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地方,不为了热,而是季节。
澳大利亚和巴西都在南半球,过感恩节和圣诞节时正逢春夏,为了怕热怕腻,就用红莓酱,北欧移民喜欢用越橘酱来配,另加蔬菜沙拉。
说到底,烤火鸡其实就是外头烤、内填馅料,可简可繁。唯一的讲究是得整只烤,不能大卸八块切开来,虽然最后吃时,不免还是撕得七零八落,火鸡这东西不聪明,脑子都花在长肉上了,大的火鸡可以到百斤上下,等闲小火鸡洗剥完了也有近二十斤,火鸡好在产肉率高,真正是吃草长肉,好养易活,肉便宜,所以馋肉平民阶级最爱,但对吃货来说,这玩意脂肪率太低,虽然姑娘们会喜欢他低于2%的脂肪含量,但也不得不承认,吃起来不免口感有渣,所以,馅料和烤得下功夫。
话说,烤火鸡本身,实在是大工程,不像中国炖鸡汤,放得了料,就可以耐心等一锅浓香鲜美的汤出炉。火鸡庞大雄健,冻硬了之后面目狰狞,活像漫画里脑满肠肥,一心压迫工人的帝国主义资本家,扛回来,准备火鸡填料就是大工程,你哪怕简单点,芹菜、洋葱、香料混起来,也够复杂,再扛去烤了,会感觉自己像个上古猎人似的。
一个大火鸡整个上桌,会让人胆寒,撕吃也不方便,但一家围坐,看着一头庞大肥鸡,还是挺其乐融融的,大概这就是火鸡的魅力,好比中国人吃火锅,大家对着一口锅,比对着满桌菜肴,更容易亲近些。
当然,真吃起来时,火鸡还是分类的,胸脯子是细腻白肉,鸡腿是壮硕黑肉,小孩子与姑娘家就斯斯文文找白肉吃,老爸叔伯们就气吞山河抱着鸡腿大啃,吃火鸡到最后是个体力活,把填料和肉吃完了,大家满足的打饱嗝,这时对上帝的感恩之心,才是最真诚的。
火鸡另一大好玩处是:实在太大,所以很容易一顿吃不完。,比如《麦兜的故事》里,麦太太和麦兜一只火鸡拖拖拉拉,吃了小半年,倒不是香港人胃口小,而是火鸡实在太大,美国人经常吃完了火鸡还留个鸡架煮汤喝,煮得的汤放土豆和蒜苗,又是一顿了,一只大火鸡能让人少的家庭吃一个圣诞假期,很是实在。
但说句牢骚的,火鸡这东西的口味,其实像一切低脂肪健康食品,比如全麦面包蔬菜三明治还不带蛋黄酱一样,口味和营养价值成反比,肉很多,但不很好吃,所以需要大张旗鼓的雕琢加工,浓妆艳抹,这就像一个身材健美但容貌平淡,言语无味的异性,让人开始觉得壮观,久了就腻。
中国土鸡所以好吃,就因为脂肪颇多,跟葱姜稍微一眉来眼去,就能酝酿出醇浓甜香的口味来,一下了汤锅,熬出油花儿油星来,片片圈圈,一勺子都是油黄淡香,哪怕捞走了油取清汤,还是香美异常,哪怕白切吃,烫熟了的鸡肉也嫩软丰腴,肥些的白切鸡,鸡皮和肉之间凝冻滑软,蘸了佐料入口之极,所以中国鸡用白斩、炖汤最好,浓油赤酱红烧了,除非是用来炖栗子,否则多少有些可惜,好比广东的好鱼要蒸,才不辜负了美味。
比起火鸡来,中国土鸡就像个膏腴微胖的姑娘,但语言有趣,满身甜软,让人吃着就跟贾琏遇到多姑娘,恨不得化在一起了才好,这就属于皮肉里自带馅料,不用调理,是上帝的恩泽,火鸡君当然健康结实,但有时那口味,真让人恨不得对他说:“自己快塞好馅料抹好黄油,然后到烤箱里来!”
晚上的派对大家都玩得很开心,音乐开得很大声,这样的时刻,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抛下了中国留学生内敛害羞的形象,醉了的男士跑着大叫,也有几个女生跑到厕所拿出所有卷筒纸四处抛,院子的树立刻变成白花花的圣诞树,她们尖叫着说话,不时爆出笑声,箫小杞刚把火鸡放入烤箱,正脱着手套,就被人抱着肩拖到了人群中央,和着音乐跳起没有节拍的舞蹈。
箫小杞受宠若惊,她有多久没和中国人一起大声说着中文,和朋友勾肩搭背去酒吧唱卡拉OK,和死党喝啤酒吃麻辣小龙虾看世界杯也好像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
这应该是美妙的一天,如果约翰没有打电话过来的话。
在等待火鸡烤好的空隙,她们几个中国女生霸占着唯一的沙发,聊点八卦,聊点衣服,聊点发型,她们衷心地感谢她为他们准备这样丰盛的晚餐,然后箫小杞的手机响了,她掏出一看,是约翰。
来电显示被旁边的另一个女生看到了,她们相互对视了一下,气氛奇异地沉了下来,箫小杞僵笑着,做了一个抱歉的手势,走远到一边接起电话。
“你不是回家了吗?”箫小杞有点小埋怨地先一步说道。
约翰那边很吵闹,不停地有汽车的按叭声,他急匆匆道:“我和别人的车发生了点碰撞,但现在赶着回去呢,你来帮我处理一下。”
箫小杞看了一眼许奕她们那边一眼,许奕瞧见箫小杞的眼神,笑着挥一下手,催促她赶快,箫小杞压低声道:“唔,现在不方便,我和朋友在一起呢,你能找其他人吗?”
