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康熙走得早,这年的除夕还是非常热闹的,众大臣一直关注着阿哥们的动向,他们还在犹豫到底要怎么站队。五阿哥是第一个封亲王的,却因为破了相,不能染指皇位。九阿哥则是本朝第一外挂,有他在,以金钱开道,一路坦途顺风顺水。皇上与九爷亲近,却没有要立他为储的意思。反而更像是在扶植一个贤王。
……
贤不贤,新皇接了班用过才知道。
宜妃膝下两个大热门排除之后,可能性最高的还是那几位。
惠妃的大阿哥,荣妃的三阿哥,孝懿仁皇后的四阿哥,良妃的八阿哥,乌雅娘娘的十四阿哥……夺嫡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五位身上。这之中,大阿哥有放弃的意思,自从被康熙点名批评之后,他对夺位就不热衷了。大阿哥胤褆支持的是老八,因为胤禩的额娘良妃卫氏是辛者库贱妇出身,生儿子那会儿位份还很低,只得交给一宫主位的惠妃娘娘抚养。
胤禩的情况和胤禛相似,都是被亲娘交给别人抚养的,他俩却有个本质的区别。胤禛跟着佟佳氏的时候,对方已经是皇贵妃,并且膝下无子,四爷那时过得是很不错的。八爷就苦逼了,惠妃娘娘出身颇高,还是生了大阿哥的,胤禩在胤褆的阴影之中长大,童年不要更阴暗。
这点差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老四还算正常,回到亲娘手里之后吃了苦头,那时已经颇大,他的性格不算扭曲,只是太过恩怨分明罢了。
你真心待我,我便双倍还你。
你使阴谋诡计,就别怪爷狠辣无情。
同四爷相比,八爷就扭曲多了,作为一颗苦哈哈的小白菜,他从来只有两个想法:第一,问问额娘为啥不见他,为啥这样冷漠对他;第二,把作践过他的所有人都踩到脚下。
八爷瞧着斯文俊秀,想法比谁都坚定,为了大业,他什么都干得出来。
如今的局势真是太混乱。
老大扶持老八。
老四是嫡子。
老三还在垂死挣扎。
老五立场不明,老九摆明了是在看戏。
十四野心勃勃却屡屡受挫。
……
就目前看来,赢面最大的还是四、八。三阿哥想一争高下先把董鄂氏料理了,再将完颜氏娶进门,和十四抢资源,争取更多的支持。
四爷本是个急性子,幼年时风风火火,做事总是欠考虑,康熙骂过他很多次。他废了很大劲儿学会忍,虽然成了嫡子,虽然有大批幕僚以及支持者,虽然感受到了来自九弟的善意。他却没有迫不及待想坐上太子之位的意思。
皇阿玛已经五十多岁了,多位之争将会一年比一年激烈,太子的下场非但不能给他们警示,反而会让兄弟们看到希望……皇阿玛的心肝宝贝已经成了过去式,如今大家又在同一条线上,都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因为动了心思的太多,不管谁被册立为太子,都会拉足仇恨,等不到皇阿玛蹬腿儿就要先躺下。这只是其一,胤禛从老九那里探到一些口风,对方毕竟是皇阿玛最信任的儿子,他听得多,见得多,知道的小道消息也多。胤禟暗示过他,皇阿玛最恨别人觊觎皇位,二哥这一闹,他的心结只会更严重,越是积极,越是争取,就越要倒霉。
你向他展示自己的实力。
这是想让他提前退位?
你拉拢朝臣让他们拥立储君。
就算所有大臣都认可你又如何?他们动摇不了皇阿玛的决断。
……
这么想还真是有道理,本来四爷准备和八爷争一争,被九阿哥胤禟点拨过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就算所有幕僚都在催促,就算大臣们跃跃欲试。
枪打出头鸟,如今这局势,不争才是争。
除夕过后没几日,八爷党就发难了,由大阿哥胤褆呈请,半数以上的大臣附议,拥立八阿哥胤禩,好话说了一箩筐。佟家人急了,老四已经改了玉牒,是孝懿仁皇后唯一的儿子,是承恩公佟国维的亲外孙。有了这样一层身份在,他们能不扶持胤禛?
站出来的是隆科多,他是理藩院尚书兼步兵统领,孝懿仁皇后之弟,胤禛的亲舅舅。
“臣不同意,嫡子尚在,哪有庶子继位的道理?”
他一开口胤禛心里就咯噔一下,他立刻站出一步,“儿臣并无此意,皇阿玛是君是父,是儿子的天,皇阿玛万寿无疆,无需过早考虑立太子之事。”
隆科多不太明白外甥的想法,在这个人人都想往前凑甚至不惜大动干戈的时候,他竟后退。胤礽倒台,这机会求而不得。
转念一想,老四从来不显山露水,他却改了玉牒成了身份最高的嫡子,做这样的决定总该有道理。
想到这些,隆科多就淡定的退下了。
胤禛十年如一日都是那样的表情,稳重的,冷冰冰的,没有欲/求。他的做法让康熙赶到满意,“老四是好的,为朝廷做实事,不将心思用在邪魔歪道上。”
康熙看胤禛的眼神还是慈祥和蔼的,到胤禩那边就冷淡极了。
他随手拿了一样就朝胤禩砸过去。
“孽子!帝位岂是你能窥伺的?”
