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人总是失去了,才知道后悔?谢疯子……我好后悔,好后悔……好后悔没有珍惜。”天书声音渐渐弱下,晶莹的泪珠顺着她褶皱的皮肤滚落,“我此生欢喜过,痛苦过,恨过,也爱过……应当没有遗憾。非要说一件遗憾的事,那便是……不能与你,白发偕老,走到人生尽头。”
天书低下头,又道:“当初你眼睛瞎了,许我三个愿望……我现在便要你做到。”
谢曜颔首:“你说。”
“第一个愿望,我要你好好活着……第二个愿望,我要你好好活着……第三个愿望,我要你好好活着……”天书说到此处,垂眸哽咽,她所担心的只有这件事,能交代的也只有这件事。
谢曜听她重复第二遍时,心已揪紧,但面上却得微笑道:“好,我答应你。”
天书心中大石落地,不禁微笑。
她转动干涩的眼珠,望着宝殿中的如来,目光深深:“如今我算明白了,若欲成神,必先做人。可当我明白这点,却已经太晚……太晚……”
“不晚!”她每说一个字,谢曜便觉肝肠疼断一寸,他紧闭着眼,忍住热泪:“天书,你的理想还未实现,此生还长!”
天书默默垂泪,嘴角却微微弯起,释然道:“还记不记得我曾经问过你,甚么是侠,甚么是义?”
“我现在知道啦。”她抬眼看向谢曜,黑黑的眸子闪动泪光,声音逐渐虚弱,但话语却是无比坚定:“你就是侠,你就是义,你就是我……新的理想。”
天书留恋不舍的辗转目光,抬手想要再一次抚摸谢曜脸庞,满布皱纹的干枯的手,在触碰到面容的那一瞬间,耗尽所有,无力垂下。
谢曜将她手握住,怔怔然道:“……天书?”
他反反复复的摩挲天书脸颊,等她回答,然而最是时光留人不住,天书安详的沉睡,长长的睫毛如同蝴蝶停歇在她眼上,挂着尚未干却的泪珠。
殿外黑云压顶,一声轰隆隆的炸雷,惊破天幕。
暴雨滂沱,顺着屋檐倾泻,哗哗的水声,掩盖所有悲切。
“天书……天书……”谢曜使力将她揉进怀中,抱住不放,仿佛这样就能阻止她的消散。他一遍又一遍的呼唤她名字,肝胆欲裂,热泪跌落在地,惊飞尘埃。
若能选择,他宁愿和天书同化为一坯炉灰。
撕心裂肺的痛,却不敢痛哭出声,他答应过的话,怎能食言?但这样的忍耐,只会让他疼的喘不过气。谢曜死死抱着天书,仰头呜咽着颤抖:“天书……天书……天书……我的天书……”
他没有了,从今往后,什么都没有了。
纵然人生中总有一段路要自己走,但当这刻来临,竟让人如此措手不及。
谢曜透过模糊的双眼,看向殿外倾盆的大雨,洁白的涅盘炉冷漠的伫立雨中,大道无情,天地不仁。
他将天书一把抱起,郑重而缓慢的往殿外走去。天书安静的躺在他怀中,不哭不笑,也不会苏醒。
每踏出一步,怀中的人便轻一分,当谢曜走出十二步,再低头来看,手中仅余那件红色嫁衣,金线滚边,绣着大红牡丹,在雨中开得无比艳丽。
天书同谢曜一起悄无声息的来,而今又悄无声息的去。化为风,化为雨,化为天边的一朵云,灰飞烟灭,消弭无形,从此独留他一人在世间飘零。
豆大的雨点重重打在谢曜身上,他却觉这雨滴痛快极了,暴雨为他冲刷、掩盖,做到天书所叮嘱的话,再不流一滴泪。
生死无常,他在涅盘炉中已然懂得的道理,而今加诸于自己身上,却还是不能了悟。谢曜长叹一声,企图将胸腔中的悲伤浊气呼出,但却发现,更闷痛难忍。
抬起头看,几乎能捕捉到空中每一滴雨落下的轨迹,若没有天书的付出,没有涅盘炉的锻造,他穷其一生,也许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人生坎坷无数,此后踏遍万水千山,一人独行。
阴霾的黑暗中,谢曜既看不见前方茫茫路,也找不回从前的那份心情,正所谓世事如水去无定,终不似少年。
☆、第118章何当载酒
蝉噪林静,鸟鸣山幽。
苍山上传来“夺、夺、夺”声,时而快,时而慢,只见一年老樵夫头戴斗笠,手持铁斧,正在砍柴。过的片刻,樵夫取下斗笠,看了看满满一担柴,自觉颇丰,此时夕阳正好,樵夫心情喜悦,将担子扛在肩上,满载归家,且行且歌:“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他刚唱两句,远远地传来一阵马蹄急踏,不过片刻,但见道上奔来一人一马,马上汉子二十来岁,浓眉大眼面目周正;马脚迅捷,身长腿高,遍体红毛,神骏非凡,瞬间便从樵夫身边疾驰而去。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樵夫唱罢,便将担子搁下,靠在一棵榆树边休息。
那马上汉子听得他歌声,自语呢喃:“何当载酒,共醉重阳?何当载酒,共醉重阳……”他叹了口气,手上一勒,奔回那樵夫身侧,翻身下马,道:“老人家,我来帮你担柴罢。”
樵夫见他去而复返,煞是怪异,但听这青年并无恶意,笑道:“那倒不用,老头子天天在这点苍山上上下下,早就习惯啦!”汉子似乎不知如何接话,过得片刻才反应过来:“啊?已到点苍山了?”
