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七一早,林国斌就赶回了A市,只有他一人要上班。其他几人都会呆到初十再走。江银荷这回放江银杏两口子的假也放得挺长,让他们出了十五再回去上班。林国斌一走,林立冬就跟着江银江出去打猎去了,杨淑萍则跟在江银荷的身边在厨房里帮会忙。
这农村的厨房可比不得城里的,都是大锅大灶。就是那锅铲子林初夏都拎不动,更别说将锅铲子耍得跟自己的手一样。林初夏还真是佩服周全芳。这整日里就为了这一大家子的嘴而忙活。所以有日听说要做米糖了,林初夏自告奋勇地说帮着烧个火。
其实林初夏想这烧火有什么,不就是往里面添柴就是了。可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火烧起来,要看掌勺的人做什么东西。就说这做米糖那根本不能火大了,林初夏不知道,当时见灶膛里的火奄奄一息的模样,她就塞了一大把松树枝进去了。
那松树枝因为有松油,哪怕是湿的都是极易燃的。林初夏这一大把松枝塞进去,那火苗子一下子就窜了起来。把周全芳在灶台前急得手忙脚乱的,到最后还是没有抢过来,锅里的米糖糊了一大半。江银荷见状,把林初夏赶出了厨房,这丫头不是来帮忙的简直就是来捣乱的。虽说如今也不在意这点吃食了,可浪费东西在农村可是大罪过。
周全芳见江银荷还在骂林初夏,忙上前解围:“大姐,孩子小哪里知道这个,您就别再说她了,她刚好就想着过来帮忙,也是一片好心啊!”江银荷气呼呼地说道:“好心,好心就可以办坏事啊!”周全芳见自己越劝越不好,想起自己心里琢磨了几天的事,正好可以打个岔,就开口说道:“大姐,正好你在这里,这里又没有别人了,我有个事想跟大姐商量商量。”
江银荷还是很给自己唯一的弟媳妇面子的,毕竟自己的爹娘以后还要在她手里养老,可是不能得罪的。她就顺着周全芳的意思坐到灶洞前,周全芳也搬了张小凳子坐在旁边。这个时侯锅里的米糖已经全盛出来了,这灶膛里还有些小火,坐在这里还热乎点。
周全芳等两人都坐定了,才说道:“大姐,我想让银江也跟你们出去做活,您说行不行?”江银荷听了大吃一惊,这弟媳妇心里怎么有这个想法。她想了想才抬头看着周全芳说道:“弟妹,这爸妈可就一个儿子,他要不在家了,有个什么重体力活难道还让爸去干啊?原来我也想过叫你们过去,可一想着爸妈年岁大了,就没叫银江。”
周全芳一听,心里有些不高兴。自己家就应该守在乡下地方,别人都去挣大钱。江银荷见周全芳的脸色不好看,明白她心里想什么就开口说道:“这不是怕你们日子不好,我和你大姐夫都尽量地补贴你们就是了。”
第九十六章
周全芳却摇头说道:“大姐,我却不是这样想的。这赡养父母是我们两个的事,可也不能因为这个就让我们两个跟家里等着。我们想自己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这个家,让这个家也过上幸福富足的日子,可这不是就这样对着姐姐手板朝上要来的。”
江银荷很是高兴,周全芳这是很自立的表现,这要是换了江银桃就不好说了。她想了想问道:“全芳,如果银江出来了,你一人在家的负担更重了,两个老的要照顾,下面还有两个小的,还有地里的事,还要养猪养鸡的,你一人忙得过来吗?还有爸妈他们同意不同意?”
