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奋斗在激情年代 金推番外完结 (寻香踪)


  赵明月从厨房出来,带着儿子和壮壮去厨房洗手。
  京京拿出鞭炮,用竹竿挂起来,然后说:“放鞭炮了,快进屋去啊。”然后点燃捻子,将竹竿递出去,鞭炮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亮亮和壮壮在门帘里拍着手:“噢、噢,过年了!”
  赵明月看着欢天喜地的儿子,也露出了笑脸:“对啊,过年了。”
  亮亮掀开门帘子:“妈妈,下雪了呢。”
  “是真的呢。”
  两个孩子拍着手:“下雪了,过年了,真好玩!”
  沈旭跃站在门口大声喊:“都进屋来,吃年夜饭了。”
  孩子们雀跃地跑进屋去:“噢、噢,团圆了,发红包了。”
  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老人们在桌前已经坐定了,沈旭跃将酒给大人们斟上,赵明月将饮料给老人孩子们倒上。
  大家端着酒杯,沈父带头站起来:“来,庆祝咱们全家顺顺利利奔向九十年代!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也要懂得珍惜,这样才能有这么和和美美的一天。”
  沈启学说:“爸说得有道理,干杯!大家过年好!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大家举杯相碰。
  赵明月看看丈夫,又看看一本正经的儿子,扫过笑容满面的家人,也笑了,这就是她一直追求的生活,一天美过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写到这里,就算完结了,感谢大家一路以来的支持和鼓励,鞠躬!可能还会写点番外,喜欢的请继续关注更新。

