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两堂算术课太过轻松,让李燕轻视了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和重生以后会遇到的细节问题。第二节课下了以后,全校师生到操场上做第六套广播体操,然后她就傻眼了。好不容易参照着前面同学的动作,一塌糊涂的做完了整套体操,浑身紧张的都冒出了汗。
高连梅在班级队伍后面,自然看到了她的异常,班级往回带的时候叫住了她:“李燕,我看你今天操做得乱七八糟,是不是哪儿不舒服,怎么鼻尖儿都冒汗了?”四月份的天气,这点活动量根本达不到热出汗的程度。
高连梅是崔玉凤的小学同学,对李燕一直都挺不错。去年秋天学校招新生入学那会儿,李燕因为生日小不够上学的条件,其他班主任都不愿意收,最后是高连梅站出来说:“这孩子我要了,就冲着她妈学习那么好,她也差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李燕也真的没让高连梅失望,第一个学期期中期末都是双百分,不光学习成绩好,也老实听话从不调皮捣蛋,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学生自然是讨老师的欢心。
同样的,李燕对高连梅的印象也一直都很好。她小学基础之所以打得好跟这位老师有着直接关系。听她这么关心的一问,顿时找到了借口:“嗯,老师我今天肚子有点儿疼没做好操,我错了。”小脑袋低了下去。
高连梅心疼的道:“你这孩子,肚子疼怎么不告诉老师呢,现在有没有好点儿,老师带你去医务室看看吧?”
“没关系的老师,已经好多了。”
“真的没事吗?”
李燕冲她笑笑,清秀的小脸上眉眼弯弯,很是让人得眼缘,高连梅揉了揉她的小脑袋,“那好吧,要是觉得不对劲儿记得马上跟老师说。”
“嗯,知道了老师。”
总算是糊弄过去了,李燕直庆幸,没想到她面临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第三课语文课时,高连梅在黑板上写了几组汉字,让学生轮流上去标注拼音,其中就有李燕一个。
汉语拼音李燕自认为学得还不错,非常顺利的标注完回到了座位上。和她一起被点名的还有高小年,这小子学习就是个废材,一组汉字只标出了三分之一,真正对的一个没有。
于是,同桌俩被当成了两种典型表扬和批评。高连梅非常严厉的教训自已的侄子:“高小年,一样一都是我听我上课,你看看你同桌李燕,再看看你是怎么学的?李燕,你站起了来背一遍汉语拼音声调标注位置口诀,让他好好学一学。”
李燕:“……老师,我肚子疼——”
“啊?……那赶快我带你去医务室。”
十分钟后,李燕从医务室的病床上坐起来,捂着脸欲哭无泪。三十多岁的人了,竟然连小学一年级的知识都回答不上来,脸都快丢到姥姥家去了。
她的基础知识是学得挺扎实,可这口诀谁还记得?这就像用五笔打字的高手们,再难的字体扫上一眼就知道怎么打,可要是问最简单的问题,比如哪个键上都有什么字根,全套的字根表怎么背,十有八九没几个人能答全了。
汉语拼音是学会了,可当时的入门砖,什么声母韵母音标呀,早就被丢到爪洼国去了。
从早上不知道坐位开始,到第六套广播体操的不会做,再到刚才背不上来口诀,肚子疼的借口就用了三次,连她自已都担心会不会咒巴的真的肚子疼?