周全芳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又抬头说道:“大姐,我想我能扛得下来的,实在不行,我娘家也不远,我娘年纪轻,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能帮得上忙,妹妹也是嫁到这个村里的。大姐,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拖银江的后腿,让他好好在你那边干。爸妈那里我和银江一起去说,家里的实际困难在这里,我想他们也不会不许银江去的。”
江银荷听到这里还有什么不答应的,点头道:“那行,如今我那个店里的生意比较好,还想开个分店的,如果银江能过来帮忙,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等我回去弄好了,就发电报回来让银江来A市吧!”周全芳听了高兴地连连点头,两人越聊越亲近。
初九一早,李玖香和周全芳就给让江银荷带回A市的东西都准备妥当了。各种熏腊的猪腿、香肠、猪血丸子,打好的糍粑,黄豆,绿豆,米糖等等一大堆的,足足塞了三个大旅行袋。也给杨淑萍家里带了一袋子。她不肯要,江大龙就板着脸说她:“咱们乡下也没什么好东西,就是自家的一点土产,这也不要的话,那你就是瞧不上我这乡下人了。”
江银荷也忙劝道:“淑萍,这是外公外婆的一片心意,你就拿着好了。”旁边的林立冬也帮着劝道:“拿着吧,再不拿着我外公生气就不好啦!再说这可都是带给杨伯伯和杨伯母的,你可不能代他们做决定。”杨淑萍见这些人劝,也只得收下了。
中午吃过饭。江家来了客人,这客人居然是村里的肖支书,他带着老伴提着礼物过来的。江家众人忙将他们迎进了堂屋。老支书两口子也没说多会儿话,但江银荷听出来了这是告诉她放心,以后他会关照一下江大龙和李玖香的。江银荷大喜,好话跟不要钱的一般往外送。
林初夏心里直嘀咕,原来自家的妈可没有这样会来事。什么事儿都是直来直去的,从来不拐弯抹角的。如今做了一年多的买卖,倒是圆滑了许多,这奉承话也说得甚是利落,一点都不带磕巴的。不过也算是将她历练出来了,以后自家这生意看来是有发展了。
老支书两口子见江家都明白他们过来的意思。也就没多留起身走了。这一屋子的人又将他们两个送出老远,还是老支书板下脸来,一家子才回了家。
一家人坐定后。江大龙不禁感叹:“这老支书从来不给村里人拜年的,更甭说还提着礼物进门。”江银荷笑着说道:“那就好,我们一家子将他们从屋里送出去,这村里人看到的不少,以后就是我们走了。也没人敢跟爸妈较劲了。”
李玖香也高兴,这老支书平日里就是心比天高的。从来都是人家往他家送礼请托的,他可从不去别人家的。就是实在是要找人说什么,都是叫了自家的儿子去村里找,或是叫村里广播站喊一嗓子让人去他家说。如今亲自来了自家,这村里应该再没人敢随便欺负自己家了。
这农村跟城里还是有区别的,那是没有儿子可是不行的,别说地里的活怎么干,就是那些有儿子的家里都会有意无意地踩上几脚。所以李玖香哪怕前面生了三个女儿,又隔了那么长时间还是生了江银江出来,对他特别溺爱。好在江银江却不是那专横跋扈的性格,还有些像江大龙的温和脾性。
江大龙只有亲兄弟两个,唯一的哥哥江大虎生了五个儿子,那在这村里可是一霸。可他并不关照江大龙,不光不关照,还时不时地喜欢挤兑挤兑。比如说江大龙的地没有弄好,他不光不帮忙,还会领着五个儿子站在田间地头大着嗓门笑话江大龙。
而江大龙的大嫂李蓉妹是个事事拔尖的人,李玖香在她面前那是小巫见大巫。她知道李玖香能干,以前李玖香没生江银江的时候,她仗着自己生了五个儿子,没事就刺李玖香几句,什么只会生丫头片子啦,什么没人传宗接代要不要过继个儿子啦,总之什么难听就说什么。
要不是李玖香后来咬着牙终于生了个江银江出来,极有可能会被她说一辈子的。所以啊,江大龙和李玖香已经好多年没有跟大哥家走动了,家里也都很有默契地从来不提起这一家子,只当是没有这个亲戚了。江银荷不放心的也是这大伯一家,怕他们趁着江家没人又来闹事。这回好了,有老支书这棵大树,也没有几个敢跟他们家来劲了。就自家大伯那欺软怕硬的性格,更是不敢过来了。
心里一高兴,李玖香领着江银荷和周全芳两个进了厨房,说是要给大家再做一顿好吃的,也算是送别宴了。晚饭大家都吃得很高兴,江大龙将老支书送来的一瓶糯米酒打开,给家里剩下的人都斟了一杯,只是三个未成年的都没给倒上。
可林初夏知道这糯米酒最是香甜,根本没什么酒味。据说是老支书的老伴的一手绝活,这村里没有一个能做得比她好的,就是当年老支书能当上支书也得益于老伴的这手绝活。
林初夏涎着脸对江大龙说道:“外公,现在是过年的好日子,您也给我们尝尝,我听小欣说这可是村长家奶奶的绝活呢,”
第九十七章
小欣和小英见状也缠了上来,一人拉着江大龙的一只胳膊就开始摇晃起来。江大龙颇为无奈,只得给他们三人一人倒了一小杯:“喏,你们是小孩子,只能喝这么多了啊!”三个小的对视笑了一眼,将手里的糯米酒一饮而尽。
一家人正吃得热闹呢,外面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大龙在家吗?”屋里的人都一愣,林初夏从来没听过这个声音,有些好奇地看向自家的妈妈,是想看她知道是谁么。江银荷的脸色一变,而屋里的大人都跟江银荷的脸色一样变得不好看起来,屋里一下就静了下来。