“你能有什么朋友!”约翰满不在乎道。
箫小杞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了,听到电话那边远远地有人喊着,“约翰,你干什么呢?赶快啊,呆会你晚回去了看你爸不把你扒层皮。”
“等等。”约翰朝那人大喊了一声,然后在电话里匆匆报了地址,就说:“你赶快,十分钟,我要是感恩节回去晚了,我就死定了,对了,记得开你的车过来。”然后就挂上电话了。
箫小杞听着耳边“嘟嘟”的声音,心中一片悲凉。
“萧,你在干什么,快点,我们的大餐完成了,你作为最大的功臣怎么也要由你来开席啊。”许奕扯着嗓子招呼道。
箫小杞走过去,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额……抱歉,我有点事,要先走了。”
这话出口,几个女生都看过来了,唯有许奕还是笑嘻嘻的,用手肘戳了戳箫小杞的腰间,暧昧问:“约翰?”
这下,男生们也看过来了,里面当然包含了法语课的那中国哥们鄙夷的眼神,箫小杞咬着牙笑着,固定着一个弧度,“唔”了一声。
现场一阵沉寂,只有许奕笑着摆手,“好吧,今天就先放过你,去吧。”
“嗯。”箫小杞苦涩应道,微微一鞠躬,走出大门。
第一百二十九章 感恩节(二)
。更新时间:2014-8-22 15:23:50 本章字数:4631
箫小杞匆匆来到约翰报的地点,他正和三四个人嘻哈坐在路边等着,见箫小杞开着车到来,他站起来,耸起了夹克的衣领,不可一世地走在车前,满意地看到来自朋友赞许的眼神,他更为得意了,转动了下脖子,道:“宝贝,你有点晚,不过这次就算了,下次要再这样,我就要和你说再见了。”他一副情圣作派轻抚箫小杞的脸,“宝贝,我的车刚被追尾了,那人在那,你来处理这件事,我们赶时间,就先走了。”
然后,箫小杞下车,约翰和他的一群人朋友开着她的车,潇洒离开。
由于临近圣诞节,城里随处可见极富圣诞气氛的装饰,虽然还没下雪,但随处可见大朵大朵的人造雪花,这样热烈的节日气氛……叹了口气,把大衣的领口竖起,挡着寒风,看来只好认命了。
这次的事故是约翰突然停在了黄灯前面,后面的车来不及停就追尾了,其实后面的哥们挺倒霉的,美国人开车都比较快,如果信号灯变黄,而你已经快到路口,通常都直接过去,要不然,停了更危险,当然,这也不能说是约翰的错,毕竟黄灯停,这是美国的交通规则。
箫小杞走过去,对那倒霉的美国哥们笑了笑,然后绕到车后看看,车子左后方的灯被撞碎了。
那美国小伙瞧着箫小杞的脸色,急不可耐地就道歉说:“对不起小姐,我可以付钱给你修车,然后我们都不需要用我们的保险了。”
嗯,箫小杞的民事课没白上,之前就有这么一个案例说过,如果用保险,错误方要付钱不说,说不定连受害者也要付,保险公司最低的是500美金底线,而且还有记录,保险公司会提高每个月给的保险金,所以有些美国人会想要私下解决。
箫小杞也觉得这哥们够倒霉的,约翰好不容易守一次交通规则,这还坑了人家,当然,这不是她能决定,遂安慰地对美国小伙笑了笑,“你别急,我给我朋友打个电话。”,然后掏出手机,给约翰打电话,那边约翰很忙,话筒里能听到风声呼啸。
箫小杞抖着声道:“嘿,你好歹小心点,这车是我租的,撞坏了要赔。”
约翰的手机应该是旁边的人拿着让他听的,声音忽远忽近,“我们快到了,那边的事你搞定了?”
“噢,对方说不需要惊动保险公司了,他付钱修好。”
“那你就记下对方的保险信息,然后顺道把车开去修车厂。”
“……”还真当她是廉价劳动力了,箫小杞郁闷应下,挂上电话后就拿手机拍下约翰的车和对方的车,还有整个路况,然后那美国小伙就把他的保险号什么的抄在一张纸上给箫小杞。
一切貌似很顺利,箫小杞把对方的保险号收好,但上了那么一个月的律法课和让人无法喘息的案例分析,箫小杞有些习惯摆脱情感和社会背景的影响的方法,客观冷静地将精力集中在某个事实上,她顺口就问了句:“你不是想自己付不用保险么?”怎么现在却把保险号告诉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