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回到1986 番外完结 (澜依·滟)



后来,老太太去逝以后,再也没享受过这种待遇。重新品尝到这种受重视的滋味,李燕一时间百感交集,忍不住红了眼眶,怕被发现引起怀疑的赶紧垂下头去,紧走几步跟吴芝兰错开身,避免跟她正视。

吴芝兰见她听话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手上的书包过于沉重让她觉得有些好奇:“这里面都装什么了,怎么这么沉?”边说着边随手拉开拉裢,“咦,怎么还有黄瓜?”

不说李燕还差点儿忘了,赶紧道:“哦,我跟同学去玩儿,他家弄大棚给了我们每人拿了一些,奶,你也尝尝,可有黄瓜味儿了。”从里面掏了一根儿出来。

“大棚里的东西都水了巴叽不是味儿,有什么可吃的,还卖得挺老贵。”吴芝兰嘴上虽这么说,可还是就着要李燕的手咬了一口,嚼了两下:“……嗯,这黄瓜还行。”

“怎么样,不错吧?”李燕把黄瓜塞到吴芝兰手里道。

吴芝兰点点头:“是不错,等拿回去给你妈拌个凉菜,她最近直闹胎吃点儿清凉的兴许好受些。”

“那好,我给她弄。”李燕自告奋勇,紧走几步就进了大门。

晚饭时,崔玉凤什么都没吃,就只盯着那盘儿凉拌黄瓜条儿了,李燕弄的是酸甜口,各种佐料放的恰到好处,加上原材料新鲜,每根都浸得入味儿,清凉爽口,十分的开胃。

崔玉凤就着它硬是喝了满满一大碗稀粥,这可是她这几天来吃的最多的一次。可把李大中给乐坏了,直说李燕办了件好事儿,非要她明天再跟这个同学买几斤黄瓜回来。

李燕嘴上应着,心里却在暗自叫苦不迭。这让她上哪儿给弄去,总不好再去偷一回吧?要是实在不行就过去花钱买,可是会不会被认出来?

两辈子加起来活了四十多岁的人,从来没干过什么坏事,就为了几根儿黄瓜忐忑不安实在是范不上,李燕于此想的同时不令自嘲的暗笑,倒是暂时把这件事儿给放下了。

第二天早自习刚结事,李燕就跑出校门去了趟市场。因为新增的商业街正在拆除中,卖货的小贩仍旧集中在原来的正街上。道路两边摆了一溜的地摊儿,卖什么的都有,只是像黄瓜这种反季节疏菜却只有这一种,摆出来卖的约有五六家蓕钼。那些筐篮里的黄瓜看起来都大同小异,光看外表也分不出好坏来,李燕就拿起来挨个的闻,挑黄瓜味儿最大的那家买了两斤,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拎了回去。

崔玉凤最近闹胎闹的厉害,口味儿也是一时一变,昨天还把整盘子凉菜全都吃光,连汤都喝的半点儿不剩,今天却不想吃了。李燕切好拌完,她只吃了两口就不再动了。

等到下午李燕放学回家,吴芝兰正跟李大中说崔玉凤想吃洋柿子(西红柿)的事儿,这时候的凌水镇根本找不着这东西,只有临近的县有卖。

都说怀孕老婆嘴馋,那可是一点儿都不假,越是吃不着越是想的慌。就为了电视机里闪过红艳艳的西红柿画面,崔玉凤就愣是馋得半宿没睡觉。

为了老婆孩子,怎么也得让她把掂记着的这点儿东西吃到嘴里去。第二天一早,李大中就开着小汽车去了F城,快近中午的时候赶了回来,后备箱里装了一泡沫箱的新鲜西红柿,都是刚从大棚里摘下来的蒂把儿都翠绿翠绿的。

崔玉凤乐的一屁股坐到炕上,一口气吃了两斤多的西红柿,总算是解了馋,舒胆的直摸肚皮。

中午饭的时候,吴芝兰又切了几个西红柿拌糖,拿了两个炒了盘鸡蛋,崔玉凤都挺捧场,直吃到肚子撑才算作罢。

一家人看她味口好转也都挺高兴,李燕瞅着剩下那半箱的西红柿,小脑袋里又开始冒出想要挣钱的念头。

大棚菜极有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菜肴品种将会越来越多样化。春冬季节不再仅限于大白菜、萝卜、土豆老三样,色泽鲜艳的反季节疏菜将会充斥着市场。

凌水只是个小镇,比起城市的消费能力则相对要落后,却也在慢慢成长起来。李燕觉得这时候弄大棚菜,也算是时机合宜。至于品种,她不想延续已有的种类,西红柿可以最先考虑,其次是芸豆、芹菜、菠菜、生菜这些百姓熟知的品种。

