节礼一并送进京城,得了圣人的意,官途如意,为百姓也多做些事。”
  贾敏如何不知其中的道理,唯有叹息罢了,听林如海提及万寿节礼,道:“也好,万寿节礼早就预备好了,和往常一样,就是多了一架大红缎子缂丝万寿图的屏风,和几匹卍字不断头的锦缎。如今又有了乌木,圣人见了,必定欢喜。”
  林如海点了点头,每年万寿节礼千秋节礼并太子诸皇子生辰,皆是一笔极大的支出。
  一时又谈及宋婆家的事情,贾敏犹豫片刻,道:“我看咱们家今年的收成倒好,咱们家上上下下吃不完这么许多,四五年都吃不完呢,不知老爷有什么主意?”
  林如海问道:“你说呢?”
  贾敏见他目中露出一丝笑意,心神一定,叹道:“我也不知道,总觉得咱们家已经富贵如斯,没了这些进项也使得,若是能救人,便是给咱们家积阴德了。明知宋婆惨状,我们如何能心安理得地吃喝玩乐?就是菩萨也不容呢。”
  贾敏本就常随林如海积德行善,自从做了那场噩梦,她隐隐约约觉得自家必定是积了极大的阴德,才有今日夫妇情深,儿女双全,她到了这样的年纪,更愿意去做这些。
  林如海道:“哪一处没有闹灾的地方?赈灾之处也未必妥当。我看,留下二年的嚼用,其他的都用来救人罢。不过,咱们也不能白白如此,救济灾民时,按地亩之价,一亩良田本该换十石白米,一亩薄田本该换七石白米,但是咱们家并没有那么许多,因此各减三石,总比其他财主强,他们无钱,算是用地来换了。不是我小气,毕竟升米恩斗米仇,若是咱们什么都不要,反而让人觉得咱们家散财送米理所当然了。日后因此而生事,那才是后悔莫及。”
  贾敏听了,深以为然,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她听得亦多,自己家万万不能如此,林如海所虑极是,道:“不仅如此,还得限每家只许换一亩地,几石粮食也够他们嚼用了,咱们还能多帮些人,若是一家子巴巴儿地来换十亩地的粮食,咱们家那些白米救不了多少人。”
  林如海点头笑道:“我正有此意。”
  黛玉今日见宋婆虽是求上门,言语神态却落落大方,而且也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来,心里深受震动,瞧着自己身上锦衣,口中玉食,顿觉身上如针扎,口里如黄连,百般不是滋味,问道:“爹爹有心赈灾,不能上书让圣上知道宋婆那边的事情?”
  林如海不由得冷笑一声,让他们知道又如何?千里迢迢,寒冬之时,有几人愿意过来呢?还不是交给刘知府料理?望着女儿的神色,林如海良久方道:“我既然知道了,不能不管,放心罢,折子是要上的。”
  贾敏忙道:“老爷管的是盐政,难道能插手刘知府的事情不成?依我看,先跟刘知府说一声,死了那么多人,叫上头知道,少不得治他一个失职之罪。”
  林如海道:“放心,我知道该当如何。”
  他虽然只管着盐政,奈何折子却是直达天听,于江南一带有什么看不过去的都可告知宣康帝,不过刘知府为人倒好,品格官声都十分清白,自己不能因此上了折子,反而使他获罪,还是先打听宋婆那里是什么情况,然后跟刘瑛说一声,看他如何料理。
  除此之外,林家意欲赈灾的事情也得跟宣康帝说,免得让他以为自己家趁机拉拢人心。
  作此打算,林如海面色和缓,忽然问黛玉道:“玉儿可还记得前儿我教你的一支曲子?”
  黛玉一怔,曼声道:“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爹爹说的可是这个?爹爹不提,我也想到了呢。宋婆真真是可怜,爹爹没见她身上袄破鞋破手脚皆破,就是咱们家下三等的粗使婆子,也比她强。”
  林如海细细教导她道:“天底下的百姓,十之八、九都和宋婆一般,哪怕是风调雨顺,他们也未必能得温饱,只是比灾荒之年好上几分罢了。”
  黛玉疑惑道:“这是为何?”
  林如海叹息一声,道:“大多数的良田都被权贵所占,无权无势的,种的都是薄田贫地,收成极少,全然不够糊口。因此,更多的百姓都是租赁权贵的地耕种,每年的收成,先交了三成的税,剩下的还要交租,有七成的,也有六成的,也有五成的,不一而足,何况还有一干人等,收的租子都是税前收成,落在佃户身上的税就更重了。”
  黛玉咬了咬嘴唇,听得惊心,道:“难道没有人管吗?”
  管?林如海轻笑,掩饰不住面上的冷笑,道:“怎么管?谁来管?赁地给佃户,收租高低无非看的是东家品行,并不在律例之列。因此,玉儿,咱们家虽然富贵,日后却不能无端看低了他人,不管如何,只要品行良善,又何必太过在意其出身?世人看出身,咱们家的子孙却不能如此,不然,岂非和世人一般无二了?”
  黛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虽然没有全部都明白,但是她相信自己父亲的说法必定是对的,假以时日,她长大后一定要照做。
  林如海又说道:“百姓之苦,非咱们所能想到的,不仅赋税重,徭役亦重。”
  民不聊生,哪怕太平与否。
  黛玉道:“咱们家不必服徭役么?我记得宋婆说了呢,她的儿子就是服徭役死的。”
  林如海道:“达官显贵,用不着如此,不仅不必服徭役,而且多不必交税,田产商铺皆不必。世人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乃因秀才不必服徭役,见官不跪,举人不必交税,所以有些老童生考到五六十岁不中都不肯放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