好在医务室的老师判断她是着了凉,喝了大杯的热水让她休息会儿,而没有开药扎针之类的,不然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为了避免有人说她装病躲课的嫌疑,李燕在休息了一会儿就回到了教室上课。这回高连梅没再提问她,明白的告诉她不舒服可以趴在桌子上听课。
李燕自然不会当真趴在桌子上,不再像先前那样有种我是大人我有优越感,不听也懂的思想,认认真真的听完了这堂语文课。其间,收到同桌高小年的眼刀子无数,只当作没看见。
中午放学了大部分学生都回家去吃午饭,只有少数家远的学生带着饭盒,由学校的蒸柜集体加热。
李燕因为家里她妈坐月子,吴芝兰碰到活多这天顾不上准点做饭,就会让她早上带着饭盒走。
从蒸柜里拿出刻着名字的小饭盒,李燕回到教室里开始吃中饭。主食是捞的干小米饭,崔玉凤的月子饭,吴芝兰做多带出来她的这份。菜是荤油炒大白菜,刚炒出来很好经过蒸柜二次加热就软烂出水了,口感不是很好。这样简单的饭菜,在当时来说并不能算太简陋,有些孩子带的甚至只有咸菜和苞米粥。
小米做成的干饭细嚼起来很香又有营养,李燕很喜欢吃,小孩子的胃口很小,最小号的饭盒吃完都会觉得撑得慌,拍了拍肚皮到操场上溜达了一圈儿,消完了食才回到教室。
等她刚一落座,高小年像是等了她很久似的迫不急待的把削铅笔的小刀打开,朝着她的脸就挥了过来。
李燕差点儿没当场吓尿了,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小刀片停在了面门前的十公分处,高小年凶巴巴的道:“李燕,你再惹乎我就杀了你全家。”
尼玛个熊孩子,真够凶残的呀,差点儿以为要被毁容了呢。
第七章 小舅舅
高小年没能体会到自已姑姑高连梅的良苦用心,跟好学生李燕同桌不向她学习也就算了,还因为语文课上的鲜明对比丢了脸而越发的记恨。
李燕不知道他这是跟哪个电视剧里的小混混学的招式,她现在满脑袋里浮现出的都是灰太狼被红太狼的平底锅拍飞的画面,要是换成这个小胖子,落地上都能砸出个大坑。出于维护地球的想法,她还是决定用稍微文明点儿的方式解决这个小暴力犯。
下午的音乐课上完,李燕就跟高连梅请了假,又趁着下课休息跟三儿打了招呼就提前回家了。
吴芝兰在院子里晒尿布,看见她背着书包回来,就问:“这才两点钟,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
“哦,我肚子有点儿疼,跟老师请假了。”
“怎么弄的,拉稀跑肚吗?等会儿吃两片土霉素,喝点水一会儿就好了。”
土霉素是李家常备用药之一,都是李燕的老叔李大宽让她在医院上班儿的妻子刘美娥用内部价购买回来,每次探亲一起带回家里。
吴芝兰只要是肚子疼也不管对不对症就会吃这药,老人家也没有什么药学常识,觉得小孩子跟大人一样,反正是药吃不好也吃不坏,却不知道什么药乱吃都可能会出问题。
可李燕害怕呀,赶紧阻止道:“不用吃了,已经不太疼了。对了奶,我去年的书都放在哪里了,我想再翻一翻。”
“在仓房柜子里了。你难受不回屋躺着去,还看什么看?”吴芝兰语气虽然生硬,可话里话外却透着关心。
李燕知道这是她奶奶特有的说话方式,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不懂得温柔、细声软气是何物?就算是后来稀里糊涂那会儿,偶尔会有清醒的时候,教训起二十多岁的她来,也照样的不含乎。在她的记忆里,老太太露出慈祥笑容的时候极少,尤其是七十岁以前。
知道了位置,李燕也没再跟吴芝兰犟,先回了屋里,逮着她出门去外头的时候就溜进了仓房里去,把上学期的课本全翻腾出来拿回了家里头。
为了防止再出现今天类似的情况,李燕把课本从头到尾通看了一遍,算术还好些,特别是语文最最基本的知识全都背住了。看了下时间,还不到四点钟,学校还没放学。学习体操的事,只能等小三儿回来了再说。趁着这段时间,正好可以想想以后的打算。
两世为人的她很清楚金钱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怎么样才能挣到钱,是她目前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现在是八六年的春天,她八岁念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四月十七号,再有十三天就到五一了。
哎,对了——李燕猛然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
就在这时候西屋里传来了动静,小李佳睡醒肚子饿了的哭声吵醒了崔玉凤,边哄着边给她喂奶。
李燕趁着两人都醒着的工夫过去了,脱了鞋子上了炕,逗弄了一阵吃饱了奶水的小李佳,小家伙没多大工夫就又睡着了。
按照惯例,崔玉凤过问了下女儿一天的学习内容,李燕怕她担心就没说肚子疼的事儿。刚才她又睡着了,没听见院子里的对话,也就没有半点的怀疑。
李燕见她精神很好,没有要再睡的意思,就把刚才她想了半天的事儿说了。
“妈,快到五一了,我想利用假期做点儿小买卖挣点零花钱,你借给我点儿本钱呗?”
崔玉凤被她这话给吓着了,瞪大了眼睛道:“你才多大点儿的孩子还能做小买卖,看把你给能得,这是跟谁学的这是?”
李燕知道说服她妈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她现在才八岁,哪个大人会相信小屁孩儿的话。当即小眼珠子一转,有了主意:“妈,不光我自已是跟老舅一起,他领着我去县里进些散货,到时候拿回镇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