现阶段的李燕不比两年前,手上空空如也就算有想法也没办法。通过努力手上也有了不少的闲钱,念头萌生了就不用再拖,完全可以说干就干。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任何时代这句话都很适用。尽管李燕对于种植大棚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可驾不住她有实力,手上有票子,再高的技术员都能请来。

在这个念头刚兴起时,首先要解决的是用地问题。老李家共计有十亩多地,平常都种着苞米一种农作物,每年能打个一万左右斤的粮,当时苞米能卖到六毛钱一斤,不扣除种子化肥这些费用也就能卖个六千多块钱。

李燕把全家人都聚在了一块儿,把想要租用地扣大棚的想法说了,并说出一年上交八千块儿的费用。

对于这个小丫头层出不穷的想法,全家人早已经习以为常了,倒也没感到太过惊讶。只是觉得没有梦仙的指示,实在是没多大的把握,觉得不太塌实。

只是李燕一再坚持,不管是赔是挣,绝不会让家里受到损失,这八千块钱肯定会交。这话要是一般人说,可信度不会高过百分之五十,毕竟八千块可不是个小数目,虽说这两年人均收入已经提高了一些,万元户也不再那么稀奇,可是普通人家也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就拿出个万八块的。可这话是李燕说出来,别看她年纪不大,可没有人会小看她。

捣腾药材、卖衣服、开小矿,这些可都是挣钱的买卖,哪样儿李燕也没落下,一直都和她的老舅崔文武在经营着。这八千块钱对于别人来说是个大数目,对于她来说却完全不算什么。

素来有小抠之名的李武昌,利益没受到损失反而来要多了不少,最主要是不用操心受累,这八千块可谓是旱涝保收,自然是乐意之极了,当下就表示他没意见。

吴芝兰向来这样的大事没有做主权,只是担心李燕这个想法行还是不行,在这个问题上多问了两句。

崔玉凤对于女儿从来都是支持再支持,在确定她已经想好了后,没再阻拦,任由她去做。

相比起来,李大中最为冷静,详细的问了李燕的盘算和具体实施的步骤,从建棚用工到最后销售全都一一问过后,觉得没什么问题了这才点头同意。

有了家人的支持,李燕解决了后顾之忧,把崔文武找了过来,两人聚到一起研究了两个下午,开始筹备建棚。

经过一番研究比较,最终请了F城的一批有经验的工人过来砌大棚。材料充足,人手够用,十二个大棚共计用了八天就全部完工。

跟着就是招工了,这个倒是比较简单一些,从周家堡子里和附近的村小组找些能干的人,讲好了每月的固定工资,奖金看效益是格外算,共计先招了二十个人。额外又从F城请了两个有些经验的带工师傅。随后李燕和崔文武亲自跑了趟D市,专程请来了技术人员给两个带工的师傅传授了培育知识,做了些指点工作。

第一批的品种选择,根据这个季节,挑了西红柿、芸豆和芹菜三种。一切准备就绪后,很快就开始进行培育秧苗了。

李燕要上学,而崔文武时常要到小矿上去,这些工作全都交给了两个带工师傅,由他们俩看着工人来干,倒也不用太操心。

四月份中旬,马家兄弟收购药材风再一次的在凌水镇刮起。李燕和崔文武两人仍旧把消息放出去,每天都在老崔家门前设上收购点儿,只是这次由崔玉梅来负责。

马怀亮跟崔玉梅相处的不错,已经商定了婚期,趁着这个机会两人正好加深感情。

李燕和崔文武两人都挺忙,一个忙着小矿上和家里来回跑,一个忙着考试和兼顾挣钱。都是恨不能有个分身,长出三头六臂来好分担。

做为小分队成员,在拒绝了几次集体活动以后,李燕被勒小东叫住批评了一顿。言语很严厉,态度很坚决,严重的警告她不许再有下一次,否则就要把她开除出去。

为了日后能有太平日子过,李燕只得妥协答应了休息天的刘刚姥姥家之行。

刘刚姥姥家住在了大梨沟,比起周家堡这样的镇郊算是真正的农村大山沟儿。做为本身就住在了山城的孩子,大山对于李燕并不陌生,也没觉着怎么太好或是太坏,只是种平常心对待打小就熟悉的地方。所以,她实在不觉得去个到处是山、地方偏僻、又道路交通不便的地方究竟有什么可玩儿的?

直到她知道这个主意是勒小东提出来的时,才算有些明白。相比他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会对大山生出另一种向往,这就像后来每个黄金周都会有大批城市人涌到这座山城里来,就为了体验下山的清翠绿意,岭的巍峨壮丽一样。再吃吃那里的农家饭,粗粮野菜,处处都是新奇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