胤禩立刻跪下为自己开脱,盛怒之下的康熙能听得进去?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从良妃卫氏的出身开始,将胤禩骂得体无完肤。方才拥立八阿哥的大臣跪成一片,面如死灰。其他阿哥则是后怕,真是想不到,猜透皇阿玛心思的竟然是老四,他那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更加衬托出老八的不忠不孝。
德妃被降为乌雅娘娘,胤禛又成了孝懿仁皇后的儿子,十四就显得很被动,颇有孤军奋战的意味。正是因此,他一直在维护同老八之间的关系。
若胤禩倒了,十四身前没了挡枪的,身后没了支持者,又要尴尬。
他立刻站出来,“八哥并无此心,儿臣愿保之。”
康熙斜了胤祯一眼。
作为亲弟弟,怂恿乌雅氏折腾胤祯。
连兄友弟恭都不懂的畜生,有资格保谁?
大臣们再次猜错了康熙的心思,在十四爷开口之后,他们立刻跟风:“臣等愿保之。”
呵呵。
康熙冷笑道:“老十四,你是要指望他做了皇太子,日后登极,封你个亲王么?而你们是想看老八踏着朕的尸骨上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不是?”
☆、第090章
谁也没能保住胤禩,康熙当朝发作,将所有帮胤禩说话的都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什么“胤禩柔奸成性,结党营私,意在图谋大事,胤礽方革除宗籍,其党羽便按耐不住,妄想逼朕授以皇太子位……”康熙还怀疑,废太子谋反案少不了胤禩搅和,听他说完,老九都惊讶了,他没想到皇阿玛这样好口才。
八阿哥的确是个野心家,不过,他第一没有谋反的心思,第二没策动太子。他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拉拢了不少大臣,这只是为了在朝堂上拥有更多的支持率,夺嫡之争越发扑朔迷离,不做好准备就会跌落万丈深渊。
他的确有图谋大业的想法,却没有走非法渠道的意思。
至少暂时没有。
这是误会。
“皇阿玛明鉴,先太子谋逆之时,胤禩伴驾冬猎,并没有介入的可能……郭络罗氏入府多年方怀孕,我一心盼阿哥降生,不能思虑更多。”这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太子谋逆,神武门西华门之内血染大地,康熙是踏着鲜血回来的,“神武门之变”留下的印记如今尚在。除了宫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阿哥府,胤祉和胤禩的宅邸第一时间陷落,谋逆失败太子被打入天牢以后,由五阿哥坐镇,夺回两府,造成的损失却很难弥补。
老三府上只是撕了些画卷,砸了些古董花瓶而已……胤禩却失去了嫡子。
郭络罗氏怀胎九月,眼看就要临盆,因为这一摔却生下死胎,疯疯癫癫半个月,在胤禩的安抚下才稳住了情绪……康熙四十六年对八阿哥是灾难。
康熙也觉得他的自辩不错,就算他没有在胤礽谋逆事件之中扮演角色,冬猎回来之后,得知没了儿子,谁能保证他不做点什么?康熙八岁登基,已经在位四十七年了,胤禩的心思他能看不出?
改老四的玉牒只是临时的决定,胤禛是个好的,在政事上有自己的见解,能为朝廷做实事。
举个例子,为国库收回债款是人人都不愿接的烫手山芋。从胤礽到胤祉到胤禩,康熙点了多少名,他们都面露难色婉言推拒。说什么我太忙,手边的事尚且不能完成,哪里还有时间催债款……借口是五花八门的,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他们不愿做这得罪人的活计。眼看就要下不来台,老四主动请缨,康熙觉得他总要给各部主事的大臣一些面子,呵呵,显然他想多了。胤禛眼中只有他交代的命令,根本不在乎是不是会得罪人,因为他太给力,那些原本已经打了狗的肉包子都被补回来。
哭穷?说上头拨的款子不够用,不得已为之?
别闹了,你要是有理有据有光明正大的用处,为啥不申请款项而是暗搓搓的去国库借。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四爷不要你命,补不齐款子你就回家去吃自己吧。
相似小说推荐
-
[陆小凤]暴雨梨花 (南柯十三殿) 2014-7-22完结听说你喜欢花呀?” “是。” “暴雨梨花也是花,你介不介意喜欢一下会造它...
-
[来自星星的你]求拯救 (孙暄) 2014-07-22完结来自星星的你火的不行,总有些妹子怎么都不去看韩剧。人人,空间,微博……各种被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