樵夫指了指小路:“你方才从山上下来,难道不知么?”
“我……我……”汉子微微不好意思,“实不相瞒,我此番来大理乃是寻我兄弟,但大理草木繁盛,我在这周围晕头转向走了几日,也找不到路。”
樵夫察言观色,见他风尘仆仆,口音也不似大理本国人,问:“小伙子是要去何处?”
对方答道:“天龙寺。”
“啊哟!那可巧了,天龙寺离老头子家不过半里路,我带你去便是。”
汉子闻言大喜,二话不说提起那担柴,负在肩上:“当真多谢您老人家!”樵夫见他单手提柴不费吹灰之力,心下暗暗惊奇,这担柴少说也有五十来斤,常人怎么也得使个劲儿,青年汉子却仿佛是提鸿毛。
两人边走边叙,互通姓名。
原来这青年汉子正是郭靖,自重阳宫大战后,他与黄蓉、柯镇恶、黄药师回了桃花岛,婚姻大事,当为首要。因桃花岛乃是海岛,许许多多婚礼置办都得来回运输,喜服也在赶制,一切妥当,起码也得两月之后。
郭靖黄蓉倒也不急,四处给好友分发喜帖,便是一灯大师也无遗漏。两人前去送帖,无意从一灯口中得知谢曜曾找过他寻求救命之法,郭靖喜不自胜,但不知谢曜是否被救治好,于是亲自来天龙寺瞧个明白。黄蓉初时不愿与他分别,柯镇恶好说歹说,什么汗血宝马脚程极快,什么你俩儿永生永世也不会分离,什么小别胜新婚,直把黄蓉逗得咯咯笑,这才应允了郭靖前去大理。
“嘿,小伙子,你有所不知,天龙寺乃是我国国寺,咱们大理国安居乐业,全靠它庇护一方。”
郭靖心想:寺庙终究只是寺庙,打起仗来,恐遭不住。他为人老实,想到什么说什么,话音甫落,谭老伯便反驳道:“平常寺庙自然是了,但天龙寺武功好手不必少林差,法玄大师为人心慈有求必应,忘玄大师武功之高,可谓大理第一。”他未曾提到本玄大师,乃是因为本玄常年闭关,不为外人所知。
郭靖笑道:“谭老伯,那你可都见过这些大师了?”
“我……我难道骗你这小娃儿么?”他老脸一红,心想自己不过是听天龙寺沙弥说过罢了,忙转过话题道:“我给你讲一件奇事。数月前,天龙寺中夜突然一声巨响,我叫了老伴儿披衣来看,天龙寺中火光冲天,烟雾茫茫,转眼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次日清晨,有人去天龙寺谒见法玄主持,才发现大殿前三丈高的涅盘炉,消失无影无踪。”
郭靖一想三丈高,那可真算巨大的火炉,便是重阳宫前的巨鼎,怕也比不上。他心下好奇,问:“难道一夜之间被人偷走了?可这般巨物,谁能扛得动?”
谭老伯摇了摇头:“所以这事儿奇着呢。那涅盘炉几百年来不知火化了多少高僧大士,曾出舍利无数,如今被人盗走,不知是何主意。”
两人走走说说,已到天龙寺门前,郭靖向谭老伯辞别,牵着小红马,拾阶而上。
他轻叩大门,过了片刻无人来迎,郭靖心下奇怪,敲门稍重几分,但立了良久,还是没人回应。他微一沉思,扬声道:“在下郭靖,前来天龙寺寻访友人,可有人焉?”
在门口立了许久,眼看天色渐暗,郭靖实在无法,将小红马留在门口,转而摸到高墙下,提了口气,纵身翻入寺中。他本以为寺庙里当是空无一人,但不过片刻,就见有三三两两沙弥从东侧回廊行来,那些沙弥见得郭靖,登时惊呼:“又派人来啦!”
郭靖好没头绪,正奇怪间,只见一身披袈裟的长须僧人朝他而来,一语不发,双掌十指一屈,“噗噗”两声,竟是从中发出剑气。郭靖在重阳宫时,得见谢曜使过这招,他有了防备,忙侧身一避郭靖身后险境,心下并不畏惧,却是隐有怒气,心想自己千里迢迢来此寻义弟,莫名其妙不给开门也就罢了,怎的无缘无故乱出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