  ☆、第111章 番外一快乐之夏

  服装厂的一批机器出了点毛病,厂里的技术工人怎么也修不好,赵明月想着是不是该淘汰掉了,去换一批新的算了。副厂长跟赵明月说:“赵总,要不要请电器厂那边的师傅过来看一眼?”
  赵明月猛地回过神来:“对啊,这也是电子产品嘛,你打电话,让那边的老师傅过来看一看。”
  于是电器厂的修理师傅过来了,赵明月一看,不是上次去那边探望过的高师傅是谁。高师傅的妻子原来也是电扇厂的职工,后来生病去世了,高师傅一直都没续弦,一个人照顾不来儿子,便将他送回了通州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赵明月自己有孩子,知道不能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的揪心感,她想帮高师傅一点忙,但似乎也帮不上,北方男人多半都糙汉子,照顾自己都够呛,更何况是照顾一个孩子。
  高师傅过来的时候,赵明月就把他交给了于有芬,于有芬现在是一号车间的车间主任了,坏掉的几台机器恰好就是一号车间的,正好由她负责。于是这两人就过去忙活了,高师傅技术果然过硬,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所在,不过要修理却花了一点时间,前后跑了好几天。
  赵明月不知道,这一次就促成了高师傅和于有芬的好事,其实也不是她促成的,而是厂里比较热心的女同事知道这两个人的情况,便有心帮他们牵线搭桥。结果一来二去,居然也就成了。
  二人年纪大了,又是二婚,所以双方也没有扭捏,觉得双方人品性格都还不错,合得来,于是就直接奔结婚的主题而去了,尤其是双方的孩子见过面之后,发现还都是认识的熟人,这一层的隔阂也少了许多。
  于有清夫妇给大姐把了一下关,觉得高师傅人不错,挺憨厚老实的一个人,可靠,便也同意了。他们又征求了一下赵明月的意见,赵明月真是没想到会有这种好事,当然也是极力支持的。
  考虑到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于有芬的户口早已经由赵明月工厂落了北京户口,所以这下结婚也方便。五月底,两人就扯了证结了婚。
  赵明月给他们在服装厂的职工宿舍安排了一套三居室的公寓,因为他们家有三个孩子,三居室才勉强够住。他们结婚的时候,赵明月还送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作为贺礼。
  于有芬有了自己的家,女儿们也都大了,不好住在小舅家,便都接了回来,高师傅的儿子也被接了过来,在市里上学,三个孩子可以结伴一起上下学,自己坐公交车,这年头的社会治安还是非常好的。于有芬本来是个善良的人,对高师傅的孩子视若己出。高师傅也是个很厚道的人,对两个女孩非常好。一家子相处得还很和睦融洽。
  暑假的时候,赵明月听说于有芬要带着丈夫和孩子们回老家见父母,她想着自己也有两年没回去了,正好放暑假,不如带亮亮一起回去,就是不知道沈旭跃能不能请假一起去,一家人能一起回去就好了。
  她打电话问沈旭跃,沈旭跃说可以安排休年假回去,但是时间不会太长,加上假期前后只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赵明月心里盘算一下:“也可以,就一个星期吧,我订机票,咱们坐飞机回去,这样路上就不会耽搁那么久了。”
  坐火车的话,路上需要差不多两天两夜,要是坐飞机,差不多当天就能够到家了。不过这样一来,就只能和于有芬他们分开走了,他们先走,于有芬姐弟两家子随后来。
  沈旭跃觉得可行,便说:“好,你定好时间,我头天晚上赶回来,然后第二天出发去机场,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来一天时间。”
  亮亮知道要做飞机去姥姥家,显得特别兴奋和期待。京京已经考完高考,只等录取通知书了,心情有点焦躁不安,听说小舅妈要回老家,也很想跟着去放松一下。赵明月答应带他一起去。壮壮看见哥哥弟弟都要去亮亮姥姥家,便也想去,于是赵明月夫妇俩就带了仨孩子一起回老家。
  他们回去的时候已经是骄阳似火的七月末了,飞机一早从北京出发,两个小时后就到了赵明月老家所在的省会城市。赵明月给家里打了电话,然后带着孩子们转长途车回金南,到金南时已经快下午三点,到了站,就看见大哥赵明亮朝他们挥手。赵明亮今年买了一辆二手小车,到哪都开着它,这次是特意开车过来接他们的。
  赵明亮替赵明月接过行李:“是不是热坏了?饿了吗,我们先去吃点东西再回去?”
  几个孩子都饥肠辘辘,听见大舅这么一说,纷纷都说好。
  于是赵明亮拉着他们去了一家饭店,这个点根本不是吃饭的点,店家们都懒洋洋地坐在屋里午睡听收音机,一条土狗趴在门口的青石地砖上吐着舌头散热。
  孩子们小心地绕过那条黄色的土狗,进了屋子,便觉得一股子凉意迎面而来。金南是个古城,大部分街道都还保留着古貌,可惜在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这些老建筑基本上都被拆了,只留下了一两条街道作为城市的记忆。
  赵明亮和赵明月一起点了菜,饭是现成的,凉菜也是现成的,装盘送上来就好,孩子们也等不及热菜,端着饭碗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将两盘子凉菜吃了个精光。
  几个大人都没怎么动筷子,让孩子们先吃,他们在路上其实也准备了些干粮的,不过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都大,吃多少都很快消化掉了。
  店老板的动作也很快,马上就炒好了一个菜端上来,于是大家一边吃一边等。赵明月两口子和大哥说起家里的近况,赵明亮高兴地说:“这两年鲜茶叶涨价了,涨得很厉害,原来只要一块钱一斤,现在都卖到两块一斤了,太贵了。你们那年让我承包松子坳来种茶,简直是太明智了,今年就能采茶了,省了我们多少成本啊。”
  沈旭跃说:“茶叶也涨价了吧?”
  “唔,涨了,现在一般的茶都卖到十多块一斤了,最好的春茶都卖到上百块了。”赵明亮喜滋滋的,笑得眼角的鱼尾纹非常明显。他已经是四十岁的中年人了。
  赵明月也很替哥哥们高兴:“那就太好了。爹妈身体都好吧?”
  “嗯,还不错。就是春天的时候爹摔了一跤,左手撑在地上,骨头错位了,你三哥接过去养了两个月,现在已经基本上好了,就是不能提重物。”赵明亮说。
  赵明月惊讶地看着大哥:“这么大的事怎么没告诉我?三哥只说接了爹妈过去住一段时间,我还以为是去帮他们看孩子去了,是不是就是因为爹摔了一跤?”
  赵明亮点头:“老三说也没特别严重,所以爹妈都不让我跟你们说,怕你担心。”
  赵明月急得脸上都发白了,她咬着唇,许久都没说话。沈旭跃伸手拍了拍她的肩:“没事,爹不是没事吗,咱们也都回来了,好好陪陪他们。”
  亮亮正在低头吃饭,大人们说的是妈妈的老家话,他又听不懂,所以也没在意,突然听见妈妈吸了一下鼻子,抬起头来看着母亲:“妈妈,你怎么哭啦?”
  赵明月摇了一下头:“没事,想你姥爷了。”
  “一会儿不就能见到姥爷了吗?”亮亮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她。
  赵明月点头:“嗯,妈妈高兴呢,所以才想哭。”
  “高兴也会哭吗?”亮亮不解地问。
  “会,有个成语叫做喜极而泣,”赵明月摸摸儿子的头,“乖,吃饭吧。”
  赵明月也没什么心情了,赶紧扒了一碗饭,然后催促着上了路。下午四点多钟,暑气正在开始消退,但依旧非常炎热,车子里有空调也没用,从金南回到家,也要开两三个小时的车,现在动身,回去差不多赶上晚饭了。更何况赵明月归心似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